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如今刘邦要感谢范增让他与项羽的和谈没有成功,韩信打败龙且,战争继续打下去对刘邦反倒是有利的了。

    “大王,楚国使臣求见。”刘邦正在那里乱想,接到了楚国派使前来的报告。

    “快叫他们进来。”刘邦一下子有了精神,现在楚国刚打了败仗,将脸伸过来让刘邦打,刘邦自然要让楚国的使臣出些丑,以解心头之气。

    “外臣武涉拜见大王。”武涉走到刘邦面前,态度不卑不亢,

    “免礼。”刘邦端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酒,看着行礼已毕的武涉说道。

    进到刘邦的大帐之中武涉在察颜观色,见刘邦居中而坐,自顾在那里喝酒吃肉,没有一点儿对外国使臣应有的礼仪。武涉明白刘邦这是故意在给他难堪,却一点儿也不在意。

    “前些日子大王曾派人到楚营有意与霸王和谈,霸王念在与您多年兄弟的份上有意同意大王的要求,可因范增的阻挠没有成功。现在范增已经返乡养老,霸王认为现在正是双方休战和谈的大好机会,所以才派我过来与大王商议和谈的事。”武涉见到了刘邦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你是不是觉得我傻”刘邦面露不快的说道。

    武涉多少有点儿尴尬,但还是继续说道:“大王天资聪慧,怎么能傻呢我们之间只是有些误会没有解开。”

    “我不傻怎么会在刚取得大胜的时候同意与你们休战和谈”刘邦没好意思说,以前我送上门来找你们和谈,你们连使臣都给轰了出去,这口恶气我




第二百零八章 罚站
    韩信在潍水打败了楚将龙且这样项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项羽派武涉到刘邦军中游说刘邦,希望两军能够休战和谈。

    刘邦虽然很喜欢听从别人给他的建议,可项羽为什么要停战刘邦还是一清二楚的,现在项羽情况吃紧,派人到这里来说好话,一旦项羽缓过劲来,刘邦还逃脱不了被追着打的命运。

    这事不但刘邦明白,刘邦身边的文武君臣也都明白。所以当武涉谈起刘邦和项羽的兄弟情谊,说张政有可能渔翁得利,甚至还暗示韩信、张耳都有可能背叛刘邦之时,刘邦的手下没有一个人插话,只是看武涉一个人在那里耍猴一样的表演。大家都心知肚明,和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只有当双方都认为打下去没有好处才有和谈的可能。现在韩信刚取得大胜,项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刘邦怎么会同意和谈。

    众臣在那里看热闹,突然之间刘邦同意和楚国和谈,而且还要和项羽当面谈。这下蜀汉的大臣们有点儿蒙了,刘邦怎么突然转了性子,可在大殿之上当着楚国的使臣又不好直接指出刘邦的错误,大王的权威是不容侵犯的。大臣们能做的,只有开动脑筋,看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武涉听到刘邦答应和谈自然是十分高兴。对刘邦称谢后离开了荥阳。

    游说这种事有时候并不是要达到表面上所说的效果。此次武涉对刘邦进行游说实际上是为了让刘邦对进攻楚国产生犹豫,只要刘邦进攻楚国的决心没有那么坚决,楚国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顺便着挑拨了刘邦和张政的关系也不算无功而返。刘邦真的同意和谈倒是一件意外之喜。

    武涉高兴的走了,刘邦的大臣们可不高兴了。

    “大王,我认为与楚国和谈这样的大事最好咱们君臣商议之后再作决定。”樊哙见楚国的使臣走了,大殿之内只剩下自己人了才站出来说话。战事虽然艰苦但樊哙却是最不愿意和谈的人。樊哙的一切都来自战功,如果停战了,樊哙他们这些武人将无所作为,连陈平这样的卑鄙小人都会骑到武人头上去。

    “不该和谈吗我答应楚使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反对。”刘邦一脸无辜的看着众人。

    众人听了刘邦的话竟然无言以对,大王这话好像有点儿道理,可又觉得哪里不对。

    “樊哙留在大殿内反思,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回家。其他的人散了吧。”刘邦不悦的把袍袖一挥,一副赶人的样子。

    现在的刘邦可比当初在沛县的时候威严了许多,连刘邦的亲戚、好哥们樊哙都被留在大殿罚站,其他的人更不敢言语了,只好灰溜溜的出了大殿。

    “怎么心中不满”刘邦看着气鼓鼓站在那里的樊哙问道。

    “末将不敢。”樊哙连忙向刘邦施礼,他不明白刚打了胜仗刘邦今天的脾气怎么这么大。

    武涉回到了楚营向项羽汇报情况。

    楚营众将听了武涉的话都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邦这次怎么鬼迷了心窍,在这种形势下同意和谈,武涉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事情办的不错,命人准备一下,明日在约定好的时间地点见刘邦,我倒要听听刘邦想和我说什么。”项羽觉得自己对刘邦已经很不错



第二百零九章 十大罪
    刘邦与项羽在阵前相会准备进行和谈,刘邦开口却说项羽有十大罪。

    听了刘邦的话在场的人一片哗然,楚营众将十分气愤自不必说,连刘邦的军中众人也是吃惊不小,大家兴师动众的来和谈,刘邦上来就骂上了。

    刘邦不按套路出牌,一下子将项羽也唬住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只听刘邦继续说道:“当初我和你一起受楚怀王之命,相约先入关者为王,你违背楚怀王的约定,把我赶到巴蜀封了个汉王,这是你的第一罪;你假托楚怀王之命杀了宋义,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罪;奉命救援赵国,在巨鹿打败章邯后赵国之围已解,本应返回彭城向楚怀王报到,你却擅自劫持前来助战的诸侯各国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罪;怀王约定,入关前后不得烧杀抢掠,你却火烧了阿房宫,这是你的第四罪;秦王子婴已经投降,你却把他杀了,这是第五罪;你将降将章邯分封为王,而且还占有秦国的地方,在新安坑杀二十万降卒,这是你的第六罪;你把诸侯属下分封在好的地方,却把原先的主人迁走,使得臣子为夺取王位争战不休,不得不依附于你,这是第七罪;你在彭城建都,却把义帝熊心强行逐出,这是你的第八罪;义帝为天下共主,你却派人将义帝杀死,这是第九罪;你不守信约,为政不平,大逆不道,为天下所不容,这是第十罪。”

    刘邦伶牙俐齿,一条条罪状接连说了出来,一点儿也不给项羽插话的机会。项羽听的恼怒异常,项羽认为,刘邦从所列第一条开始就站不住脚,先入关的是人家张政,跟你刘邦有什么关系,张政不计较回了燕地,刘邦得了便宜还在这里胡说八道。后边的事情每一件都是事出有因,项羽嘴巴没刘邦好使,不知如何反驳。

    狂怒的项羽摘下挂在马鞍上的大戟,拍马就冲着刘邦冲了过来。

    刘邦似乎被项羽的气势吓傻了,驻马在那里一动不动。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蜀汉的将士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家都知道,要是在阵前单打独斗十个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如果不是怕伤了士气,大家早就齐声大喊:“大王快跑!”

    楚营的士卒们都屏住呼吸,他们在等霸王冲过去,一戟将刘邦挑于马下,这连年的战争就可以早点儿结束了。

    “射!”刘邦却在这时发出一声大喊,手用力的向前一挥。

    项羽倒被吓了一跳,刘邦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自己正全力前冲,如果刘邦手中有弓箭的话正是发射的好机会,等看清刘邦空着手,项羽才放了心,刘邦这个流氓又虚张声势,没有弓弩你射什么刘邦身后的军队也都在弓弩的射程之外,没有人能帮上刘邦,刘邦这次死定了。

    刘邦的喝喊没有阻止住项羽,项羽胯下的乌骓马跑起来跟风一样,跑到刘邦面前也就是转瞬间的事。突然项羽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用力的挥动着手中的大戟,乌骓马拼命的向侧方窜了出去。

    剧烈的碰撞使得项羽持戟的手都麻木了,一支如同长矛的巨箭堪堪被项羽用大戟拨开,擦着项羽的耳边飞了过去,另外两支巨箭正插在乌骓马刚跳开的位置,箭尾仍然不停的颤动着。

    “床弩,刘邦你这无耻小儿,竟敢暗箭伤人。”项羽大惊,厉声骂道。

    自从张政鼓捣出床弩之后,这



第二百一十章 又封了一个王
    刘邦面对项羽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却要封英布为王,这令陈平很不理解。

    陈平与刘邦走的十分近,而且是个聪明人,善于揣摩人的心理,他对刘邦平常怎么想很清楚。陈平早已看出来刘邦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想要成为一个秦始皇一样的人物,他要独自拥有天下,是不愿意看到自己手下有人成为诸侯王的。前些日子封韩信为齐王,是形势所迫,刘邦已经万分的不高兴,现在突然主动要封英布为王却不知为什么

    刘邦看出陈平的疑惑,解释道:“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打败项羽,项羽简直是太厉害了,我们已经失去了多次战胜项羽的机会,光凭我们的力量战胜项羽很难,英布就是一只猛虎,为了打败项羽我们只能放虎归山了。我们封英布为王,但愿他能够为我所用。”

    英布是项羽手下一名得力悍将,项羽对他很是信任,在分封天下时项羽特意将英布封为九江王,封地就在西楚的旁边,希望英布能够在危难时站出来与自己联手保卫自己的家园。

    可英布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更大的自主权,想要保住自己在九江的地盘,所以在刘邦进攻项羽的老窝彭城之时英布按兵不动,没有进行救援。这实际上已经算背叛了项羽,项羽杀回来之后,英布怕项羽的追究,在刘邦的策动下带着几千人,跑到荥阳投靠了刘邦。

    英布的人马不多,能力却很强,为了打败项羽刘邦只能放英布这只猛虎出笼,至于后果刘邦现在已经管不过来了。陈平听了刘邦的解释不说话了,

    刘邦命医官包扎好了自己的脚,并严令不得将他受伤的事情向外宣扬。马上命人招来了英布。

    英布这些日子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本来他的九江王当的好好的,突然刘邦带人从关中杀了出来,勇猛了一辈子的英布竟然犹豫了,现在他已经功成名就,舍不得失去现有的一切,他想等一等,看一看,在最稳妥的时候加入战斗。没成想形势发展的如此之快,刘邦一下子杀到彭城了。英布觉得项羽要败,自己更不能去帮项羽了。转眼之间项羽又杀回来了。英布就傻眼了,项羽打跑了刘邦接下来该找英布算见死不救的账了。英布没办法只好跑路,去投靠刘邦了,由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又变得一无所有了。而且投靠刘邦后,刘邦对英布很客气,却没有说怎么安置他,这令英布更加不安。他不知道刘邦是在记以前两人交战的仇,还是根本就不想用他。

    “拜见大王。”英布小心翼翼的向刘邦施礼,完全没有了以往那种藐视一切的气魄。

    “在荥阳这几天可习惯。”刘邦说着没用的客套话,借机观察着英布。英布几乎承担了项羽所有的攻坚任务,而且每次都获得了成功,这充分说明了英布的战斗力有多么强大。这样一个人竟然与项羽反目,而投靠了刘邦,说明项羽果然是不得人心。刘邦见英布在自己面前恭顺的样子,感觉自己身上似乎也散发出一阵阵王者之气。

    “我很好,我愿全力为大王效劳。”英布心想,我可不想在荥阳无所事事,你多少给我点儿活干,我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分天下
    蒯通陷入了苦恼之中,他在为是否要再游说韩信独立而烦恼。当初蒯通出使汉国,汉国张政的一番话始终在蒯通脑子里回响。张政认为蒯通怂恿韩信向刘邦要齐王的封号会害死韩信。

    这些天来蒯通左思右想,觉得张政所说很有道理,蒯通开始想用什么办法来补救。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劝韩信彻底独立,脱离刘邦的领导,这样自己的命运就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蒯通下定了决心,故意找了个与韩信单独相处的机会,对韩信说道:“我在为大王的将来担心。前些日子楚国的使臣武涉曾对大王说过,项羽同刘邦的战事处于僵持状态,谁胜谁负取决于大王您会帮谁。我认为武涉说的很有道理,但他们两个谁胜了对您也没有好处,大王应当谁也不帮而脱离刘邦的领导在齐国自立。而让刘邦和项羽继续争斗下去,这样刘邦、项羽加上齐国天下可形成三分之势,三个国家形成鼎足之势,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您最大的长处是精通于兵事,可以凭借您的才智训练出更多精锐之师,占领整个齐国,威逼张耳的赵国,再出兵刘邦和项羽兵力薄弱的地方,逐渐对他们进行蚕食。最终一统天下的必然是大王您啊。”

    “我与刘邦交情深厚,刘邦待我不薄,我怎么能因私利而背信弃义。”听了蒯通的话韩信犹豫了很久才说出了一句话。

    “刘帮与您交情深厚能深厚过张耳与陈馀吗当年传颂一时的刎颈之交最后什么下场大家都知道。现在您灭魏国、平常山、收服齐赵,这功劳不可谓不大,这让刘邦都没办法不赏赐您,可您已经官至丞相,刘邦赏无可赏,总不能将天下分您一半吧有句话叫‘功高震主’,您就没感到危险吗”蒯通恨韩信不能干净利落的作出决断,继续劝说道。

    “这.....”韩信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办好。

    “刘邦对您其实一点儿也不信任。拜您为大将是在萧何的一再劝说下才进行了。拜你为丞相就更为奇怪了,您见过其他诸侯国有一国两丞相的吗刘邦的手下却有了萧何与您两位丞相。封您为齐王也是形势所迫。为了控制您刘邦派过来曹参与灌英掌管着齐国的兵马,难道他们是来帮助您的吗”蒯通焦急无比,韩信怎么就不听人劝呢。

    “容我思考几天再作决断。”韩信下不了决心,只能告诉蒯通等他把这些事情想明白了再说。

    蒯通无奈只好退了出去,三天过去了,韩信仍然没有什么动静,这时刘邦派来的使臣到了,催促韩信尽早出兵攻入楚国。韩信思虑再三还是让使者回复刘邦,齐国将会尽快采取行动进攻楚国。

    蒯通见劝说韩信无效,总感觉这样下去韩信的下场会十分凄惨,于是悄悄离开了齐国不知所踪。

    韩信这次下定了决心,不遗余力的支持刘邦,在齐楚边界加强了进攻,使得项羽压力顿增。项羽只好派出武涉去见刘邦,再提和谈之事。不但没有追究刘邦暗算项羽之事,而且为了表达诚意直接将刘邦的老爹刘老太公送了回去。

    令楚国人想不到的是刘邦竟



第二百一十二章 婚姻大事
    刘邦项羽约定以鸿沟为界,划清了楚河汉界,定下了休战之约,所有的人都以为天下自此太平了之时,张政却向汉国的臣子们发出了战争宣言。

    张政断言刘邦和项羽还会继续打下去,而且汉国也将被卷入其中。

    大臣们都很惊愕,却不得不相信,因为此前张政多次对天下形势的判断都是无比准确的。所以大臣们只能哀叹想过上安稳的日子是如此艰难。大家决定丢掉幻想跟随着张政一起备战。

    备战工作是繁重的,在张政的一番鼓动下大臣们又斗志昂扬的下去工作了。只有负责内政的元芳站在那里没有动。

    张政一看元芳的架式是有话要私下说,所以也坐在那里等众人散去。

    果然等大臣们全走了元芳走上前来对张政说道:“大王您预言不久之后刘邦和项羽将会重启战端,我们汉国也会参与其中。是不是每个汉国人都应该尽全力为这次战争做准备”

    “那是当然。”张政虽然嘴里这么回答,心中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一般聪明人提这种简单的问题都是为回答的人挖好了坑。

    果然元芳接下来将矛头指向了张政:“哪大王准备好了吗”

    张政想了想自己还算勤勉,没有什么懈怠的地方,于是说道:“我准备好了。”

    “我看未必,大王身体是否有痒”元芳毫不客气的说道。

    元芳上来用了文雅的词,这有痒要比有病听上去舒服一些,可还是说张政有病。张政穿越以来变年青的身体,一向很是自律,因为他深知一个大肚子的胖子的痛苦,所以坚持每日和士卒一样训练,吃喝也很节制,所以张政现在的身体十分的好,对这点张政很有自信,于是自豪的说道:“现在本王吃的饱睡的着,还能够提枪上阵杀敌,我怎么会有病呢”

    “大王已经二十多岁了,却没有宠幸过任何一个女人,没有生下儿女,有理由认为大王身体有病,或是有特殊爱好。”元芳说这话时满脸显现出来的都是好奇之色。
1...495051525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