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咯咯,五姐姐真是稀客,妹妹还以为五姐姐今天也不来给老祖宗请安呢。”
五小姐最是看李姝不顺眼,此刻看到李姝过来给老祖宗请安,不由笑嘻嘻的出言奚落,话里话外讽刺李姝不孝,都好长时间没过来给老祖宗请安了。
“姐姐早就想来给老祖宗请安了,都是张太医,非要让我卧床静养。这不,昨天张太医给我诊了脉,说我身体已经结实了,可以稍稍走动了,姐姐今儿便来给老祖宗请安了。”李姝心里啐了一口,面上微笑着回道。
“咯咯,姐姐早就想来给老祖宗请安了呢,今儿可是压轴了......”
六小姐纤纤小手捏着绣帕,捂着小嘴咯咯娇笑,对李姝不依不饶的说道。
“都是这两个小捣蛋包,今早准备出门的时候,闹的我干呕了两次,不得不换了身衣服才出门。”李姝摸了摸还不显怀的肚子,明媚娇嗔道。
两个小捣蛋包......
不就是坏了双胎吗,你得意什么啊!
六小姐忍不住咬了咬牙,手里的帕子都快捏碎了,一脸的羡慕嫉妒。哼,老天爷真是瞎了眼,臭老五尖酸刻薄,又蛇蝎心肠,她怎么有福气怀有双胎呢。
“快,给姝儿搬个椅子来。除了老祖宗,姝儿可是咱们这最金贵的。”
大伯母温和的笑着指挥丫头搬椅子。
“老祖宗万安。”李姝先是上前给老夫人请了一个安后,笑眯眯的向大伯母道谢。
李姝坐下后没多久,跟着大家聊了没几句,六小姐受不了方才的气,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又来找场子了,一副为李姝可惜的语气说道,“哎呀,五姐姐真是可惜了......”
“五妹妹什么可惜了?”三小姐一副好奇的问道。
“三姐姐不知道吗,我也是听魏国公夫人说的,宫里面已经发话了,娘娘们要在宫里办芳菲宴,请在京五品以上诰命夫人入宫参加宴会呢。”六小姐一脸可惜的说道,“五姐姐本来是五品宜人诰命夫人,能被邀请入宫参加芳菲宴呢,可惜五姐夫被贬成了知县,五姐姐也从五品宜人诰命,降成了七品安人,参加不了皇宴了,你说五姐姐可惜不......”
六小姐说着可惜,可是脸上的可惜表情,怎么看怎么像是高兴,嘴角的弧度拉都拉不住。
“是吗?!哦,咯咯咯,也是,六妹妹的未来婆婆,有个表妹在宫里呢,消息最是灵通了,魏国公夫人说的,那肯定就错不了了。上次皇后娘娘请诰命夫人入宫参加宴会,都过去多少年了。今年,娘娘终于又要请五品以上诰命夫人入宫参加芳菲宴,这机会可是太难得了。这么说来,五妹妹确实挺可惜的。”
三小姐咯咯笑了笑,先是打趣了一下六小姐,接着又点了点头对李姝说道。
“讨厌了,什么未来婆婆,三姐姐说什么呢。”六小姐嘴上娇嗔,红扑扑的小脸却是放光,仿佛是了蜂蜜似的,娇嗔话都是娇滴滴甜滋滋的。
“咯咯,六妹妹害羞了呢。”三小姐咯咯娇笑,“听说徐小公爷在户部考评得了上佳,很得户部主官看重,等到徐小公爷高升,夫贵妻荣,六妹妹早晚也能得五品宜人诰命夫人,到时候就能入宫参加娘娘们的宴会了。”
“讨厌,三姐姐越说越没谱了,人家说正事呢。人家在替五姐姐可惜呢。”
六小姐嘴上说着讨厌,心里却是喜欢的不得了,得意的都快冒泡了。
可恶。
听着六小姐她们阴阳怪气的说朱哥哥被贬谪,说自己诰命夫人被贬,李姝说不气那是假的,不过脸上还要保持微笑,“我大着肚子,不去宫里的好,免得这两个小捣蛋包不老实,再惹我干呕,冲撞了贵人。”
“哪里大肚子了,五姐姐才刚刚三个月,还不显怀呢。”六小姐眨了眨眼睛,无辜又可爱。
李姝脸上保持微笑,心里都要把这个“可爱”的妹妹送上法场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帮姐分忧好妹妹
咯咯!我亲爱的五姐姐,土包子姐夫被贬谪到鸟不拉屎的偏远小县做七品芝麻官去了,你也从五品宜人诰命被降为七品安人了,我看你还能嘚瑟什么。
看着李姝吃瘪,六小姐就跟喝了蜂蜜一样甜,围绕这个话题聊得更是欢快。
甚至,别人把话题聊走了,六小姐就会不着痕迹的再把天给聊回来。
今早这个请安,六小姐满足了。
跟五姐姐交手无数次,次次败北,这次终于成功的把五姐姐打败了。
六小姐感觉自己今天发挥非常好,全方位碾压了那个讨人厌五姐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叉会腰了!别提有多激动了,小脸兴奋的红扑扑的。
“老夫人,老夫人......”
就在一室女主子说话唠家常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焦急的禀告声。
接着,就看到一个小丫头从外面一路小跑进来了,一脸的着急忙慌,仿佛火烧屁股了似的,由于一路跑的太快了,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没眼力劲儿的小蹄子,打呼小叫,有没有规矩,平日教你们的规矩,全都忘了吗?!”大丫头莺歌见小丫头不传而入,打扰了屋里女主子聊天,不由上前说教道。
“对不起莺歌姐姐,我是有要紧事向老夫人禀告,这才没顾得规矩。”
小丫头解释道。
“你这小蹄子能有什么要紧事,连规矩都不顾了,还不快些给主子们认错。”
大丫头莺歌教训道。
“对不起老夫人,对不起各位主子,都是婢子无状......”小丫头见状,只好跪下认错。
“行了,你有什么事向老祖宗禀告?”临淮侯夫人摆了摆手,问道。
“刚刚前门管事火急火燎的往二门传话,说是宫里来人了,要宣读圣旨,请主子们快些出去迎接圣旨。婢子不敢耽搁,这才没顾得规矩。”
小丫头禀告道。
“什么?!宫里来人宣旨,哎呀,这么重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
屋里一众女主子听到宫里来人宣读圣旨,不由着急的手忙脚乱了起来。
你这个欠收拾的小蹄子,这般重要的事,干嘛不早说,害的自己差点误了大事,大丫头莺歌心里后怕不已,忍不住狠狠的挖了小丫头两眼。
小丫头委屈的眼眶都红了。
老夫人等人也顾不得多捯饬,一阵手忙脚乱后,便着急的向前院走去。
“不知道是什么圣旨?难不成是宫里办芳菲宴的事,颁发圣旨请老祖宗赴宴?”
六小姐在前去接旨的路上猜测道。
“宫里不会因为这种事发圣旨的,都是宫里的娘娘传个口谕,发个帖子。”临淮侯夫人对此很有经验,摇了摇头,否定了六小姐的猜测。
“那是什么圣旨啊?是爹爹加官进爵了吗?”六小姐眼睛里都冒出了希翼的星星。
“可能吧。”
临淮侯夫人等人也觉的这个可能性最大了。
对临淮侯府来说,能有资格被圣上发圣旨的,也就只有临淮侯一人了。
临淮侯府除了临淮侯外,就是周胖子了,其余要么是妇道人家,要么是小孩子。周胖子什么样,她们心里清楚,上次考会试还是费了临淮侯好大一番功夫,根本就拿不出手,圣上才不会给他发圣旨呢。圣上也不会给她们妇道人家和小孩子颁发圣旨,所以只能是临淮侯了。
“以前还有别的可能,现在除了爹爹还能有谁?!”六小姐一边说着,一边有意的瞥了走在后面的李姝一眼。
以前哪个土包子姐夫在的时候,或许还有可能是土包子姐夫的圣旨。
哼!
【】想想又生气,又解气!土包子姐夫在府上半年多时间,接了多少次圣旨了,比爹爹几十年加起来都多了,讨人厌的五姐姐那段时间,得意的走路都拿下巴戳人!现在好了,土包子姐夫被贬到鸟不拉屎的偏远小县了,看你还怎么嘚瑟!
越想心情也好,六小姐走路都生风,把小步走的李姝落在后面好几步远。
一行人急急忙忙的赶到前院,好在前院管事有经验,几案、香台等都摆好了,这让老夫人她们宽心了不少,只需要她们跪下接旨就可以了。
看到前来宣旨的三个小公公,领头的公公恭敬的捧着黑犀牛角轴三色圣旨,六小姐等人眼睛都亮了,确定心中所想,因为这是给五品以上大臣颁旨才用的轴承和颜色。
“夫人们都来齐了,那杂家就宣旨了。”领头的小公公微微笑了笑。
“请公公宣旨。”老夫人带着一众女主子下跪,做好了迎接圣旨的准备。
“朱李氏,接旨吧。”领头的小公公一边说着,一边展开了手里耳朵圣旨。
什么?!朱李氏?!
在府里这么称呼的,只有李姝一人。六小姐等人听到接旨对象,一下子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六小姐,像是有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响一样。
怎么是讨厌人的五姐姐接旨啊?!弄错了吧,这可是黑犀牛角轴三色圣旨,五品官以上才有的资格,土包子姐夫一个月前都贬成七品芝麻官了,讨厌精也被连带贬成七品安人了,她哪里有资格用黑犀牛角轴三色圣旨啊!
接着,六小姐难以置信的听到了小公公抑扬顿挫宣读圣旨的声音: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国家推恩臣下,而必及其室家者,所以厚人伦之本也。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行靖南知县朱平安,有功于社稷,室内李氏贤能大方,克勤内助,无愧古人,兹特封为宜人,服此隆恩,毋忘儆戒,钦哉。
......
土包子姐夫好像又升官了?!不,是真的升官了!听宣旨公公的意思,土包子姐夫现在的官职,是正五品,比他没被贬前,还高了一级呢。
讨人精又成五品宜人诰命夫人了?!
六小姐跪在地上,耳朵里惊雷就没断过......
“哎呀,好妹妹,姐姐像上次一样,接了圣旨,又发愁没有盒子装圣旨呢。上次好妹妹的紫檀木梳妆奁就帮了姐姐大忙。听说,好妹妹又换了一个红檀木梳妆奁,用红檀木装圣旨,想必是极好的,不知道好妹妹愿不愿意帮姐姐分忧解难呢?”
李姝接了圣旨,送走了宣旨的公公后,凑近六小姐身旁,娇滴滴的问道。
我能说什么,只能说姐姐喜欢就好了,六小姐气的手帕都要攥碎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皇恩浩荡,赏银加倍
今天注定是靖南人民终生难忘的一天,今天注定是载入靖南史册的一天。
靖南县城西门外。
半个月前,这里是倭寇攻打靖南的主战场,三千余倭寇攻城,万万百姓守城,生死厮杀,血流成河,城门上、墙砖上还残留着当时血战的痕迹。
此刻,这里人山人海,大半个靖南县的人们接踵而至,汇集在了城门外的空地上,足足有近万人。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聚在城门前,围着县衙差役刚刚搭建起来的台子,一个个兴奋的溢于言表,比看戏还热闹。
“知县大老爷真的还要给我们发赏银吗?!这台子就是发银子的地方吗?!”
“那还有假!我们知县大老爷什么时候骗过我们,说发那肯定发!”
“哈哈哈,当初我上城墙帮知县大老爷打倭寇,我家那婆娘还撒泼打滚,百般阻挠,前些日子县衙发了五两银子赏银,我家那婆娘态度就变了,对我百依百顺,今日等我领了赏银回去,非让那婆娘捧我臭脚不行......”
“还知县大老爷呢,咱们知县大老爷已经高升成五品的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了,好在朝廷念着咱们靖南百姓,鉴于靖南知县人选未定,一县不可一日无知县,这才让咱们知县大老爷以五品提刑按察使司佥事的身份,暂行靖南知县。等到吏部选定了靖南知县的人选,新知县一到任,咱们知县大老爷就去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做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去了。”
“真是舍不得咱们知县大老爷走啊,这样好的知县大老爷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要不,咱们联名上书,求朝廷也别费事选继任了,就把知县大老爷给咱留下吧。”
“你这老王头可真自私,你要真为咱知县大老爷好,你就别拦着咱知县大老爷的前程。你要敢私下里鼓捣事,我朱老三第一个收拾你。”
人们激动议论了起来,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哄笑声,一个个高兴的跟过年一样。
从靖南老百姓洋溢在脸上的兴奋就可以看出来,朱平安在靖南老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很高,老百姓们相信朱平安,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朱平安会像通知说的那样给他们发赏银。
在人们等了没多久,就看到很多衙役从城门内走出来了,刘大锤指挥着三十位衙役来到人群前,分散站开,做成了人肉警戒线,维持秩序。
接着,有二十位全副武装的衙役,两人一组抬着一个木箱子,总共抬了十个木箱子来到了台上,箱子很沉重,放在台上时,发出沉重的“嘭”声。
“箱子里是什么?”
“该不会是银子吧?!”
人们看到十个大箱子,忍不住激动的猜测了起来。
“快看,知县大老爷来了。”
有人高喊,将众人的目光从木箱子上转移到了城门口。
果然,循声看去,就看到朱平安穿着知县官服,领着靖南县衙的新任县吏、文书等人从城门走来了,一直走到了台子上,向着聚集在台前的老百姓拱手行礼。
“诸位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
朱平安拱手向老百姓们行礼,为了让众人能听到,朱平安放大了声音。
因为人多,刘大锤等三十余维持秩序的衙役,将朱平安所说的大声的重复一遍。
这也算是古代的智慧了,人肉喇叭。
“半个月前,三千余丧心病狂的倭寇进犯靖南,围攻靖南县城。是你们不畏牺牲,拼死守城,这才守下了靖南。你们都是靖南的英雄,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日的靖南。本官在守城前,承诺你们:无论军民凡勇于守城者赏银十两,负伤者额外赏银十两,阵亡者再额外抚恤五十两纹银。本官惭愧,限于我靖南县衙财政短缺,这半个月,本官只兑现了不到三成。”朱平安先是回顾了半个月前军民合力守城的壮举,赞扬了广大百姓,继而又惭愧的向众人长长一躬身,对未能及时兑现赏银表示惭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