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欧阳子士远远的看到罗龙文,就哈哈大笑着与罗龙文打起了招呼。
哈?!
你盼这一天盼了好久了?!
欧阳小兄弟啊,我是有朱平安的消息不假,但这消息对你我而言可绝不是什么好消息,你说你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这一天了,那就
罗龙文听到欧阳子士说盼这一天盼了好久了,不由一脸便秘表情,他就知道欧阳子士想错了,于是急忙说道,“欧阳小兄弟,这个消息可”
不过,罗龙文的下半句“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还没说出口,就被高兴的发狂的欧阳子士给打断了。一般人喝酒喝到一定程度,酒精刺激神经中枢系统兴奋,话就比较多,欧阳子士现在就是这个状态,他自顾自的继续着他的高兴,兴奋的喊话,打断了罗龙文的话,“哈哈哈,罗兄,罗兄,我的好罗兄,你可真是我的喜鹊啊,一大早就给我送来好消息”
神特么的喜鹊?!
我要说的消息可不是好消息啊!
罗龙文在兴奋的欧阳子士跟前插不上话,嘴角不由抽搐,憋的一脸通红。
“罗兄,还记得殿试前那次酒宴上朱平安所做的那首《精忠报国》吗?!‘断头今日意如何?报国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一首诗近来在京城颇受追捧,每次听到我都忍不住啐一口浓痰,一个狗屁文弱书生的纸上谈兵,竟也能引得众人如此追捧!不过,今日,我却是想要诵读这首诗,哈哈哈哈,断头今日意如何此去泉台招旧部多好的诗句啊,多应景啊,端头今日,此去泉台,哈哈哈夜路走的多会碰到鬼,牛皮吹的多会遭雷劈,朱平安他终于遭报应了,不,哈哈哈,不,应该说他终于心想事成了,哈哈哈,爽啊,罗兄,告诉我,朱平安他是怎么死的?!被刁民杀死?被土匪所杀?还是被苗蛮杀?还是说被倭寇所杀?还是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哈哈哈”
欧阳子士哈哈大笑着,一口气喋喋不休,又说又笑,说的罗龙文几次想插话插不上嘴,一直到最后欧阳子士兴奋的问罗龙文,朱平安的死因,罗龙文这才有机会开口。
“欧阳贤弟,朱平安,朱平安他”
可是有机会开口了,罗龙文看着一脸兴奋、期待、狂喜的欧阳子士,他的嘴巴几度张了又闭、闭了又张,嗓子眼里的话反而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哈哈哈,罗兄,这就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了,你这定力还需要再养养啊。”
看到罗龙文嘴巴张了又闭、闭了又张的,欧阳子士还当罗龙文兴奋的说不出话来了,不由哈哈大笑着拍了拍罗龙文的肩膀,打趣了起来。
神特么的高兴的说不出话来!
罗龙文一咬牙,将嘴里的话吐了出来,“欧阳贤弟,这消息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数日前,数万倭寇大举寇掠台州府,其中一路三千余倭寇攻打靖南县城”
“好!”
罗龙文的话还没说完,欧阳子士便兴奋的脖颈青筋毕露的大喊了一声好。
“呵呵呵,罗兄调皮,听你说不是什么好消息,我心里还忍不住一个咯噔,没想到,呵呵呵,原来是罗兄故意逗我,三千倭寇攻打靖南县城,呵呵呵,好啊,如果这都不是好消息,那还有什么是好消息?!原来朱平安是被倭寇杀死的,呵呵。”欧阳子士笑着拍了罗龙文肩膀一下。
笑着笑着,欧阳子士看到罗龙文一脸便秘的表情,蓦然间恍然大悟。
“哦哦,是极,是极,台州倭患,靖南倭患,这对我大明可不是好消息,嗯嗯,罗兄不愧官场浸染久矣,这政治觉悟就是高,咳咳,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噗嗤”欧阳子士恍然大悟,用力克制脸上的笑容,想要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怎么都克制不住,一秒就破功了,笑着拍了罗龙文一下肩膀,“呵呵,行了,我知道你也憋不住了,等我们出了门再装义愤填膺也不迟,想笑就笑吧,在府上你还怕什么。”
神特么装!
罗龙文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连连摇头,痛心疾首的说道,“欧阳贤弟,三千多倭寇攻打靖南,但是他朱平安可没死,他不仅没死,还立下了泼天大功!”
“什么?!”欧阳子士浑身一震,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枯萎了,摇了摇头,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希翼的看着罗龙文,“呵呵,罗兄你与我开玩笑是不是?”
“我哪里有心情与你开玩笑,他朱平安不仅守住了靖南县城,还斩首了八百二十四个倭寇首级,还不仅如此呢,他还,他还光复了相邻的太平县!”
罗龙文痛心疾首的说道。
噗通!
欧阳子士闻言,两眼一黑,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掀起了一阵尘土飞扬。
“欧阳贤弟!欧阳贤弟!”
耳边依稀传来罗龙文惊慌的喊道。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整顿县衙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靖南知县朱平安以不足一百的衙役、兵丁,对抗三千余倭寇,不仅守住了靖南县城,还阵斩八百二十四个倭寇首级,还光复被倭寇侵占的邻县太平县。
这一消息在无逸殿不胫而走,先是流传到了官场圈里,继而流传到了民间。
一个尚不及弱冠之年的文官,前脚被贬出京,后脚就立下了很多武将也难以立下的显赫战功
这一消息很具有话题性,一时间,京城的街头巷尾时而能听到有人谈论此事。当然,虽不及某某高官小妾与管家私通、某某户人家的牛生了一只两个脑袋的小牛、京城十大花魁评选火热进行中等话题火爆,但是也算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了。
朱平安在京城虽然还称不上什么风云人物,但也不属于无名之辈了。
当然,在靖南,乃至在太平,朱平安就是十足的风云人物了,没有之一。
这是倭患彻底平息的第三日,这一日,朱平安又做了一件震动整个靖南的事情。
朱平安将县衙六房胥吏全部革职了,只留下了倭患时期共同守城、记录在册的衙役。
灾后重建步入正轨后,朱平安终于腾出手来,携平倭之威,大刀阔斧的重整县衙。
“大人,凭什么将我等全都革职了?!您是在说笑吧?!”
“就是啊,六房胥吏全部革职,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如此荒唐之事。”
“大人三思,大人三思啊。大人即便再是英明神武,没有了我等协助,大人一个人如何管理的了偌大的靖南县,大人便是三头六臂,也不能啊。”
“我祖父是税务书吏,我爹是税务书吏,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税务书吏了,不能在我这断了传承啊。我家三代为县衙出力,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大人你来靖南才个把月,怎么能说革职就革职了我等啊。”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没了我等,县衙如何运转?!大人,你可不能一意孤行啊”
县衙内一众胥吏接到朱平安的革职令后,一个个不由的群情激愤、沸反盈天了起来,团团围着朱平安讨要说法,软硬兼施,要朱平安收回革职成命。
“凭什么革职你们?”
处在中心朱平安波澜不惊的扫了六房胥吏一眼,扯了扯嘴角,扯出一抹弧度。
“就是啊,凭什么革职我等!张县丞、姚主薄还有李典史尚未到衙,您就是要革职我等,起码要问问他们意见吧?!”六房胥吏群情激愤。
“就凭我是靖南知县。”朱平安将目光缓缓扫视众人,淡淡的说了一句。
古代县衙只有知县、县丞、主薄、典史属于朝廷命官,由吏部铨选,中央任免。其余六房胥吏皆不是朝廷命官,皆由知县任免。古代县衙实行知县负责制,知县大权在握,可以直接决定六房胥吏任命,朱平安作为靖南知县,自然有这个权力,无论革职一个还是革职全部,皆是一言九鼎。
收拾张县丞、姚主薄、李典史他们,朱平安还要费点功夫,需要向上弹劾,由吏部进行任免。但收拾六房胥吏,朱平安一句话就可以。时间宝贵,朱平安也懒得费功夫了。
“是,您是知县,您是有这个权力不假,可是您也不能如此滥用职权啊!”
“大人,我们不服!您无缘无故就将我等六房胥吏全部革职,是何道理?!”
“我们要去府城说理去”
事关他们切身利益,一众胥吏嚷嚷不休。他们作为六房胥吏,虽然没有品级,不是官员,没有薪俸,只能从县衙领取微薄的纸笔费、抄写费、饭食费等费用补贴,但是他们握有实权,利用手里的权力,他们可以吃喝卡拿、索贿受贿他们有一百种一千种方式中饱私囊。
“无缘无故?!”朱平安闻言,拉下了脸,“亏你们也能说出这个词。”
六房胥吏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不过很快便又一个个梗起了脖子。
“汝等罪一,无故连续缺勤三十八天。《大明律》规定,官员缺勤1天处笞20小板,每再满3天加一等,满20天处杖打100大板。洪武年间,户部某官员缺勤三十天,便被处以革职。官员缺勤尚且处罚如斯,何况汝等小吏?!且汝等无故缺勤三十八天,其罪更甚!本官革职汝等,有何不妥。”朱平安面无表情的扫视众人,扯着嘴角,冷冷说道。
呃!
啊!
一众六房胥吏面面相觑,当时是为了抱张县丞他们的大腿,他们背地里联合起来给朱平安添堵,想要将朱平安赶出靖南县,故意迟到的。想在想来,当时的举动何其之蠢,等同于主动地将把柄送到了朱平安手里。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认。
“缺勤?没有啊,大人,我没有缺勤,每日都是按时应卯放衙啊。”
“不会。”
“胡说”
胥吏们连连摇头否认三连,不认账。
早就料到如此,朱平安不屑的扯了扯嘴角,从怀里掏出签名册,随手摔在桌上,“汝等每日应卯情况,均记录在册,每日皆由尔等亲笔签名。”
“刘牧、大刀,你们看好签到册。汝等哪位不服,可上前与刘牧核对。”
朱平安扫视众胥吏。
一众胥吏皆低下了脑袋,不敢与朱平安对视。现在才明白,为何每日朱平安都在门口盯着他们应卯签到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们呢,这个小贼,原来从那时起就已经包藏祸心了,可恨,当时还以为让这小贼难堪了呢,现在想来,当时那小贼还不知道怎么在心里偷着笑呢。
“大人,我们只是迟到,没有缺勤旷班。”
“对啊,就是这样,我们没有缺勤旷班,我们只是迟到了些而已。”
几个胥吏在那咬文嚼字,梗着脖子狡辩,说他们只是迟到,不是缺勤。
“现在看来,你们不仅‘懒’,而且‘庸’。何为‘勤’,按时应卯、放衙是‘勤’最起码的要求,汝等‘勤’、‘旷’不分!不仅是懒吏,更是庸吏,本官更应该革职尔等了。”
朱平安扫了他们一眼,不屑的扯了扯嘴角,你们跟我咬文嚼字,不是作死吗!
那几人顿时面红耳赤,脑袋都快低到裤裆里去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早有准备
“汝等罪二,怠于公务,勤于中饱私囊。”朱平安继续说道,“无论赋税钱粮、治安缉捕、公文处理,汝等拖了又拖、推了又推,一份卷宗,一天都找不出来但是巧立名目、巧取豪夺,汝等一个个倒是勤快的很。本官暗查了县内大小店铺,汝等中饱私囊的手段,让本官开了眼。不能协助本官处理公务,反而为祸百姓,本官要汝等有何用?!”
一众胥吏听后,一个个更是心虚不已,当初怠工也是跟张县丞他们联合给朱平安添堵,想要将朱平安赶出县衙,没想到又成了现成的把柄。另外,他们巧立名目,从县城大小店铺揩油水,也是不争的事实。
“汝等罪三,倭患之时,临阵脱逃。倭寇攻打我县,本官征召所有公职人员上城墙抵御倭寇,尔等无一人听令,全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在靖南最需要尔等的时候,尔等背叛了靖南,本官革职尔等已经是轻的了。”
朱平安不屑的说道,如果当时这些胥吏有谁响应征召,上城墙防守倭寇,朱平安也会对其网开一面,可惜,当时这些胥吏没有一个珍惜机会。
“大人,我等,我等没有临阵脱逃,倭寇攻城时,我们都协助守城了。”
“对对,我们都去了。大人,我们才没有临阵脱逃,你可不能污蔑我们啊。”
“就是,我不仅上了城墙,我,我还当场杀了一个倭寇呢。当时,张文书就在我旁边,张文书可以给我作证,是不是张文书?”
“嗯?嗯,没错。我在城墙上亲眼看见王典吏砍翻了一个倭寇,那倭寇被砍后凶性大发,最后还是我眼疾手快,又给那龟孙补了一刀才结果了他。是不是,张典吏?!”
“对对,没错。”
一众胥吏纷纷狡辩了起来,坚称他们当时都参与了守城,一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所有守城之人俱签名画押记录在案,上面可没有尔等任何一人的名字。”朱平安不屑的扯了扯嘴角,当时之所以签到记录在册,除了封赏记功,就是防备眼前类似情况。
“我们当时就是参加了,只是走的早,在签名记录前就已经走了。”
有些胥吏如此狡辩。
“哦,原来是早退了啊?呵呵,本官在守城之时下了三道杀头令,未得本官令,任何临阵后退者,一律杀无赦!来,让本官看看,刚才是哪个说走的早?!”
朱平安目光灼灼的扫视众人,在朱平安的目光下,一众胥吏皆是低下了头,没有一人敢再出声狡辩,唯恐被朱平安点名抓出去执行杀头令。
“大人,话虽如此,可是你将我等全部革职了,县衙如何运转啊?!还请大人三思,再给我等一次机会,我等一定痛改前非,重新作吏。”
一众胥吏转换了策略,从县衙运转的角度出发,半是威胁半是请求道。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通禀。
“县尊,张柳村张童生、王庄村王秀才、灞桥村刘老头、刘家村刘夫子来县衙报到。”
一名衙役进来向朱平安禀报。
“好,快快有请。”朱平安脸上露出了笑容,扫视众胥吏一眼,“继任者已经到了,不劳尔等费心了。本官还有公务,就不奉陪了。大刀,送客。”
说完,朱平安也懒得再跟他们啰嗦,起身出门去迎张童生、王秀才等人去了。
张童生等人是朱平安前段时间下村指挥灾后重建的时候,顺便明察暗访的人才,他们的人品学识以及能力都是在四里八乡经得住考验的,经多方调查考验筛选后,朱平安有针对性的选中了十五人,分别上门邀请,最终张童生、王秀才等十一人欣然接受了邀请,另外四人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接受邀请。不过,有这十一人就已经足够了,足够把靖南县衙的班子搭起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