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屋里的琴儿等丫头早就忍得难受了,此刻再也忍不住,捂着小嘴吃吃的笑了起来。
“庸医,庸医之言,李妹妹......啊!要生......了!”朱平安在李姝颤抖虚弱着说八个月后我就我就的时候,忍不住出言安慰李姝,可是接下来李姝那句我就要生了,这弯转的,一下子将朱平安的腰都给闪着了。
八个月后就......就要生了......
朱平安被李姝的话震的外焦里嫩,嘴巴张的能塞进去一个拳头,愣了一秒,咽了一口唾沫,声音抖着问道,“你.....你是说八个月后你就要生了!”
“嗯呢。”
李姝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无辜的点了点头,活脱脱一只小狐狸。
得到李姝肯定的回答,朱平安内心激动的顿时如火山爆发了一样,瞬间达到了高点了。
八个月后就要生了。
那就是说,在自己入诏狱前,李姝就已经怀孕了。
我要当爹了!
朱平安激动兴奋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轰轰轰,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火山爆发
第一千七十六章 计划
朱平安出狱,李姝怀孕,这两件事对于敬享园来说可谓是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而且,朱平安从诏狱平安归来,让李姝心中的担忧焦虑烟消云散,病根顿时不药而愈,晚膳也跟着朱平安多吃了一碗饭,一张俏脸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的红润了起来。琴儿、画儿她们忍不住开玩笑说姑爷是小姐的灵丹妙药。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朱平安虽然平安出狱了,但是却被贬谪了靖南知县。
“靖南是哪里啊环境怎么样,偏不偏啊不会是蛮荒不毛之地吧画儿、琴儿,你们从明儿起开始归置东西,清点金银细软,装好箱奁,趁我们还在京城,派人出府多采买一些布匹、药材和一些紧俏的日用,省的我们到了靖南棘手......”
晚膳过后,李姝一边娇声问朱平安,一边轻声吩咐画儿、琴儿做好启程的准备。
“靖南大致在江浙一带吧,或许再东南一些,好像是个沿海县城,待明日我去吏部仔细问问。自隋唐以来,东南开发的不错,不属于蛮荒之地。”
朱平安也不清楚靖南县的具体位置,出诏狱前问了下孟冲,孟冲也不清楚,只是听说是个沿海县城,具体情况只能等明天去吏部查阅询问了。
虽然,朱平安不清楚靖南的具体位置,但是也大致知道其位于东南沿海,现在东南沿海正在闹倭寇呢,靖南县想必也无法安然置身事外,另外,朱平安总觉的自己之所以被贬谪到靖南,肯定与严党有脱不开的关系,不知道靖南有什么危险等着自己呢,朱平安不想李姝跟着自己冒险,考虑到这一点,朱平安便轻声对李姝说道,“李妹妹,我考虑了一下,你还是留在京城,我自己去靖南上任......”
“朱平安,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看我有了身孕,想要甩开我,一个人去靖南拈花惹草、风流快活去......”李姝听了朱平安的话,立马炸毛了,小虎牙都亮出来了。
“不是......”朱平安一脑门黑线,无语的说道,“我是那样人吗!”
“哼”李姝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给朱平安一个背影,不再理朱平安。
“东南沿海正闹倭寇呢,靖南估计也难安然置身事外,我这不是担心你嘛。”朱平安轻声解释道。
听了朱平安的解释,李姝总算肯扭过头来了,不过也是鼓着香腮,撅着小嘴,“我不怕。”
“呃......”
朱平安无奈的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先去靖南,安顿好了,你再过来。”
“你要是不想带我去靖南就直说,何必说这些有的没的,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谁知道你会拖到什么时候,再说了,你一个大老爷们,哪里会收拾家。在靖南要安顿下来,免不了要收拾宅院,置办家具,采买日用,雇些婆子、丫头、小厮,甚至还要提前找好奶妈......你一个大老爷们,哪里能做的好。”李姝鼓着香腮娇嗔了一声,扳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将在靖南安顿下来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件一样样列了出来。
嗯,好吧。
朱平安明白李姝什么意思了,李姝就是要跟着自己一块去靖南赴任。
态度很坚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朱平安思索了片刻,无奈的点了点头,“好吧,明日我去拜访徐师,再去吏部一趟,看看能不能将启程靖南的日子往后延一延,待满了三个月,胎像稳固了,我们再启程去靖南赴任。正好这段时间,我们也多做些
第一千七十八章 启程准备
计划赶不上变化。
正如刘彦之所说,违背吏部紧急公文罪行不小,朱平安还真承担不起。
所谓覆水难收,吏部紧急公文已出,再去拜访徐师疏通关系已经晚了。
道高一尺,但魔已高一丈。这是阳谋,朱平安即便洞察窥破,也无法破解。
如今也只能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了。
只有一个时辰,时间很是紧迫,已经不能像昨晚计划的那样准备了,外出采买布匹、药材什么的是不可能了,这点时间只够收拾敬享园现有的东西了。
才开始收拾行李没多久,二门一个丫头过来禀告说张太医来给李姝复诊来了。朱平安放下正在整理的书籍,和李姝一起去二门迎接张太医。
“咦,朱小子竟然出诏狱了,了不得,了不得”
鹤发童颜的张太医进门看到朱平安后,吃惊不小,捋着胡须连连点头。朱小子为杨继盛弹劾严嵩的奏疏提修改意见,不仅得罪了严党,还侧面惹怒了圣上,要知道杨继盛弹劾严嵩的奏疏中可是能解读出不少影射圣上之语,可是进了诏狱还能这么快出来,这运势和能力真不容小觑啊。
“嗯,怪不得五丫头脸色红润了不少朱小子这一回来,病根就去了。”张太医捋着胡须看完朱平安之后,又看向李姝,看到李姝红润的脸蛋,不由笑着打趣道。
“张伯伯”李姝羞的脸蛋通红,跺脚嗔道。
朱平安上前与张太医见礼,感谢他给李姝诊治,同时也感谢他前段时间为自己治疗廷杖之伤。
进了敬享园,张太医看到院子里丫头老妈子都在忙碌着收拾东西,不由好奇的问道,“怎么忽然收拾起来东西了,朱小子、五丫头你们这是要搬家吗”
“平安昨晚蒙圣上隆恩特准出狱,但同时也被贬为了靖南知县,今天早上吏部发来紧急公文,令我即刻启程前往靖南赴任,一个时辰后在齐化门签字办理手续。”
朱平安耸了耸肩膀,缓缓说道,将事情原委简单的给张太医讲述了一遍。
“昨晚才被贬谪,今早吏部就发紧急公文催促赴任!呵,老夫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什么事情没见过,但是吏部这种离奇、违背常理的政令,老夫还真没见过,哎,老了,老了,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道喽”
张老太医听了朱平安的讲述,不由连连摇头,叹了一口气,嘲讽了吏部一通。
回到室内,张太医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搭在李姝手腕上,闭着眼睛为李姝切脉,大约过了几秒钟,张太医收回了手,微微笑着对李姝说道,“不错,朱小子回来的确如灵丹妙药一样,五丫头你的心病已去,恢复的很好,胎像也稳固了不少。”
“太好了,谢谢张伯伯。”李姝听到张太医劝慰的诊治结果,高兴不已。
“多谢张老。”朱平安也向张太医拱手道谢。
“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张太医捋着胡须摇了摇头,扫了一眼外面收拾东西的丫头老妈子,又看向朱平安和李姝,缓缓开口说道,“五丫头你心病虽然已去,但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病根虽然已去,但是彻底恢复还需时日,尤其是五丫头你现在还怀着身孕,更是要特别注意。另外,五丫头你年纪还小,身子骨也偏小,并非怀孕的最佳时间,这头胎更要特别注意。此次靖南之行,五丫头你暂时是不能跟着朱小子一起去了,不然很可能会有小产的风险,必须再调养四、五个月方可经受舟车劳顿之苦。”
张太医在说到李姝年纪小并非怀孕最佳时间的时候,还特别扫了朱平安一眼,如长辈看向不懂事的晚辈的眼神一样,
第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知县
八月中旬,江南伏热,尤其午后,骄阳似火,地生热浪,天地宛若蒸笼。
在天地蒸笼中,村庄星罗棋布,呈半圆形拱卫着一座小县城,勉强算城吧。
小县城周长六公里左右,城墙不高,看上去大约五米,比城内富户豪族的院墙都高不了多少。墙身是土筑的,白灰包砌,由于江南多雨,小县城又靠近沿海,雨水更多,天气又潮,墙身不少地方都雨水浸泡毁损,残败破旧不堪。
小县城共有四个城门,东门名叫迎曦门,南门叫观澜门,西门叫带汾门,北门叫望岳门,每个门外都筑有瓮城,但是瓮城比城墙还要残破。
为生计、生活奔波的人们进出城门,走出瓮城门洞,一暴露的太阳下,无不感觉如被火烤。即便戴着斗笠,脖子上搭着湿毛巾,也免不了汗流浃背,忍不住敞开胸怀,用手揪着衣服上下左右扇风,兀自汗流不止。
破旧残败的城门,此时才让人们留恋不舍。
“这狗曰的老天,不行不行,太热了,还是歇会,等日头偏一点了再下地吧。”
“走,去墙根下歇会,这田也不急这一时,这天热能把人晒成肉干,这时候下地一准热出毛病来,咱要是晒坏了,那家里的婆娘和娃谁管啊。”
“哈哈哈,刘老三,我家就住你家隔壁,你要是热坏了,你家婆娘,我帮你照看。”
“滚,放你娘的屁,就是你张老五热坏了,老子也没事。你家的婆娘,我帮你看,保准过上它十个月,你又多一个大胖小子,哈哈哈......”
北门望岳门外,一行五六位敞着胸怀肩上扛着锄头的汉子,实在受不了似火骄阳,笑闹着来到了城墙根下,寻了一块阴凉处,将手里的锄头放在一边,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扯着衣服扇风,一边笑闹嬉骂。
庄稼汉子就是这样,粗俗荤话你来我往,劳累的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
“咦,你们看,前面那个亭子里,那不是咱们县丞吗!上次咱村旁边那个张王村东头那个刘瘸子他妹妹不是嫁给他做第三房小妾了吗,他妹妹被接走那天,我正好在张王村铁匠铺那修锄头,我见了,就是他,张王村的村正在他面前点头哈腰的跟孙子似的。还有他旁边那个,那得是咱县的主薄吧,还有他旁边那个,那不是县上有名的乡绅张老爷吗,还有那个,那个是县上的捕头吧,还有那个,那个,乖乖......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啊,狗日的咱们靖南县有头有脸的咋都跑到城外晒着去了平日里这些大老爷,咱一年都见不着一次,今儿咋都聚一块去了不嫌热啊!”
一个汉子坐下歇脚的时候,一下子瞅见了远处亭子下聚集了不少人,眼尖的他一下子就认出了其中的县丞,不由的惊讶的叫了起来,接着又认出了好几个,都是他们靖南县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不由的好奇了起来。
“咦,还真是的,亭子边上扇扇子的那个我认识,那是咱镇上王员外......这是咋回事,这些人不是当官的就是有钱的,反正都是有头有脸的,咋都跑到这来了这是要干啥”旁边的汉子经他一提醒,也咋呼了起来,他认出了人群中的王员外,那是乡上最有头有脸的人了。
“这是咋了”
“这些狗曰的,又冒啥坏水”
其他歇息的汉子也都发现了,一个个都好奇不已,惊讶的猜测了起来。
“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呵呵......”
在庄稼汉子旁边有一位穿着长衣的老者,也在墙根下坐着乘凉,听到了汉子们的话,捋着胡须笑了起来。
“您是姚老,我认得您,您是大姚村的明白人,村里的红白事都是您老张罗的。我媳妇就是大姚村的。您老见多识广,您老给俺们说说,这是咋回事啊,咱靖南县有头有脸的,咋都跑到这来了”庄稼汉子中间有人认出了长衣老者,知道他是大姚村的明白人,读过几年书,虽然啥都没考
上,但是懂的比庄稼人多,是村里公认的见多识广,村里有啥事都会找他张罗请教。
“原来是姚老啊,俺们也听过,您给俺们说道说道呗,省的俺们睁眼瞎猜。这么大的事,俺们要是不知道为啥,回去一准闷的连觉都睡不着了。”
其他庄稼汉子也都跟着说道,请姚老给他们说说。
“呵呵,好吧,好吧,那老夫就给你们说道说道,省的你们贻笑大方。”
 
第一千八十章 哎,又来一个狗官
接官亭前,当风尘仆仆的少年知县掀开马车门帘,一脸憨厚笑着,出现在前来迎接的靖南县官吏、豪绅们前面的时候,靖南县土生土长的大佬、地头蛇们心中无不大为轻视:
这个知县年纪不大,估计毛都没长齐呢,个子也不高,长相憨憨的,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显得更憨,跟读书读傻了似的,一看就是人傻读书多,好蒙好揉搓。若是识趣听话还好,若是不识趣,那就联手送他滚蛋!不滚,就送他去见他的前任们去4正,联手送走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靖南人,关系盘根错节,互相包庇徇私,早就纠缠成利益共同体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自家人,这个新来的知县是外人,家人联手对付外人,多正常啊,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他们深谙此道。
“呵呵,朱县尊啊,下官们盼星星盼月亮一直盼着您来呢,这不一得到府城公文,知道县尊今天到任,咱靖南的乡绅、生员都自告奋勇的前来迎接县尊的到来。”
靖南县的县丞张长孺在少年知县双脚刚下马车,便第一个拱手笑着迎了上去,满脸热情洋溢,那股子热情劲儿比天上的骄阳烈日都要火热。
“见过县尊。”
在场的其他官吏、生员、豪商、乡绅耆老紧随张县丞之后,与新任知县见礼,一众人呈扇形站在张县丞身后,如众星拱月一样,隐隐以张县丞为首。
“惊扰诸位了,这样多不好啊,天气还这么热,又累诸位久候,平安深感惭愧。”
少年知县将众人的表现收入眼底,心中有数,脸上憨厚的笑了笑,向张县丞以及在场的诸位官吏豪绅拱了拱手。
这风尘仆仆的少年知县正是朱平安,昨日才到台州府衙报到,今日便赶到了靖南县赴任。
说实话,朱平安不喜欢接任这种繁琐排场,更愿意去下面乡村转转了解一下风土民情再轻车微服入县衙,但是没办法,封建时代最是讲究国法礼节,官场上的礼仪称谓极为讲究,稍不注意就会“失仪”,轻者罚俸记过,重者降级丢官。
新任知县到任、排衙、接印等都有既定程式礼仪式,自己赴任靖南知县,须先到靖南县所属的台州府衙门报到,台州府衙在自己报到后,就向靖南县衙发出谕贴红告示,通知自己到任,压根就没有深入下面乡村的时间「南县衙接到告示后,便准备到任的各种参谒祭拜各项礼节,在到任这一日,县衙的官吏会同当地豪商大贾、乡绅耆老等,提前出城到接官亭陀新任知县进城,然后是排衙、接印等流程,这些都是既定的礼仪程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