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启禀陛下,现在还能运送至少万石,但是之后恐怕就难以保持这个数量了,”陈叔慎沉声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江南大多数的粮食都已经北运,现在剩下的主要是运送工坊里生产的武器器械,粮食反倒是不占多数。”

    李荩忱微微颔首“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一场大战恐怕要持续很久,粮食上面,现在是春耕之后,粮食不够朕也能够理解,但是夏收和秋收之后,粮食万万不能有所断绝,北方的情势我们现在还无从了解,只能从白袍那里得到一些大概,因此绝对不能寄希望于北地可以足够的粮食。”

    陈叔慎郑重拱手“臣遵旨。”

    李荩忱伸手拍了拍米袋,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江天。

    江天辽阔,长路漫漫啊。

    李荩忱到底没有大张旗鼓的渡江,趁着夜色,一艘艘巨大的战船扬帆,沿着北固山转出北固湾,继而直接向瓜洲渡而去。

    这一走,李荩忱就不在沿途停留,将会直接抵达最前线,钟离。

    水师的战船大多数都已经派遣到了淮北,剩下的这些船只实际上多数都是去年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事打造的新船,针对水师已经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尤其是对船上的防火设施进行了减重,从而减轻船本身的吃水,以求能够可以装载更多的兵马。

    李荩忱这一次北上,实际上也有把这些大小战船给运到淮北去。

    伸手凭栏,李荩忱看着船只劈波斩浪,深深吸了一口气。

    江上的风带着凉意,一轮明月倒悬在水中。

    当初的祖逖就是从这里渡江,击楫中流,而现在自己也走到了这里,不知道这些曾经立志于北伐的英烈先贤们,会不会在茫茫苍穹之上注视着自己、保佑着自己。

    “来,那鼓锤”李荩忱大吼道。

    向北前进的船队之中,鼓声拔地而起。

    静谧的夜色,被这鼓声打破。

    万船之上,鼓声同时呼应。

    大江上,浪涛似乎都在随着鼓声激荡。

    大汉新元四年四月初六,李荩忱击鼓中流,北上伐周。






第一六六二章 昆阳和滍水
    


    从南阳进攻许昌,沿途并不算难走。

    许昌西南,北侧为襄城郡今平顶山北,南侧为定陵郡今平顶山南,共同构成许昌直面向南阳的门户,就像是两扇大门一样。

    而在襄城郡和定陵郡中间,就是赫赫大名的昆阳今平顶山叶县。

    正是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当时还只是偏将军的刘秀展露出来了其“位面之子”的真正实力,陨石从天而降,伴随狂风暴雨而来,刘秀率军内外夹击,最终以两万兵马击破四十二万敌军,为自己之后建立帝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说,也成就了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而昆阳之战,也让王莽最终失去了和更始汉军决战的资本,这个被后世戏称为“穿越者”的枭雄最终成为了刘秀的垫脚石。

    昆阳之战已经是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而现在,打着大汉旗帜的军队,再一次抵达这个扼守中原门户的小城之下。

    昆阳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昆阳了,刘秀参与昆阳之战的时候,昆阳虽然是小城,但是城高池深,同时背靠山丘和河流,易守难攻,而现在的昆阳,其地位已经被北侧的襄城郡和南侧的定陵郡所取代,虽然依旧扼守道路交通,但是城池基本上处于半荒废的状态。

    这主要还是因为南北交通往来已经断绝了太长时间,昆阳所在的这条通道本来应该是南下连接南阳再转而连接荆州和整个南方地区的,可是南方和北方之间本来就已经没有了什么沟通交流,即使是后来的西梁,也是直接向关中派遣使者和商队,不会再经过这条道路,因此自然而然就荒废了。

    再加上南阳到许昌这一线虽然是当初北周和北齐的交界线,但是并不是主要对峙的地方,因此城池年久失修也在情理之中。

    昆阳城北就是水,水今沙河在这个时代是汝水的主要支流之一,水流算不得湍急,从鲁阳郡的鲁山流出后,流经的区域也不过就是左右这几个郡府,因为河流之中的沙子不少,所以称之为“”,也就是含沙量大的意思。

    如今的北周军队,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防守昆阳这个已经残破不堪的城池甚至汉军有理由怀疑,昆阳上一次城池整修应该已经是上百年的事情了直接在水岸边列阵。

    而陈智深也不跟周人客气,汉军兵锋席卷过昆阳,他也就直接把中军大帐安在了昆阳。反正你们不想守,正好拿来让某做一个落脚的地方。不管怎么说,土墙围成的城池稍微修补一下,终归是要比营寨的寨墙来的坚固。

    “过了水就是汝水,过了汝水还有颍水,过了颍水才是许昌。”大汉征东将军长史、平寇将军赵绚伸手指着舆图上错综复杂的敌我形势,无奈的说道,“此时陆将军从淮西出发,已经包围了汝南悬瓠城,拿下悬瓠城之后应该可以快速的向北推进,可是现在还是和我们相距有一段距离。”

    淮西的局势实在是有些令人头大。

    倒不是因为陈智深和陆子才的配合不好,而是因为汝水这条河流天生限定的地势原因。汝水从汝口向北,虽然主要的方向是从东南到西北,但是真的从舆图上来看就会发现实际上几乎已经偏向正北。

    因此汝水沿岸的几座重镇在地理位置上,实际上是从南到北排开的,此时陆子才正在进攻的汝南悬瓠城几乎在陈智深陈兵的昆阳城正南方,所以现在汉军虽然是向北进攻,但是两支兵马的兵锋指向却是向东。

    如果不是因为了解地理地势,恐怕将领们都得晕了方向。

    “派一支偏师南下进攻临颍,接应镇北将军,”陈智深斟酌说道,“如今我们淮西两路兵马目标虽然都是许昌,但是战线拉得实在是太长,尤其是镇北将军那一路兵马,过于靠南,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等待他们一路向北靠拢,所以抓紧拿下临颍,打通汝水,让水师的船只能够北上。”

    “诺”赵绚急忙应了一声。

    身为曾经的关中世家子弟,他一直渴望着能够上战场,这一次总算是有了机会,当下赵绚又紧接着自请道“将军,属下请求带领偏师,扫荡汝水,肃清河道沿线”

    陈智深瞥了他一眼“你一个长史凑什么热闹大军行进的诸多事宜,你难道一股脑的全都丢给某么”

    赵绚顿时讪讪一笑。

    作为征东将军行军长史,独领一军的事情自己也就想想吧。

    “杨尚希何在”陈智深目光一转。

    “末将在”杨尚希快步出列,也有些激动。

    他虽然曾经参与过大汉入关中之战,但是那个时候还是作为一个小将领参加的,后来还被留下来驻守武关,无缘再参加大汉扫荡整个关中的大战,因此他也在渴望着能够通过这一次战斗立下功勋。

    “让你率军南下进攻临颍,打通和悬瓠城外我军的联系,可有信心”陈智深径直问道。

    “末将必不辱使命”

    陈智深点了点头,又看向有些不高兴的赵绚“等会儿向水沿岸敌人发动进攻,你小子给某冲在最前面,要是打不赢,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赵绚顿时打了一个激灵,郑重拱手“遵命”

    而陈智深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环顾众将“周人在水沿岸的守将是王轨麾下的崔景嵩,此人出身崔氏,原本是文官,在晋州之战中暗中投降王轨作为内应,里应外合帮助王轨拿下晋州,从而成就了今日的王轨。王轨以此人统军坐镇淮西,显然就是想要发挥此人的胆略,以期能够凭借城池和河流挡住我们的去路。”

    顿了一下,陈智深的声音提高几分“某戎马倥偬这么多年,追随陛下南征北战,还从来没有人能够挡得住某,今日这崔景嵩螳臂当车,我们应该如何”

    “破敌”将领们异口同声。

    大家一齐看向陈智深,每一双眼睛里,都在渴望功勋。

    “好,传令,出战某亲率中军,直迫水”陈智深果断的挥手,“左右两翼,包抄合围,先以火炮轰击,再以火枪开路,攻破敌人南岸营寨”





第一六六三章 綦连雄到哪里去了?
    


    火炮轰鸣,整个滍水南岸都在火炮的轰响下呻吟。

    崔景嵩背水下寨,倒并不是因为他有和韩信一样能够发动将士们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对于自己麾下这些良莠不齐的士卒,崔景嵩多少还是心里有点数的。

    只是因为这偌大的滍水南岸,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凭险而守的地方,滍水是最后的选择,反正滍水并不算深,就算是真的打不过,大家大不了淌水跑路就是了。

    当收到王轨令他出兵节节抵抗的命令之后,崔景嵩就已经做好了随时战死在这里的准备。

    因为他并不觉得出城和汉军野战是什么好的选择。

    现在的汉军可不是当初的南陈军队,当初崔景嵩也曾经追随王轨南下进攻吴明彻,那个时候的南陈军队,虽然堪称精锐,但是奈何兵马数量太少,就算是吴明彻也是个人物,终究独木难支。

    可是现在的汉军,要质量有质量,要数量有数量,北周军队的数量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就算是野战,也没有优势啊。

    不过王轨的难处,崔景嵩当然也知道。

    守城必守野,尤其是现在城外的土地上有大量的粮食刚刚完成种植,若是让汉军就这么把北周军队压缩到了许昌城内,那就等于北周直接丢掉了对大量农田的控制。

    如果每座城池都是如此,大河以南等到下半年,怕是就要支撑不住了。更不要说汉军有着强大的攻城能力,难道守城就是安全的?

    不见得。

    崔景嵩现在也承认,的确如此。

    因为火炮劈头盖脸的把炮弹砸下来,在哪里都一样!

    火炮的轰击下,即使是中军大帐也是摇摇欲坠,所以崔景嵩很果断的躲在了一条天然形成的壕沟之中,趴在壕沟里向前观望,他身后的亲卫们还在拼命的将壕沟拓宽,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待在平地上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即使是这样,炮火掀起来的尘土还是时不时砸落在身上,崔景嵩看着那些慌乱奔跑躲藏的北周士卒被炮火轻易地掀翻,眼睛已经变得通红:“綦连雄到什么地方了?!”

    綦连雄并不是王轨的部下,而是尉迟迥的部下。本来汉军的进攻方向就是王轨和尉迟迥防区的结合部,而且许昌之于洛阳的意义远远大于对于淮北的意义,所以虽然许昌这边应该是王轨负责把守的,但是尉迟迥肯定不能坐视不管,一旦许昌轻而易举的丢掉了,那洛阳就有的热闹了。

    綦连雄就是从轩辕关南下的援军,可是自从綦连雄传来消息说他已经从轩辕关出发之后,崔景嵩还没有和綦连雄联系上,这家伙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总共就这么一条路,这家伙难道还能走错路了不成?

    “咱们的传令兵还没有消息传来,估计应该快到了吧?”一名亲随大声喊道,如果他的声音不大一点的话,就会被炮火的轰鸣声完全淹没掉。

    “按理说两天前就应该赶到了!”崔景嵩愤怒的伸手狠狠捶了一下地面。

    背水一战,并不是他的本意,他计划之中的滍水防线,是自己在滍水南岸列阵阻挡敌人一段时间,杀一杀敌人的锐气,然后在綦连雄的掩护下撤退到北岸,再依托滍水和之后的汝水等节节抵抗。

    可是现在事态却出乎意料的演变成了崔景嵩带着自己麾下的将士在滍水南岸死守,而应该出现在北岸接应的綦连雄却一直没有踪影,这个时候崔景嵩当真是进退两难。

    如果自己继续坚持的话,少不了会全军覆没。

    而如果自己这个时候要落跑,恐怕会被汉军掩杀,和全军覆没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该死!”崔景嵩怒骂一声。

    此时天空中传来一声锐啸,身边的亲卫眼疾手快,径直将崔景嵩扑倒。

    炮弹就在壕沟外沿上爆炸,整个大地都猛地颤抖一下。

    崔景嵩只觉得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

    并不是綦连雄不想前去救援崔景嵩,若是真的消极怠工的话,至少他也得装装样子,试着向滍水的方向靠拢一下,表示自己真的前去了,但是非常不幸,由于天气原因云云,所以不能及时赶到救援。

    尉迟迥所部和王轨所部之间要说一点儿矛盾冲突都没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王轨麾下的将领多数都不满足于现在的兵力安排,凭什么尉迟迥就要去防守洛阳这等中原仅剩下的几个繁华之地,还能吃香的、喝辣的,而他们就只能困守在淮北,一动也不能动?

    要知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洛阳虽然经过多年的战火摧残,绝对算不上富足的城镇,但是因为这里是北周在河南防线上的重要节点和支撑点,所以大多数的粮食还有武器器械等等都会优先供应洛阳的守军,而淮北的王轨麾下则只能从洛阳那边喝点汤或者通过青州直接从邺城获得补给,不过前者当然是少之又少——以现在北周捉襟见肘的国力,想要养活尉迟迥所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尉迟迥再从牙缝里面挤出来一点东西,也就没有多少了。

    至于后者,北周国力早就已经被宇文宪压榨到了极致,优先供给了洛阳和晋阳之后,剩下的也没有多少。

    倒并不是因为在北周朝廷的心中淮北防线不重要,对于北朝来说,淮北就是他们维持住青州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不可或缺的防线,只不过宇文宪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重要性上,淮北是中原的防线,而洛阳就是中原的心脏,若是连心脏都已经丢掉了,那么要淮北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长期以来淮北和洛阳之间的冲突还是存在的,并且双方没少为了抢夺朝廷为数不多的补给而剑拔弩张。

    再加上尉迟迥和王轨之间也远远没有到齐心协力的地步,尉迟迥之所以拥护宇文宪,那是为了保护鲜卑人的正统,而王轨拥护宇文宪,更多的是因为他当初和杨坚是势不两立的政敌,实际上和宇文宪之间的过从并不算亲密,只不过当时北周分裂,他根本没得选罢了。

    换句话说,尉迟迥麾下的中低层将领,也就是构成军队的主体,实际上是鲜卑人,比如费也进利。






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
    

1...39439539639739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