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大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因顾惜朝

    薛蟠不过是礼节性的邀请一番,他心里巴不得林如海不去,他和林黛玉能够舒舒服服的玩一场,于是两人从林府出发,带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杀到平山堂去,平山堂和远山齐平,故此还有些山路要走,虽然是颇为平整的石阶,但还需要走上几步路,薛蟠原本喊了抬轿来,黛玉却是不肯,“还不如走几步,也好仔细瞧瞧此地之美景。”

    于是薛蟠携了黛玉并两个贴身保镖王嬷嬷,还有丫头仆妇一堆人,前呼后拥的朝着上头走去,果然十步一景,处处清泉白石,竹树环合,野花烂漫,又有丹枫不经意映入眼帘,黛玉到底体弱,走了一段路程就有些体力不支,靠在路边的亭子上休息了一番,却还挣扎着要起来再走,“蟠哥哥说这走路可以让身子好些,出云子道长也是如此说,想必是极有道理的,我可不能走几步就算完了。”

    薛蟠微微一笑,也不知道怎地,朝着黛玉伸出手,“来,我拉你一起走。”

    黛玉把小小的玉手放在了薛蟠的手里,薛蟠只觉得黛玉的手又小又冷,十分的细腻光滑,好像摸到了最好的玄缎一般,像冷玉似的,他不由得心神一荡,咳嗽一声,连忙端正神色,正人君子般的拉着黛玉朝着前头走去。

    两个人一前一后,慢慢的朝着石阶上走去,两个王嬷嬷对视了一眼,相视一笑,很是默契的没有拦上去劝谏什么,有个婆子看着不妥当,对着娇小的王嬷嬷说道,“这在外头,可是没事儿吗”

    “自然是没事儿!”高大的王嬷嬷笑道,“都是自己家的哥儿姐儿,谁会挑理不成哎,话说起来,我们大爷也是可怜见的,嫡亲的姐妹就一位,如今和林姑娘这样的投缘,显然是把姑娘当做自己嫡亲的妹妹来疼了。”

    薛蟠在林家人之中的威望颇高,王嬷嬷这样说,自然也没有意见,大家




一百四十七、不告而别
    a ,最快更新红楼大官人最新章节!

    黛玉闻言呆了一会,随即疾步走出平山堂,娇小的王嬷嬷并丫鬟梅子雪雁等连忙跟上,到了凭栏看江水景色的地方,黛玉连忙瞧,果然见到有船队连绵不断的之江面上离去,一大船头有青衣翩然独立,离得远了,虽然看不见面目,但是朝着自己这边慢慢摇手,必然就是薛蟠了。

    其时秋风簌簌,落叶飞舞,哗哗的似乎下了一场大雨,黛玉就呆立此处,瞧着江面上的船队不断地朝着南边驶去,不一会就消失在了天水之间,风渐渐的大了起来,王嬷嬷连忙给黛玉披上大氅,劝道“姑娘快进去罢,外头风大。”

    黛玉的眼角不断的流下泪来,她抬起头,看了漫天落叶和天上的云彩,“嬷嬷你瞧,这天上云卷云舒,风起叶落,人是不是也是如此,聚少离多”

    薛蟠呆立船头许久,直到不见了平山堂,这才长吁短叹的回到了船舱内,王嬷嬷正在低头整理着薛蟠的衣物,见到薛蟠这样沮丧,不由得撇撇嘴,“哥儿干嘛做出这样小女子的样子来我瞧着林姑娘虽然性子弱,也不会这样哭丧着脸!这金陵扬州两地如此近,什么时候想来,再来就是了!”

    薛蟠正在喝茶,听到这话,不由得呛到了,“咳咳,这是什么话儿嬷嬷”

    臻儿给薛蟠正在铺床,也笑道,“扬州的汤包好吃,赛艇也好玩,咱们还要多学习一个!”

    “越发的不通了,”薛蟠笑道,“别乱说话,不过什么时候你大爷想吃汤包了,必然也带着你。”

    “哥儿是我奶大的,我还能不知道哥儿的花花肠子”王嬷嬷不屑一顾的说道,“除了对着太太和姑娘,我是从未见过大爷您这么殷勤的,这不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

    薛蟠很是尴尬,这王嬷嬷看上去五大三粗的,怎么看上去心这么细居然看穿了自己的图谋亦或者是自己个表现的太露骨了,他咳嗽一声,佯装镇定,“嬷嬷你在乱说什么我可是什么居心都没有。”

    “这话你就留给太太说吧,”王嬷嬷鼻子直哼哼,“老婆子是心里头透亮!”

    薛蟠大囧,也只好不再说这个,连忙转了话题,“这事儿且不说了,回头我再和嬷嬷你算账——嬷嬷先出去帮着巡视船只,看看有没有人会混进来,免得到时候又有什么人要来劫咱们的道。”

    王嬷嬷被打发出去了,薛蟠用袖子抹了抹冷汗,臻儿又凑了过来,“大爷,嬷嬷在说什么呢”

    “和你很是不相干,”薛蟠毫不客气的说道,“你就管好自己个得了,”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对着臻儿温和了态度,“桌子上那盒点心你拿了吃去,是,都拿走,你自己个都拿走,不过记得要刷牙,不然牙齿坏了,没人能救你,臻儿,我且告诉你,回家了,可是把嘴巴严实些,别叽叽喳喳乱说话,听明白了没”

    臻儿塞着满嘴的点心出门去了,嘴里还口齿不清的嘟囔着,“那里还轮得到我说什么,嬷嬷,嗝一准,一准什么事儿都和太太说去了,大爷可真是傻。”

    被臻儿鄙视的薛



一百四十八、不存在的
    官场上素来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不管是消息真假,都可以迅速的传到任何一个人的耳朵里,薛蟠在扬州干的事情,早已传回了金陵府,金陵同知暗暗咂舌于这些豪门世家的子弟底蕴雄厚之余,更是对着薛蟠钦佩的很,没想到这薛蟠,居然真的把大府死马当做活马医的事儿给办成了,他已经早就吩咐兵马司并水上卫队,随时通报薛蟠的行踪,务必要礼数周全,来表达金陵府上下的感激之情。

    “薛大人实在是厉害之极,下官佩服的很,”金陵同知朝着薛蟠拱手,由衷的赞美道,“扬州那里消息传来,大府和下官实在是惊讶极了,实在是不知道如此凶险,若是知道扬州之行让薛大人身处险地,下官是决计不会厚颜请薛大人做此事。”

    “倒也有所收获,”薛蟠笑眯眯的说道,他想到了扬州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不到神都,不知道官小;不到扬州,不知道钱少。去见了盐商的世面,这一趟颇为值得。”

    这一趟就先不回家,同知迎了薛蟠到金陵府,金陵知府已经在门口迎候了,薛蟠和金陵知府携手一同进了衙门,到了后头的待客之所,已经整治了一席极为出色的酒筵,给薛蟠接风洗尘,金陵知府请薛蟠上座,薛蟠笑道,“小子何德何能,怎么可以上座实在是折煞了。”

    他坚推不就,原意坐在下首,奈何金陵知府如今可算是见到真银子了,如何肯放过连忙是要拉拢住薛蟠这尊财神爷的,于是两方你推我让,十分热闹,后来薛蟠和金陵知府左昭右穆的分坐两边,同知在下首打横作陪。

    金陵知府是正四品,薛蟠如今是正五品的爵位,算起来,倒也不能用上下级的礼数来对待了,他也是林如海的同房师弟,故此也不算外人,酒过三巡,薛蟠招招手,命随身伺候的齐大壮将一个木盒取出来,交给了金陵知府,“这里有盐引六百五十张,幸不辱命,已经得了,交给大人发派。”

    金陵知府连忙退却,“此一番扬州之事,薛大人你才是立了大功,我在这里头听到扬州的事儿,听着都觉得可怕,所幸薛大人果断又有筹谋,把事儿办成了,为了金陵府的亏空,薛大人冒了如此大的风险,我又怎么敢厚颜这样接过此物,万万使不得!”

    薛蟠笑道,“我薛家原本的事儿极多,之前也就言明,办好了此事儿,把盐引拿到手,日后的经营事务一概不管,就预备着拿分红,大人何须计较拿着就是。”

    金陵知府又推让再三,同知后来出面搅稀泥了一番,建议之前议定的股份,薛蟠再占一大头,薛蟠如今手握林如海交给自己的一千多张盐引,那里还会把这点东西放在眼里,不过话说起来就很有水平了,“这事儿且不忙,老父母在金陵为官,造福一方,我们这些土著原本就是要孝敬的,这是礼数;再者,下官说句不好听的话,老父母千万别在意,大家伙一起把亏空都填好了,日后再论什么分红计较才是,亏空填了才是最好的。”

    &nb



一百四十九、回家
    薛蟠义正词严,简直就是朝廷礼部总理衙门的发言人一般的正气凛然,“杨大人很是照顾我,我们两个是很友好的。”

    会信你才有鬼,同知暗暗腹诽,面上却是不露,又是殷勤劝酒,薛蟠喝了几杯就不饮了,“家母还在家里头等候,若是喝醉了回家可是要受罚的。”

    “很是,”金陵知府笑道,“那就请再喝碗解酒汤罢。”

    等到薛蟠告辞离去,金陵知府捻须沉思了一番,对着同知下了指令:“他知道进退,不会一味占便宜,这样的人可以好生来往,你瞧着那里不拘有何处,可以给他一些赚钱的法子的,就拨给他是了。”

    金陵府乃是省会,金陵知府手中的权力极大,资源也很多。且素来一把手和二把手相处的很差,但是同知显然和知府配合的颇为默契,“大人吩咐的极是,原本想着他如此春风得意大胜归来,咱们总是要再让一让的,没想到能够不拘泥于这些银钱的小事上,反而让下官的这点谋划成了笑话。”

    “也不是如此说,咱们战战兢兢,无非就是为了弥补以前的亏空,”金陵知府冷哼一声,“昔日太祖太宗南巡的银子,过了这么久了,还没有填满亏空,甄应嘉这个老儿,圆滑的很,这些要出银子的事儿是半分都不会沾染,没法子只能是咱们自己填,缺银子了,自然就格外要斤斤计较,这不是你的事儿,是咱们一起商量的。”

    “是,看来薛家出了位好人才啊,”同知叹道,“居功不傲,知进退,可就比别人要强太多了,大府还不知道,贾家的一位少爷下了帖子过来,为了浒墅关的一点货物关税说项,下官却不过情面,也只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了。”

    “这可是真的”金陵知府连忙问道,“也只好按照他们的意思办了,四大家里头,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知府叹道,“薛家倒也还好,凡事只是为了做生意,可其余的几家,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嫡系都在都中,偏偏金陵这里还有许多旁支,地位不知道怎么样,就凭着一些个姓氏,就来吆喝,不当人子啊,世上那里有面子里子都能要的舒心事儿!”

    “在金陵为官,说不得是要按照护官符上的来,差事才当的安稳,”同知宽慰道,“这些世家盘根错节,兴盛七八十年,不肖子弟也是有的,年轻一辈的人才里头,下官看了看这四大家里,无非也就是眼前的这位了。”

    “要谨慎些,宁可多给面子,也不能轻易得罪了,”知府吩咐道,“年轻人好面子,面子到了,什么事儿都好办,和知进退的人打交道,咱们也舒心些,好家伙,这位小霸王,只怕是等到了东风,就能一跃升天了!”

    薛蟠打着饱嗝,急匆匆的回到家里头,提督府中门大开,之前预备好送回来的箱子等行李物件均已安排好了,提督府的当差和家里头的仆人们都已经排好方队,见到薛蟠回府,齐齐拜伏:“大人回府!”

    “大人回府!”

    薛蟠哈哈一笑,“通通有赏!”

    到了内院,全家都已经到齐了,各方太太并弟弟妹妹们簇拥着薛王氏和宝钗一起在花厅前等候,薛蟠见到母亲,连忙跪下请安,“儿子回来了。”

    薛王氏脸上带着十分高兴的表



一百五十、激动的母亲
    杨枝显然是预备好了薛蟠可以刁难,笑眯眯的应对了好方案,不怕薛蟠挑剔,薛蟠满意地点了点头,接过了梅子汤喝了一口,“好喝。”

    “我说杨枝啊,”薛蟠色眯眯的看着杨枝,“大爷我出去这些日子,你想不想大爷呢”

    “倒也没怎么想,”杨枝指挥着小丫头把房内的熏香点上,又麻利得给薛蟠用小银刀削了一个阳山雪梨,片成一片片的,献给薛蟠,“原本是睡不好的,后来想着大爷在外头,被臻儿那个小子照顾着,必然这里不好,那里又嫌弃,顿时就睡得好极了。大爷不在家,大家伙可是自在多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高乐的不得了。”

    这明显是假话,就算薛蟠不在家,杨枝和丫头们也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杨枝显然是在和薛蟠斗嘴,薛蟠哈哈一笑,“那你们高乐的日子可就没了,接下去的日子,我就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一个乖小孩。”

    是怪小孩吧,杨枝对着薛蟠如此安分守已有些存疑,不过看着他似乎也不太喜欢和自己斗嘴了,若是换成一个多月前,只怕是没有这么简单就把话题结束,看来大爷在外头历练得成熟长大了不少,杨枝有些感觉疑惑有些解脱,但是也有些不自在的感觉,“大爷说的可是真的太太成日里就说大爷是脱缰的野马,没有着家的时候,怎么去了扬州一趟,反而不预备着出门了”

    薛蟠点点头,“是的,接下去的日子呢,多读读书,多练练字,上上学,什么饮宴什么应酬能推则推,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薛蟠的话音刚落,丫鬟燕儿就从外头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封帖子,“大爷,看门的嬷嬷送了这个进来,说是外头的拜帖。”

    薛蟠打开一看,微笑道:“好的很啊,佟舒请我去栖霞山看红叶,这又是可以热闹热闹了,杨枝,给我预备好衣裳,明天就出门。”

    杨枝心里悬着的石头下了地,鄙视的看着薛蟠,“大爷,您可是说了,不出门的。”

    现打嘴,薛蟠也尴尬的笑了笑,“这是好朋友之间,不算应酬,不算应酬的。”

    今日是必然不能出门了,因为家里头已经摆下了家宴,给薛蟠接风洗尘的,薛蟠喝了梅子汤,又吃了几片梨,正预备着出门,没想到丫头鸿儿在外头打着门帘,说道,“太太来了。”

    薛王氏旋风式的快步走进了薛蟠的房间,这是很难得一见的,毕竟薛王氏是十分标准的太太形象,等闲不会做出这样急匆匆的神色来,薛蟠笑道,“妈怎么来了,我刚要预备着出去陪你看戏呢。”

    后头的王嬷嬷歉意的看着薛蟠,还没等薛蟠再说话,薛王氏就连忙问,“我听说你在扬州,认识了林大人家里头的姑娘”

    “是,见过几次,”薛蟠笑道,“姑太太过世的时候,我帮衬着家里头的事儿,都是住在林府的,。”

    “林姑娘怎么样呢”薛王氏连忙追问,“长得如何,脾气可好今年几岁了”

    “自然是沉鱼落雁……”薛蟠得意洋洋的预备着大夸特夸,可突然之间他回过神来,“妈你这是要做什么问别人家做什么”

    薛蟠突然警



一百五十一、林黛玉抛父入京都
    薛王氏恍然大悟,“也是,是了,这还在热孝里头呢。”

    让薛王氏的这想法暂时打消,薛蟠连忙起身,“儿子先出去陪着亲眷们了,您在后头慢慢的跟过来。”

    薛蟠一溜烟的出门去了,薛王氏颇有些沮丧,却又似乎明白了什么:“我说蟠儿怎么在外头呆了这么久,居然是看中了林大人的姑娘,在扬州乐不思蜀了,虽然是年纪小了些,可若是人真的好,咱们可要早些定下来,不然这知根知底的好姑娘,少啊!”

    薛王氏化身为婚介所的媒婆大叹资源不多,王嬷嬷扶着薛王氏走出了薛蟠的院子,薛王氏还在喃喃,“就是不知道两个人合不合……”王嬷嬷看着左右无人,对着薛王氏悄声说道,“我从林家要了林姑娘的八字来了。”

    “这可是真的”薛王氏喜道。

    “只是不能叫人知道,太太若是想知道合不合,不如叫人暗暗的出去托了人瞧一瞧”

    薛王氏高兴极了,到了前头听戏,就连演着《走麦城》这样的戏,脸上都带着笑眯眯的表情,薛蟠举起酒杯,请大家伙随意些,“都是自家人,别拘束了才好。”

    薛蟠显然也很高兴,薛宝琴过来拉着薛蟠的荷包把玩,他把宝琴抱了起来放在膝盖上一起看戏,又把手里的翡翠扳指脱下来,交给宝琴,还叮嘱:“这可不能放在嘴里头吃。”

    这一番家宴,看了戏,又吃了饭,就已经到了晚上,一夜无话,第二日薛蟠坐着马车到了栖霞山,和一帮子之前认识的狐朋狗友见面,如此又闹了大半天,把栖霞山的小动物折腾的欲仙欲死的,如此肆意玩乐了几天,薛蟠还真的就低调了起来,许多事儿,能不出门的就不出门了,薛王氏不防薛蟠改了性子,倒是有些奇怪,薛蟠坦言,“儿子如今还在孝中,不能够瞎胡闹,何况如今很多人眼红咱们家呢,我若是瞎胡闹,被他们抓住了小辫子,到时候闹到神都去,让二舅舅难为,这可就不好了,还是趁着年轻,多读读书,写写字。”

    薛王氏很是满意薛蟠如此乖巧,于是委任了薛宝钗为督军,监督薛蟠读书写字,薛宝钗有些奇怪,“哥哥以前可是不爱读书的,怎么出了这么一趟门,反而喜欢读书学习起来了”
1...5354555657...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