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大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因顾惜朝

    我只是一个孩子啊……

    而且薛蟠对着任何人担任这个兵部尚书毫不关心,这是皇上该担心的事儿,这个位置若是给了旁人还好,只是若要继续推进新军的事儿,那么若是让一个不听使唤或者是阳奉阴违的人当大司马,这是绝不会符合皇帝的利益的。

    “宰相们决定不了六部尚书的人选的,”惠庆公主笑道,“这事儿是该问皇上,只是我倒是还想着先听听你的意思。”

    “我没有什么意思,”薛蟠忙说道,“公主殿下高看我了,这话在公主宫里头说说也就罢了,外头的人若是知道我在回答这个,只怕是要被人笑话了,说我这么不自量力,还要去干涉六部尚书的人选呢。”

    “那你可知兵部尚书的干系甚大,若是王子腾大人出外,那么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必然是要换了的,若是换了,”惠庆公主慢慢说道,“事关新军的大计,只怕是又要从头梳理出来,这必然是麻烦的事儿。”

    “公主这话儿,该对圣上说。”

    “你以为我和圣上多亲近”惠庆公主叹道,“自古天子称孤家寡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坐在那个位置上,时间久了,别的人是听不进去话儿的,昔日那妖师王壬秋,皇上是多少器重,可到了后头也是乾纲独断,听不进去了,妖师到底是聪明,知道急流勇退。”

    公主微微一叹,薛蟠似乎听出来了公主心里头的不甘和落寞,“圣上以为不会选错人,但是我觉得,多少不是自己中意的,外头总是难交流,若是有那么一点点事儿,也不好处置,你说,文龙兄,是不是这个意思”

    “是这个意思,只是您这未免是问道于盲了,”薛蟠笑道,“我这外头的人认识的不多,所认识的都是四




一百零七、贾雨村要当大司马?
    王子腾外出了,当然,按照以前朝廷派遣朝中大员外出带兵打仗的规矩,原本的官位肯定是需要保留的,就算是王子腾如今是这个九省都检点了,管辖着九省的军政大事儿,但这个官职是临时性的,也没有正经的部下,所以若是没有本官当着,日后这个差事儿交卸了,就剩一个空桶子的九省都检点,那么可就有些尴尬了,而且但凡是武将们,都是彪悍的很,你若是没有一个正经常规性的官儿当着,地下的人也是不服气,所以王子腾必然还是兵部尚书,但这个不再具体的管理兵部的差事儿了,会再任命一位兵部尚书来处理军务,等着王子腾日后大功归来,这个兵部尚书还要不要他当,还是说让前面那个临时性任命的兵部尚书换一个位置,这都是可再协商任命或者是换岗位的,起码王子腾身上还有着这个兵部尚书的官位,说明王子腾正二品的品级,稳稳当当的,毫无变更的可能。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可以对着自己的继任者指手画脚的,除非的首辅在致仕的时候举荐继任者,这是可以的,不然的话你若是再对着自己的继任者指手画脚,皇帝或者是首辅就觉得,得,你喜欢对着下一任的人这么干涉太多,不如你就继续留下来吧,升官自然就不必了。

    所以很少的人有这个机会,毕竟若是高升,现在的位置多少是累赘了,总是要找到继任者作为替死鬼帮忙分担才好,故此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但是王子腾不是寻常人,他也不觉得,自己个应该避嫌离开此地,故此老神在在的,让胡光墉很是不满的盯了他看了好几次。

    除却宰相和王子腾之外,还有第三拨人,就是义忠亲王、忠顺亲王、还有咸宁郡王,这一干年轻王爵,宗室王爷们参加朝廷大事儿,管理国家,这是大越朝从太祖朝就流传下来的规矩,虽然从金谷园之变后,有不少宗室已经是被诛杀了,但龙子凤孙,总是会越来越多的,王爵们也不会少,这几位是昔日圣后册封起来的亲王,永和皇帝也十分的看重器重,曾经下诏亲自嘉许过的,“朕有如此子侄,参赞政务,为朕分忧,为国出力,朕心甚慰。”

    这是昔日为了培养东宫最佳人选的缘故,为了让最熟稔政务,最擅长处理疑难复杂的事儿的人备位东宫,只是如今倒是有些说不清楚了,毕竟贤德妃已经有了身孕,但这近派宗亲参政议政的规矩是不会被轻易打破的,昔日那摄政王就是最为近派的宗亲了,大越朝吸取前明宗室被养成猪的教训,宗室这一块教育和规范的不错,只是到底是因为教育的不错,所以这心思也就是别样多了起来,这是并发症,拒绝不了的。

    礼亲王见到皇帝这么说,于是忙回道,正经事儿上他也不敢说又要恭请圣裁了,这是皇帝昨个大家伙跪安的时候就已经吩咐过的,要今日商议这个人选,若是礼亲王再山呼万岁恭请圣裁的,必然又要被皇帝训斥了,该干的活儿还是要干的,礼亲王从袖子里头拿了一封折子出来,递给了庞德禄,庞德禄忙拿到了皇帝面前,“这是政事堂和吏部一起商定,可以接兵部尚书位置的人选,还请圣上过目。”

    皇帝接过了折子打开一看,上头写着四个人的名字,各自的名字后头写着何时中举,中进士,何时做了



一百零八、不会反对
    薛蟠大吃一惊,刷的站了起来,脸色巨变,贾雨村如何能当这个大司马

    惠庆公主笑道,“如何这个人可是你们四大家的听说之前也是政公保举过的,说是你那荣国府的同宗,自然是你们四大家的了吧”惠庆公主看清楚了薛蟠脸上的那惊骇之色,微微纳闷,“怎么,文龙兄,你似乎很不待见此人升到如此位置他不是原本就和你有旧吗听说昔日这他的起复,还是你保举的”

    薛蟠摇摇头,复又坐了下来,“不是我保举的,此人,”薛蟠斟酌了言语,慢慢的对着惠庆公主下了一个贾雨村的定论,“乃是小人!”

    “为何如此说”惠庆公主奇道,“怎么有反复之事吗”

    薛蟠不说自己之前的事儿,反而问起了惠庆公主,“说起来,我有些日子不知道这个贾雨村是如何当差了,如今到底当着什么官儿公主可知道若是知道,不妨和我说说。”

    惠庆公主就还真的知道,“起初先是代理金陵府知府,后来随即升了金陵省的参政,有甄应嘉这人照拂着,金陵的事儿也办得好,去年从参政到了湖北当转运使,当然了,许是因为不是当巡抚或者是布政使这样的地方一把手,故此文龙兄也不知道,但是在湖北,当这个转运使,是需要手段和功夫的,他差事儿办的不错,一下子就到了圣上的眼里头看着了。”

    大越朝定都洛阳,而关中和河洛一带,已经没有昔日秦汉时候富裕了,尤其是关中,在武则天时代开始就已经频繁的缺粮,而唐朝皇帝也长期的居住在洛阳而不回长安,被世人笑话为“就食天子”。而河洛一带,自从北宋后也因为战乱和政治中心的转移逐渐衰退,大越太祖定都洛阳,不是因为此地繁华,而是因为洛阳地势极好,山河表里潼关路,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定都这里,自然是要处处都要最好的东西过来,但河洛一带已经衰败甚久,如今自己自给自足已经是艰难,定都这里,整个京城所有的开销当然是要就近索取,但河洛已经贫瘠多年,如今慢慢复原,都还要许多时候,如何能够支撑中央于是只能是朝着附近省份索取,陕西和山西山东等北边省份,只有更穷的份,那里还能支撑中央,所以只能是朝着南边来想办法,故此在湖北和安徽两省设置转运使,负责朝着都中运送物资等物,昔日这胡光墉也是在安徽当了这个转运使,将江南的东西源源不绝的运到中枢来,故此得了宠信和信任,能够入中枢任职。

    贾雨村的确是有些才干,湖北之地虽然不如东南富裕,但乃是大越朝最为厉害的鱼米之乡,出产的粮食等物也是极为出色的,贾雨村在这个转运使的任上,其余的事儿一概不干,只是朝着中枢每年至少运送几百石的粮食瓜果蔬菜等物,故此这一次对西北作战,皇帝是处处都担心,但是这粮草上的事儿,是一点都不担心,就是因为有贾雨村当着这个湖广转运使调度湖南湖北物资的缘故。

    当然了,按照贾雨村的性子,只怕是地方上是如何压榨勒索都是极为正常的事儿了,毕竟他就



一百零九、不如换了他?
    薛蟠自然是知道这个任命王子腾是会同意的,或者说,他是不会反对的,毕竟这贾雨村的起复乃是先是林如海写信给贾政,贾政和林如海一起举荐给王子腾,王子腾原本不以为意,但见过贾雨村之后,倒是颇为看中此人,加上又算是四大家的人物,所以就帮着谋划了一个金陵府知府的位置,也是想着让他在金陵省当差方便顺利一些。

    虽然是在薛蟠的劝说之下,王子腾也没有将贾雨村倚为心腹,但是这乐见其成,乐见贾雨村成功升任大官,接他的位置的这个想法必然是有的,所以这个背后主使策划此事的人,就是看穿了王子腾的为人,也知道他对着自己人特别的仗义,所以,这个任命王子腾是不会反对的。

    他不反对,而皇帝又是青眼此人,那么必然会通过的,按照如今皇帝的威势,还有礼亲王那个只知道山呼万岁的首辅这个任命是肯定通得过的。

    看着薛蟠的这个表情,惠庆公主笑道,“难道文龙兄不喜欢这个人”

    薛蟠定了定心神,将自己和冯渊因为香菱的往事起了冲突,然后冯渊暴毙,但是这贾雨村当了金陵府知府之后却也没有对着自己特别照顾,反而是借这个机会做出了敲诈勒索之事,企图要图谋薛蟠之前和金陵府一起合作的盐引生意一起说给了惠庆公主听。

    这个生意薛蟠原本也不太在意什么,因为他在扬州所得的东西,远远要比这几百张盐引要来得多了很多,他原本也是想着再过几年,帮衬着金陵府把这个亏空给填满了,那就结束了和金陵府的合作,但是没想到被贾雨村这样逼迫出来,一来是心里头不舒服,二来也是隐约有些觉得,自己有这样如日中天的舅舅照拂着还有人如此来挑衅自己,所图者必然极大,只怕是另有所图,故此对着这个人实在是有些不满,这时候来如此对待自己,焉能知道以后不会对着王子腾再咬一口只怕是还有人给了他丰厚的条件,一下子就把矛头对向了自己。

    薛蟠是没有什么阶级观念的,自然也不会觉得贾雨村是背弃救主没有道德之人,原本就是东主和清客之间,合得来就一起,合不来各自分开离去就是了,也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但是贾雨村如此行为,到底是有些不舒服,薛蟠也有些看穿这个人的真面目。

    这个是自己感情上的事儿,但是在正经事儿,在这职场上的话,贾雨村这样别有用心之人,若是在王子腾对着西北作战的时候,只要稍微使一些坏水,那么对于前线来说,是巨大的灾难,“不是我不喜欢,但这个人,的确是小人,我怕舅舅出京之后作战顺利也就罢了,万一若是战事连结搅成一团,他只要稍微的歪歪嘴,这事儿就糟了!”

    惠庆公主不知道薛蟠如此忌惮贾雨村,但是见到薛蟠如此,觉得有些意思,“如此也不敢的吧”

    “这可是说不准的事儿,”薛蟠摇摇头,昔日安南之战,两广总督领会错了议政王的意思,以为是要战略收缩,保守阵地等着和谈,故此采用了绥靖的政策,让法兰西人的气焰越发嚣张,



一百一十、有点合谋的意思
    六部之中,如果算起来最要紧的位置,只怕就是兵部尚书。其余的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升迁调动,户部掌管全国财计,这都是很重要的职位,但如果在皇帝心里头来看的话,还是这个兵权的位置,掌握天下兵马权柄的兵部尚书,如今的权柄已经非常强大了,因为王子腾收罗了天下武官节度使的任命到兵部的手中,虽然丰台大营的新军十二镇还是要政事堂来议定,甚至一定程度上,还有几镇是圣后要决定的,但这样的兵部尚书已经是历朝历代以来权柄最大的兵部尚书了,把握着朝廷最大武力的兵部尚书,皇帝是最为看重这个的,可能在战时,还不会十分看重,但如今是要预备着和这青帝可汗打仗了,那么日后的事儿,总是需要这个最为厉害的位置要来把控整个军事局势了。

    兵部尚书的位置既然是皇帝最看重的,那么其余的人,就不会去轻易沾染这个位置,就算是圣后威严极大,在皇帝亲政打赢平定香格里拉国之战后,要让王子腾来当这个兵部尚书,圣后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只是说了一句说王子腾资历尚浅,皇帝要坚持,圣后也就不言语了,至于其余的人,比如咸宁或者是义忠亲王等人,暗地里是不知道,但是明面上是绝对不敢说有染指兵权的事儿的,大越朝经过了金谷园之变,对着军备力量的归属谁的问题很是敏感,所以在养心殿议事的所有人都可以对着兵部尚书发表意见,但那几位王爷是绝不能发表意见的,当然了,他如果想要恶心谁,或者是对付谁,那么只要出言支持谁当兵部尚书,那么皇帝心里头有了警惕之心,必然不会让这个人当这个兵部尚书。

    兵权,就是意味着军权,就意味着帝位,所以,等闲亲王就算是受了贿赂,想着要帮人说项通关节,图谋什么职位,也不会去招揽说要这个兵部尚书的职位的,这个位置关系太大了。

    而公主居然会如此坦诚的说这个话儿,薛蟠显然是有些震惊了,一是震惊于惠庆公主居然可以如此张扬,说换部堂级别的高官说换就换,这自然是有巨大的能力是薛蟠所不知道的,二来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惠庆公主对着皇帝是有其影响力,而且这个影响力,实实在在的表现出来,是不小的。

    “文龙兄也不喜欢他”惠庆公主挑眉笑道,“巧了,我也不喜欢他,不如,咱们想想法子,换了他下去,如何”

    薛蟠谨慎的考虑了一下,贾雨村不行,但若是换成其余的无能之辈,只怕是更不成,许是看穿了薛蟠所思虑的,“不如文龙兄听一听我这个人名,再考虑如何”

    “请公主说,”薛蟠一想也对,起码先听听公主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再做下一步的打算好了,“您看中了谁”

    “修国公,萧孝康。”

    薛蟠眼前一亮,这个人选,可真是不错!又是勋贵又是宗室,又是天家的女婿,这个人选,若是皇帝知道,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说不定也会同意,他是圣后的女婿,



一百一十一、合谋
    上位者是不会考虑太多属下的反应,或者是决定的这件事儿,涉及到什么层面,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他们是不会考虑的,甚至是某一件事儿,他们根本不会考虑能不能做成,或者是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或者是多少代价才能做的到,而是希望能达到自己下令,一呼百应,万人景从的目的,所以很多时候只要是上位者决定做什么事儿,地下的人都会办好的,至于说后遗症或者是代价如何,那个不是下属们的考虑范围,就比如说薛蟠要抓西城地面上那些地痞流氓和晃荡不法的勋贵子弟,下属们当然知道抓了这些人只怕是日后西城兵马司永无宁日,但这是薛蟠下的命,众人自然遵循。

    而且薛蟠也需要在开始的时候协调好各部门配合做的事儿,其余抓人打人移送有司的工作,就不需要薛蟠操心了,中国的官僚制度有些时候的确是不错的,就算是薛蟠长年累月的不理事,躲在大观园里头玩闹,也不会耽误外头日常的工作,实际上,一个部门的主官很多时候不在,也不会影响整个衙门日常工作的运转。

    所以惠庆公主的话完全是有道理的,主官无需太过于有才能,只需要对着下属清晰的表达出自己要做什么事儿,而且意志要十分的坚决,下属和庞大的衙门机构就会马不停蹄的开始运转,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主官的决心有多大,这样的事儿,薛蟠是在后世之时屡见不鲜了。

    看来有时候有才无德之人的危害性,比单纯的无才之人,更为可怖。薛蟠觉得惠庆公主说的极是,“那么公主的意思,如何改了这个差事儿只怕是圣上,”薛蟠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已经想要贾雨村当这个尚书了吧”

    “事在人为嘛。”惠庆公主笑道,“不试一试,咱们怎么知道做不成想着文龙兄自己之前,在运筹帷幄那史鼐之事,只怕是也没有几分把握吧不是也被你这样办成了”

    “那公主需要我做什么”薛蟠警惕的问道,惠庆公主如此图谋,想要的东西应该是极大的,不先说清楚,薛蟠还是有些不踏实。“若是想要微臣做什么,还请明言。”

    “不需要文龙兄你做什么了,”惠庆公主嫣然一笑,“你不喜欢贾雨村,我想要换上修国公,这样岂不是一拍即合咱们各取所需,我就算是再年轻不懂事,那里还敢说要文龙兄另外付出什么”

    “那么这事儿,”薛蟠点点头,“公主殿下自然是要我帮忙了”

    “文龙兄很聪明啊,”惠庆公主身子微微前倾,专注的朝着薛蟠看着,白皙的脸上,眼睛漆黑,十分灵动,笑道,“靠着我一个人,自然是不成,但是你我联手,这事儿,还是有做的希望的。”

    薛蟠转世而来,所见之女子,论起这些权谋上的事儿来,还真的无人可以和眼前的这位惠庆公主相提并论,别看着凤姐在荣国府里头各种手段都耍的精彩娴熟,但和眼前的这位惠庆公主比,真是小巫见大巫,那些手段和惠庆公主比,简直是提鞋都不配的。

    &nb



一百一十二、请缨
    众人都惊讶极了,这个人可真是没有入到所有人的法眼,政事堂议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宰相或者是吏部尚书来考虑过贾雨村这个人,宰相们和天官划拉来划拉去,总是想着都要选几个起码要精通兵事,在武官之中有点威望,或者是在武备上有所突出贡献的,或者是立有大功的,这样才能够当一个兵部尚书吧,贾雨村吏部尚书脑筋急转,他眉心微皱,上前一步,就预备着说话了。

    皇帝坐在上头,地下的人如何行动,都是看的清楚,他素来也是眼尖的很,见到那吏部尚书预备着上前有些不悦的开口,于是开口说道,“这会子商议了好些事儿了,想着你们都有些累了,老庞,”皇帝侧过脸吩咐养心殿大总管庞德禄,“朕有些饿了,叫御膳房拿些饽饽上来,对了,让先生们也歇一歇,吃些东西,”皇帝微笑着说话,显然是十分看重宰相们,也知道他们辛苦,“吃点东西,等会再议。”
1...248249250251252...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