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新说313

    话音刚落,韩敞的吼声顿时炸响。

    “大胆,你敢骗我,与你同去的人明明看到那阎行也认出你来了,又将你带了出去军营一整天,你们既然是同族子弟,又是旧识,怎么可能只跟你说了这些!”

    这声大吼吓得阎规魂飞魄散,双腿一软,立即就跪倒在了帐中。

    韩敞本还想厉声再威吓韩敞几句,但却被身后的韩遂出声制止了。

    “仲高,退下!”

    韩敞一听到韩遂颇为威严的声音,就知道自己该退下了,他用森然的目光瞪了瞪阎规,这才重新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等韩敞退回到自己的席位后,韩遂才慢慢开口,询问已经被韩敞吓得不轻的阎规。

    “既然阎行也认出你是阎家子弟,又带你走了军营,那你就说一说在他营中看到、听到的事情!”

    “诺!”

    阎规连声应诺,赶忙将自己在营中看到的坚甲利兵、人马精壮、粮草充足、辎重战具堆积如山的情形一一说明,而阎行对他说过的话,包括关东的形势,也被阎规大致地还原了出来。

    当然,阎规是存心漏掉了临走前的最后一段的。

    上首的韩遂听完阎规的叙述之后,也不再发问,而是有意地看向了下首的其他各家豪强。

    很显然,阎规这枚用来刺探敌军虚实、动摇对方军心的棋子,在河东大军的营中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反而被阎行抓住机会利用了一把,让阎规把他想要让自己知道的事情带回来给了自己。

    韩遂纵横凉地十几年,眼下这打出去的一拳虽然打空了,但也丝毫不气馁,他反而想要借此看看,自己麾下的其他豪强心中是否萌生了其他打算。

    眼光所及之处,没有人胆敢和韩遂对视。

    而各家豪强的神色举止,也没有什么异常,虽然他们也惊讶于如今的敌手竟然曾经就是他们个中的一员,但也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萌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来。

    李骈、阎丰等人也是如此。

    韩遂很快就收回了审视的眼光,他看着拜倒在地的阎规,笑了笑,恢复了以往慈祥长者的作风,淡然笑道:

    “起来吧,你这次出使,也算是有功劳的,待会出帐去我马厩里挑匹好马,就当是赏赐给你的了。”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阎规在心中顿时松了一口大气,整个人也轻松了一些,连忙拜谢,然后在一众豪强、大人的交织的目光中,战战兢兢地退出帐去。

    临到帐门时,阎规忍不住看了自家父亲一眼,可惜阎丰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仿佛只供摆放的泥塑木偶一般。

    阎规不敢多看,快步走出了大帐。

    等到了阎规走后,韩遂这才笑吟吟地起身,来到了诸多豪强、大人的中间,大笑说道:

    “我辈纵横凉地十几载,以为凉地的豪杰之士尽在其间,没想到还有像阎彦明这样的人杰,最初也是出自我辈之中,这倒也算是意外之喜啊,哈哈!”

    他大笑着看向众人,突然话锋又是一转,森然说道:

    “不过,自古都是‘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彰’。阎行这个小儿,以为让我辈看到他营中足兵足粮,就能够恩威并施,不战而退我凉地大军,这不就是在欺我凉地无人么!”

    “所以,诸君,我等也该是时候进军长安了!”

    阎规领了赏赐后,就赶忙回到了自家父亲的帐中等待,但阎丰就是迟迟不至。一直到了入夜,阎丰才拖着疲倦的身躯返回了帐中。

    十年过去了,阎丰虽然成了族中主事的一员,在人前也不再地位卑微,但他的长相还是依旧寒碜,三角眼微微眯着,嘴上的胡须稀稀疏疏的,整个人看上去也苍老了许多。

    他看了看自家长子阎规一眼,阎规连忙上前帮助父亲将皮甲、佩刀、靴子都卸下来,侍候着阎丰坐在了胡床上。

    “族中带来的部曲里面,今天又死了两头牲畜。唉,这几年凉地都没有什么好光景,这仗再不快点打完,族中迟早都得被拖垮。”

    阎丰揉了揉自己的膝盖,叹了一口长气,无奈地对着阎规说道。

    每次韩遂征战,阎家都要派出部曲随军,但因为阎家在韩遂军中地位低下,又没有立下什么大的战功,大军偶有胜仗,随军的部曲也瓜分不到多少战利品,反而是无岁不战、入不敷出的兵戈战事,隐隐有要拖垮族中子弟生计的趋势。

    阎规闻言,原本那一颗焦躁浮动的心也沉了下去。

    他想起了白日在帐中见到自家父亲的情景,原来在族中号称足智多谋的父亲,在韩遂的穹顶大帐中竟然也一句话都插不上,只能够跟那些浑身羊膻味的羌胡大人并列,连自己离开时都不敢看自己一眼。

    心中念及如此,一种苦涩的滋味也慢慢在阎规的味蕾处绽开。

    而阎家的衰败的处境,自幼跟随自己父亲的阎规也深有同感。

    若是以往,对于挽回这种颓势,他自己也是有心无力,不过这一回,他旋即就想到了在自己临走前,阎行对自己所说过的话,心中顿时热切起来。

    自己苦苦等待父亲归来,不就是为了这桩事情么。

     




第519章 十月风雪夜归人(上)
    阎丰略带颤抖的双手掀开了盒盖。

    果然!和自己预料的一样,阎丰一下子无力地垂坐在了地上,面色死寂,目光不断变幻,时而狰狞,时而犹豫。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最后一根薪烛冒着黑烟就要燃尽的时候,阎丰终于反应过来,他重新盖上了礼盒,脸庞泛起一抹惨然,看着即将沉入黑暗的薪烛,嘶声笑道:

    “果然哈,果然是阎家的种啊!”

    明日,韩遂的大军倾巢出动了。无数汉、羌歩骑拔营而起,加上那些大小不一的车辆驶动,一同汇入到滔滔东向的洪流之中,兵锋直指槐里城。

    不管韩遂内心是否相信,阎行让阎规返回告诉自己的一切都是在故弄玄虚、虚张声势,他都必须出兵了。

    阎行有大义的名分作为支撑,又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关中之地,再让他安生下去,等一切稳定下来,想要后发制人、坐收渔人之利的韩遂就失去后发优势了。

    从武功到槐里的路程,地势平坦、一马平川,不足百里。既没有湍急的河流阻隔,也没有险峻的山势可以依仗,若是轻骑捐甲疾驰,不到一日就可以兵临槐里城下。

    但这没有任何意义,韩遂已经收到了斥候的探报,提前进驻槐里城的河东兵马在不断加强城防,而且还在城外修建了大量的营垒工事,准备在此地堵截韩遂大军东进。

    而在长安城外不断聚集的河东大军,一旦得知自己大军开拔进军的急报,立马也会进兵赶赴槐里。

    从武功到槐里的路程,韩遂大军要走上三天时间,而阎行的大军从长安到槐里的路程,只需要走两天的时间。

    所以,当自己大军抵达槐里城下时,放眼所见,城外必定是一片旌旗招展、砦栅军帐林立,阎行已经率领河东大军,提前在那里等着自己了。

    也正因为如此,韩遂的大军拔营东进后,走得并不急,途中他间或下令驻足休憩,他要给自己的歩骑人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才能够保证到了槐里城下后,让想要以逸待劳的河东大军占不到任何优势。

    这一天,韩遂的大军,走了三十里路。

    入夜之前,就早早择选好几处宿营地,将大军分成三处,依次驻扎,互为犄角。

    只是到了深夜,羌胡营地里却出现了一桩怪事。

    不少睡梦中的羌人都听到了一阵阵怪异的羊叫声,起初是咩咩的叫声,后来则是啾啾的凄切声,声音如怨如泣,一会像是羊在叫,一会又像是人在哭。

    守夜巡视的羌人士卒循声寻找,却发现这种声音是在营地之外的野林子发出来的。

    夜深露重,野林子的落叶窸窣作响,加上一层薄薄的雾气,不禁让人暗中生寒,看着漆黑一片的林子望而却步,不敢冒险出营,跑入林中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就这样听了大半夜的怪声,天色一亮,昨夜里不敢摸黑入林的羌人赶忙趁着天色,冲入林中展开搜索,结果却什么羊、人都没有发现。

    只找到了一块白色的大石头,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从中间裂开,变成了两半,白色石头中间浸满了鲜血,红白交相映衬,十分抢眼。

    而在流血的白石周围还留有一些痕迹,看起来不像是羊蹄印也不像是人的足迹,仔细辨认之下,感觉更像是一种猛兽留下来的爪痕。

    这种奇怪的现象,顿时引起了羌胡士兵的恐慌,他们将林中出现的怪事传回了营中,立马也在羌胡部落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涟漪。

    有随军的巫者说,白石是羌人的崇拜的一种信仰,而白石出血这种怪像,正预兆着某一个部落将会有大祸降临,那些声音和痕迹都是羊神发出的,他这是在暗中向人们发出警告,这里不久之后将会发生不测。

    羌胡部落素来迷信巫卜,虽然这种预测没有被昭告出来,但随着大军按时开拔,这种诡异的事情还是慢慢在部落之间传播开来,羌胡士卒在行军途中,不免得交头接耳,偷偷交谈着前一晚发生的怪事。

    对于这桩在羌胡部落私底下流传的怪事,统帅着各家豪强部曲的李骈并不清楚,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上心。

    大军一路跋山涉水,沿途遇上一些异地的鬼怪见闻,什么狐妖、山魈、狼怪的谣言可谓是比比皆是,众人都没有亲眼目睹,谈不上对军心有多大影响。

    等到了战场上,鼓号震耳、旌旗迷目,军令如山、退无可退,羌胡士卒一股热血往头脑一涌,像是从众,像是裹挟,如潮流一般一拥而上,哪里还会顾忌什么鬼怪。

    说到底,李骈虽然外表敬重那些神袛鬼怪,但心里却一点不怕那些见不得人多的鬼怪。

    他内心怕的,不是虚无渺茫的鬼怪,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心。

    这一天,因为往日最散漫无序的羌胡部落,有不少人信了随军巫者的话,加快了脚步,驱赶着牲畜想要远离那个古怪的地方,竟然使得全军总体的速度加快了一些,车骑人马又多走了五里地,最后才在入夜前停下了脚步,全军依旧分成三部,各自扎营过夜。

    夜里,巡视营地守备的李骈竟然意外得知有故人来访,当他看到了名刺上的名字后,脸上也吓得变了颜色,连忙让自己的亲兵将那个人悄悄带到自己的帐中。

    &nb



第520章 十月风雪夜归人(下)
    “救我的性命呵呵,如今你的性命都握在我的手上了,你还怎么救我性命”

    李骈冷笑一声,口中不屑地说道,但脸色却是有所减缓,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长剑。

    赵鸿也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说道:

    “大兄莫要不信,小弟眼下敢将性命交到大兄的手中,就是因为心中笃定能够救下大兄的性命。”

    看到赵鸿说得信誓旦旦,李骈心中一动,但还是冷哼一声,偏过头去,做出不相信赵鸿的样子。

    赵鸿见状,却还是不死心,继续说道:

    “大兄以为,此番凉地联军前往争夺关中,与河东大军交战,能有几分胜算”

    李骈呵然一笑,本想按例张大声势,但想到赵鸿对自己知道不少事情,又能够做到潜入敌营求见,必定在军中还有阎家、赵家这类的助手。

    他索性也不夸大己方兵力,大大方方说道:

    “两军军力相当,或许河东兵甲坚利,但久战已疲,又有关东州郡的掣肘,使不出全力来。此战,自然是凉地的大军占据优势!”

    “不然,不然。大兄其实也能够打探知道,河东已经和关东的袁、曹两家解兵,而马腾军也投向了河东,河东的大军不仅不会有所削弱,在声势上反而要比最初西征进入关中的时候胜上几分。”

    “以此相较,其实凉地的联军连相持不下都做不到,一旦交战,就不是能不能够夺取关中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战败逃得性命的问题了!”

    李骈对于赵鸿说客般的大言不屑一顾,发出一声冷哼之后,并不理会。

    赵鸿见李骈不相信,又鼓动唇舌说道:

    “大兄大可不信我所讲的河东军力,但总能知道自家联军的虚实吧。这凉地的大军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不过都是逐利而来的狂徒,一旦稍有困顿、引诱,立马就能够倒戈相向,不说羌胡部落,单单是金城各家,其中就有不少首鼠两端之徒。”

    被赵鸿这么一说,李骈的心就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他当然知道韩遂麾下大军的成分,如果阎行、赵鸿通过允吾的阎家、赵家等豪强,还有暗中联络的一些亲近部落,确实能够做到在战场上反戈一击,上演一场关中的牧野之战。

    说到底,阎行、赵鸿都是从凉州联军走出去的,他们对曾经待过几年的凉州联军太熟悉了。

    以至于,他们有很多机会,能够从内部击败庞大却松散的凉州联军。

    但是心中动摇的李骈瞥见了赵鸿眼中的得意之后,却很快反应过来,他重新举起了长剑,横在两人之间。

    “还说不是来离间,你这是想要诱使我去清理羌胡部落、金城各家,然后造成军心大乱,给河东大军有可趁之机。你不要妄想了,我只需要派出心腹看住阎、赵两家,这联军内部就掀不起任何波澜来,至于你——”

    “念在当年的情谊上,我不杀你,也不会把你交到韩家人的手中,我会让人连夜送你出营,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之后,李骈喊了帐外的心腹亲兵一声,当即就有两名被甲持兵的亲兵大步走入了帐中。

    赵鸿看着李骈的神色,当即也笑了。

    “好,既然大兄不信,那我也不多言了。不过为了答谢大兄的情谊,我还奉劝大兄一句,若是两军开战,金城韩家是必败无疑的。一旦大军溃败,大兄带着人马先走,说不定还能够抢的一丝生机。”

    “以大兄的本事,回到陇西去,没了韩家的压制,趁机突起,割据郡县,日后当个两千石的陇西太守、武都太守,也不成问题,可要是还想陪着韩家送死,就算不死在兄弟的手上,迟早也要死在韩家人的手上!”

    “走!”

    李骈没有再开口,两名心腹亲兵当即就带着赵鸿往帐外走去,悄悄地消失在了黑幕之中。

    等到脚步声消失后,李骈将手中的长剑凑到跟前,时时磨砺的佩剑在摇曳的烛光下闪烁着点点光寒,连上李骈双眸闪动的目光,两者辉映之间竟浑然一体。

    一阵寒风吹入帐中,忽明忽暗的烛光下,再分不出哪一点是佩剑反射的寒光,哪一点又是李骈双眸迸射的精光。
1...174175176177178...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