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哈哈哈哈哈,我就说嘛,侯君集不可能会是想当仆射的。玄龄,你出来吧。”

    这时,房玄龄从书房的里间的休息室出来了。

    “我靠,幸亏听了齐王殿下的话,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侯君集身上冷汗直冒。

    李世民亲手扶起了侯君集,笑道:“玄龄,君集,你们都是我大唐的栋梁,我需要你们,朝廷也需要你们,今后,你们不要有任何隔阂,戮力同心为唐朝效力。”

    房玄龄和侯君集一齐说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说道:“君集啊,从今天起,你就以吏部尚书衔到尚书省行走吧。”他的意思是,侯君集今后可以行使仆射的职权了,地位仅次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离开了两仪殿,小风一吹,侯君集身上的冷汗被吹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舒爽的感觉,出将入相的美梦就这样实现了。他的心情十分激动,走路险些顺拐,于是背着手迈开了八字步,这才显得稳重了起来。

    他先去了东宫,然后就要去见李佑表示感谢,李承乾急于知道李佑是如何知道这是一个陷阱的,又如何知道侯君集会因祸德福的。

    李承乾和侯君集带着满脑子的疑问,一起来到了齐王府。

    &n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最好的时候
    房玄龄生于579年,今年已经60岁了,他的性格原本就老成稳重,到了这般年纪,就已经开始变得胆小了。

    因为李泰的事情,魏征受到了贬斥,房玄龄替魏征求情,遭到了李世民的斥责。他开始萌生了退意,于是就“病”了。

    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担任了中书令,后来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左仆射。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数十年了,李世民早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也了解他的个性,于是派人带着礼物,去他的府上看望他和安抚他。

    房玄龄谨小慎微,他虽然已经萌生了退意,写了辞呈,可是他一时还不敢上呈给李世民,担心李世民会认为他是闹情绪,想等过一阵子再说,于是一直称病在家。

    李泰离开长安后,李世民亲自去房玄龄的府上看望他,希望他继续留任。房玄龄看到李世民处置了李泰,又召回了魏征,这才又回到了尚书省上班。

    接着,又冒出了李世民重用侯君集的事情。对于侯君集,房玄龄十分了解,知道这家伙不安分,心里一直想当仆射,他又是李承乾的岳父,这件事又引起了房玄龄的猜疑。

    房玄龄人老成精,他已经看出来了,李泰虽然离开了长安,李承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希望侯君集能够更进一步,李世民又让侯君集负责新的朝廷官员考核制度,这就是一个信号,侯君集的地位要上升了。

    房玄龄考虑到自己因为李泰的事情,已经令李世民不满了,他不想再因为侯君集的事情再让李承乾不满。于是,他决定告老还乡,主动让位。

    房玄龄拿着辞呈求见了李世民,并且主动推举了侯君集来接班。

    其实,所有的人都没有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他作为千古一帝,可不是浪得虚名。对于房玄龄、李承乾,包括侯君集等人的心思,他都洞若观火。

    首先,房玄龄老成持重,为人公正,李世民并没有打算让他离开。其次,他想提拔侯君集,让他以自己强硬的作风,给朝堂上带来一个新的转变,但是又担心侯君集有野心,他要是当上了仆射,会鼓动李承乾做出一些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在两仪殿,他特地安排了一出戏,假装提议侯君集来接替房玄龄的位置,要试试侯君集的权力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假如侯君集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李世民绝不会再使用他,从此他就会被边缘化,远离大唐的政治中心,连带着李承乾也会被猜疑。

    不仅如此,侯君集还会彻底地得罪了房玄龄,也会影响到房玄龄对李承乾的看法。

    侯君集的表现,令李世民十分满意,因此,就让侯君集进入尚书省,处于第三的位置,由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钳制着他,又能够发挥侯君集的作用。

    不过这些事情,李佑是不会跟李承乾和侯君集明说的,他想要的不是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而是一心一意的建设大唐。

    李佑郑重地对李承乾和侯君集说道:“你们就不要瞎猜了。人人都说天威难测,那是他们不了解陛下。

    作为一个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是千百年来难得一见的英明君主,堪称千古一帝。他不仅有着博大的胸怀,还能够明辨是非,有着勇于改正自己错误的勇气。有这样的英明的皇帝陛下,是咱们作为臣子的福气。

    咱们所要做的,就是一心一意为大唐着想,干好自己的事情,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就可以了。”

    李承乾和侯君集看到李佑不肯详细说明,只好接受了他的说法。

    不过,大家仍然很高兴,侯君集受到重用,毕竟是一件好事儿。

    李佑吩咐白虎,让他通知王寮准备酒菜,庆贺一番。

    李佑的心情非常愉快。

    随着李泰的离开,朝廷里的内斗暂时就告一段落了。此时此刻的大唐,可是说是从武德元年大唐建国开始,一直到眼下的贞观13年,朝堂上最宁静祥和的时候了。

    也是一心一意搞好大唐建设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接下来,朝廷里的大事儿又跟李佑没关系了,他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每天继续到研究院上班。

    登州司马王怀仁被李佑推荐到刑部担任了侍中,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抓捕那些和海盗勾结的汉奸。

    这天,王怀仁来到了齐王府。

    “王爷,根据倭奴国人提供的名单,臣组织各地州府抓获了相关的人等一共2712人,包括各地以前抓捕的罪犯,合计4754人。现在



第五百一十二章 彩票
    听到萧乾来了,萧婉玉挺着大肚子就出来了,一进门儿就听到老爷子在发脾气。顶 点 x 23 u s她笑道:“爷爷,有话好好说,别把您给气着了。”

    萧乾看到萧婉玉,紧张地说道:“婉玉,你就别挺着个大肚子到处跑了。”

    萧婉玉说道:“没事,我正好出来散步,老在房间里边闷得慌。”

    看到李佑也看着自己,她说道:“你们谈,别管我,我坐坐就走。”说着,坐在萧乾的身边。

    萧乾转过头来,对李佑说道:“殿下,臣制定的那些办学计划,你都看过了,今天拿到早朝上,户部说没有那么多钱,让把办学的数目减少一半,结果,计划书就没有通过。”

    老爷子对办学的热情很高,为了撰写办学计划书,整整忙了半个月,还经常熬夜。

    李佑为了安慰萧乾,假装怒道:“高静明这个家伙,真是太抠门了。常言道:人才为本,教育为先。卡掉什么经费也不能卡教育经费啊。

    白虎,你去给我把这个家伙叫来。”

    高静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齐王殿下叫他,在他的眼里,齐王殿下就是摇钱树,只要他一叫自己,户部的库房里就会有多出很多金钱来。

    高静明一看到白虎,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说道:“快给我备马,我要去见齐王殿下。”

    白虎说道:“这次不光叫您,还要叫杜大人。”

    高静明一听把户部侍郎杜新元也叫上,就知道秦王殿下这次要有大动作了。

    齐王府。

    张宝贵从东征军回来,有了两大收获,第一个就是当爹了,有了一个胖胖的儿子,第二个就是他因为军功,现在已经是伯爵了,比起他的两个哥哥爵位都要高了。他现在的身份是研究院副院正,正五品上的游击将军。

    对于研究院里的那些工商业和科技方面的事情,他也不感兴趣,李佑也不要求他按点上班,过得逍遥自在。

    这时,他和夫人杜梅带着孩子来到齐王府,在大门口就遇上了岳父杜新元和高静明。

    杜新元看到自己胖胖的外孙,乐得伸出手指去摸他的脸蛋。胖小子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攥住了他的手指就往嘴里塞。

    杜梅赶紧拉开他的小手,嗔怪的对父亲说道:“你看看你,也不洗手,脏死了。”

    杜新元也不以为意,乐呵呵憋着嘴笑。他对张宝贵说道:“宝贵,我专门给你们收拾了房子,你和小梅带着孩子过来住几天吧。”

    “是,岳父大人,过几天就去。”张宝贵说道。他问道:“岳父,高大人,您们找殿下谈事情啊”

    杜新元说道:“是啊,是殿下叫我们来的。”

    张宝贵知道他们要谈事情,肯定会谈半天的,他去了也没意思,于是说道:“岳父,高大人,您们忙吧,我和小梅就不进去了。麻烦您们跟殿下说一声,就说我吃午饭的时候再过来。”说完,跟杜梅去逛街了。

    高静明和杜新元边走边说道:“杜大人,你的这个女婿不简单啊,不到20岁,靠着军功就已经是伯爵了。”

    杜新元美滋滋地说道:“我43岁的时候,才成了伯爵,宝贵跟着齐王殿下,进步就是快啊。”

    高静明说道:“齐王殿下那就是神人,没的说。我儿子明年就毕业了,我也让他跟着殿下去干。”

    来到客房,看到萧乾也在,两人美好的心情,受到了一点打击。他们以为是因为萧乾向齐王殿下告状,才让他们来的。

    高静明主动说道:“殿下,萧大人,不是我不支持教育部的项目,而是同时新建这么多学校,户部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萧乾不满地说道:“办学校你们没钱,翻修皇城就能拿得出那么多钱”

    不久前,李世民看到朝廷各部办公处已经十几年没有修缮了,下旨让户部出钱,由工部进行了翻修。

    李佑暗暗摇头,萧老爷子的确是不够圆通。修缮各部的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是个人人都支持的事情,办学的事情却只是教育部的职责,哪个更容易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他这话传出去,又会得罪不少的人。

    看来,自己当初让老爷子从仆射的位置上下来,



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家钱藏在哪儿
    餐桌上,李佑问道:“高大人,杜大人,你们说,现在困扰你们户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一说起这个,高静明顿时愁眉不展,他说道:“殿下,户部每年大量的铸钱,各个铜矿收上来的铜,大部分都铸钱用了,可是钱却越来越少了,真是让人头疼。

    户部每年的税收,都有一部分收不上钱来,只能够收取实物,光是这些东西的定价就十分麻烦,运输和储存还需要额外的开支。”

    杜新元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民间私自铸造钱币,朝廷严令禁止,可是收效甚微。”

    在一旁作陪的武珝插嘴说道:“是啊,王爷,喜鹊商社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没有那么多铜钱可用,大宗的货物基本上是以物易物,十分不便。如果遇到没有对等的货物交换,生意甚至有可能做不成。

    还有就是假币,民间铸造的钱币,看上去跟户部铸造的钱相差无几,百姓们很多人都在使用,如果不收,生意就更难做了。收上来的钱倒是可以流通,可是如果用来交税,官府肯定是不收的,有些客户也拒绝接受,十分麻烦。”

    李佑问道:“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吗”

    杜新元说道:“殿下,户部专门做过调查,一是百姓的生活习惯问题。人们都喜欢攒钱,赚了钱以后,除了必要的开销以外,多余的钱都装进坛子或者箱子,储存起来,结果,百姓手中的钱多了,市面上流通的钱就少了。

    户部铸造的钱币有限,哪里经得起这样储存于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数量,在不断的减少。”

    高静明说道:“还有一个问题,开元通宝中含铜量达到六成,这些铜的价值,本身就不低于钱币的面值。有些人专门儿收购钱币,将其重新熔炼,提取出铜来,加工成其他制品,销售的价格远远高于开元通宝本身的面值。”

    开元通宝的金属成分是:铜59.24%,铅26.95%,锡12.1%,锌0.03%,铁0.12%。这几种金属的熔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对于民间那些高手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李佑问道:“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高静明问道:“殿下,这个问题不是从现在才开始,汉朝的时候就存在这些问题,千百年来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臣等也无能为力。”

    说完,他满怀希望的望着李佑,问道:“殿下,莫非您有了解决的办法了”

    在一旁吃喝的萧乾和张宝贵也听进去了,他们也望着李佑,看看他能够提出什么解决办法。

    李佑笑道:“这件事不难。”

    “什么殿下,你真的有办法”高静明吃惊地说道。

    李佑说道:“无钱可用和民间私自铸钱这两个问题,咱们分开来说,先说第一个问题。”

    他喊道:“白虎,你进来。”

    白虎赶忙进来了,他问道:“王爷,您有何吩咐”

    李佑问道:“白虎,你家的钱平常都放在哪儿”

    白虎是有钱人,他和喜鹊都有俸禄,王爷也经常打赏他们,喜鹊还有出版《李佑诗集》的收入,在长安来说,也算得上是富人。

    他们家藏钱的地方,对于白虎来说,这可是秘密,不能随便向外透露。不过,他相信王爷,人家可看不上自己这点儿小钱儿。他说道:“王爷,小的家里的钱,都用坛子装起来了,在院子和屋子里挖了几个



第五百一十四章 要进尚书省
    武珝说道:“王爷,如果在全国各地都开办成这样的机构,相互之间开出凭证,就用不着带着那么多钱去各地了。既安全,又节省了大笔的费用。”

    一贯开元通宝就重达6.4斤,一千贯、一万贯是个什么概念要装多少个箱子,用多少马车来拉着

    户部收税,军队发军饷,商人长途行商,官员调动,都会带着大笔的钱财,路上人吃马嚼的,就是一大笔费用。

    这还不是关键的,带着这么多钱财赶路,路上很容易出问题。当年程咬金劫皇杠,不就是路上劫走了靠山王杨林的军饷吗!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

    武珝不愧是天下顶尖聪明的女人,她居然能够想到异地支付的问题。

    这下,高静明和杜新元的思路彻底打开了,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自己能够想到的都说了出来。居然就和后世开银行的办法差不多了。

    李佑笑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李佑把后世银行的组织形式,运作方法等,向众人科普了一遍。
1...145146147148149...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