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仕途:办事员升迁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石荣怀在昌山县当然也有几个采石场的股份,这一次整件事情的导火索,大石乡的那个采石场里就有他的股份,他的姨外甥也在采石场里担任保安队副队长,跟岳耀华那群人对峙的人,有一半都是他姨外甥拉过去的流氓混混。
今天到石荣怀家打牌的有副县长张世清、人大副主任方立刚,还有大石乡那个采石场的老板左元志,石荣怀的姨外甥梁春花在给他们端茶倒水。
梁春花其实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不过他父母在前面夭折了两个儿子,生下他之后,为了好养活,就给他起了个女孩名,在这里的风俗里,男孩起女孩名就好养活。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的原因,梁春花一直无病无灾的长大了,而且长得五大三粗,也正因为他体格好,父母又娇惯他,所以他喜欢惹事生非,在外面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
他在外面惹的事情,有石荣怀这个姨父在,都给他摆平了,石荣怀在那个采石场入股之后,便把梁春花介绍到采石场当了保安队副队长,拿着一份高薪,担当的是打手的角色。
几人在搓着麻将,石荣怀扔出一张三条,左元志摸了一张牌,扔出了一张二条,石荣怀把牌一倒道:“胡了,单吊二条!”
这里麻将的规矩是二五八将,左元志装做懊恼的说:“又点炮了,石县长牌打得好啊。”
左元志扔过去一张五十,张世清和方立刚都扔过去三十,石荣怀笑眯眯的把钱放到了自己面前道:“小左啊,你今天可是神枪手啊,给我们几个点了不少炮了。”
左元志道:“没办法,手气臭,牌打得也差,不放炮怎么行呢算是孝敬几位领导的了。”
<
br />
张世清道:“小左啊,你给我多放几炮啊,都放给石县长跟方主任了。”
左元志点头笑道:“行,这盘就放给您了。”
方立刚道:“老石,咱们也不能光打牌啊,县里下命令把咱们的采石场全停了,你得想办法啊,要提意见,不然像小左这样的老板没收入了,他还能给你点几次炮”
石荣怀道:“这个炮点不点没关系,小左你也是,你们采石场的炮可不能乱点啊
第六百三十三章 合作共赢
看着薛兴原犹豫不决的样子,凌安国道:“书记,要是这一次的停工整顿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话,那以后要是再出什么事,对县里的负面影响太大了,会把投资商吓走的,而且这采石场这样搞,对环境的破坏太大了,对县里的旅游业影响也很大啊。”
薛兴原点燃了一根烟,狠狠的抽了一口道:“给他们多罚点款,警告他们注意安全生产和环保就行了吧,过几天还是让他们开工吧,不开工的话,县财政这个月的收入都得减少不少吧”
凌安国道:“薛书记,你算过账没有,这些采石场一年上交的财政收入也才几百万,只要县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这几百万又算得了什么光是旅游开发公司,每年增加的财政收入至少都是上千万,还不说其它企业了。”
薛兴原在心里叹息道,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可是他的压力也很大啊,特别是上一次任贵胜给他打的那个电话,让他心里一直都悬着,有些彷徨不决。
他的小儿子还在市政府工作呢,他的小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去年任贵胜也说了,可以帮他把小女儿安排到峪林市工作,任贵胜的面子,他也不能不给啊。
他知道任贵胜不想看到昌山县的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因为那是苏星晖的成绩,而任贵胜是很看不惯苏星晖的,而且任贵胜的背后隐隐约约有着省长田承祖和省委副书记路绍钧的影子。
苏星晖得罪过田承祖和路绍钧的事情,薛兴原也是听说过的,虽然他并不明白内情,不知道苏星晖这么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怎么会得罪这么两位大佬的,可是事实摆在这里,他也不得不信。
薛兴原想看到昌山县发展起来,不过对这些事情他也有所忌惮,而他本人对苏星晖的个人印象又未必很好,这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情无比矛盾。
薛兴原道:“老凌啊,这事先别着急好不好反正他们现在正在停工整顿,等我们再考虑考虑再说吧。”
凌安国心中叹息,他知道薛兴原的心情很矛盾,也知道他为什么矛盾,有些事情,他也不能苛求薛兴原,更不能把他逼得太急。
要知道薛兴原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凌安国能够在他面前说得上话,那是因为薛兴原念着他的旧情分,要是凌安国把他逼得太紧,那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的。
凌安国点头道:“行,书记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石荣怀家,张世清道:“石县长,我觉得这些事情都是那个苏星晖搞出来的鬼,要不是他来了昌山,不会有这么多事。”
方立刚也点头道:“是啊,以前县里多么太平,咱们采石场开得好好的,没这么多屁事,钞票赚得多么爽快现在呢,他一来之后,先就把李伯堃那个采石场弄走了,接着又整治货车超载,现在又搞停工整顿,这是逼得咱们没活路了啊。”
张世清叫嚣道:“别提李伯堃了,怂样,他一个县委副书记,连个镇党委书记都怕得要死,别人说怎么样他就怎么样,最后连采石场都送给人家了,现在在县里也是装聋作哑的,一个屁都不敢放。”
石荣怀道:“老李也有他的苦衷嘛,再说了,那个苏星晖的背景也确实很硬,我听了心里都有些怵。”
方立刚道:“背景再硬又如何,咱们县里有县里的规矩,他也不能不顾规矩的乱来,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嘛。”
石荣怀点头道:“话是这么说,不过咱们也不能跟他硬顶,还是要讲究个方式方法,要是咱们跟他硬来,那打了小的,出来老的,别人也有理由出头整治咱们了。”
方立刚点头道:“是啊,方式方法还是要讲究的,不能明着来,还是要来暗的。”
张世清道:“咱们可以向市领导反映嘛,他们这么瞎搞,不行嘛,真要是激起了民愤,市领导肯定也不愿意看到。”
左元志道:“张县长说得对,这么多采石场都停工了,全县在采石场上班的人只怕上千人,他们没了工资,靠什么生活时间一长,他们只怕会自发的到市里去闹事的。”
左元志的话里透着一股阴险,张世清点头道:“小左说得有道理,工人没了生活来源,自发到市里去闹事,我们也没有办法嘛。”
石荣怀却摇头道:“这一步不能走得这么快,毕竟让全县的采石场停工整顿,是薛书记下
的决定,要是去闹事的话,那就等于是把薛书记架到火上烤了,咱们这些人可都是薛书记提拔起来的,不能这么做。还是先找个途径向市领导反映一下情况,实在不行,再说下一步的话吧。”
方立刚道:“石县长仁义啊,那张县长你可以向你哥哥反映一下嘛,让市里过问一下这事。”
张世清皱眉道:“我哥哥啊,我倒是跟他说过这事,不过他也管不了这事,还是得找市里的主要领导。”
石荣怀道:“世清同志,这件
第六百三十四章 昌山的未来
这天晚上,苏星晖跟凌安国聊了一下,畅谈了一下昌山县未来的发展。
在苏星晖的构想中,昌山县的未来其实是大有可为的,昌山县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地处湖东、江右、湖西三省交界之处,是交通要冲,就算在古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点从昌山县诸多名胜古迹都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有许多军队都曾经在这里打过仗,为了争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而付出了鲜血。
现在是和平时期了,昌山县的战略地位当然有所下降,由于它地势太过险要,交通不便,因此,在经济发展上才处于了弱势地位,不过随着交通状况的慢慢改善,这里应该是可以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的。
在苏星晖的构想中,未来可以把昌山县通往周边几个县的公路一一修好,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这样,昌山县就成了三省的物资辐辏之地,自然而然的就繁华起来了。
今天谈判成功的江城肉联的屠宰基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周边几个县都是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的,他们看到了昌山县发展畜牧业的成功,一定也会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而他们养殖的牲畜往哪里送呢首选当然就是昌山县的屠宰基地,这样,就自然的让物资流向了昌山。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惯性,以后三省数县的物资就都会通过昌山县来相互交流。
昌山县周边的三省数县,都处于天岳山脉之间,与外界的交通不便,所以跟他们本省的省会等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的联系都不强,在这个时候,昌山县首先破局,改善了交通状况,就能够一举确立在这天岳山脉大片宝地中的中心地位,前途不可限量啊。
在苏星晖的构想当中,未来一两年间,他还将促成一条从南至北,通过昌山境内的高速公路项目开工,这条高速公路就像是一条绳索,将沿途的三省数县串在一起,这就将会是一条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而昌山县就将是其中最大最灿烂的一颗宝珠。
苏星晖的话让凌安国兴奋不已,他都从来没有想过,昌山县能够变成苏星晖说的这副模样,这样说来,昌山县一向的劣势,现在还变成优势了
在凌安国的认知当中,昌山县是一个闭塞之地,根本不可能发展成经济发达的地方,只要能够脱去贫困县的帽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苏星晖这么一说,让他的眼界豁然开朗。
他细细品味苏星晖说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是啊,以前他怎么敢想昌山县也能吸引这么多的投资呢可是在修通了一条路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投资两亿的旅游开发公司来了,投资五亿的江城肉联集团的屠宰基地来了,还有其它的一些投资商也来了,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凌安国不由得拿来了一幅昌山地图,在地图上看起了昌山县的地理位置,听了苏星晖的话之后,平时在他眼中十分熟悉的昌山县,现在变了,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
是啊,昌山县现在成了一个中心,天岳山脉的中心,在它的周围,围绕着达山、幕阳、武水、南岩、黄丘、玉亭等好几个县,这些县都处于横亘长江中游以南的天岳山脉之中,占地广阔,物产丰饶,却都因为交通不便,而经济落后,可是,它们又具备多么大的潜力啊。
昌山县如果真的能够像苏星晖说的这样,成为这几个县的物资交流之地,那它的前途还真的是不可限量啊!
凌安国道:“星晖同志,那今后几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修路了。”
苏星晖点头道:“对,以昌山县的地理位置,只要我们把路修好,把基础设施修好,周围的物资还有投资商就都会自己找上门来了,当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如果不付出艰巨的努力,想要完成是不可能的。”
凌安国缓缓点头,是啊,昌山县毕竟是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天岳山脉上,论险峻,丝毫不比以险峻闻名的蜀道要差,而蜀道的开凿,又历经了多少代,多少人现在以他们一县之力,想要把昌山县往外界的交通要道都修好,其艰难可想而知。
不过凌安国也是一个意志坚韧之人,不管多么艰难,他也要努力把这些路都给修好,至少在他的任期里,要尽量多修好几条,为后来人打好基础,相信总有一天,苏星晖说的这些都是能够实现的。
苏星晖并非昌山县人,他都能够为昌山这么尽心竭力的打算,他们
这些昌山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苏星晖道:“县长,您和薛书记整顿采石场,我认为是非常英明的。”
苏星晖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凌安国,凌安国下意识的把眼神避开了,整顿采石场现在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呢。
苏星晖道:“采石场对昌山县的危害太大了,昌山县现在有大小采石场七八十家,许多采石场都是看到别人搞采石场发财了,跟风上马,无证经营,可是以前都没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能卸磨杀驴嘛
薛兴原在市里呆了一天,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回了昌山县,一到昌山县,凌安国便找到了他,说是向他汇报工作。
凌安国将跟江城肉联集团谈判的结果向薛兴原做了汇报,薛兴原听说江城肉联集团已经跟昌山县政府达成了协议,将在马头镇建屠宰基地,他也是喜出望外,他没想到跟江城肉联集团的谈判居然这么顺利,这么快就谈好了。
薛兴原便问了一下双方谈判的细节,凌安国便将细节告诉了他,又把双方签订的合同给薛兴原看了一遍。
薛兴原对双方的谈判还是很满意的,那些条款一点儿都不苛刻,对昌山县是很有利的,事实上,薛兴原和凌安国本来是准备着江城肉联集团提一些比较苛刻的要求的,他们准备能够接受就接受。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昌山县就这么个条件,想要吸引这么大的一笔投资,不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是不可能的,以前也有过投资商到这里来准备投资采矿业什么的,可是来了之后都被这里恶劣的交通条件给吓跑了,哪怕昌山县提出再卑微的条件,也留不下他们。
现在江城肉联集团提出的条件居然这么厚道,这让薛兴原非常意外,按这个条件,昌山县的老百姓养的牛羊能很快让他们脱贫致富,而昌山县的财政收入也会很快就有很大的改善。
薛兴原问道:“县长,那个邵董这一次怎么这么好说话”
凌安国道:“这还要感谢苏星晖,他在之前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在大的框架上已经达成了一致,他也参与了谈判,这里面好多条款都是他坚持的,比如这个环保的条件,就是他最坚持的,他说不能为了一笔投资,就把昌山县的环境破坏掉,昌山的环境,才是这里的根本。”
薛兴原若有所思的点头,是啊,昌山的环境,才是这里的根本啊,以昌山的地理位置,无论如何,发展工业也不可能超过那些地势开阔的地方,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特点,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薛兴原对苏星晖的印象又有所改观,看来他不是那种为了政绩而急功近利的干部,他虽然不是昌山人,可是他对昌山的长远规划打算得很周到。
凌安国又拿来了一张昌山地图,薛兴原问道:“县长,你拿一张地图来干什么”
凌安国道:“昨天晚上,苏星晖给我讲了一下他对昌山县未来的发展规划的构想,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今天我也给你讲一下。”
薛兴原不禁大感兴趣,他点头道:“那你给我讲一讲。”
凌安国便给薛兴原讲起了昨天晚上苏星晖给他讲过的那些构想,昨天晚上,苏星晖给他讲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很细致,因此,他记得很牢,今天在薛兴原面前,他基本上把该讲的都讲到了。
薛兴原听得也很认真,他听得连连点头,凌安国的话好像在他的眼前推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一下子看到了一个新天地,昌山居然还有可能变成那个样子
薛兴原作为昌山县的县委书记,曾经多年担任昌山县的县领导,他对昌山县的未来当然也是有他的规划的,不过他的规划也仅限于多引进几个企业,让昌山县的老百姓多增加几百块钱的收入,仅此而已。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大多数的县委书记都跟他一样,只看得到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不可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古语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一个县委书记管到周边的县去了,那叫不务正业。
可是苏星晖的眼界多开阔,他不但看到了市里的几个县,还看到了邻省的几个县,在他对未来的规划中,已经把这些县以昌山县为中心,划为了未来的经济共同体。
这是何等的气魄这又是何等的胸怀
薛兴原深深的被这个宏大的构想所吸引了,如果这个构想真的实现了,昌山县就能从昔日偏处湖东一隅的小县城,变成一个区域型经济共同体的中心城市,那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