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仕途:办事员升迁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昌山县有苏星晖在这里,一定会有大发展的。
凌安国大为振奋,他端起酒杯道:“于县长如果真有修路的打算,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昌山县也一直有修路的打算,可惜没有这个能力,而且要修一条从昌山到武水的路,那也不是我们一个县甚至一个省的事情,现在于县长既然想修路,那我们两个县正好可以合作一把。”
由于昌山和武水两县的特殊性,想要在两县之间修一条相通的公路就是两个省的事情了,以前两个县凭自己的力量修路,都没这个能力,想要说通省里在两县之间修一条穿山公路,也不太可能。
这是因为这两个县都是两省最穷的县之一了,这条路花费太大,修成之后的作用就是把两个穷县连接起来,这种亏本的事情,谁也不会做的。
各省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当然要优先保证经济发达地区,把经济发达地区连接起来,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
包括整个国家也是这样,现在东部的高速公路远远要多于西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限的资源当然要用在经济更加发达的东部,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大的回报。
现在既然于俊楚发了这个话,那他肯定是有把握的,而现在昌山县的日新月异,让凌安国也有了一些修路的底气,如果真能把这条路修通,那将是凌安国的一大政绩了,对两县之间的经济也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于俊楚端起酒杯,跟凌安国又喝了一杯道:“修不修这条路,主要还是取决于邵董事长啊,如果他在昌山投资建设屠宰基地,那我这条路肯定会修,要不然的话,我可能会向东修一条路了,毕竟我们省的省会在那边。”
这就是于俊楚将邵德金的军了,不过邵德金经过这几天的考察,对昌山整体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唯一的疑虑就是除了昌山县之外,昌山周边的几个县是不是也会搞畜牧业。
今天武水县的县长就来了,明确表示他们要搞畜牧业,这让邵德金心中已经有八成已经倾向于在马头镇投资建厂了。
他便端起酒杯道:“来,我敬你们一杯,这几天,我在昌山县也看了不少地方,各方面的信息也了解得比较全面了,我个人认为,昌山县的各项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我一个人说了不算,我还要回去把这件事情交给董事会讨论,看看是否在昌山县投资建厂。”
凌安国和苏星晖都很高兴,邵德金在江城肉联集团公司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既然他认为昌山县的各方面情况不错,那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定了八成了。
这天晚上,于俊楚就住在了县委招待所,苏星晖在他旁边也开了一间房,晚上,两人进行了长谈。
&
nbsp;于俊楚道:“星晖,我们两县之间修一条路的话,大概需要多少资金”
苏星晖算了一下道:“从昌山县城到跟你们武水县接壤的下铺乡,大概直线距离在三十五公里左右,大概需要三千万左右的资金,你们武水县境内的那条路有多长呢”
于俊楚道:“武水县境内大概有四十公里出头,那大概在三千多万不到四千万是吧”
苏星晖点头道:“大概是这么多,不过我们两个县主要都是山地,地
第六百三十章 你居然提这个条件
第二天,苏星晖跟凌安国说了可以向世界银行贷款修路的事情,凌安国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就是在想怎么筹措这笔资金的问题,一听苏星晖说可以贷款,他一下子大喜过望。
虽然贷款只能贷一半,另外一半资金还是需要自己筹措,可是这已经让凌安国觉得压力骤减了。
凌安国对全县的地形都是烂熟于心,他当然知道从县城到下铺乡有多远,大概需要多少修路资金,他马上就让县交通局做一个预算出来,把预算做好之后,他说就算是求爷爷、告奶奶,也要到省里市里要点钱过来。
于俊楚也回武水县去了,他也要到县里去让交通局做一个预算,然后他也要去向上级要钱了,等两边的自有资金筹措到手了,就可以启动向世界银行贷款的程序了。
苏星晖提前给哈克特打了个电话,结果打到世界银行驻中国办事处,苏姗娜说哈克特先生不在,他出去视察工地去了,她会联系他,让他尽快给苏星晖回个电话的。
半个小时之后,哈克特的电话就回了过来,他在电话里热情的说:“嗨,亲爱的苏,你好啊,我听苏姗娜小姐说,你打电话找过我”
苏星晖道:“尊敬的哈克特先生,你好,听说你又在外面视察工地,很辛苦啊。”
哈克特道:“对,我在鲁东省,这里有一个高速公路项目是我们贷的款,我在这里看一下工程进展的情况,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苏星晖道:“是这样的,哈克特先生,我现在调动到我们市的昌山县来工作了,我们县打算修一条公路,这条公路要通到江右省的武水县,全程大概近八十公里,总共需要大概六千万到七千万的资金,可能需要向你们世界银行贷款啊。”
哈克特道:“那没问题,只要符合贷款条件,我肯定满足你的要求,你大概什么时候需要这笔贷款”
苏星晖道:“现在详细的预算和可行性报告正在计算和制作当中,等这些东西制作出来了,我再给您打电话,希望您还是能够帮我的忙,把贷款的流程尽量压缩一下,我们还是可以用两个县的县财政来做抵押,贷款风险方面,您尽管可以放心。”
哈克特道:“可以,亲爱的苏,等你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给我打电话,如果我不在的话,你可以转告苏姗娜小姐,我就会尽快赶去你们那里的。对了,你现在所在的县名叫昌山县是吧”
苏星晖道:“对,就在我们上俊县的东南面,大概离我原来工作的彭家湾镇八十公里左右。”
哈克特道:“那我知道了,好的,今天就这样吧,我得把这里的工作尽快完成,然后就回京城办事处去。”
哈克特挂了电话,苏星晖将这个消息分别告诉了凌安国和于俊楚,他让两人一定叮嘱交通部门,要尽快把详细的预算和可行性报告拿出来,然后就可以进入贷款流程了。
邵德金结束了在昌山县的考察,准备回江城去了,临行前的晚上,他跟苏星晖谈了一次。
苏星晖微笑着问邵德金道:“邵董事长,您这一次的考察,感觉情况怎么样”
邵德金点头道:“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我这次回去就尽快召开董事会,预计董事会上通过在昌山县建设屠宰基地的这件事情问题也不大,这对公司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嘛,而且这一次跟我一起到昌山县考察的,就有几个董事会成员,他们对昌山县的印象也不错。”
苏星晖点头道:“那就谢谢邵董事长了。”
邵德金正色道:“我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而考虑,说实话,如果你们昌山县不符合我们的投资要求,我是不会考虑在这里投资建厂的。”
苏星晖道:“这证明邵董事长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如果我们能跟您合作,我们也很放心。”
邵德金道:“对,一个企业的投资行为应该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对我们合作双方,甚至老百姓都要有好处才行。”
苏星晖道:“既然邵董事长有这样的认识,那我有一个条件我想邵董事长一定也是能够答应的。”
邵德金道:“什么条件,你尽管说。”
苏星晖道:“这个条件就是,如果江城肉联集团真的在我们昌山县建设屠宰基地的话,我希望在环保方面能够达到我们的标准。”
邵德金愕然道:“你居然提出的是这个条件”
苏星晖笑道:“那邵董事长觉得我应该提出什么条件呢”
邵德金摇头失笑,在他这么多年当厂长乃至董事长的过程当中,也不知道跟多少官员打过交道,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官员,他们提出过形形色色的条件和要求,就是没听过苏星晖这样的条件,他居然提出的是环保达标。
邵德金很确信,像他这个投资四到五亿的大项目,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抢着引进,哪怕这个项目污染再严重,他们也只会当做没看见,他们还会利用这个为个人捞一些好处。
邵德金饶有兴味的看着苏星晖道:“苏书记,
第六百三十一章 突发事件
邵德金一行刚走,项天禄、禇征、韩向东、于若秋等人来了昌山县,他们在这段时间已经筹集了一亿多一些的资金,旅游开发公司可以开始启动了。
本来这些筹集的资金当中还有于锐志的一份的,不过于锐志去帮苏星晖去邀请那些皮革商来考察了,所以这一次他并没有跟项天禄他们一起过来,而是让于若秋代表他过来跟昌山县政府谈判了。
他们跟昌山县政府进行了谈判,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因为旅游开发公司有上俊县的先例可循,并不算复杂,在上俊县的事实表明,那种合作方式对双方都很公平,因此,仅仅花了几天时间,双方就达成了协议。
昌山县旅游开发公司正式成立了,魏鹏飞成为了昌山县政府派驻旅游开发公司的副经理,魏鹏飞这个戏法变得让他原来文化局的领导和同事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原来在文化局坐冷板凳的一个毛头小子,竟然一下子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昌山县的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旅游开发公司刚刚成立,昌山县交通局和武水县交通局的预算和可行性报告就已经都拿了出来,于俊楚在江右省要的财政拨款也有了眉目,只不过凌安国在湖东省和峪林市要的拨款还没有得到答复。
为了拨款的事情,凌安国往江城和峪林市跑了几趟了,不过省里和市里的态度都是在推脱,都说现在资金紧张,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昌山县修路的项目中来。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你一个县里修路,省里凭什么给你拨款,你这又不是省里计划内的交通项目,是你县里自己想修的一条路,要是哪个县想修路都找省里要拨款,那还不乱套了
至于市里,市长任贵胜最近对昌山县是一肚子火,他自然更加不可能给昌山县的修路项目拨款了。
市里好像还有人在说风凉话,你们昌山县不是有本事吗上一次修昌峪公路都没要拨款,而是找私人财团借的钱,那你这次再找别人借啊。
有的人更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你们昌山县已经修了一条公路了,还找省里市里要钱修路,有点太贪心了吧,也该发扬风格,把有限的资金让给别的县,让别的县也发展发展吧。
这话说得也不错,湖东省不算一个经济发达的省,峪林市也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市,资金是十分有限的,而需要改善交通状况的地方却又太多,他们不拨款给昌山县,凌安国也没什么话好说,他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只能是天天向市里磨,向任贵胜反映这条公路对昌山县的重要性。
可是任贵胜才不管那些呢,他一口咬定没钱,这让凌安国也有一些无可奈何。
苏星晖便出了个主意,他让凌安国先向旅游开发公司借上一千五百万,先把世界银行的哈克特请来,展开贷款流程再说,反正旅游开发公司的投资不可能一下子投进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一千五百万抽出来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这笔借款还是要以县财政做抵押,要付借款利息的。
苏星晖的提议,旅游开发公司的几个股东当然不会拒绝,这一千五百万的资金划到了县政府的一个修路专用账户上来,解了昌山县的燃眉之急。
苏星晖马上就给哈克特打了电话,哈克特答应,在三月初就到昌山县来。
就在这时,昌山县却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这就是在昌山西南部的大石乡的一家采石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采石场爆破时,炮工计算的药量出了问题,爆破威力太大,炸出的飞石四散而落,飞出了很远,有一块飞石飞到了附近的村子里,击穿了一户人家的茅草屋顶,正好砸在一个人的大腿上,当场就骨折了。
这起事故还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只伤了一个人,而且在打中人之前,被屋顶卸去了大部分的力道,也偏离了一下方向,要不然打中身体其他部位,那就不是一个骨折那么轻松的事情了,很有可能会出人命。
其实,这种事件本来并不稀奇,以前昌山县的采石场就时有发生这样的安全事件,一年总有几起,采石场都是赔点钱了事,一个人也就几千块钱,对于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
这一次本来也不例外,这家采石场赔了几千块钱给那个伤者治伤,这事应该就算是过去了,可是这一次村子里有个愣头青,硬是把事
情闹大了。
这个愣头青名叫岳耀华,是个退伍军人,他一直对这家采石场深恶痛绝,因为采石场爆破的飞石时不时的就会飞到村子里来,粉尘漫天,让村子里的老百姓不得安生。
这一次飞石砸中了人,岳耀华便叫上了村子里的几十个年轻人,把采石场的门给堵了,逼着他们停工了。
他们堵采石场的门,采石场的人当然不干了,这家采石场也是有后台的,他们有几个股东都
第六百三十二章 经验之谈
这一天,凌安国在薛兴原的办公室里跟他谈了很久,他对薛兴原说:“书记,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凡是整顿不合格的采石场,一律不能开工了,这一次幸好是只伤了一个人,要是出了大事,这对县里现在大好的形势,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的。”
这个道理薛兴原当然也知道,现在县里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旅游开发公司,两条通往县外的路,在全县开展的畜牧业,还有其它确定投资的企业,如果江城肉联集团的五亿投资确定落地的话,那今年昌山县的外来投资说不定能够达到近十亿元。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昌山县历年来引进外来投资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啊。
要是因为采石场的事情闹出了什么大乱子,影响了这些投资的落地,那他薛兴原会失悔不迭的,失去了这一次的机会,昌山县下一次等到这种机会,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不过,真的要下定决心彻底的让这些采石场进行整顿,薛兴原也还是有一些犹豫,毕竟这些采石场背后都是有背景的,具体是哪些人,他心里也有数,他在县里的耳目还是不少的。
可以说,县里的领导、中层干部,至少有一半人跟县里的这些采石场有利益纠葛,这就织成了一张网,一张无处不在的网。
这张网刚开始的威力不算大,所以薛兴原也没放在心上,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张网上牵涉到的人越来越多,牵涉到的利益越来越巨大,就连薛兴原都不得不忌惮了。
这一次的安全事故,差点儿闹出**,薛兴原气愤之下,作出了让全县的采石场停工整顿的决定,不过他的本意还是让这些采石场背后的人有所收敛,算是敲打敲打他们了,要彻底让他们整顿,这样的决心还是不好下的。
哪怕薛兴原在昌山县一言九鼎,可是如果真正触犯了这么多人的利益的话,这样的反弹力度他也得惦量惦量。
上一次整顿货车超载的事情还好说,并没有动摇这些采石场的根本利益,只要能开工,还是有钱赚的,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可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让他们停工的话,那是直接断掉了他们的财路了。
薛兴原以刚愎自用而著称,不过刚愎自用也意味着他的性格果断,他这么果断的性格都犹豫不决起来了,证明这件事情牵涉还是不小的。
就在凌安国跟薛兴原谈话的时候,昌山县的几位县领导聚在了县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县长石荣怀家里打麻将。
石荣怀也是昌山县的一个老牌县领导了,他虽然不是昌山县人,可是却是邻县达山县的人,在昌山县已经工作了近三十年了,现在跟昌山人已经无异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