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仕途:办事员升迁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这也就是为什么长山冲出了魏鹏飞这么一个大学生,大家对他那么看重的缘故了,甚至把他比做文曲星下凡,实在是这里出一个人才太难了。
冯海和朱学武红着眼
第六百三十九章 皮革商人
哈克特一行在昌山县和武水县经过几天的考察之后,离开了昌山县,回了京城,在临走之前,哈克特告诉苏星晖,他对这次考察的情况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这条公路符合向世界银行贷款的要求。
他认为昌武公路是一条很有必要修建的公路,这条公路修建好之后,对于昌山县和武水县两县的经济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如果是在去年,这条公路在世界银行的评级中评价都不会这么高,不过今年就不同了,这两个县都在大力发展畜牧业,而且昌山县有一个屠宰基地已经签订了投资协议,这条公路的作用一下子就变得大了起来。
哈克特虽然跟苏星晖的关系相当不错,而且在双方之间,还有着侯光弼这层关系,可是哈克特这个人在工作中还是很严谨务实的,如果这条公路不符合他们的贷款要求,哈克特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
既然他这么说了,那么世界银行批下这笔贷款的可能性就已经非常大了。
哈克特也向苏星晖做了保证,他一定会尽快展开这笔贷款的审批流程,力争尽快将这笔贷款批下来。
昌山县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哈克特没走几天,于锐志又来了,这一次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几个投资商,他们都是于锐志在皮革这一行交的一些朋友,他们在粤东省和浙东省的皮革行业中都是鼎鼎有名的大老板。
于锐志这段时间,就是给苏星晖找这些投资商去了,这些皮革行业的老板,关系到昌山县在畜牧业上能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了。
这些投资商的到来,让凌安国又是大喜过望,话说这段时间,他的惊喜是一个接着一个,似乎就没有间断过,几乎每天都有让他高兴的事情发生。
凌安国将这些投资商安排在了县委招待所下榻,昌山县也只有这么一家招待所算是拿得出手了,就这样,他都觉得有些委屈了投资商,不过幸好这些投资商都是非常务实的人,他们并不在意住宿条件,他们一到昌山县,就要求去考察昌山县的畜牧业的发展情况。
凌安国和苏星晖陪同他们去了马头镇,这里是现在昌山县畜牧业发展最好的一个镇了,而且,最关键的是,江城肉联集团的屠宰基地也将建在这里,如果这些投资商想要在这里建皮革厂,那这个屠宰基地对他们的选择将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现在的马头镇,合作社已经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了,而且一个个都是生机勃勃,他们的牛舍、羊舍基本上都已经建好了,种牛和牛犊也从江城引进了,那些种母牛都是怀着小牛犊的,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产了,而那些牛犊在这里营养丰富的牧草的喂养下,长势也非常良好,十分健壮。
那些马头山羊的长势也很不错,而在饶松年他们解决了马头山羊繁殖率低的问题之后,大部分的母羊也都怀了羊羔,等过几个月这些母羊产下羊羔,这里马头山羊的种群数量,将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马头山羊的母羊一年可以怀两胎,每胎可以产三到五只羊羔,而母羊羔产下之后三到五个月就能性成熟,可以进行配种怀羔了,只要适龄母羊都能顺利配种怀羔,马头山羊的种群数量将会增加得非常快。
这些合作社让这些投资商看了都是连连点头,他们没想到,在一个这样的山区县,居然真的能够进行这么大规模的牛羊养殖。
这些投资商都是皮革行业的专家了,他们对于江农一号这种良种肉牛是非常熟悉的,他们知道,江农一号肉牛的牛皮,是一种质量非常好的牛皮,其继承了母本鲁西黄牛的优良品质,而鲁西黄牛的皮都是军供品,其质量可见一斑了。
而马头山羊的皮质量如何,他们也将当地养殖户提供的一些羊皮样品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检查的结果表明,马头山羊的板皮品质良好,张幅大,大张的板皮张幅能达到一平方米以上。
而马头山羊的板皮厚薄适中,拉力弹性均优于我国传统的几种良种皮用山羊的皮,另外,一张羊皮可以烫退六两到一斤羊毛,这羊毛也是洁白细软,是制毛刷和毛笔的上好材料,这倒是一个比较好的副产品。
对马头山羊的羊皮的检查结果让这些投资商喜出望外,他们没想到这种目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山羊,它的羊皮品质居然这么好。
这里出产的牛皮和羊皮都
是上等品,那么这里自然也是建皮革厂和皮具厂最好的地方了。
一位从浙东省来的投资商陶汉利问苏星晖道:“苏书记,如果我们在这里建厂的话,这里每年能够给我们提供多少原材料”
陶汉利是这些投资商里生意做得最大的,他从事皮革、皮具生意已经十几年了,他所在的浙东省度州市也被称为皮革之乡,他每年出口的各种皮鞋、皮具都要达到几十万件,他也有皮革大王的称号。
&nbs
第六百四十章 万阳波的感慨
苏星晖陪着陶汉利等人先去了马阳村,屠宰基地准备建在那里,现在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加上老百姓都知道这个屠宰基地对他们的好处,因此,根本没有人狮子大开口,征地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这块地算是比较平整的,现在已经开进了几台建筑机械,正在做三通一平的工作。
这块地的旁边已经竖起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江城肉联集团昌山县屠宰基地项目的字样,比较详细的对这个项目进行了介绍,上面清楚的写到了这个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年屠宰量将会达到五万头肉牛和一百万头山羊。
陶汉利等人又跟江城肉联集团留在马头镇现场的一位名叫赵守富的经理聊了一下,赵守富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这个项目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他的讲述倒是给了陶汉利他们比较大的信心。
毕竟江城肉联集团五亿资金要真金白银的投到马头镇来,这比什么都更加有说服力。
接下来,几人又去看了看于锐志的皮具厂的工地,这里已经在修建厂房了,再有几个月就能竣工,可以投产了。
于锐志道:“老陶,我这个厂子总不是假的吧你赶紧投资,把厂子建在我这个厂子旁边,咱们做个邻居,该有多好”
陶汉利点头道:“如果原材料充足的话,我是想在这里投资的。”
另外几个投资商也都点头说愿意在这里投资,他们现在正是想扩大投资,大展宏图的时候,对优质原材料是非常渴求的,既然这里能够提供这么大量的优质原材料,他们当然愿意在这里投资。
在后面的两天里,苏星晖和凌安国又陪着陶汉利几人,在昌山县的其它乡镇也跑了一遍,这些乡镇也同样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看了这些乡镇的情况,这些投资商对昌山县的信心更强了。
光是昌山县以后每年能够提供的原材料,已经足够他们这几个人的需要了。
就在于锐志带着这些皮革商人来到昌山县考察的时候,侯氏集团也在江城与江城市政府签订了投资两亿美元兴建一家侯氏电子有限公司的协议。
这个电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电子设备、元器件的技术开发以及制造,包括晶圆、芯片、各种通讯设备等等。
侯光弼本来是想要把这个公司建在苏星晖所在的昌山县的,不过苏星晖说昌山县的各种条件都不足以办这么一家电子公司,他让侯光弼把这个公司建在江城。
这是因为江城是一个特大城市,各种条件都非常好,特别是江城有着许多所大学,在人才的招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电子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招聘,在研发和制造方面,都需要相当多的人才,所以这家电子公司当然要建在江城了。
侯光弼让自己的二儿子侯达俊负责这个项目,苏星晖让侯达俊去跟陆正弘见了一面,然后由陆正弘将侯达俊引见给了江城市委书记万阳波和市长厉浩,绕过了江城市招商办。
万阳波和厉浩对这个项目都非常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亿美金的投资额,更因为这是一个高科技项目,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这个电子公司落户江城,说不定可以吸引来一批同类型的企业或者是配套企业,带动的gdp有可能达到几十个亿。
因此,两人先后宴请了侯达俊一行,然后,江城市政府与侯达俊一行展开了投资协议的谈判,经过几轮谈判,现在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侯氏集团的这个项目将落户江城。
因为给江城市介绍了这样一个大项目,陆正弘跟万阳波和厉浩的关系也进了一步。
万阳波和厉浩上任江城以来,他们当然知道江城市招商办跟陆正弘的准女婿苏星晖之间的一些恩怨,江城市招商办曾经两次跟苏星晖争投资商,结果都是惨遭失败,其中一次,就是争夺侯氏集团。
可是没想到,这一次居然是陆正弘主动将侯氏集团介绍给江城市,让他们在江城市投资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
万阳波由于也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平时在执政理念上与陆正弘就比较相似,两人的私交也还算不错,因此,在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万阳波半开玩笑的问陆正弘,为什么不让侯氏集团到苏星晖那里投资。
结果陆正弘说侯氏集团的掌门人侯光弼老先
生本来是想让这笔投资落户昌山的,可是让侯氏集团到江城来投资,就是苏星晖本人建议的,他认为这对侯氏集团,对湖东省的经济,都是一件好事,侯氏集团在江城投资,比在昌山投资更加合适。
陆正弘的话倒让万阳波对苏星晖有些肃然起敬了,以前他因为苏星晖跟江城市招商办争夺投资的事情,对苏星晖的印象也是一般,觉得他是一个为了政绩有些急功近利的干部,可是今天听了陆正弘的话,真的让万阳波有些意外。
没想到苏
第六百四十一章 萌萌的猛将兄
这一天,许小光来镇政府找到了苏星晖,他告诉苏星晖,有几家采石场这几天又在往他们昌峪公路的工地上送石头,因为苏星晖曾经告诉过他,现在除了他们白云山采石场的石头,其它采石场的石头都不能收,所以他就拒绝了这些采石场送的石头。
不过今天采石场都闹了起来,说他们的石头又没有质量问题,凭什么不收他们的石头,他们还拉了一些人到工地上来闹事,不让工地开工,虽然许小光的工地上工人多,不怕他们闹事,不过他们这么闹,也很影响他们的工程。
听了许小光说的事情,苏星晖问了一下是哪几家采石场,许小光说给他听了,苏星晖不由得沉吟起来。
昌山县的几十家采石场这段时间一直都处于停工整改的状态,这几家采石场也在停工整改的名单当中,他们居然能往许小光的昌峪公路的工地上送石头,这说明他们正在偷偷摸摸的开工。
苏星晖便给凌安国打了个电话,告诉了他这几家采石场的名字,他说这几家采石场正在违规开工,还跑到昌峪公路的工地上闹事,他希望凌县长能够调查一下这件事情。
凌安国听了之后非常气愤,这几家采石场简直太不像话了,违规开工不说,还敢跑到昌峪公路的工地上闹事,昌峪公路对昌山县有多重要谁都知道,这么重要的一项工程,他们居然也敢闹事
凌安国马上就说他会去调查这件事情的,苏星晖说了声谢谢县长,便把电话挂了。
挂了电话,苏星晖把马升叫了过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马升,马升当然也很生气,他马上就说把派出所的民警叫去,把这些闹事的人都给抓起来。
由于昌峪公路首先是从马头镇开始修起的,工程项目部就在马头镇的地面上,苏星晖便让马升给马头镇派出所打了电话,让马头镇派出所出警,然后,他和马升,还带了尹化龙一起跟着许小光一起去了工地。
一到工地,苏星晖便看到一群混混模样的人正在工地上跟项目部的工人对峙,这些混混有二三十个,嘴里叼着烟,手里拿着木棍、水管之类的凶器,有的人甚至拿着自制的砍刀,在手上一掂一掂的,一副拽得不行的样子。
而那些工人们都拿着在工地上干活的工具,像铁锤、铁锹,有的拿着一截钢筋,他们一脸愤怒的盯着这些混混。
这些工人有一百多个,除了许小光从上俊带来的二三十个之外,基本上都是在马头镇招的工人,马头镇的人民风剽悍,根本就不怕这些混混,这些混混到工地上来闹,就等于是让他们干不成活,干不成活,他们就没有收入,这让他们怎么忍得了。
如果不是几个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在中间把双方隔开,估计这些工人们早就一拥而上,把这些混混打得抱头鼠窜了。
马升离得老远就大喊一声:“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到工地上来闹事”
那群混混为头的一个转过头来,斜乜了马升一眼道:“你是什么人敢来管我们的闲事我们跟他们是经济纠纷,你管不着。”
马升道:“我是马头镇的镇长,我怎么管不着你们是哪里的赶快给我离开。”
那为头的一个在这三月底的天气里,就打着赤膊,他个子超过了一米八,块头也很大,一身横肉,他的背上还纹着一只下山猛虎,端的是威风凛凛,他的手上提着一根长约一米的镀锌水管,一掂一掂的,眼睛一瞪,气势逼人。
他对马升道:“原来是马镇长是吧我们来这里自然有来这里的道理,我们采石场的石头要卖给工地上,可是他们毫无道理的就不肯收,那我们采石场也得吃饭吧这些都是采石场的弟兄们,要跟他们理论理论,怎么就不行了”
马升道:“你们要理论就好好理论,手上拿着家伙理论什么”
那人道:“你没看他们人比我们多,手上也都拿着家伙,我们不拿点家伙行吗”
这人一番歪理邪说,倒让马升一时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苏星晖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把眼睛一瞪道:“你问我名字干什么”
那些工人里有认识这人的大声说道:“他叫梁春花。”
这一声让现场有些凝重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许多人都哄笑了起来,笑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就连那些混混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原来,这位就是
昌山县常务副县长石荣怀的姨外甥,大石乡那家采石场保安队的副队长梁春花梁队长。
就连苏星晖都忍不住感叹,这位梁春花先生身材高大,相貌堂堂,那幅下山猛虎的纹身也是气势逼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好一副猛将兄的造型,可是偏偏却取了这么一个名字,这一下就让猛将兄变得有些萌了,完全破坏了他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气势嘛。
马升却没有笑,他在苏星晖的耳边小声道:“这个梁春花是石县长的外甥。”
苏星晖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我记住你了
梁春花的姨夫石荣怀在昌山县的常委会中是第四号的实权人物,梁春花借着他的势,在昌山县不管惹了什么事情都摆得平,所以他行事也是有些肆无忌惮,在他心中,小小的几个马头镇的干部,又算得了什么这都是他姨夫的下属。
说起来,梁春花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他在其它乡镇基本可以说是横着走了,那些乡镇的领导看到他都会陪笑,正是这些人把他惯坏了,让他以为他在马头镇也可以这么干。
那天在他姨夫家里,他倒是听说过苏星晖的名字,据说这个苏星晖是个背景很硬的人,不过在他心里觉得,背景再硬的人到了这昌山县,是龙得给他盘着,是虎得给他卧着,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这段时间,由于采石场停工整顿,左元志他们这些采石场老板都有些坐不住了,这么多天没有收入,这让他们都有些心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