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你在洞里发现了什么”凌渊问。
“那洞里有许多银锭,当中还有两柄剑!”
“银锭有多少可有刻字”
“五两一锭的银子,分成好几个包袱,足有上千两之多,有刻字,是四年前朝
第263章 他怕的是泄露身份
傅容抬头:“此人居心叵测,也难保不是借唐陈两家之事,故意挑起朝臣争端。”
“是有可能。不过,他就没有必要刺杀唐鉴了。”杨肃道,“钱让唐鉴得了,雪娘跟着唐鉴是在这笔横财之前,这说明雪娘原本并没有问题。
“唐鉴有了钱,后来这第三人也出现了,给了雪娘唐鉴给不起她的,这又说明此人财力不弱。
“她屋里搜出来的残余的落花生又说明她在去陈家之前还跟这第三人有往来,那么,这个有钱又有情的人为什么没保住她而雪娘也只字未往外漏”
“自然说明‘有情’是假的,有目的才是真的。”凌渊道,“这个人是有目的地接近雪娘,而雪娘但他不能露面,所以被陈雄带回陈家之后,这人也没有出面把她保住。
“他私下出主意让雪娘借着腹中胎儿想再入唐家门,没料到事情不顺,唐陈两家反而拉锯战似的斗了起来。
“此人怕雪娘泄露秘密,所以借陈雄的刀杀了她灭口,趁机又将陈唐两家矛盾激化。”
傅容沉吟着点头。
杨肃又接着道:“既然推测出来此人是为着唐鉴而来,那在唐鉴别无劣迹的情况下,他若不是为着这笔银子,又会是为着什么呢
“但千两银子于一个能动辙买妆花缎送人的人来说,应该不算什么了不得的,重要的是这批银子上刻了有字。”
“没错。”凌渊道,“官银都有出处,放在洞里无妨,一旦到了旁人手上,尤其还是身为官家子弟的唐鉴手上,能酿出什么祸来,谁能预测得到
“此人图的不是银子,应该还是怕银子露面泄露了身份。”
傅容吸了口气,站起来:“不知王爷可否容我去跟唐鉴问两句话”
杨肃示意管速:“给世子带路。”
凌渊目送他出去,而后与杨肃道:“铃铛养伤的村子,就是唐鉴去的那个柳儿屯!”
“我知道。”杨肃目光深沉了些。
四年前长缨受伤醒来的地方就是在柳儿屯,而通州位于京师东南,自然不会是北郊那个。
那么也就是说,唐鉴去到的柳儿屯,就是长缨“养伤”的佃户家所处的柳儿屯。
“唐鉴方才情绪激动,应该确实不知道杀他的什么来路,我想他也没有说谎。而那批银子又刚好是四年前的官银,那这个人是否可能跟当年那些人有关”凌渊望着杨肃。
“是还是不是,总得实地去看看才清楚。”杨肃说到这里拿起披风:“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带上唐鉴出城瞧瞧去!”
又回头跟谢蓬道:“交代轮值的人仔细看护,这当口,多的是人看咱们笑话。”
唐鉴今夜若真死在五城衙门,唐家就算不能怪罪到杨肃头上,至少也要被牵连,这可就中了东宫下怀了。
傅容这边也在问唐鉴:“唐家耕读传家,从未招惹过匪类,表兄陡遭大祸,定非寻常。
“都出人命的地步了,你可得说实话,除了那笔银子,当真没再得到别的什么么”
唐鉴正迟疑着,杨肃二人就到了。
听说他们要去城郊看看,傅容自也是跟随同去。
顷刻间几骑飞驰出了城门,直奔南郊。
长缨与冯少殷同路到半途,少殷要去岳家,便分道了。
紫缃埋怨她出去没带人跟着,还这么晚回来,她笑了下,解释后来去了跟凌渊傅家他们一道吃饭。
说完又探头看了看周梁他们院里,见还没有灯,知道大约是去衙门了,也不知道唐家这事究竟怎么样
“奴婢已经知道了。”正想着,紫缃笑道,“王爷傍晚着侍卫来回话了的。”
又道:“秀秀那边也来话
第264章 是匪类?是权贵?
剑果然是极普通的剑,市面上大约一两银子左右一把,早已经锈到快看不出锋刃。
杨肃站起来,问唐鉴道:“你确定这洞里当时只有千把两银子和两把剑,再没有别的”
“银子是一千零一十两,我前后数过几遍,记得清楚!此外倒是有些书信舆图什么的,因为潮汽侵蚀,字迹都看不清了,我都全数丢弃了。
“关于这个,方才贻芳也问过我,这就是我方才未来得及说的。”他朝傅容道。
傅容凝眉:“那你确定全部都因为潮湿损毁了”
“确定。”唐鉴道,“因为是全散落在坑里的,本来就湿了,连银子都发了霉,何况纸张我扒拉出来的时候,更是揉搓得不成样子。”
说着他四下看了看,指着不远处一堆白渍:“就是那儿了。”
这白渍遍布于砖土上,看得出来曾经是纸,但字迹已经完全没有。
“那你可记得是些什么样的书信”杨肃收回目光。
唐鉴垂首:“忘了。当时在下慌乱失措,压根无法分神细看。不过零星几个字还是记得,当中有提到‘华阳’。
“字迹也是很刚劲的,看得出来字的主人读过不少书。而且,那些纸张看着也是宣州出的好纸,只是不知为何这两柄剑看上去平平无奇。”
华阳是陕西境内的州县,跟官银的去处倒是合得上。
傅容道:“既然没有要紧之物,且书信又像是有来历,那这银子难不成是被人连着包袱行李一道劫了放在这儿的若是有主的,不可能放在这里多年而无人问津。”
说着他道:“我猜想是这帮匪徒后来也不知遇上了什么变故,所以才舍了银子与凶器逃命去了。
“只是不知为什么他们又查到了表兄身上,从前表兄在唐家呆着,他们不敢杀人,如今被收在五城衙门,便打算混水摸鱼……正因为是贼寇,想来先前才会撤的那么快,也才不敢把雪娘接走。”
“也不是没有道理,”凌渊沉吟说,“只不过就此认定他们是匪徒还是太早了些。”
杨肃没有发表意见,他看了看这四处,走出庙来,又看向山下,说道:“去村子里看看。”
虽然时隔四年,但凌渊总归还记得路途,下山到达当日长缨养伤之处,只见房子门前已经拴了有狗,别的人家已经入住。
一栋屋子而已,委实也看不出来什么,杨肃想起长缨当年就是从此与他分别,心下却有些五味杂陈。
傅容看着这房子,又看向情绪低落的杨肃:“这房子可是有什么蹊跷”
杨肃摇摇头,最终一言不发地上了马。
回到城里已经天亮。
佟琪与闻讯赶到的谢蓬先奉命带唐鉴回唐家去取余下的官银,而后仍押回五城衙门。
傅容要直接去卫所,在街头先分道,告别时跟杨肃拱手:“先谢过王爷为唐家的事劳心劳力,在下回府,定然会跟家祖母解释清楚。”
杨肃还礼:“改日再登门问侯老太君安康。”
凌渊伴着他走了一程,又缓下马速道:“这事你怎么看”
杨肃勒马:“虽然傅容说的有道理,匪类也的确有不露面的理由,但如果是匪类,恐怕是没耐心从雪娘这边迂回下手的。
“既然今日可以行刺,那么之前他亦可趁唐鉴外出,或者直接在雪娘处将唐鉴拿下讨要。”
凌渊道:“这件事发生在柳儿屯,虽然不一定就真跟铃铛的事有关,也不可忽视。”
杨肃没吭声。
他无须吭声,但凡查出来,他自当要让此人也尝尝昔日长缨所受之伤的十倍痛苦!
凌渊最后道:“对方隐蔽得紧,不见得会因为一个唐鉴就露头,没有把握
第265章 “荣叔”是恶霸
杨肃手肘支在扶手上,把事情前后原原本本告诉了她。“我现在怀疑,这个人就是‘五爷’或者是‘五爷’的人。”
长缨环臂沉吟。
线索太少,究竟是不是,她也说不好。但唐鉴这事带出来的线索,确实蹊跷。
“不管怎样,唐陈两家这件事跟我们没有关系,但如果能确定那银子与书信的来历——
“如果它们不是被劫的,而是被有意藏匿的,那那批书信以及衣裳的主人,也许就跟‘五爷’有关。”
长缨道:“如果是五爷的人,那这些东西他就未必是知道下落的了,不然他绝对不会留下后患。可如果他之前并不知道在那里,后来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杨肃望着她:“有可能是因为唐鉴的异常”
长缨问:“你有没有办法求证”
杨肃挑起桌上那件衣服:“只能拿它当饵试试了。”
长缨挑眉。
杨肃靠进椅背里:“你在兵部侍郎府遭过暗算,当时能进入那里的又皆为京师权贵,可见,此人多半是藏在京师,至少他有爪牙藏在京师,而且还有一定身份地位。
“如果这件衣裳的主人在京师,别的人不说,至少制衣裳的裁缝会见过它。这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东西,而且质地做工都讲究,一般来讲,做它的人,以及熟悉它的人都会有些印象。”
“那你的意思是”
“以捉匪的名义放在城门悬赏。”
长缨抬手支颐,凝眉道:“如果无人认领”
“也没损失。我就从官银的出处下手再查。可但凡这衣裳有半点闪失,都能说明我猜测的方向是正确的。
“因为放银子的人,一定不会想让这件衣服被认出来。他那么害怕暴露身份,那么只要衣裳出了差错,就至少能说明些问题。”
杨肃的目光透着深意。
长缨心领神会,点头道:“那就先试试看吧。”
说到这里,秦陆匆匆进来:“禀王爷,禄银查得了结果,庆熹十八年发去陕西的禄银共有两批,一批是给陕西知府的三千两,一批是拨给华阳县的两千两。
“这两批禄银都全数入账,都有亲笔立下的收讫,经查,途中也未曾遇到过劫匪。”
杨肃瞬时凝目,随后起身:“当年接收银两的是谁”
“陕西知府刘畅,以及华阳知县李知驿!”
“去查查这两个人!”
秦陆称是,退了出去。
长缨沉气,望见殿门口慢悠悠踱过去的胖猫,走过去把它抱了起来。
“该剪指甲了。”她道。
“是么,”起身喝水的杨肃扭了下头,随后便找了把小剪刀走过来,“我手重,你来剪。”
长缨便把猫给他抱着,捉了只猫爪子在手。
两人面对面坐着,视线都落在猫身上,斜阳将他们仨儿影子叠成了一片。
……
下晌五城衙门这边发布的悬赏通告就挂上了南城门下,自然且掩去了官银的来历,只声明寻找衣裳的主人,提供线索者给予最高百两银子的赏金。
但因为不能保证能否钓到大鱼,杨肃仍注意力放在线索明确的禄银上。
长缨这两日趁着还未归营,也上城门去溜达了几圈。
那衣裳虽然惨遭风雨蹂躏,但平铺在壁上的它依旧版形完美,让人能想象得出来其主人身段出色,当初穿着它的时候应又是多么俊逸风流。
她回想起她被困时逼问的那些人,个个也非寻常扈从,可京师里权贵如云,究竟谁符合“五爷”身份
随着往来的人增多,自然城里也都传开了,百两银子的赏金,怎可能不吸引人
荣胤担着校阅总教头的差事,连日于校场忙碌,准备迎接各路兵马汇合。
&nbs
第266章 果然是有联系的
吴侧妃有皇孙为恃,且目前来说跟长缨关系不大,她不至于去撩拨她,但高诉明却是要扒下来的。
二人出去之后她即与少擎他们道:“看住这姓高的,还有东宫那边包括后宫的动静也不要放过。”
事实上自打腾骧卫到了他们手上,对东宫的关注就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杨际这里还跟皇帝这边不同,皇帝是绝不许后宫干政,但杨际却面上答应私下里借着后宫之势扶持党羽,这么一来,东宫嫔妃们的动态自然不能疏忽。
说到这里程春就禀报道:“昨儿个属下宿卫的时候路过东宫,听说林侧妃的哥哥担任了此次校阅的禀笔。”
校阅每年一度,因为是短期临时的,因此后勤方面都是兵部派人。
林侧妃的哥哥居然捞到了这样的差事,长缨想了想,就道:“林侧妃与吴侧妃冲突大不大”
刘啸嗨了一声,说道:“去年林侧妃小产,有人指证过是吴侧妃下的手。但属下进来之后没发现她们闹腾,大约是最近太子宠幸的是个叫敏姬的美人。”
“这敏姬又是什么来路”
“没来路。”说到这里少擎也插话进来了,“是跟着原先一个姓梁的淑女进宫的,但那梁淑女也是底下官员进献,但她福薄,没半年就死了,后来杨际不知怎么看上了她这侍女,还赐名为敏姬。”
一个侍女出身,居然还得了太子殿下赐名这可新鲜了。
粗略了解了一番,正打算去衙门饭堂随便吃点儿,这边厢却有管速提了饭笼进来,原来杨肃今儿也在衙门里用饭,听说她上了差,便着人多做了一份,送到她这儿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