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毕竟他自己都是那种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哪里敢要求儿子过多,只要将来人品过关,学习不是太差,混个中上游,他也就满意。
而何芳呢,与李和是绝对不一样的,她对李览也是宠溺的,但是相对的要求也高,要是李览犯了错,她绝对不会手软,下手也比较狠。
李览就从来没少挨过老娘的揍,还经常性的被罚站,但是从来没挨过老子的揍。
所以他现在是怕老娘居多,至于亲爹,他已经摸透了性子,纸老虎而已,顶多凶他两句,他已经不以为然了。
李和有时候想想,某些方面,他倒是比儿子幸运,因为他没有学霸老娘。
学霸老娘通常是争强好胜的主,往往不自觉的以自身起点为标准去要求下一代,是没法糊弄的。李和甚至都能想象的到,万一将来李览和李怡的成绩不是第一或者第二,那该多悲催?
李和不能想,一想多就会为这兄妹俩打个哆嗦。
而王玉兰呢,对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从小到大基本没啥要求,从来不管他们做事对错,只会像老鹰护鸡仔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孩子。
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子女成家立业,然后开枝散叶。子女们稍微有点成就,她都会满足的不得了,还特别为之骄傲。
完全是一个没什么企图心的老太太,也不会念叨别人家的孩子给李和等人做榜样。
何老太太看着闺女板着脸,就道,我给他买的,吃个糖葫芦怎么了。
她也感觉不自在,好像做了错事,其实孩子吃个糖葫芦算什么错事呢?
走吧,咱找个地方去吃饭。何芳拿出纸巾给李览擦了一下嘴巴。
王府井大街不远处就是四海饭店,而四海饭店的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全聚德烤鸭店。
这里是四海饭店新建的总店,不是四海饭店中最豪华也不是最大的一间饭店,而是距离中国中心位置最近的一家饭店。
寿山和周萍父女天天基本都是在这里的,他们把亲近关系的尺度把握的很好,不但李和肯来,连何芳也不拒绝。
这里是商业和政治的中心位置,熙熙攘攘的人流把饭店撑得满满的,正是中午时间,人声鼎沸,上下两层的大厅基本上是没有空座的。
李和一家子是见惯了的,自然是没什么但是何龙是第一次来这里,他也是做餐饮的,跟寿山是同行,这场面他只有羡慕,而生不出一点嫉妒的心思。
周萍把他们带到了三楼的一个专用包间,笑着问何龙,老弟,你那边生意也不错吧?
吴春燕道,不能跟你们比,我就小打小闹,混个肚子。
服务员端水进来,周萍接过,然后给大家倒茶,对李览和何龙的两个孩子道,你们想吃啥,大姨请你们。
何龙的大闺女何娟选了个玉米烙,儿子何虎对着菜单上的肉类选了一个遍。
何龙没好气的拍了儿子脑袋,能好不能好了,乱点什么啊,输猪的啊你!
何虎这才委屈的选了一个酱鸭。
周萍又问李览,你呢,你吃什么?
糖葫李览还没完,陡然又看到老娘的眼色,突然又不敢说了。
李和又替儿子叹了口气。
吃饭的时候,寿山过来陪着李和喝了两杯,有的没的说了不少。寿山一个劲的暗示李和,他没多少日子好活了。这话李和几年前就听了,已经听腻了,不以为意。
吃完饭,周萍抛开店里生意,陪着何芳他们一起去逛街。李和自然不愿意再跟着去,借口看儿子和闺女午睡留在了饭店。
逛街这种体力活完全不适合他。
男人的购物态度很干脆,心中要买一件东西,直入百货公司,购了就直出来。
相反,女人心想要买的一件东西,在百货公司内走一圈,可能要另外多买几件其他的东西才能出来!
商铺只要贴出大减价的字条,女人的目光立即会被吸引过来,非要踱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是天生的购物狂,起码何芳就不是,但是有一点李和很肯定,大部分女人都是挑剔的很,是天生的议价狂,她们买东西或者做生意,永远不会轻易的做决定,不对比个五六家店就生怕吃亏了。
这跟智商没关系,只是女人的本能,在购物这件事上,他们远没有男人那么干脆果断。
何芳同吴春燕和周萍逛到下午四点钟,也才给李览选了两件衣服,自己买了一件裙子。
回去的时候,照例还是何芳开车。
走到半道,她把车停在了路边。
李和问,怎么了?
这是一片正在拆迁的地带,尘土飞扬,但何芳还是拉下车窗,指着旁边的一家店道,还记得那家吧?
记得,咱们在那照过相。何芳生日的那一次,两个人第一次在一起照了一个合影。那个曾经排长队的店已经关门,屋顶已经掀开,工人们拿着铁锤,站在墙上砸来砸去。
只有那块靠在墙边的破旧牌匾还能显示出这曾经是一家照相馆。
不止照相馆,旁边曾经热热闹闹的副食品店煤油店都统统的关门了。
记得就好。何芳什么都不再说,启动开车子继续往家去。
碍于老太太和吴春燕都在,李和没好多问。
只是到家以后,他才问道,你这是怎么,谁惹你了?
何芳望着家里的墙壁道,你不觉得家里缺什么吗?
李和松了一口气,笑着道,缺啥就去买?咱不差钱。
何芳摇摇头,我一个人买不了。
什么东西你一个人买不了,我去给你买。
得咱俩一起去才行。
明说吧。李和猜不到何芳要买什么。
何芳瞪了李和一眼,一改刚才低沉的语气,带着责问的口气道,李老二,咱俩结婚那会,你没觉得缺点啥?
结婚证咱领了,房子买了,车子也有,彩礼我也没少,酒席也办了李和掰着指头算,老家亲戚也带你见了,咱娃也有了
李老二!何芳愠怒。
李和赶紧哄道,那到底缺啥啊,你说呗,我真的想不起来。
咱俩没结婚照!何芳终于说了出来。
我当什么呢。李和恍然大悟,话说回来,两个人当初结婚,愣是没一个人想起来要去拍结婚照的,这个也不怪我,咱们结婚那会,也没人时兴这个。要不赶明去补个?
其实他可以不在乎这些,既然何芳在乎,他倒是不妨去迁就一下。
真的?何芳突然又露出了小姑娘的那种天真,不相信李和这么容易说话。
我说,又不是上刀山下油锅,就拍个婚纱照嘛,我陪你就是了。李和大包大揽。
女人啊,通常是想一出是一出,他今天敢不同意,后面肯定没完没了。
637、大会堂
而且,他自己也从来没有照过这玩意,不妨去赶个潮流。
虽然拍婚纱照舶来已久,可从民国开始,照相机都不普及,何况是婚纱照,穷人穷的叮当响,只有富裕阶层才会去照结婚照,往往看当时的照片带有鲜明的模仿色彩。
建国以后穿婚纱拍照的人极少,结婚照大多数就是穿军装工农装的半身照片,讲究点的男青年大多身着中山装或者呆板的西服,女孩普遍留着刘海,编两个辫子,穿着比较时髦的衣服。
两人胸前各带一朵红花,头往中间一凑,师傅快门一按,暗房里冲出几张黑白照片,就算结婚照,有点像结婚证上的二寸照片。
进入八十年代他们这一代人的结婚证终于不需要再对着**宣誓了。
伴随着开革开放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时尚观念有了质的飞跃。
最大的变化就是社会变得更为港台化或者说类西化,许多的大城市都有专门照结婚照的影楼,婚纱照开始盛行,深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将婚纱照挂在床头朝夕相伴是新婚夫妇最开心最值得炫耀的事。
可是普及程度也还是有限,女方更多的是物质性的要求,三转一响一咔嚓要是齐全了,才算有面子。至于其它的都属于可有可无,女方到男方家办酒席,倒上两三次公交也无不可。
及至到九十年代初,自由恋爱的熊熊火焰已经燃烧起来,都改革开放了,都发展起来了!快速商业化的社会催生出第一批以拍摄婚礼和婚庆策划为生的人。婚纱拍摄逐渐有了产业化的趋势。许多过去的综合照相馆纷纷转变为专业的婚纱摄影店,且不管规模大小均只拍婚纱照。
何芳听李和同意了,高兴的很,第二天就把李和拉到了影楼。
她择了件洁白色裙子,李和挑了件西装打了领带,皮鞋擦得锃亮。
化妆师给何芳脸上都打了点粉底,画点眉毛。也要给李和打粉底,李和急忙就拒绝,他可不想做那种磨皮小生,自然最好。
何芳道,擦一点,不然灯光一照,拍下来不好看。
李和摇摇头,就这吧。
站在室内的一堆绿色植物里,靠着一堵风景如画的背景墙,重新理了一下领带。
摄影师正准备拍,何芳看着胸口别着的大红花手里捧着的白玉兰,怎么看怎么别扭,不自信的低声问李和,这个怎么样?
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
李和道,俗气,俗透了!
流水线似的摄影,根本没个性可讲。
那就不戴了。何芳把大红花和白玉兰都放下了。
手扬起来,不要那么叠着啊。摄影师让何芳摆个千娇百媚的姿态。
就这么着吧。何芳把手交叠在前面,不愿意摆什么姿势。
李和也只是把手垂着,同样笔直的站着。
摄影师无奈,最终还是按下了快门。
从影楼出来,何芳的脸上没有李和想象中的那么高兴,就道,要是不满意,我去请好的摄影师,多大个事。
只要有钱,国内外的摄影团队多的是。
有就行。
真的?李和努力从她的表情上分辨这话的真假。
当然是真的。
可是我感觉你不高兴。
何芳翻个白眼道,我哪里不高兴了,我只是想要是结婚的时候就拍,那不是更好。
都一样,现在补照样不晚。
怎么能一样,你看我鱼尾纹都出来了。何芳说的有点泄气。
李和道,显得成熟,更耐看。
成熟女人不一定漂亮,但身上绝对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毕竟天生丽质的女人只是少数,而后天的气质却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漂亮的女人让人眼前一亮,有独特气质的女人则令人回味无穷。
何芳笑着道,谢谢你老的夸奖,走吧,回家吃饭。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颁奖大会的前一天,李和去招待所拜会了来自省里的代表团。省里来自教育系统保安系统金融系统公路系统公安系统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奖状单位奖章个人等六七十号人都在这里,许多人都无聊的在里面打牌。
带队的是省委劳动厅的朱厅长,待周局长介绍完以后,他笑着道,李董事长,我们是翘首以盼啊。
朱厅长,你太客气了。李和笑着道,朱厅长,你有什么交代尽管说,我都听你的。
朱厅长道,主要是会风会纪,等会我会统一宣讲。
李和心里早就有预料,人民大会堂虽然已经对社会开放,可不代表就是随便的地方,从主席总理,到开国元勋,连在人民大会堂喝一杯茶都要自掏工资,何况是他这种普通人。
他同朱厅长本来就交集,没多少话说,只是随意寒暄了几句。
他在走廊里抽完一根烟,周局长就喊他去开会。
在旅馆后面那破烂狭窄的小院子里,所有人都聚集在这里,或站着,或坐着,或蹲着。
同志们,咱们主要讲一下明天大会的注意事项朱厅长喝了一口茶,把保温杯抱在手里,继续道,我主要是强调这个守纪律讲规矩,大家要明白人民大会堂是什么地方,那是全国十三亿人民代表共商国策的地方!
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小错提醒动辄则咎,坚持高线。
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交头接耳
该鼓掌的时候要鼓掌
对未履行请假程序或请假未获批准不参加会议的,擅自迟到早退中途离场的,均要进行通报
我还得提醒下各位老烟民,人民大会堂是严格控烟的地方,有的同志不要抱侥幸心理,厕所都不行!
朱厅长生怕别人听不进耳朵里,许多注意事项翻来覆去的讲了好几遍。
李和回到家的时候,何芳也开始对着李和耳提面命,她真的怕李老二在关键时刻犯二。
李和没好气的道,我又不是傻子!
638、为人民服务
晚上睡觉,何芳要和他分开睡,打着不让他耗费精力的名义。李和只能望床兴叹,早早睡去。
早上天还没亮,他就被何芳给拽了起来。
他看看闹钟道,还没到六点,着急什么?我再睡会。
赶紧去洗个澡,洗完澡就吃饭。何芳一边给他找衣服一边训斥道,你连儿子都不如,他到时间就起来了。你也赶紧起来,好早走,现在堵车太厉害,总要预防一下,要是堵在路上,你哭都没地方。
李和想想也对,堵车现在都成了老大难问题,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拼命的建设卫星城镇和立交桥,中心城市的人太多不说,路况也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