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李和道,你留着吧,让张兵送。
下晚的时候,平松来向李和汇报理发店的处理结果。
人已经赶跑了。
赔了违约金?李和想房屋没到期就撵人,总归要按照规矩赔偿违约金的。
平松道,我给他,他也不敢要。
就这吧。李和没什么愧疚感,只是突然问道,二狗哥是谁?
平松愣了愣,红着脸道,是我弟的小舅子。哥,他惹着你了?你要是不高兴,我立马让他走人。
李和摇摇头,终于想起那句‘一人得道九族升天’。
4月末,江南的树花逐渐告一段落,而北方的苹果海棠梨花还在斗艳,熙熙攘攘的群花间,蜂蝶飞舞,好不忙碌。
院子里珠圆欲滴的樱桃果还没成熟就被李览用竹竿给敲了一地,然后捡起来不停的往嘴里塞。
李和没去拦着,随便他折腾,不过跟着酸倒牙,那些还是没熟的果子呢。
院子里的杏子草莓,都没有一样能逃得了李览的毒手。
老子等会去给你买。怕李览吃多了闹肚子,李和不能再由着他下去。
买多多!李览比划了一个大圈。
行,给你买多多。对李和来说,哄孩子真的挺累的。
何芳回来的时候,李老二已经穿上了大裤衩子。他对着闺女自然是怎么都是抱不够的,当然何芳也不肯让他多抱,她担心他太马虎,抱不好孩子。
无奈,李和从这天起,他便抱着茶壶从屋里挪出来,一心一意晒太阳。
晚上的时候,夫妻二人干脆烈火,自不必说,终于吃上了炖炖有肉的日子。
不过热乎没过一天,何芳就对李老二开火了。
孩子学习你就不抓一点?看着李览作业本,何芳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我跟你说过,孩子习惯养成很重要,之前他写字虽然不算好,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很规范,你看看现在,跟狗爬的一样这才多才时间,你没纠正,不上个心,现在都偏了。
李和瞅瞅李览的作业本,笑着道,才幼儿园,没那么夸张,这写的还可以。
他倒不是敷衍,李览毕竟随李老头学过几天字,字的结构都挺不错,何况小小年纪能把字写的这么工整已经是不易,他觉得何芳有点挑剔。
这叫可以?你有没有长眼睛啊?何芳无奈的叹口气,你不能严于律己就算了,不能再让孩子学你那一身臭毛病。
你这娘们说话越来越没谱了吧?李和不高兴,认真学习是好事,可得有个度吧?知道什么叫适度吗?
把身子摆正,不要爬桌子上写字。何芳见李览又弯腰写字,抓着他的肩膀,扶着他的腰,耐心的道,还记得妈妈怎么说的吗?头正身直两脚平,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沿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李览是懂非懂,僵着身子,抓着笔,瞬间茫然。
突然李怡的哭声从卧室里传过来,何芳急着去看闺女,气的踢了李和一脚,你来教他,今天你要是不把他纠正过来,中午就甭吃饭了!
哎。李和无奈的接过调教儿子的重任,很严肃的拍拍李览的肩膀,儿啊,你老子中午能不能吃的上饭,就全靠你了!不要这么看着老子,赶紧写啊。
恩。李览又习惯性的爬在桌子上。
把腰挺直了。李和又随时给他扳直,你不会真想饿死你老子吧。
李览挺胸抬头的动作还没持续两分钟就又恢复原样,李和就在后面不停的纠正。何芳说的对,他既不希望他儿子成近视眼,也不希望他儿子成罗锅,还是从小纠正的好。
他正和儿子较量呢,董浩进来说家里来客。李和到门口一看,居然是老熟人。
周局长,你这是有何贵干?
贵干不敢当。周局长见李览在堂屋写作文也没进屋,就坚持那样站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通知函道,恭喜你李和同志,你成功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哦,谢谢,谢谢。李和莫名其妙,他现在的户口都已经不在老家了,为什么会把通知发到县里。
虽然政策上是号召大学生毕业回基层去,全国缺少人才的基层单位每年都要派上几张小轿车到各个大学拉学生到基层体验生活博好感,希望他们毕业去基层。
但是真正的胸怀**大目标,冲破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鄙弃商品货币之类的花花世界,坚决要求毕业回农村,当一名不拿工资不吃商品粮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农民的人基本是少数。
都好不容易把腿上泥洗干净,哪里还愿意踩进去!越是农村过来的,越是在意这些。
大部分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关心商品粮户口,包括他李老二都不能免俗,他当初为了少麻烦,就把户口办过来了,所以他现在的户口早就不在老家。
周局长继续道,省里的劳模代表和五一劳动奖获得者明天将抵京,李同志要是不介意,大家可以一起过去认识,认识。
一定,一定。家乡人过来,李和不好失礼,倒是给了应承。
周局长人走后,李和把通知函打开一看,居然是两份,一份是皖北五一劳动奖章,一份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何芳接过一看,给了李和一个怀疑的眼神,笑着道,明天给你买几件像样衣服,少去丢人。
听你的。李和没拒绝。
晚上,两个人运动完,他直接躺床上睡觉,何芳去了书房。他都要躺床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大概是水喝多了,起身上了厕所。
回来的时候,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他能看见何芳的背影。
李和轻轻推开门,凑趣过去,见何芳正对着报纸的招聘版看。
我说,你要去求职?
是啊?何芳回过头,笑着道,孩子呢我妈能看着,你说我在家里能干嘛?
李和拉了一把椅子,握着何芳的手道,有我养你啊,你怕啥,安心在家看孩子吧。
何芳道,凡是听信这句话的女人最后都会差点饿死。
你说这话真没意思,说的好像天下没好男人似得。
李大老板,我的事啊,你甭操心,管你自己就行了。何芳把双手搭在李和的肩膀上,笑着道,去睡觉吧,明天早起咱们去逛街。
李和无奈道,你要是真想做事,咱们家的厂子和公司多的是,你随便选一个去上班是了,何必到别人家受气。
何芳把桌面上的东西一收,笑着道,明天再说吧。
一夜无话。
635、逛街
一大早,何芳就把李和给拉起来。
李和还要赖床,被她狠狠的踢了一脚,快点起来,别磨蹭,说好一起去逛街的。
困死了,别烦我。李和还是不想起来,春困秋乏,总想多睡。
不要再让我动手啊。何芳已经漾起了衣服撑子,作势要往李和身上砸,李览在旁边看的咯咯笑。
这么盼老子挨打啊!李和看儿子幸灾乐祸,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李览吓得立马躲到了老娘身后。
快点起来,给你五分钟。何芳拉着李览就去吃早饭了。
李和没辙,只得起床。
通常他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抽根烟,然后喝茶,不过现在何芳已经不惯着他这毛病,先吃好饭再说,吃好饭之后爱怎么着都行。
当然,李和可以不听,继续我行我素,但是何芳敢和他吵一早上。
生活的矛盾其实还有大部分来自于一些细节的,比如可能对某个事情看法不一样,如果不懂让步,那才叫糟糕。
为了家庭的稳定和谐,李老二不得不做出妥协。
听说姐姐一家要逛街,何龙一大家子也要跟着去。李和已经把他新买的沃尔沃从停车场开过来了。
何芳道,那才能坐几个人。
她还是坚持要开面包车。
虽然李和同意开面包车,但他还是让董浩和张兵也开了一辆车跟在身后。
何芳开车,他坐在副驾驶上,感觉方向不对。
你这是去哪?
去王府井或者西单都行。
李和小声道,咱们去东方百货,自家的方便,去王府井那干嘛?
卢波这两年除了搞批发市场,就是搞百货公司,虽然在全国排不上名号,但是京津冀唐地区还是首屈一指的。
何芳笑着道,就因为是自己家的我才不想去,你是不知道,我去过一次再也不敢去了。
怎么?李和不解。
何龙在一旁道,姐夫,你是不知道,咱不能去,一去那热情劲咱受不住。别说是我姐,就是我去,一毛钱都花不掉。
李和皱皱眉头,对卢波有点不高兴,这明显是公私不分了。
何芳一边开车一边道,也是卢波心意,都是人家花钱的,你别冤枉人。
行了,我知道了。听何龙这么说,李和也不想去自家的商场了,天知道要弄出什么大动静。
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去别家的店好。
车子到了王府井,吴春燕和何老太太就带着孩子们去找玩具,何龙跟在后面付账。而何芳就和李和一起到了服装区。
何芳挑一件,李和试一件,总之由着她折腾。
但是,李和不得不承认,逛街是个体力活,磨蹭了一个多小时,何芳才给他选了一条裤子。
看看这件行不行?何芳又把一件灰色的西装递给他。
这已经是第8件了。李和把西装套在身上,笑着道,差不多就行,哪里这么多讲究。
这件不行,太老气。何芳围着李和转了一圈,不停的摇头,对着李和的抱怨充耳不闻,对旁边的服务员道,小姐,麻烦把那间带袖扣的拿给我看看。
李和不得不照着做,这是第9件。
最终何芳还是选定一件咖啡色的,围着李和怎么看怎么满意。
还不错,就这件吧。李和虽然偏爱蓝色和黑色,但是咖啡色这种深色,他也不拒绝,但是太艳或者太潮,他是肯定拒绝的,骨子里他还是那种中规中矩的,绝对不愿意标新立异。
李和看看标价,再看看何芳的脸色,发现她的变化挺大的,要是在以前,绝对是没可能花五六千块钱买一件西服的,现在居然做到了刷卡面不改色。
看看时间,一上午没了,统共就买一套衣服。
何芳还要继续到其它店里去继续看看,李和赶忙打岔道,咱们去找找孩子,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俩孩子这么长时间找不到你,估计这会正闹翻天呢。你要是想继续逛,就下午逛,一起先去吃个午饭,午饭后你也买几件衣服。
他实在是不想继续逛,只能拿孩子出来做挡箭牌。
何芳算是同意了,两个人就出门去找何老太太她们。
大概是休息日,街面上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这一片商铺多,摆摊的也多。
都在可劲的吆喝着,买不买不要紧,看看我们的新产品。新产品,造得好,男女老少少不了
不是卖假盐,也不是卖假药,不能拿人民的生命开玩笑
走一走,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过南闯过北的,跟着老毛打蒋匪的。游过山玩过水的,留过洋访过美的,大马路上亲过嘴的,还有火车道上压过腿的,不要错过机会,都过来看一看
改革开放搞得好,万里长城永不倒。我说好不算好,大家眼光是领导。我说妙不算妙,大家一看就知道。洪湖水浪打浪,你要啥样有啥样。有注册,有商标,全国各地都畅销。不骗人民不骗党,合格产品才出厂。不好的产品咱不卖,咱不给国家搞破坏
有厂址有电话,产品远销加拿大;加拿大总统用得好,带着布什往中国跑
来往前站往前看了,大金链子三十块钱一条,三条才五十
李和听着摆摊的说的好玩,忍不住停步听了几句。
走啊。何芳把李和往前面拉,想听我来给你说。
那你说。
听好了。何芳转过一个巷口,看周围没人,立马掐着嗓子,压着调门,梗着脖子,重重的咳了一声,学着摊贩唱,来往前站往前看了,大金链子三十块钱一条,三条才五十,哎呀,老妹,我求你了,你别老瞅了!你买一条吧!一条才三十,你买三条我给你五十块钱!今天这个金链子我跟你说,老人越戴越年轻,小孩越戴越健康,女孩子越戴越漂亮,你看我告诉你这钱真不是攒出来的!都是花出来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没酒你还得醉!
一直没断气,和贯口一样又快又急又稳!
哎呀,我说老妹,你不去练摊都浪费你才华了!你还去找什么工作啊。
李和想不到何芳还有这个本事,这种既不算快板,也不算贯口,只是单纯的顺嘴溜子,但是调门非常的好玩,一般人学不来何芳这么惟妙惟肖。当然,她也有优势,这种顺口溜子还就得配那点东北大渣子味,不然就没味。
何芳笑着踢了他一脚,滚一边去吧。
在百货公司的门口,两个人找到了何老太太等人,正同许多人一样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休息呢。
李览手里的糖葫芦已经吃了一半,看到老娘过来,习惯性的就要藏到身后。
今天允许你吃,但是只能吃一串。李和直接做主。
636、婚纱
他偶尔倒是挺心疼儿子的,人家说严父慈母,他们家倒是反着来的,是虎妈猫爸。他虽然对李览也有标准和要求,可绝对没有何芳那么高。
李和平常顶多对着李览凶几句,至于下手,那是绝计舍不得的,想当初老五调皮到那个程度,他也就吓唬一下,就是真气急了,也就朝着屁股搂几下装个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