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640、民企
国歌结束后,还是按照规矩领导发言。
全国职工要继续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发扬创业精神,积极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为推进祖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去年以来,在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好势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会场上突然出现了交头接耳的声音。
李和不知道别人听出了什么,但是他好像明白但是又不是太明白。
会餐的时候,他的筷子也没动几下,只是把杯子里的水喝完了。
不只是他是这样,大部分人都没动筷子,甚至连酒都没动。
为了形象,连肚子都不要了!
李和不时的瞄一眼胸口的那朵用薄薄的红绸扎成的大红花,再看看别人都这么戴着,也就没觉得有多别扭了。
会餐进行到差不多,他同大多数人一样伫候领导来敬酒。
你们的条件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发生的巨变是中国民企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确实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谢谢领导关心。李和举杯饮尽杯子里的酒。
又是咔嚓一声,他这一天他拍了他一辈子的照片。
晚宴结束后,李和随着人流出去,不停的听到大家讨论的是民营企业。大多都是窃窃私语,他也没听明白大家讨论出来什么。
他没有急着上车,在绚丽的霓虹灯底下大马路上抽了两根烟,还是没有想明白。
人在这里!
不知道谁突然喊了一嗓子。
李和猛然看到一群人拿着话筒和摄像机朝他这边过来。
他吓了一跳,赶忙躲进了车里,吩咐张兵赶紧走人,也忘记了找记者要照片的事情。
回到家,何芳看到李和还坐在椅子上发呆,不去洗澡,问道,发什么呆,快去洗澡。
李和摇摇头道,没啥。
没啥你还在发呆?
李和想了想,还是道,我说说吧,你给个意见。
论觉悟,他是拍马都追不上何芳的。
你说说看。
李和把晚上领导的讲话大致的说了一遍,然后道,我琢磨好几遍,都没琢磨透。
何芳不敢置信的道,你真没有反应过来?
李和没好气的道,我要是想的过来,还能问你!
他严重感觉到智商受侮辱。
嘘!小点声。何芳气的拍了他一巴掌,不然妈以为咱们吵架呢。你说,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你别吊胃口行不行,直接说吧。李和又顺势点了一根烟,为了想这个问题,他脑子都想的痛。
何芳问道,你说这不管是劳模和劳动奖章,至今有一个个体户和私企业主拿过吗?
你这意思是我是第一个拿五一劳动奖章的民营企业主?李和觉得这个玩笑有点大。
何芳愣了愣道,敢情你还不知道?
谁能往那里想,我以为各行各业都有呢。李和这会算是回过味儿,他仔细一想,在他之前还真没有一个劳模和劳动奖章获得者是出自民企的。而现在他却突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民营企业家,想想还挺带范。
何芳揉揉脑袋,一副无奈的样子,道,我就不明白,你这脑子一天到晚都想着什么呢?
李和不好意思的道,那你继续说。
何芳严肃的道,而且这是第一次这是第一次把民营企业主定位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你想想以前有这种说法吗?这等于承认了包括民营企业主在内的六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们也是劳动者,在政治上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政治平等。李和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是要给民营企业这个新兴群体话语权。他富可敌国,但是为什么总觉得活的憋屈呢。
因为民企不属于先进阶层,不属于劳动生产力的贡献者,在党章里,他这种人属于‘其他革命分子’,而不是后来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他也是有机会和许多大佬谈笑风生的。
至于现在,能拿上五一劳动奖章都是天幸。
何芳笑着道,有了民营企业的劳动奖章的获得者,那么以后也许有民营的人大代表和党代表。
肯定会的,说不定还会改党章。
第一个民营企业的人大代表比较早,至于民营企业的党代表是在新世纪以后。
第二天一早,他特意买了一份报纸。
头版头条是:《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指出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不要拘泥于比重问题而束缚自己。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这真是平地一声雷。
李和发现,他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历史。
这一刻他不知道是该惊还是该喜。
副版是他的照片,何芳也看见了,拿了剪刀给他裁了下来。
然后又道,我一个学生在报社,我明天给你找底片。
李和没拒绝,恩,不要让人家摸到门口了。
641、广告
他又重新逐字逐句的把那篇头版仔细的读了一遍,通篇最重要的就是三点,第一是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
第二点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第三点是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李和发现,他还是白兴奋了一场,也太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这份意见书只是名称跟后来的那份的名字差不多而已,对民营企业的准入还是有限制的。
实际上只是在十四大报告的基础上加以内容阐释,还是秉承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相当于两高司法解释。
不过已经是不错了,相当于在水库上挖开了一条小口子,涓涓细流终能汇成大江大河。
他把那张何芳剪下来的合影给塞进了他们俩结婚证的框子里的一角。
何芳调侃道,这就骄傲了?
李和不屑的道,我帅我也没有骄傲啊!
他是世界第一了!
他是中国第一了!
他骄傲了吗!
他李老二也没骄傲啊!
何芳噗呲一笑,少得瑟。明天是五一,咱们要不要带孩子出去玩一玩?
去哪玩?
你说呢?
北戴河?
何芳摇摇头,太远,开车路上不好走,那边路况我知道,颠簸的很。
李和道,那你说吧。
何芳道,去香山吧,那边有缆车,带孩子坐缆车。
中。李和同意,毕业前夕同学一起去过那里,当时他还承诺过王慧,等缆车开通,就带她去做缆车。
可是时过境迁,估计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
他们一家子要去出游,何龙夫妻却没法跟着,正是旅游旺季,生意好的不得了,公婆俩哪里能舍得赚钱的机会。
何芳开车,李和坐在副驾驶上抱着李览,老太太在后面抱着李怡。
车子要驶离市区,进入郊区省道的时候,何芳嘴巴努向路边的广告牌道,那个广告是你们做的吧?
说着还减慢了车速。
李和回过头只能看到背面,但是广告牌是双面的,他依然能清晰的看到那个广告牌:宝马汽车,时尚大气,有口皆碑。
什么玩意!这是。
对于这个莫名其妙的广告词,有点不高兴。
宝马汽车的第一辆微型卡车已经下线有好几天了,他是知道的。仰勇善于造势,当时闹的很轰动,中央省级领导都去剪得彩,他是满意的。
可是绝对没有想到,广告词是这么个熊样。
跟路边的那种果汁饮料的广告没有两样,和那种什么‘某某果汁,贵族的享受’一个样,前几天他还在嘲笑别人家呢!
现在结果自己家都是这样!
他能忍才怪。
到香山以后,他把车停在停车场,让张兵和董浩先护着何芳娘几个先去缆车上玩,人多别撞着挤着。
他自己拿着手提电话给仰勇打电话。
仰勇听到李和的声音,心里有点没底,根据实际经营总结,只要是李和主动打过来的电话,肯定不是好事。
李先生,你找我有事?
你们是不是投了广告?李和一上来就气势汹汹的问。
是的。仰勇有点莫名其妙的。
我问你广告词是什么?
宝马汽车,时尚大气,有口皆碑。仰勇还是小心翼翼的说了出来。
李和道,你觉得好?
李先生,你也知道,我们本来对广告这一块就不懂,我们是委托浦江的一家咨询公司做的。仰勇见李和没吭声,就继续道,李先生,你是不是有什么意见,我们一定改。
我意见大了,请什么咨询公司不好?请这种?李和怨气很大。
仰勇想了想,还是直言道,这个是人家介绍的,说做的不错。
谁介绍的?简直是交友不慎!害你你都不知道!
这个仰勇犹豫了,一咬牙,还是道,是李爱军介绍的。
他不卖也得卖,两个人顶雷总比他一个人顶雷强。
李爱军介绍的?李和有点不相信,他没事给你介绍什么广告公司?
仰勇道,他之前的鞋厂不是要做市场调查吗?就找的这家公司,后来又做了一点电视台广告,都是这家公司继续接的,效果很不错。
其它的先不说,那种广告词,你们也能同意?李和想不到真的是李爱军介绍的。
我们公司的一起讨论的,总体感觉都还不错。仰勇说的很是委屈,比国内许多厂家都不错,而且广告做出去以后,有意向的询问电话就没停过。
李和无奈的道,咱们能不能学会与国际接轨?不能光和差的比,能不能和好的比一比?
突然发现,哪怕宝马这个牌子放在他手里也是一股渣渣味。
李先生,你有什么好的广告建议吗?仰勇心想,李和既然不满意,肯定有自己的方案。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宝马车!李和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宝马车!仰勇反复跟着念叨了好几遍。
李和甚至能听见那边拍桌子的动静。
怎么样?他还是有点明知故问。
好,好,太好了!李先生,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仰勇这一刻不得不佩服李和的智慧!
中国有句俗语,‘人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是说明中国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这里却被李和给巧妙的利用在车上,这句广告语很形象地说明了宝马汽车受欢迎的程度,夸张地表示,只要有路就会有宝马的汽车。
因为好东西大家是认同的,多数人选择的总没有错。
好,那就用吧。虽然是盗窃,李和也不免得意这种先知先觉。
642、黄牛
挂掉电话,从停车场出来,正准备往公园里面去,一摸口袋没有门票,再看看排的长长的售票窗口,人头攒动。
正是休假的旺季,作为全国知名景点,人不用说都肯定多,本地的,外地的,一股脑的往里面扎。
从这里他也发现男秘和女秘的区别,要是细心一点的,进去之前能不给他备一张门票吗?
他正四处张望,一个背着小布包的妇女站在他跟前问道,大兄弟,要门票吗?
要,多少钱一张?
三十,就剩最后一张了,你去找别人也拿不到票。要的话,我就拿给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