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总之,羊部的人认为,从那之后,他们才种植稻谷,开始了定居生活,并将稻作技术传遍南方。
不管这传说真伪,黑夫觉得,这能把握到诸越的一个特点。
岭南诸越,都崇拜动物神灵,闽人崇蛇,吾等已知。南越四部,分别为羊鳄(蛟)马蜂水牛,产珍珠的合浦一带,还有鱼部。瓯越则信蛙,骆越信鸟。
因为信仰的洛阿神不同,诸部相互攻杀不在少数,比方说南越人喜欢吃蛇,这一点就让崇拜蛇王的闽人愤愤不平,南越人跑到瓯越土地上,捕青蛙食用,甚至会引发两部的战争!
这也是南越和闽人瓯人都敌对的原因,因为他们啥都吃啊
针对越人诸部的这种特点,结合在闽越玩蛇,扯起龙旗说成是蛇的经验,黑夫产生了一个想法:
未来会变成中国代名词的‘龙’,它的特征,不就能将这些越人的神,统统囊括进去么?
那神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身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你说巧不巧,颔下的胡须,正似山羊胡子
嘛,只要作画够细致,什么图腾都是可以往上加,龙这东西,就像中国文化一样,兼容并包,博大精深!
于是黑夫有了个想法,或许可以将中原的龙,嫁接到南越来,通过长期洗脑宣传,让岭南诸越相信并接受,神龙,它凌驾于所有部族动物神灵之上
黑夫在五羊石像前,与利仓吴臣二人聊了这个想法,利仓拍手称好,吴臣却提出了一个傻乎乎的问题。
君侯,骆越信鸟,但龙不长翅膀和羽毛,还有瓯越信蛙,龙好似也与蛙无甚关系啊
龙为何能飞?
黑夫反问道:因为龙有鸟的飞翔之能,至于它为何无翅,或许那是对隐形的翅膀,凡人无从看见。
吴臣想想,似乎也有道理。
至于蛙
黑夫陷入了沉思,随即大笑道:利仓吴臣,汝二人听过龙叫么?
别说听,见都没见过,两个青年连连摇头。
我听过一种说法,据说雷声就是龙吼。
黑夫指着天开始扯淡,也不怕老天爷听不下去一道霹雳将他轰死,而利仓吴臣抬头看看,发现番禺上空万里无云。
我又听梅鋗说,西瓯人认为,蛙乃雷王使者,因为每次打雷,田间的青蛙都无比欢腾。
黑夫觉得这个难题已经解决了,拊掌开心地说道:
既然如此,将龙说成‘声似蛙’,何如?
在黑夫设想中,以后岭南的神龙,一张口就是呱呱一片。这主意虽妙,但毕竟只有个雏形,还得经过缜密的计划,再慢慢实施,在此之前,黑夫得先为入岭南的第一战,论功行赏,以激励军心。
十二月初,共敖安圃去疾等人来到被秦军重占的番禺城,将战功簿册交给了黑夫。
簿册上,每个立功军吏占了两行,第一行是名字职位,第二行是斩首数,以及军法官提议,该授予的爵位。
坐罢,汝等递来这名单又长又宽,够我看半个时辰了。
黑夫有个习惯,每逢战后论功,他会将每个立功卓著者的履历,都了解一遍,他坚信,猛将必发于卒伍,而实战,则是将有才之人筛选出来的最好办法,他总不能永远依靠这几个旧部,总得有新人层出不穷,才是良性的。
老部下们知道黑夫习惯,所以也各自坐下,不敢打搅,去疾更是忍了忍,将到嘴边的推荐咽了回去。
黑夫就这样一路扫下来,偶尔看到有卓著表现的人,便会发问,一般来说,他都尊重军法官根据律令建议的升爵,只是极个别有所损益。
军队庞大,从都尉到百长皆有涉及,等看到接近末尾时,一个熟悉的名字,忽然映入黑夫眼中!
左边那行是战绩:押粮遇越人袭扰,舍舟登岸而战,损五十人,斩首两百级,盈论,当升爵两级,为不更。
而他的名则是
回头又看了一遍右边那行,黑夫的粗眉毛挑了起来:
治粟都尉萧何麾下,辎重营百长,韩信?
第686章 不知足
番禺城的地势,负山险阻南海,第一次战争时,秦军中路军将此地作为大本营,经营了一段时间。只可惜当时准备不足,在疫瘴和兵变的双重打击下,不得已放弃。
现如今,黑夫将代表自己这关内侯身份的赤色交龙旂插在城头,宣布秦军永久占有此地。
中原的腊祭这天,连南郡都是冰天雪地,可在岭南番禺,气候居然只是微凉,满山树木依然苍翠。
在山与海交汇的地方,黑夫让全军集合,要在今天举行一场仪式:为有功将士授爵!
庞大的船队泊于海上,数万人则在城外摆开阵势,蔚为壮观,被拘为隶臣妾的越人看到这一幕,亦不由心惊。
都尉共敖,将武昌营出三关,夺四会,至番禺,沿途数战,全军共斩首虏八千级,虏越人二万九千,功勋卓著,按律当拜爵两级,由五大夫升至右庶长。
假都尉东门豹,斩首虏三千一百四十六人,虏越人五万八千人,当升两级,由公乘至左庶长。
按照秦军的规矩,黑夫是无权决定裨将军任嚣的赏爵的,所以,他只宣布了都尉别部司马一级别的功爵。东门豹共敖等都尉则宣布率长五百主一级别的功爵依次往下,直到什长宣布各什。
在宣布完毕后,但凡是要赏爵至大夫以上者,皆要发往咸阳,由皇帝授权丞相御史确认,才算完成。不过,大夫以下的四个爵位,黑夫却是有权在军前直接授予的
他让嗓门大的侍卫手持铜皮扎成的简易喇叭,声震四野:
三军之中,因功勋卓著,斩首盈论,连升两级,至大夫以下者,出列!
同时满足这一要求的人不多,稀稀拉拉,有数十人站了出来,他们之中,有因为作战英勇,直接升到上造的刑徒黔首,有二十多人。也有小规模作战中,斩首远超要求数量两倍以上的百长屯长,仅有数人
在秦军中,集体功劳比个人功劳要难,能连升两级的,都是下层军吏里拔尖的人。
韩信,亦在其中。
他们在传令兵指引下,来到前边,站成一排,当听说昌南侯要亲自来册爵时,脸上表情各异,有的兴奋难耐,有的激动莫名。作为下层军官和小兵,甚至是刑徒,这些人连见到黑夫的机会都少,更何况他老人家来亲自嘉奖?
众人翘首以盼,不多时,黑夫纵马而来,停在立功将士前方,随即翻身下马,几名亲卫紧随其后,手里捧着的托盘上,放着造型各异的冠巾
回忆一下这十多年来,黑夫头上顶过的各种玩意就知道了。秦军之中,不同等级有不同的发型,发髻偏左还是偏右,戴不戴冠,戴什么冠,都有讲究。
这些发冠,就相当于后世的军衔,走在营中,一眼就能分辨为军衔高低,知道是要拱手作揖,还是轻轻点头示意。
最先颁发的,是五位直接从上造升到不更的军官,黑夫走过来时,他们站得笔直。
韩信位于最左边的位置,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昌南侯本人,肤色是古铜色,和传说中一样黑,他今天打扮得十分庄重,头戴鹖冠,身着华丽的甲衣,背后是鲜红大氅。
见过君侯!
五人下拜,黑夫让他们起来,随即从亲卫手上接过代表不更爵位的梯形木板冠后,将它戴在立功将士头顶,而后问了第一人的名。
下吏张仲!
你是都尉东门豹麾下,甲率寅闾的屯长,南郡鄀县人?
那人报出后,黑夫竟准确说出了他的籍贯官职和隶属部队,这位张屯长惊喜不已,对黑夫下拜时,甚至哽咽出声。
这就是看功劳薄时多花点时间的好处了,接下来三人,黑夫亦知其名,令这群军吏骄傲不已。
终于,轮到韩信了。
你这后生,长得真高啊。
本来想亲切地拍着韩信肩膀,喊他小鬼的黑夫首长不得不抬起头,才能直视韩信的目光。
韩信的确很高大,比黑夫还高了半个头,这有些紧张的青年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总不能让昌南侯踮着脚为自己换冠吧!连忙单膝跪下。
黑夫也未阻止他,同先前一样,轻轻取下韩信头上的赤帻,又取来板冠,稳当当地,戴在这个高个少年的发髻上,并为之系缨。
和后世被首长授勋的军人一样,这一刻,韩信身体有些僵硬,当那缨结打上,黑夫让他起来时,才长吁了一口气,拱手道:多谢君侯,我叫
我知道你。
黑夫却打断了韩信的话,让韩信心中咯噔一下,生怕这位君侯听说的,是他在淮阴受胯下之辱的事。
但黑夫却指着他道:韩信,淮阴韩信,治粟都尉萧何麾下的辎重百长,指挥着几十个兵,数百民夫,将劫粮的越人打得落荒而逃,斩首为同级军吏之最,你立功不小啊
旁边四人目光扫来,都有些羡慕,能让昌南侯连名字带籍贯功劳统统记住的,仅此一人啊
这让韩信脸上跟火烧似的。
但也仅此而已,黑夫没有再对韩信说什么,旋即后退一步,对五人笑道:
不更,本将挺喜欢这爵位,那还是十四年前的伐魏之役,那时候,我只是个小小屯长,因攻下外黄而得爵。听说以后不必服更卒之役,每年能多闲一月,便高兴得不行,同时也觉得,自己已到顶了。
黑夫指着众人头上的冠道:此乃士爵之顶,跨过这一步,便是大夫之爵,比先前更难升数倍,但我希望,汝等能更进一步!
言罢,便转身继续往后面走去,继续给所有出列的人授勋。
接下来的仪式上发生了什么,韩信有些记不住了。只记得结束后,平日里对自己冷眼相待,甚至不乏暗中讥讽的同僚都涌上来恭喜。
毕竟,能被昌南侯记在心里的人,可不多,众人都恭贺韩信,说他职位也要高升了!
但稍晚一些,昌南侯下达的官职调动,却让韩信略为失望。
韩信为二五百主
年仅二十一,就能做到二五百主的位置,可将千人,当年黑夫连续参加了伐魏伐楚两役,接连开挂,在这个年纪,也不过是这职位。
他唯二比韩信略强的,一是挂着个假县尉的职务,二是爵位略高,已是公大夫了
所以说,在爵位远没当年值钱的如今,不管是身为上造,统领百人,还是作为不更,出任二五百主,都是萧何和黑夫对韩信的破格提拔了。
秦军的制度就是这样,若要从底层往上爬,不管你有天大本事,都只能一级或两级走,没办法一口吃出个胖子。
但韩信虽知道这点,心中亦难掩自己的失落。
这不是自大,亦非不知足,韩信无法忘掉,在上个月的四会之战里,他因出身辎重部队,不得参战,只能站在营内哨塔上,眼睁睁地看着那位共敖都尉,在指挥大军围堵越人时,犯了一个又一个虽不致命,却实在不该的错误。
若对手不是越人,而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将军,这些小破绽,可就要出大事了。
当时韩信不免扼腕叹息,不止一次地想过:若我为司马我为都尉
初战胜利后,韩信对自己信心爆棚!
他觉得,自己肯定比那些平庸的司马都尉做得好,当授爵之时,黑夫直接说出其名后,韩信更多了一份期盼。
他已经指挥过五六百人的作战,所以希望,自己起码能得到一个别部司马的位置,可将三千人,再试一试自己的器量,试一试,韩信究竟能将多少人马!
是三千,还是一万,甚至是十万?
只可惜,期望太高,往往会带来失望。
果然,纵然有萧君举荐,纵然有去疾为我说话,韩信,还是没法一步登天
韩信只能坐在营帐里,擦拭着新得的不更之冠,这样安慰自己。
但旋即,一道来自将军幕府命令,又让三军侧目!也让韩信惊得跳了起来。
原来,结束仪式后,昌南侯又对传令兵说了一句话,一道轻描淡写,却让人浮想联翩的命令:
让韩信今晚来我房间!
天才本站地址:。
第687章 入幕之宾
战国制度:将军出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又因多为帐幕,亦称之为幕府。
身为南征大将军,昌南侯自然是有资格设置幕府的,他可以在幕府中便宜设置吏员,如治粟都尉长史主薄丞等,而岭南的贡赋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军费。
幕府如同南征三军的大脑,能被昌南侯连夜唤入幕府召见的人,还真不多。
韩信居然有幸成为其一,不能不叫人诧异,他立刻跟随传令兵至幕府营地处,却见营内竖立六纛旌节门牙旗二,将军亲卫四千,里三圈外三圈,保护得密不透风。
韩信被那群髡发的短兵亲卫搜身三次,连贴身刀削都不放过,才得以进入。里面帐幕也各有功用,右为进行军议的节堂,左为昌南侯居住的帅帐,百名身材高大的戟士持戟而立,韩信从中经过,能感受到他们的目光。
真是威风啊
韩信不由慨叹,又有些艳羡,这时候总算走完戟道,步入帅帐,却见这里极为宽敞,昌南侯坐于正面虎皮榻上,穿着便装,案上堆满文书,他正在不断地挥笔签署,交给左侧的主薄陆贾,接着又签下一份。
韩信上前两步,下拜道:
黑夫手中的笔不停,抬眼看了看韩信:来了?一旁就坐,不必拘束。
韩信应诺,在帐侧跽坐,他上首方亦有一人,正是武昌营的军正丞去疾,正对韩信颔首而笑。
见此情形,韩信对今夜昌南侯为何召见,心里有了底。
定是去疾君举荐,才让昌南侯动了召我来见的念头。
他不免对去疾万分感激,这时候,黑夫也总算忙完了手头的事,指着韩信对陆贾说道:
这便是带着辎重兵和民夫,击溃千余越人,还能斩首两百,连升两级的韩信,淮阴人,却是你老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