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博洛笑道:“王彦能力再大,还不是要给本王做嫁衣,他这次如果扑过来,本王定让他吃个大败仗,若是活捉或是阵斩了他,岂不大快人心。”
众将又是一阵哄笑,博洛说的兴起,继续笑道:“等击败了王彦,本王就带你们去打武昌。他若是识相不来,逃回湖广,那本王收拾了山上之敌,便南下歼灭孙守法,如此江西唾手可得,咱们占了江西,便押着朱聿键打湖广,本王看他怎么抵挡!”
“对,打下武昌,占了王彦的行辕,看他还怎么张狂!”
帐内气氛一时间热烈无比,满是欢声,似乎已经提前开起了庆功宴会。
就在这时,众将正畅快吃肉,大口吃瓜,帐外却忽然一阵嘈杂声传来,博洛与诸将不明所以,难道又有人下山投靠
 
第723章同仇敌忾
突入其来的变化,令山脚下的清营内,众多清将脑中一团乱麻。
其实相比与山下,山上被困的明军要更早发现清军墩台放的狼烟。
东厢房内,中路军的残兵败将们正听着皇帝的交代,托付最后的大事,心中都满是是绝望。
大军困在山顶已有数日时间,伤兵已经饿死渴死大半,就算是健壮的士卒,也是饿得两腿发软。
被困在山上,他们自然不会放弃求生的意志,金声桓、王得仁几日间已经组织了多次突围,但都被山下的清军逼了回来,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情况,让不少人心中其实已经绝望,他们突的太前,又没有援兵,现在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已经到了穷途陌路。
可就在皇帝交代遗命之时,一将却闯进来,声音在屋内响起,“陛下,江面有船,湖广的船”
屋内的呜咽声顿时寂静,跪着龙榻边的金声桓一跃而起,下意识的急问道:“什么船船在哪里”
隆武混浊的眼中不禁流出一行热泪,这个时候能派兵过来的人,除了王彦,还有谁
皇帝的一生,注定是孤家寡人,登上这个位子,就得警惕天下间所有的人,要造他的反,谋他的位,所以皇帝心中不能有情感,便是对他忠心耿耿之人,在必要时刻也能舍弃。
曹孟德有“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即便是宋太祖也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语。
这多说出了历代掌权者的心态,但皇帝也是人,也有情,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做到铁石心肠,心中总有柔软的部分,总有动情之时。
隆武弥留之际,听到湖广的船来,心中难免悸动,“朕负卿甚多,卿却终不负朕”
一时间,隆武若是会那奇门之法,他多想向天借寿,也不要太多,只望能与王彦见最后一面,问一问这个和他越走越远,却又愿意在关键时刻搭救他的人,心忠到底是什么想法,解一解君臣间的心结。
隆武一阵咳嗽,屋内的大臣和武将们却一阵骚动,不自禁之间,已经站起来大半,众人听到皇帝咳嗽,才反应过来,发现失了礼数,屋内又一下安静下来。
这时隆武哪里还管这些,他已经无法理事,知道战机稍纵即逝,一手用白手帕捂住嘴,一手居然颇具力道的挥了挥,让众人全部退下,赶紧去外面看看。
金声桓等人见此,急于了解情况,便急忙退出。
一众将领和大臣,拥着那报信的将领,便涌出厢房。
在他们背后,内侍却忽然惊呼一声“陛下”,隆武帝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出了厢房,金声桓边走边问道:“哪里可以看见”
那报信的将领,急步走在他身后,“出了庙门,站在山顶上,就可以看见!”
众人闻言箭步如飞,完全不像是饿了几天的人。
此时山顶上,原本或躺或靠的士卒,已经全部站起身来,密密麻麻的往山头西面挤。
出了庙门,众人只见山顶人头攒动,士卒们杵着兵器往西面移动,李元胤等人,疾走在前,为唐王、金声桓与众臣公分开一条道,来到望台之下。
为了能够突围,掌握山下清兵的动向,明军在山头搭建了一座望楼,其实也就是几根木头一钉了事,只是高出山头树木一点点,可以不被挡住视界。
众人大步来到望台下,站在上面的一将,看见队伍过来,一手指着西面
第724章回师决战
博洛一听到山上的动静,就知道山头难啃了。
毫无疑问,王彦这一手,让他变得十分被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主动权,然后逼他回援,在半道上与他决战,以图迅速反败为胜,扭转不利的局面。
想明白这些,这位满清郡王不禁一阵懊悔,他本以掌握了主动权,但却因为一时大意,丧失了优势。
博洛看着跪着的佟图赖,不禁怒火中烧,也不管佟家是否势大,一脚把佟图赖踹翻,切齿道:“大胜关距此不到一百多里,关上守军只有五千多人,王彦率七万人马扑过去,本王不能不救。他既然要逼着本王回援,半道与本王决战,本王就随了他的意。本王到要看看,野外浪战,他要怎么奈何本王六万人马。传令,立刻把营,大军东进!”
王彦扑向大胜关,打下大胜关,就是江宁,这两地只有一万五千人,博洛不回援,王彦七万人肯定能打下江宁。
江宁是明朝南都,此地一旦被明军占领,那带来的巨大政治意义,足矣使得江南鼎沸,州县皆反,博洛就是抓了隆武,也不顶用。
帐中的清军将领知道,大胜关必须要救。
博洛一声吆喝,帐中的清军顿时齐齐站起来。
王彦虽然来了这么一手,但他们毕竟才打了胜仗,而且有佟图赖的正蓝、金砺的镶红、石廷柱的正白三旗八旗兵,野战是他们的强项,他们也并不惧怕明军。
决战就决战,大清勇士也不是怂货,会怕你五忠军
被踹翻在地的佟图赖,连忙又从心跪好,他听博洛要尽起大军,却忙阻止道:“王爷,不可!”
博洛怨恨的目光陡然看向他,心中怒火又起,要不是你这厮失误,先是阻敌不成,而后又探查不利,让王彦钻了空子,本王会这么被动
“你说什么”博洛怒喝一声。
佟图赖也是出于好心,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水平还是有的,不然也不可能几次战败,他的部队都保存了下来。
“王爷,王彦欲与王爷速战,王爷现在起兵过去,不是正合他的心意吗这等于被他牵着鼻子走。”佟图赖抬头说道。
他是最不愿意看见这次大战再出什么纰漏的,原因很简单,打胜了,他之前的两次失误,就无关紧要,说不定还能得到奖赏,但要是打败了,那追究起原因来,他之前两次失误,就会被无限放大,甚至要承担主要责任。
在战场上,刚烈的差不多都是先死,最好还是稳妥谨慎一点。
博洛之前与王彦在延平大战一场,那一战,他小败了一阵,也知道王彦那厮难缠,而王彦这次的动作,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直娘贼,一上来就掐着他的七寸,大胜关他是必救,这时阳谋,他也没办法。
一旁的金砺听了佟图赖的话,质疑道:“佟固山的意思是不管大胜关么那王彦冲过去了怎么办难道看着他一路打到江宁”
“我并非此意!”佟图赖摇头解释。
博洛看着他,心里就来气,喝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佟图赖心理也是苦,大清朝随着老奴、皇太极打天下的老一辈,如今已经所剩不多,且也都上了年纪,逐渐凋蔽,年轻一辈中出彩的勒克德混、满达海以死,现在就剩下博洛和尼堪两人还不错,其他的大都成饭桶,或者才能平庸。
这也是满洲人少,总共二十多万,能出多少英才
&nb
第725章西线决战(一)
数日前大胜关下一场大战,明军伏尸数万,被清兵一路追杀至马鞍山下,沿途抛弃物资无数,旌旗兵甲,散落数十里。
满清入关之初,获取了明朝积蓄的无数资产,但随着战事绵延四五载,满清物资储备也不富裕起来,
以前可以不断的到前线去抢,但现在却没了这样的机会,清廷对占领地区的政策,在去岁已经大变,意图恢复地方生产,获取赋税和物资储备,在开支上也开始节省起来。
若是以前,这大战之后,清兵多是懒得清理,直接交给地方官府了事,或者由乡民自发掩埋,但现在江南是清廷重要的赋税来源,又正是酷暑季节,洪承畴害怕发生瘟疫,所以令清兵对尸体进行掩埋。
清兵除了掩埋尸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清理战场上的物资,然后拉回江宁,毕竟大清朝现在也不富裕。
大胜关外,四十里外。
由于人手不足,清理已进行了数日时间。
这是一只满载着衣甲、兵器、粮食等物的车队,前后蔓延几里,在往大胜关的方向,缓慢前行。
两百多名绿营兵,驱赶着民壮押着大车小车,牵着骡马毛驴,不紧不慢的,显得分外轻松,逍遥。
“你们这群撮鸟,是没吃饭么都给老子麻利点,天黑之前,要进关的!”一名骑在骡子上的清将,见押运队伍,晃晃悠悠,吊儿郎当,发声催促道。
负责押运的是个千总,原来是刘泽清的部下,在四镇中本来实力就垫底,再加上去岁刘泽清因为参与复明运动,被清廷查出,结果全家被杀,这老上司一死,他们这些原来的部下,没了关照,逐渐被清廷肢解,分散到其他绿营中,混的自然不咋地,只能给满洲大爷跑跑腿。
“千总不用急,弟兄们难得没了管束,又不用上阵厮杀,在路上耽搁片刻,也不打紧,误不了千总进关快活。”旁边把总邪邪的笑道。
那千总前些天在大胜关内,正好找了个相好,被属下说中心思,笑骂一句,“他娘的,知道还不给老子加把劲!”
把总嘿嘿一笑,这才招呼一声,让士卒催促一下拖得老长的队伍,加快些步伐。
这时那千总看着满载着各种物资的大小车辆,真的快了一些,心中却又发出了一声感概:“去年老子跟着八旗兵打入江西,差点没把命丢在那儿。当时金声桓那个骁勇善战啊!是一路追杀,老子差点就被追上,可是现在那么能打的金声桓,居然被八旗围在了马鞍山。”
千总说的是一阵唏嘘,他内心也是复杂,毕竟是故国,况且汉文化崇尚忠义,他自己虽然做不到,但却不妨碍他内心对于这些英雄人物的崇拜。
“谁说不是了,据说连皇帝也给围在山上了。”那把总也感叹一声。
千总点了点头,目视东面江宁方向,脸上有些复杂,他不是愚民,多少知道一些华夷之辨,“听人说,这天下有龙气的地方,就四个地,关中,河北,中原,江南,现在都在大清手中,这次明军攻打江南失败,连皇帝也要被俘虏,我看这天下估计真是要满人坐了。”
把总的觉悟,明显就低了一些,摇摇头笑着道:“管他谁做江山哩,弟兄们跟着千总,有一口吃的,饿不着,有一件穿的,冻不到,平时还有几个闲钱能找找婆姨,多好啊!这世道乱,人命贱如狗,咱能活着就行,看看江西的明军,前两天那尸体可是一车车的往坑里运啊!多惨!”
千总听了他的话,居然被他说动了,他这也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免得心里上负罪,人老是活在自责中,多累啊,不如傻一点,憨一点,做个不想事的愚民。
“你说的对,活着最好!”千总冲着那把总笑了笑。
就在这时,那把总却脸色一变,忽然惊呼道:“不好,有马军!”
千总被他下了一跳,“你咋呼啥,马军有什么稀奇的”
马军
第726章西线决战二
通往大胜关的关道上,王彦勒马停在一座土包上,正在眺望四周的地形。
他一双眼睛格外的明亮,闪烁这精光,似乎要将方圆数十里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在他的身后,一条火红的巨龙,正缓缓的向东移动,只见碟盔攒动,红翎起伏。
说实话,从马鞍山到大胜关这方圆近百里的地方,并不适合成为明军的战场,因为地实在太平了,这也是金声桓惨败的原因。
川东一战,他缴获了吴三桂三万多匹战马,兼有汉江之北,数百里的无人区,进行放养,当做马场,但是骑兵却不那么容易训练出来,除非是战场上不停的淘汰、磨练,否则短时间内训练不出来。
王彦当初突出青州,山东几万义军被准塔追着杀,天天打仗,从山东撵到北直,几万人最后就剩下一千多号,这样出来的士卒,精锐是精锐,但平时哪有条件这么练。
五忠军现在能称的上骑兵的还是只有横冲马军五千骑,剩下的都是骑马的步兵。
因为王彦要避开马鞍山方向的探马,所以大军向南饶了五十多里,等过了马鞍山,大军才修正路线,往东北方向的大胜关赶,多走了一大段路程,所以博洛要是起兵追赶,五忠军到不了大胜关下,就会被清军骑兵追上。
王彦与几名将领站在土坡上,他估计博洛的人马应该快到了,可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战场。
一旁的刘顺吐了口唾沫,骂道:“他娘的,什么鸟地方,一座山、一片林子都没有,想打个伏击都不成!”
王彦摇摇头道:“江南之地,之所以富庶,就是平原广阔,河流众多,便于开发,所以大多数地方,都被开啃出来,百姓怎么会容忍长片林子出来。”
高一功看了看天色,又望向不见首尾的行军队伍,脸上却有些急色,“殿下,大军拉的这么长,若是清军骑兵追来,只要一冲,大军就会大乱啊!”
王彦也在担心这个问题,他占了先机,决战的场地由他选定,可他现在却没有找到适合决战的地方。
王彦微微皱了下眉头,思索半响,扭头对众将说道:“前面也未必有合适之地,传本藩军令,大军就在此地列阵,以待博洛之兵!”
旗鼓闻令,当即取出号角吹响,号声蔓延,前行的大军立刻停止了前行。
就在这时,远处却有一支车队出现,数十名骑兵先于车队之前,往土坡奔来,正是王彦放出去的哨骑。
骑兵奔驰着来到土坡下,为首一员战将,马未停稳,便将马背上夹着的一人,丢在地上,然后迅速跳下,然后一把将丢下来的人提起,便往土坡上走来。
“殿下,末将往大胜关方向探查,遇上清军运输队,将其主将擒了过来。”将领是王士琇,他将那将往王彦身前一丢,抱拳躬身道。
王彦听了挥手让他退到一旁,低头打量着已经自觉跪好的清将,问道:“官职,军籍。”
“罪人,是江北兵马,刘东平帐下千户。”那千总忙答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