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明隆武四年七月十日,清顺治五年,从贵池败退到芜湖的清将金砺,在支撑大半个月后,退到了大胜关。

    与此同时,洪承畴冒险发五千人,西援入关,协助金砺防守。

    另一边的明军,在中军站领芜湖后,金声桓、王得仁等部已经进入了狂热之态。

    南京已经是他们眼中的唯一目标,谁也无法阻挡,中路军进取南京。

    在金砺撤退到大胜关后,皇帝的大纛旗也来到了关下。

    这一日天气阴凉,凉风阵阵,正是攻伐的好时机。

    大胜关上的守军严阵以待,关前平原上,布置了十几个方阵,近百门各种门类的火炮,摆在最前,拥着楼车、飞桥、云梯的近前攻城部队摆在其后,再就是负责近前压制关城火力的大群弓手、铳手集群。

    在正规的明军之后,还有数以万计,受到皇帝鼓舞,自发赶来助战的江南士绅和百姓。

    此时大风渐起,吹动两军军旗随风而舞,城上城下的士卒,相互注视着,杀气蔓延,一片肃杀。

    明军阵前,皇帝在高大的望楼车上,各级统兵将领跨马来回奔驰,报告着各部准备就绪的情况。

    皇帝看了金声桓一眼,说道:“爱卿,都交给你了,朕不插手,就只站在这儿给将士们打气。”

    金声桓闻命向皇帝行了一礼,他知道这是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知道这一战关系到他通向封王的道路和人生的巅峰。

    金声桓拼命吸入几口气,然后又重重呼出,将帅需要冷静,他强着把心中的波澜压了下来,最后终于“呛”的一声拔出佩刀,暴喝的指向大胜关,“进攻!”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大地,漫天的号角声冲天而起,伴随着旌旗舞动,城下还剩下的四万大军齐齐呐喊,数以万计的百姓也厮声而呼,声浪如波涛拍岸。

    摆在最前的火炮开始怒吼,炮身猛退之下,硝烟腾起,一枚枚铁弹喷射而出,猛然砸向城头。

    进前的士卒,开始推动云梯,吕公车等庞然大物缓缓前进,士卒们整齐的号子声叫个不停。

    这些声音与士卒的喊杀,火炮的轰鸣,为整个宏大的战场,配上了盛大的音效。

    金砺站在一个墙朵后面,有些紧张的注视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

    他三万人与中路明军缠斗了三个多月,几次损失后,已经只剩下一万人,幸好洪承畴咬牙给他补了五千,他才有些底气。

    他与中路明军都是疲军,但严格上讲,他要更疲,因为他一直败退,而中路明军虽然久战疲乏,但是却一直再打胜仗,士气旺盛,所以金砺有着很大的压力。

    他是博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他顶部住,让明军突到江宁城下,那不仅博洛的计划全完,江宁还有可能因为兵力空虚,被明军攻下。

    这时关墙下,喊杀声




第708章路遇阻击
    “快、快、快,都跑起来!”长江东岸,江堤上人头攒动,士卒的衣甲在奔跑中哗啦直响,军士们一个个汗流浃背,但军官依然并不满意,站在高处给士卒打气,催促大军快行。

    王彦在纵阳得知皇帝扑向大胜关后,随将兵马分为两部,让李过去救戴之藩,他则领七万人马继续东下,并在源子港渡过长江,从北岸跳到了东岸。

    江边,士卒们扛着旌旗,拿着长矛,推着炮车急行,绵延数十里。

    这时王彦与一众战将,夸马立于江堤上,俯视下面宛如巨蟒前行的大军。

    “殿下,前面再走三十里,便接近芜湖了。我军只要沿江而下,不用五日,就能赶至大胜关。”高一功骑在马上,手中马鞭指着东方说道。

    王彦目光注视着东面,见大军绵延已经看不到尽头,他微微皱眉,江南江北近二十五六万清兵,不可能打的这么被动,以洪贼的水准,必然能探知他发兵东下,不可能没有防备。

    王彦心头一动,唤来横冲马军统制官王士琇,吩咐道:“马军前出二十里,仔细查看,莫要中了老贼的埋伏。”

    王士琇闻令,当即抱拳领命而去,片刻后只见的一队队盔甲鲜明的骑兵脱离了行军大队,飞驰而出,往东面疾驰而去。

    一旁的陈邦彦随口说道:“皇帝四万人马都是精兵,金声桓、王得仁都是久战之将,就算中了清兵的奸计,料想也能支持,应该不至于快速崩溃。”

    王彦摇摇头,“不一定,从大胜到大败,其中心境的转变,足以催夸意志如铁的人。如果这次真是清兵故意设下的套子,皇帝将有一场恶战要打了。”

    王彦这还是保守估计,设想皇帝本以为胜利在望,结果却中了清军的阴谋,其心里上将承受多大的打击,大军必然会陷入恐慌,加上清兵早有预谋,恐怕情况只有更坏,没有最坏了。

    此时王彦也不能再管内心的一些小九九,要是天子战死或者被俘,明军这几年打出来的气势,恐怕又会跌入谷底了。

    这种情况,必然使得民心军心俱颓,甚至可能重演清军入关之初摧枯拉朽的局面。

    王彦拉动缰绳,夹了下马腹,催马慢行,“走,咱们的速度还是要再快一些,不赶上皇帝,本藩心中不安。”

    王彦刚催马欲走,河堤下,一骑逆着大军前行的方向,飞驰而来,马蹄踩过,泥土飞溅。

    “报~”骑兵离得很远便扯着嗓子,边抽打战马,边大喊道,声音托的老长。

    王彦战马没走几步,又被他把马拉到一旁,勒住了缰绳,不一会儿,那骑兵奔到近前,急忙下马禀报道:“殿下,前方十五里,青戈江沿线,发现大批清军沿江布好了阵势,阻拦了我军去路。”

    骑兵一语说完,众人勃然色变!这代表着衡阳王的担心应验了,一支清兵迂回到了隆武后面,来阻拦他们,这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王彦心道,果然战事不会这么简单,洪贼怎么可能那么好对付。

    “探查清楚没有,有多少人马”王彦眯眼问道。

    骑兵抱拳,“回禀殿下,卑职所在总旗与敌游骑遭遇,杀了一场,敌骑退走,但卑职等人也不敢追击,只是远方眺望,可见敌军中旌旗猎猎,队伍整肃,怕是有两万众。”

    王彦听了,微微沉默,然后又问道:“可看清旗号”

    骑兵立刻答道:“有蓝底龙旗二十多面,剩下都是绿旗。”

    &nbs



第709章
    整个江南战局的变化,随着隆武与金声桓扑向大胜关,王彦分兵去追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博洛想要围歼西线的中路明军,王彦却想要将皇帝拉出来,而随着他的兵力加入后,博洛兵力不足,无法完成歼灭战,随即只能发令,让外围的清兵,开始往大胜关赶,以便编制一个更大的包围网,将王彦也给包裹进来。

    明军一方,自然也感受到了战局的变化,宁国府宣城外的明军大帐内,右翼主将孙守法,正在听部将胡一清的禀报。

    “大帅,高淳县有天地会的会众来告之,三日前,一支两万人的清军,从高淳县穿过,插向芜湖背面。末将派人探查,果然发现了大军行进的印记。陛下与金督镇已经过了芜湖,清兵这恐怕是要对陛下不利。”

    孙守法听了,眉头紧锁,目光落在帐内挂着的地图上,皇帝求胜心切,中军太过前突,本来负责保卫中军的右翼已经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正是两军距离拉开,清兵才能有机会从两军越拉越大的缝隙中穿过,右翼军的作用已经丧失。

    孙守法凝视地图,清军的举动以经很明显,这就是要将中军与其它几路明军分割开来,然后实施围歼。

    天子,国之主君,万不能有失!

    孙守法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帐内诸多将领,也都焦急起来。

    要是中路军被吃掉,他们这些偏师还打什么打,而且一想到皇帝还在军中,众人就一阵肝颤。

    这历史上,主君被俘被杀,哪一次不是掀起惊涛骇浪,有亡国灭种之险。

    这时孙守法猛然回身过来,发令道:“传令下去,大军准备拔营,全军向大胜关靠过去,哪怕全军战死,也要将陛下救出来!”

    胡一清闻声一阵肃然,正色抱拳:“末将领命!”

    语毕,他正要出去传令,帐帘却忽然被挑起,滇将赵印选匆忙闯进来,急声禀报道:“大帅,衡阳藩有口信送到,说是中路军陷入清军包围,五忠军大部已经向大胜关突进救驾,让咱们挡住杭州一线的清兵向大胜关靠拢。”

    孙守法闻语微微一愣,胡一清也停了脚步,片刻后孙守法回过神来,问道:“衡阳藩带了多少人马,杀到哪儿呢”

    “七万大军,已经快到芜湖,但目前被一支清兵拦在了青戈江一线。”

    这样一说,孙守法便明白过来,那从高淳县穿插过去的清兵,是去阻击衡阳藩了。

    “大帅,咱们怎么办”

    孙守法说让大军向大胜关靠拢,衡阳藩却让大家阻击杭州等外围清兵增援大胜关,胡一清不知道还要不要遵从原令,因而问道。

    帐中几员将领,这时候都把目光投向了孙守法,他一阵沉吟,半响后,沉声说道:“如果衡阳藩七万人扑向大胜关,以大胜关附近清兵的兵力而言,应该不能抵挡,清兵必然从外线调动人马。”他出了一口气,正色道:“诸位,准备阻敌吧!”

    众将听了,互看一眼,一将却有些担心的问道:“大帅,衡阳藩与陛下不睦,咱们不去救,把希望寄托在衡阳藩身上,是否不妥”

    孙守法统领的部队,是万元吉一手拉起来的人马,几乎各个都是铁杆的帝党。

    这名将领的话,也算是问出了众多将校的担心,要是衡阳藩救援不用心,他们又在外线阻击,那谁来救陛下

    孙守法微微皱眉,他为官多年,自然知道明朝内斗的传统,不过他对王彦还是比较放心。

    &nb



第710章突破阻击上
    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泠水,又名清弋水,芜湖城便建在青戈江与长江交汇之处。

    此时青戈江东西两岸,各是一片人潮,东岸是两万奉命阻击的清军,西岸是急于过江的七万五忠军。

    清兵人马虽然少,但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修筑了简单的工事。

    佟图赖与一众清将骑马站立在河边,只见东岸如林的长枪犬牙交错,后面大批弓箭手手拿长弓,腰悬箭袋,近三尺长的破甲箭,插在箭袋中,数以千计的鸟铳手,双手持铳,踩着鼓点前行。

    盔缨似火,旗帜猎猎,在步兵后面是佟图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数百辆炮车,被人推,被骡马拉着前行。

    东岸的清兵,各执兵器,看着源源不断的五忠军涌到江滩,与他们隔江对持,清军的指挥官们都漏出了紧张之色。

    他们只见那密密麻麻的人潮,在江滩上摆好阵行,一杆金边大纛旗被簇拥着来到江边,一众清将立刻脸色微变。

    “是王彦的王旗大纛!”清将李本深开口说道。

    王彦的威名布于四海,众多清军虽然没到谈之色变的地步,但无论是谁,肯定都不愿意在战场上面对他。

    王彦的金边大纛,被一片旌旗众星拱月般簇拥在当中,旗杆高三丈,旗帜迎风而舞,分外眨眼,让人想看不到都不行。

    大明衡阳王,清兵看清对手,顿时一阵骚动。

    佟图赖看着大军的反应,微微皱了下眉头,他随着多铎围过扬州,此后便没有同王彦交过手,他知道王彦如今号称明朝的擎天石柱,与清军大战无数,少有败绩,但人总是有些自负,通常喜欢高看自己两眼。

    佟图赖为人还算谨慎,他没有自大到认为王彦徒有虚名,但也并不害怕王彦。

    博洛给他的任务只是阻敌,又没让他击败王彦。

    这打不过,耗他几天时间还不行么因而佟图赖还是有些信心的。

    这时他回头望去,见众将脸色沉重,便笑道:“王逆就算再厉害,我军沿着青戈江布防,占据地利,五忠军又非插翅虎,还能飞过来不成传令,只要五忠军敢强渡,诸军便强弓劲弩,火炮鸟铳齐发,将他们打回去。你们放心,只要七天时间,咱们的任务就算完成。”

    听了这话,众多清将脸色缓和了些,老子打不过,还不能磨几天时间么

    只要不做生死决战,清将们就松了可气,可是这战场上斗的就是气焰和必胜的信心,清将自觉就矮了一头,这仗打的便没意思了。

    另一边,青戈江西岸。

    五忠军各部,按着营号迅速摆好阵行。

    王彦骑在马上,来到西岸的一个小高坡,催马蹬顶,然后手搭着凉棚观看,见清兵在东岸筑了许多简单的土垒和矮墙,配备了大批的火器,显然有所准备。

    清军将步兵布置在中军,两侧各放了三千蓝甲骑兵,这是清兵万年不便的战术,只要是平地,就他娘的有马,而且是很多马。

    一旁的高一功也将注意力放在了两侧骑兵上,他抬起马鞭,指了指左右两侧,对王彦说道:“殿下,中间清军布置了大量火器和弓弩,正面强攻,损失必然巨大,但两侧又有骑兵,大军若是从两边蹬岸,立足不稳,未成阵行,便会遭到骑兵突袭,也难以成功。”

    王彦自然也看出来,他当即一挥马鞭,对众人道:“走!回大阵,棋牌官传令各营主将,来本藩军前商议。”

    不一会



第711章突破阻击中
    刘顺正吩咐训斥着,中军大阵中忽闻战鼓大作。

    在巨大的望车后面,近百赤着上身的大汉,肤色被晒成古铜,豆大的汗珠从宽阔的后背上滑下。

    大汉们挥动粗壮有力的手臂,将鼓锤敲在巨大的战鼓上。

    “咚咚咚~”鼓声震人心魄,动作整齐划一,大汉们挥汗如雨中,散发着阵阵雄性的激情与魅力。

    “赫赫~”以中军为中心,向石头掉进了平静的池塘,士卒们成波浪式的举起手中兵器,口中发出阵阵声响。

    声音穿过来,刘顺脸色一正,大声吼道:“记住本镇的交代,一是尽量跑快些,二是保持好队形。清军正面防守严密,但你们也不要担心,只要贴近,等侧面铁人军登岸,你们就能得到支援。好了,都上吧!”

    忠勇镇的将官们听他交代完,都深吸一口气,广武营主将把刀一举,便高声喊道:“弟兄们,准备了!”

    两千藤牌手,齐刷刷的将盾牌往胸口一提,战刀往上面一敲,发出金戈声响,回应着主将。
1...172173174175176...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