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郭管家立刻跑了过来,众人这才赶紧退下。
“莺儿昨天都说了,啊呀,真是托菩萨的福,大小姐终于回来了,你是不知道,老爷这几天都担心成什么样了”。
在袁府多年,郭管家的这份惊喜,是发自内心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我爹呢我要看看他,几天没挨训,都有些不适应了”。
袁若筠径直朝袁炜的书房走去。
郭管家急忙追上前去:“老爷一早就入宫了。这不,他如今是礼部尚书,朝廷的事儿,忙着呢。我马上叫人禀报老爷去”。
这时,丫鬟莺儿匆匆走了过来:“小姐,你先洗漱更衣,饭菜马上就好”。
仲逸暗暗松口气:还好,袁炜不在府中,管家也没多问什么,想必是莺儿昨晚说什么了。
说什么了无论说什么,也都是袁若筠编的瞎话。
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只要能蒙混过这一关就行。
“仲大人,这次多亏了你出手相救,这是三千两银子”。
说着,郭管家将银票放到仲逸手中:“我们老爷说了,日后,还有重谢”。
昨晚,莺儿只是说两千两银子,即便是抵消这笔开销,也用不着多出一千两吧
显然,袁炜还是见外了。
“郭叔,凭什么给他银子,快收回来”。
&nb
第337章 毕竟是实战
冬去春至,天气逐渐变暖,草发芽、枝抽条,又是一年春来到。
对准备春耕的村民来说,他们要开始忙活,对京城那些不用下地干活的人来说,他们最近也很忙。
京城大了,故事也就多了,仅是朝中大小传闻,讲完、听完这些事儿,就够忙一阵子了。
茶馆、酒楼,甚至于烟花场所、街头巷尾,总能听到这么一嘴子,只不过不同的人,接触到的消息层面不同而已。
“听说了吗原先的咸宁候、太子太保仇鸾将军,竟然----死了”。
“是啊,是啊,我也听说了,好像是忧惧而死,真是不可思议”。
“哎,这有什么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而已,做贼心虚了呗,他当年做的那些事儿,大伙可都知道的。恶有恶报”。
“对,恶有恶报,朝廷的将军,竟掠夺百姓财物,我一个叔叔家就被抢了,活该被吓死”。
传言,有坏的,就有好的。
“要说眼下啊,最得势的,还是人家礼部尚书袁大人,那才叫一个前程似锦啊。要说,我也算是袁大人的门生”。
“狗屁,你才读过几天书可曾考中功名翰林院在哪儿,估计都不知道,还是袁大人的门生不要脸”。
“要向袁家大小姐提亲,最起码,也要是个翰林院的庶吉士,想做门生,做梦去吧”。
哈哈哈……
传言,传的多了,有人便会将它当真。传言也就成为‘真言’。
传言,传的久了,人们便会渐渐淡忘。
此时,真假倒是其次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春节以后,京城也确实发生了些事儿。
曾经不可一世的平虏将军仇鸾死了,且是忧惧而死。
至于是不是因仲逸当初那‘盗墓贼’的故事,是不是因那团诡异的‘鬼火’
就不得而知了。
袁炜得势,在礼部尚书任上风头正劲,而把持朝政多年的严氏则受到皇帝冷落,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几家悲欢,冷暖自知。
此外,翰林院侍读仲逸去了陕西布政使司榆林府,因是去了解当地民情,所以并无其他名号,随从也只有他在翰林院的跟班-----程默一人。
被封为英勇千户所千户的林宗武,也即将结束他在甘州、张掖一带的密训。
不日,将返回京城。
这日午后,甘州卫指挥使在卫司衙门为宗武等设宴,这也是朝廷旨意。
此时,大地已解冻,耕农们也即将开始一年的活计,大范围的封路、封山、封林,自是没有必要了。
宗武属下一千余人,暂时驻扎在卫司的驻地,按朝廷的旨意,他们要在卫司衙门休整三日,以备好返京军需所用。
“弟兄们,都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卫司衙门已为我们备好酒菜,这些天都憋坏了,今日,大家尽管放开了喝,这是命令”。
“得令”,声音震天响。
这段时间以来,吃、住、睡都在那块硕大的风沙之地上,唯一能遮风挡雨的,也就是几个帐篷而已。
密训时不觉得,此刻,回到城中,宗武这才感觉自己都快成泥人、沙人、僧人了。
洗漱一番,痛痛快快喝它十大碗,简直比神仙还要快活。
换好衣衫后,宗武带着副千户谭辽、周百户及数名随从,前来卫司衙门赴宴。
甘州卫司早就备好一桌酒席,指挥使、指挥同知、佥事等都来了。
“多谢指挥使及诸位大人盛情款待,下官和弟兄们多有叨扰,先敬各位大人一杯”。
宗武以从四品领正千户一职,同在军中,在正三品指挥使面前,还是要称呼一声下官的。
“林千户不必多礼,当初,你率兵在山东沿海抗倭、白羊口伏击鞑靼军,大壮我军将士之威,圣上更是亲封‘英勇千户所’”。
指挥使举杯笑道:“莫说朝廷有旨意要犒劳将士们,就是我这个指挥使自掏腰包,也要请林千户喝一杯的”。
几人说说笑笑,听闻林宗武剑术、骑术、射术俱佳,指挥使司的诸位大人一起商定:饭后,到校场见识见识,一堵林千户风采。
这时,一名传令小旗前来禀告:“指挥使大人,北道口的那帮人又出来祸害百姓了,眼下正是春耕之时,耕农们死活守着谷种。打了起来,死伤数十人……”。
“知道了,先退下”,一旁的佥事见指挥使板着脸,急忙朝传令小旗挥挥手。
“是何人敢如此大胆堂堂指挥使司衙门治下,竟强抢民财,草菅人命”。
宗武已微微有些醉意,他欲将手中酒碗砸出,但一想到这是甘州卫的衙门,不是他的千户所,这才将缓缓放了下来。
上次在南漠无名山被吴风阴了一次后,宗武时刻记着师父那句话:小心行事、先谋而动。
“哎,此事说来话长”。
“数年前,曾有一批鞑靼军南下,人数有三万余人,后来被朝廷击退后,便返回老巢,只是有一批残兵败将与主力失散,没有来得及撤退。后来,他们便在一个叫北道口的地方落脚,估计有两千多人。
这些人吃了败仗,他们的头领又违反军令,在北道口落脚后,便没有归去,而是留在这里烧杀抢掠,并将夺来的财物运回鞑靼老巢。
据说,是为了得到鞑靼首领的宽恕,并在此一带刺探军情,以便鞑靼军再次南下时策应”。
指挥使叹道:“北道口,三面环山,山势陡峭、多有巨石,易守难攻。只有北面有一个出口,但前面是一块平坦的沙地,无法设伏军,人马还未到北道口,就被他们发现了”。
“那何不率兵直取,强攻北口呢沙地空旷,两军阵前,我军无法设伏,敌军也无法设伏啊”。
宗武尽量压住心中的不悦,用一种商量的口吻道:“毕竟咱们人多,即便三面环山,有一口足矣”。
其实,在宗武的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什么卫司衙门五千多的兵马,连区区两千残兵败将都对付不了,真是酒囊饭袋。
再看看眼前这桌酒席,他顿时连动筷子的**都没有了。
“林千户有所不知,这伙人不同于一般的山贼流匪。他们所用兵器、战马,甚至战术。全是正规作战手法。况且,鞑靼军极善骑射,这也是我们屡次不能得手的缘故”。
见宗武似乎若有所思,那名指挥佥事补充道“我们卫司每年都在围剿,但每次都有伤亡,有时,连敌军都靠不进,他们的马阵太厉害”。
马战骑术射术
宗武与他同行的副千户谭辽、周百户对视一眼:这不正是我们此次密训,要攻克的吗
“若是卫司的人马在北道口前,杀敌上叫阵,敌军敢前来迎战吗”。
宗武说道:“我说的是,敌我面对面的较量,而
第338章 北上
榆林府,位于陕西布政司最北部,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的驻地。
此处与毛乌素沙漠交界,也是黄土高坡与鞑靼军过渡区域之一。
数日后,仲逸与程默终于进入榆林府地界。
按朝廷的旨意,他此次只是前来了解民情、将地理风貌详细记录,作为与鞑靼军交战的参考。
榆林府各衙门也接到旨意,不过只是为他在四处走动,提供便利而已,顶多派出几名差役随行护卫。
至于其他权利,诸如在博野县、大同府时,传唤询问衙门武官员,甚至有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石成的随行协助办差,都没有了。
按照师父所说,此次西北之行,要以退为进、以静制动。
现在看来,这将是一场悠闲、无趣的差事。
至少,在表面是如此。
“仲翰林,我还是叫你仲大人吧,这里不翰林院,若是被人听到了,又说我乱了规矩”。
程默缓缓下了马,再次整整马背两个大包袱:“有必要带这么多书吗仨月的时间,光这些书都看不完,还如何办差”。
在翰林院时,程默是仲逸的杂役,除了端茶倒水、安排日常行程外,还要负责外出随护。
不过在京城,所谓的外出,其实还在城,像此次走这么远的,还是第一次。
“默大哥,此刻日头正高,前面那个山头风景不错,咱们去看看,如何”。
仲逸笑道:“来的路,你一直在说自己的武功有多高、多厉害,能否让本翰林开开眼界”。
“那你,武功嘛,我自是会的”。
见仲逸骑马沿山坡而,他急忙解开绳索、跨马背,追了去。
好大一块地,视野极为开阔,仲逸感慨道:“要是在京城有这一块地,怕是三辈子都够吃了”。
果真办差用心,了解民情,说起话来,都是精打细算的口吻。
“一块地,够吃三辈子你去京城问问,若是拿三块地,换个翰林院的庶吉士,恐怕都要挤破了人头”。
玩笑一番后,程默已从马取下那柄佩刀,稳稳立于地,一脸的肃穆。
“后背之风、劈山挑打八步十三式、阴阳开合左右挥腰刀、合手助力妙平刀合手八分力”。
片刻之后,程默一通举刀挥舞,口却念念有词,这架势,简直一个高手正对他的弟子言传身教。
只是这刀法实在不怎地,都没有叫喊声出彩。
“绝杀刀法十八式,演练完毕”。
程默收刀前道:“请仲大人训示”。
仲逸双手后背,来回踱步,不时微微点点头:嗯,不错,若做个衙门的差役,完全够格。不过,要说高手嘛,还是。
呵呵。
程默一脸尴笑:“什么都瞒不过仲大人法眼,我这都是和父亲的一个老友所学,也是按照口诀来的”。
末了,他又拍拍胸脯道:“不过,我这身手,对付三五个壮汉不成问题,谁敢对仲大人不利,是拼了命,也要保护大人”。
“算了吧,还是保护好你自己”。
仲逸干脆在草地躺了下来,望着天空一片蔚蓝,他懒懒的说道:“此次既不是奉旨查案,也不是谈判,没有人对我不利”。
赶了一天的路,程默也重重的躺了下来:“仲大人,说说看,我们此次怎么做先到衙门露个面叫他们派人跟随,那样安全了。别的不说,恶霸山匪不敢靠近咱”。
仲逸再次摇摇头:“不,先不去衙门,朝廷给了我们三个月期限,并未规定具体行程,此次本来是为了解民情,过几日再去衙门也不迟,说了解沿路风土人情了”。
这差事,在别人看来,其实也是拿着朝廷的银子,到处游山玩水而已。
反正都是闲逛,在那都一样。
“那我们这样游山玩水若是这样,也该选个县城,至少有酒馆客栈之类,这荒郊野外的,有银子都没处使”。
程默指着包袱道:“说好了,路吃住,一切开销,都是朝廷掏银子,我还等着跟大人享福呢”。
“看你那点出息,酒菜、住店,能用几个钱我自己掏”。
仲逸转过身来,一脸神秘对程默说道:“打听一下,这里最大的煤矿,咱们待会儿去附近的村子里”。
“煤矿附近村子”。
程默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仲大人,你是要勘察煤矿,朝廷要在这里挖矿了”。
这悟性,恐怕,也只有做随从的份了。
“不,并非为挖矿,而是为调查一桩案子”。
仲逸已坐了起来,他模仿程默的口吻道:“像当初你讲的那个盗墓贼的故事,这煤矿里,有人在搞鬼”。
明白了,这下总算是明白了。
这时,程默猛地站了起来:“仲大人,请你放心,从现在开始,我程默不会乱说一句话,不会乱走一步,全凭大人差遣,绝不含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