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依你说,咱们抚帅,当真能撒豆成兵”

    “那是,没看到这道墙,是不是一夜之间出来的,撒豆成兵算什么,你们每一个都是兵,咱们的后头还有十万乡亲,鞑子有多少人都不够咱们一窝端的,赶紧打完了,咱还有多少事等着呢,哪有空跟这儿耗着”

    老兵的满不在乎,给这些乡勇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虽然说得话颠三倒四,夸大其辞,可如今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一个有着神力的统帅,那是自带勇气buff的不二人选,刘禹听得嘴角直扯,却没有去打断他。

    “抚帅,来了。”一个沙哑的女声在身后响起,刘禹心中一凛,赶紧拿起千里镜,镜头里出现了一片烟尘,那是大队的骑兵狂奔之下所造成的效果,他拿起传音筒,接通了战场上的探子们。

    “注意,敌已至,准备接战。”

    随着他的命令,每道胸墙上都竖起了一面红色的指挥旗,这些老兵临时接过了指挥使的权力,向下面的乡兵布置起标准的防御。

    倚墙而站在最前面的是弓箭手,不同于标准的宋军配置,其中没有弩手,清一色都是弓手,他们默默地按照平时的训练,将背上的箭囊解下来放到脚边,最趁手的位置, 以便不用去看,一伸手就能拿得到。

    后面是持着红缨枪和木盾的步卒,他们将负责清理冲进来的敌人,每个老兵都在他们的队伍中间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地说着话。

    “莫怕,一切听从号令,鞑子要欺近数十步才会射箭,到时候全数低下头,他们没有办法跨过墙,就拿咱们没有办法,等到后头的大军到来,就是插翅难飞。”

    很快,元人的骑兵就在视线中露出了身影,他们在远处停下来,似乎先是确认了一下,然后马上就响起了连绵不断的号角声。

    “鞑子人数在五千上下,他们动得太快,不容易数清楚,只能看出个大概。”蒙魌在身后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消息。

    “他们排出了一个千人队,位置在中段偏左,应该是试探之用。”

    刘禹立刻将千里镜的方向调整到了那个方向,同时在传音筒里发出警告,那个方向上的守备立刻紧张起来。

    鞑子骑兵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丰
    怀都一把拔出弯刀,看着围拢过来的部众们,高高举起。

    “长生天在上,兀尔鲁氏的勇士们,拿出你们的勇气,让这些怯懦的敌人看一看,他们只配躲在高墙后头,即使这样我们依然......”

    “毫不畏惧!”

    “冲过去!”

    绝境之下,这些蒙古骑兵选择了矮墙做为突破口,为了加大突击面,剩余的五千余人依次排开,拉成一条十多里长的横队,几乎与对手的阵地同宽。

    从飞行器中发现这一情况的刘禹,立刻将消息发到了每一段防守者的耳中。

    “鞑子要拼命了,一定要沉住气,即使他们能越过胸墙,也不过是送上门的战绩,组织那些武艺出众的乡勇,随时准备围歼,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随着他的指令,每胸墙后头的守军都打起了精神,透过半人高的墙体,紧张地看着远处。

    很快,大地发出轻微的颤动,隆隆的蹄声由远到近,由小到大,蒙古人的身影逐渐清晰,长长的骑兵队伍如同黑色的潮水,疾扑而至。

    “稳住!稳住!”富有经验的老兵探子手持千里镜,用简单的测距法估算着他们的距离。

    “稳住,弓箭上弦,第一轮......发射!”

    这一回,他们没有放得太近,因为敌人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大约一百二十步的距离上,他们就指挥弓箭手发出了第一轮箭矢,这些呈抛射状的箭矢从空中落下来的时候,敌人正好冲过了二十步的距离,恰恰进入箭矢的笼罩范围。

    “噗!”

    十多里的战线上,到处都响起了战马仆倒的声音,而紧接着,乡勇们又在老卒的指挥下射出了第二轮,由于新手上阵的原因,很多弓箭手射出箭矢时,敌人已经冲进了四十步,骑弓的反击也随之到来。

    “注意躲避,身体不要突出墙体太多,射完就蹲下来,长枪手准备。”

    老卒们有条不紊的指挥,安定了这些乡勇的心,他们按照指令,不再长时间地暴露在墙体之外,只是射箭时,才会突然冒出头,饶是如此,蒙古人精准的射术,依然造成了一些伤害。

    早在第一轮射击的开始,刘禹的身前就被一面面盾牌给遮护住了,同时也将操作飞行器的蒙魌挡了起来,天上箭矢乱飞,这个时候放出飞行器无济于事,她将东西收回来之后,便站到了刘禹的身边,从身上掏出一把短刀,刘禹一眼就认出,那是雉奴的贴身之物。

    “啊!”中段的胸墙后头,一个乡勇许是射中了一个蒙古骑兵,太过兴奋,忘了躲藏,马上被一只羽箭射在胸口,大叫了一声倒在地上。

    负责这一段的老卒是本地机宜司的头,上前探了探,“啪”得一脚踢上去。

    “娘的,都没穿过衣甲,叫唤个什么劲,赶紧起来,不然老子当逃兵处置了。”

    那人也是有趣,被他一踢,爬起来上下摸了摸,果然连血都没有,咧嘴大笑:“没死,哈哈,鞑子的箭射不死我。”

    就在此时,老卒猛地将他一推,嘴里骂道:“中在胸前是你运气,要是头上,看死不死。”

    同时挥动长刀:“注意,他们要过墙了。“

    刘禹放下千里镜,此时敌人已经足够接近,不需要这玩艺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无数的蒙古骑兵,借着战马的速度,在胸墙外的濠沟前起跳,一些速度不够的直接撞到墙体,掉到了沟里,而那些骑术出众的,往往在刻不容缓之际,猛地拉起战马,从不到一人高的墙体一跃而过,连人带马冲入了乡勇的阵中。

    “长枪,攒刺!”

    “刀手,补位,先砍马。”

    老卒们的声音在阵地上响起,到处都响起了厮杀声,这是成长的必要阶段,否则他们永远都没有直面蒙古人的勇气。

    好在老卒们的指挥得当,那些冲入阵中的蒙古骑兵,往往还没有落地,就被早已经准备好的长枪刺中马身,等到掉下来,又由于马匹的受伤而无法驰骋,顿时身陷重围之中,哪怕他们十分英勇,奈何敌人的人数多出十倍,渡过了最初的慌张期之后,乡勇们渐渐打出了自信,就连弓箭手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些失去了马匹的骑兵们渐渐不支,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乡勇们的围攻之下。

    刘禹所在的这一段是鞑子攻击的重点,因为乡勇的大旗就竖在后头,就连武勇都要高出一筹,一个冲过来的鞑子千户在战马倒下一刻,低头避过好几只红缨枪的攒刺,手上猛得挥出,将几个乡勇打得盾裂人倒,吐血不止。

    他看也不看射在身上的几只箭矢,左手一把弯刀,右手上是一只枷链,链子上的刺锤乌沉沉地,大步向前,几个乡勇为他的威势所摄,心生怯意,不住地后退,眼看就要突破。

    “一起上,拦住他。”老卒见势不妙,抢过一面盾牌,从他身后扑上来。

    鞑子千户手上的弯刀横扫,挡住他的一击,两刀相交,迸出一阵火花,另一只手上的枷链舞出一个大圈子,重重地打在木盾上,将上好的硬木打得木屑飞溅,从当中裂开。

    逼退了老卒和几个乡勇的围攻,他已经看到了被众人保护在当中的刘禹,直觉那是一个大人物,毫不犹豫地大步冲了过去。

    见此情形,蒙魌想要上前一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成长
    除去那些越过矮墙的鞑子,其他的都摔进了濠沟中,虽然七荤八素,却不容易致命,这其中也包括了他们的统帅怀都,毕竟他的年事已高,远不如少时矫健了。

    直到被人捆做一团,怀都才如梦方醒,可怜此时他连自尽的机会都没有了,整个鞑子骑军中,被活捉的只有两千左右,其余的近八千人,全都死在了这片小小的三河平原,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打垮他的主力的,竟然是一群从没有上过阵的乡勇。

    “侵略者总会在他们看得见的东西上找原因,实际上,真正打败他们的,是京东全路的数百万人民,他们节衣缩食,送出自己的亲人,甚至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这种信念,才是无可匹敌的力量,无论他们来多少人,最终都会碰得头破血流,这便是人民战争。”

    战前做计划,战后写总结,是刘禹为他们规定的必备步骤,每打一战都会总结一次,哪里做得好,哪里有不足,明明白白地摆到桌面上,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一点一点地成长。

    这一次的战斗,刘禹主持了他们的总结会,首先在沙盘复原了整个战事的经过,再分别由参战各军指挥进行解说,将每一道命令都记录下来存档,做为战后评定的依据,对此,京东路的军官们已经进行过多次,自然是轻车熟路。

    看得出,胜利让他们更加自信,这是好事,不过如果过度膨胀,就会造成轻敌的结果,刘禹也会适时提醒他们,以免头脑发热,去打一些没有准备或是准备不足的仗。

    “战场上的胜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做什么不是喝酒庆祝,而是扩大宣传,让胜利的消息,传遍京东路的每一个乡村,让这些献出自己亲人的百姓们,享受胜利的滋味,把那些俘获的鞑子,押到当地去,让百姓亲眼目睹,会最大程度地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连真正的鞑子都被我们打败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要记住,你们能取得胜利,不是靠着本官送来的那些劳什子,而是数百万父老乡亲!”

    雉奴听着他的发言,大眼睛里闪着光,这一仗骑军发挥的余地不大,最后只捡到了一个收尾的活,不过她没有在意,完胜才是最好的结果,自己已经不需要靠杀戮来增加威望了。

    比起战争,眼前这个挺拔的身姿才是让她最为关注的,相隔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见上一面,说不定很快就会分开,再见面,又不知道是多久,她突然感到了深深的不舍。

    以前在建康的时候,也有过时不时就消失不见的一刻,可那时候,她根本没有太过在意,因为再过一定的时间,人就会突然出现,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如今,似乎还是一样的情形,怎么就不能适应了呢

    没等她想明白,刘禹已经结束了发言,各军开始自行讨论,他走到小妮子面前,在她眼前晃动两根手指。

    ”不会吧,都听得睡着了,若是后世,你指定也是个学渣。”

    “没有,入了神而已。”雉奴的面上有些发烫,不好意思地偏过头。

    “我就说嘛,在琼州上两百多人的大课,也没有哪个敢在课堂上睡觉,本官讲的有那么不堪么”刘禹打了个哈哈,将这小小的尴尬掩饰过去,这场战事只是恰逢其会,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安排。

    “这次过来,有几件事要做,一就是换装,这个已经完成了,二就是完善通讯,传音筒的范围太小,转接过于繁琐,我准备了新的法子,从你这里开始。”

    听到他谈到正事,雉奴赶紧转过头,正色凝听。

    “全路多山,我选了几个高处,架设一种铁塔,需要一些人手,特别是熟知地形的当地人最好。”

    他要架设的就是发射塔,可以起到中继的作用,使得短波电台的传输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刻,雉奴所控制的地区,比后世的鲁省还要大,至少也要建五到六处发射塔,才能覆盖这么广大的一片区域。

    “没问题,眼下元人失去了骑军,一时半会儿不会再出来,正好咱们集结了民壮,你需要什么人,直管挑去。”

    雉奴不理那些技术上的细节,只需要知道最后的结果就行了,她的话就是指令,刘禹点点头,继续说道。

    “这次战斗,我发现了一个好苗子,技艺出众,还识得字,不如放到你身边做个护卫,让我也能安心点,蒙魌不是一直想要学杀人技吗,就让此人教她。”

    “你说好就好。”

    雉奴一付乖乖听话的模样,让他还以为对方是不是病了,忍不住伸手去摸她的额头。

    雉奴愣住了,这样的动作,以前不是没有过,似乎再也自然不过,可当那只手带着温度挨上来时,她的脸颊烧得利害,红得惊人。

    ”这么热”刘禹吓了一跳,缩回手在自己的额头上比了比,不太确定地看着她。

    “难怪看着你有些不对,生病了也不说,忍着怎么成”

    一边说,一边揽着她的腰,等到女孩反应过来,整个身体已经被他打横抱起,惊得雉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才好。

    “你呀,大大咧咧惯了,病了也不知道休息,那几个小丫头也是不晓事,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都是不让人省心的主儿。”

    刘禹抱着她朝门外走去,眼见着就要到门口了,雉奴慌得跟什么似地,不住口地分辨着。

    “我没病,快放下来。”

    “没病



第二百二十五章 难处
    发射塔的选择自然是有讲究的,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只能尽量选择自然生成的高处,比如高山。

    京东路境内高山不少,为了尽量照顾最大的范围,第一处位置选择了位于登州境内的崂山,不仅是因为它的高度足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山中的道观,可以为他们提供维护之处,毕竟现在不同后世,没有一个足以保险的地方。

    整座发射塔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底底的自然是混凝土基座,需要在选定的地方进行现场开挖和浇筑。

    在李谦的配合下,一些熟识地形的百姓被组织起来,将那些拆开的铁架子,一截一截的往山里运,这可不是后世,没有缆车也没有现成的路,只能通过那种崎岖的山路,慢慢往上挪,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一个道观的原因,说明有路可以通往山顶。

    最后,连观中的道士都被发动了,数百人肩扛人抬,才将数吨重的器材弄上山顶,此时,选定好的位置上,已经完成了基座的烧筑,余下的就是铁架子的安装。

    为了减少维护和电力的需求,刘禹特地订制了完全免维护的塔身,将近五十米高的铁架子构成塔身的结构,外面覆盖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板,顶端安装着一具风力转轮,同时利用两种天然电力为整个系统供电,这座大功率发射塔,将起到中继的作用,覆盖整个半岛的顶端。

    安装调拭,一下子又过去了好几天,由于这边的人从来都没有经历过,刘禹不得不手把手地教,一步步地试,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步骤,当对讲机里传来接通的声音,他和周围的探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之声,这可不是几里的通讯,而是隔了好几个州县。

    除了便捷的通讯,这个发射还能将更多的信号发射出去,比如广播、电视、以及数字通讯,当然,以目前的条件,就连广播都无法普及,因为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电力供应的。

    就以军中所用的200w短波电台来说,要让这个家伙工作,一般的48v手摇发电机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效率更高的脚踏或是畜力机就会同时装备起来,而负责通讯的军士,不得不背起沉重的蓄电池,并时时为它充电,为此,设备还有着更高的要求,防水防尘甚至是防颠簸,都是后世的制造单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刘禹的时间不可能全都放在这上面,在手把手教他们搞定了第一座发射塔之后,余下的就要靠这些安装者自行去弄了,好在一切都有规程,严格按照步骤来做,纵然哪里不对,慢慢也能检查出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足以让他们举一返三。
1...381382383384385...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