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可是”璟娘的理由倒也充分,让叶娘子说不出什么,不过她更担心的是经过了刚才的事情,这个妹子还如此正常,自己怎么能走得安心一边说一边眼睛看向了她的腹部。

    “没有便没有吧,省得一天还要为他忧心,嫂嫂,天色不早了,我送你们出去吧。”

    璟娘毫不在意地说道,话到了这个份上,叶氏母女还能怎么办呢,被璟娘亲自陪着一路走出府外,叶娘子暗中瞧了几次,依然只能看到那张平静无波的面容,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是不踏实,可是两人素无交情,再重的话她也说不出口。

    门外的人群已经不见了,闹事的和护卫的大都各自散去,只余下了叶府和刘府自己的家丁,见到她们出来,叶应及先迎了上去,又是一番抚慰问候,璟娘依然答得滴水不漏,从妹子的表情上,他看不出有什么不适,脸色苍白了些,也不过认为是惊吓和失血的缘故。

    “那你早些歇着,明日里我等再来看你。”长兄如父,他的话素来都有几分乃父威仪,璟娘端端正正地给他们行了一个礼,却不光是感谢他们举家来援。

    两府隔得很近,都在同一个坊市,纵然有些担心,叶娘子还是带着女儿上了车子,直到那个小小的人影消失在视线中,她才有些不舍得放下了帘子,回过头想同女儿说会话,只见珝娘趴在车厢里的垫子上,已经憨憨地进入了梦乡。

    “关门。”

    转身踏入府门的那一刻,璟娘脸上的平静就消失了,沉得就像这天空的夜色一般,冷冷地吩咐了一句,便带着一帮婢女走向了后院,就连闻讯出来想问候一句的映红,也没有理睬,这一刻她竟是连后者也恨上了。

    后院的过道点着几盏气死风,所有的丫环婆子都肃立在院中,璟娘一走进来,不待她吩咐,院门就被关了起来。府里出了大事,郎君可能回不来了,娘子的脸色又是这般差,哪个还敢多吱一句嘴璟娘冰冷的眼神一一扫过这些人,最后停在了正一脸关心地看着她的桃儿身上。

    “将这个吃里扒外的贱婢拿了。”桃儿还没能开口问上一句,就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不光是她,院子里所有的丫环婆子都惊呆了,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女主人。

    “拿拿谁”

    除去府外送人的听潮,回了宁海的聆风和舒云,璟娘身边最大的丫头就剩了存在感不强的观海,平日里郎君不让她在屋里侍候,院子外头又是桃儿的地盘,她只能跟着做些边边角角的活,倒也是轻闲自在,此刻当事人不便说话,围观的下人们不敢说话,就只能她来开口了。

    “就是她,难道还要我亲自动手”

    璟娘指着桃儿,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射出的凶光是桃儿同她相处这么多年来从未见到过的,她不仅仅是害怕,更多的却是担心,丧夫失子,今天遭遇的事情是每个女子都难以承受的,但何况是连续两次,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拿自己,但桃儿知道她需要一个出气的由头,是不是自己有什么打紧呢

    “快,给我绑上。”见下人们不动手,她反而急了,跳着脚喝了一声,这才上来几个婆子,将她的手脚捆了起来,人也跪倒在地上。

    “呵呵,原来我在这家中说话已经无人听了。”璟娘怒极反笑,随即走到她的身边,指着她斥道:“贱婢,为何要串骗我”

    串通外人四个字被她生生地咽了下去,因为牵涉到里头的,不光是这个贴身婢女、宫中女医、城中大夫,还有自己的夫君,后者可不能算是外人。

    “骗”桃儿被她的话问懵了,小脑袋瓜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她所指的是什么,没等璟娘进一步问出声,院门突然被人敲响了,一个婆子打开门,将刚刚回转的听潮放了进来。

    “怎么了这是”听潮到璟娘的身边,低声问了一句。

    “你来得正好,去问问这个贱婢,为什么要欺瞒于我。”

    听潮同样不明所以,她看了看自家娘子的神




第572章 震怒(一)
    九月底的泉州,霪雨霏霏,道路虽然还不至于泥泞难行,多少也会影响转运的效率,哪怕偶尔出现在路中的某个水坑,就会将这支纯粹由民夫组成的运粮队伍挡上个一时半刻。

    类似这样的小事,已经引不起带队的中年男子任何兴趣了,因为目的地就在眼前,而他所看到的一切,都足以颠覆之前对于战争的认知,哪怕之前已经在通信中知道了实情,当文书中描述的那些景象真实出现在视野中,仍然让人难以置信。

    战争!就在大宋朝野上下都在关注着北上使团的遭遇时,几乎没人还记得,境内还有一场战事在生着,无他,这场战事实在过于平平无奇了,从金明出京开始算起,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可是枢府没有收到过只言片语,没有胜利的消息、没有失败的消息,就连进行到哪一步了,也毫无所得,竟然就像不曾生过一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这一切,甚至就连朝廷新任的本路路臣礼部右司郎中、福建安抚制置使、权知福州陈文龙都知之不详,但他却不能象朝堂诸公一样不闻不问,因为按照战前的规划,围城的大军粮草供应主要由本地筹措,陈文龙不知道这个主要是怎么划分的,反正自从他接掌福建路以来,就没有收到过来自外路的一粒粮食。

    整个福建路依山傍海,九成左右都是山地丘陵,可供耕种的田亩只有一成左右,这才造成了领内会以海商为主。可是海商再富不产粮食也是枉然,如果没有这场战事,碰上收成不好的年景,都会由别路调粮支应,今年灾害不多,大致可算是个丰年,原本不需要这么做还能有些节余,可是战事一起,十余万大军一聚集,那就像是个无底洞一般,吞噬了府库中原本就不多的存粮。

    照理来说这都是转运使司的事,可是泉州乱起,不但原本的路臣王刚中吃了挂落,就连诸监司都一并被牵连,各司主官贬的贬、抓的抓,全路上下还能正常运转的,竟然就只余了刚刚接任的安抚制置使司,因此所有的大小事务就一下子都压到了陈文龙的身上。

    为天子牧守一方,本就是读书人平生所愿,些许辛苦又算得了什么,陈文龙自恃状元之材,更是甘之如饴,只不过这些日子下来别的倒也罢了,粮食流水一般地消耗着,不知道何时是个头,他已经尽力在筹措了,路内没有就拿银钱去两浙等地买,可是府库也是有数的,撑了三个月之后,终于忍不住扔下府中事务想要亲眼来看一看这场战事倒底进行得如何了。

    “君贲,怎得你会来此”一个年纪同他相仿的中年男子迎出来,远远地就叫了一声。

    “一言难尽,这里倒真是如你信中所说,让人大开眼界。”

    陈文龙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攻城战还能这么打的,想一想就知道,攻方在城池外头又筑了一道城墙,还不是那种简单的木头寨子,而是同城池一样的夯土为基砖石为壁,除了没有那么宽,就连高度都过被围的城墙,难怪他连泉州城都看不到了,因为全都被这道墙给包了进去。

    这是打算要活活困死人家吗陈文龙自动忽略了这个工程的造价,因为他还注意到,原本泉州城下的坊市已经荡然无存,多半就是拆了用于建这个,至于人工,还用去别处招么这位金督府还真是不同寻常啊。

    “你说这个么原本我等也想不通,可是金帅说了之后才明白,他说‘另可多费点时间费点金钱,也不愿意让这些新兵白白去送死。’你是不知道,自从有了这道墙,所有的士卒无不欢欣鼓舞,无人再有惧色,人人皆言金帅仁义,就连平素的操练都不再叫苦。”

    那是自然了,兵书云:慈不掌兵,爱护士卒爱护到这个份上,这些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新兵哪还不感激涕零,可这是拿整个福建路的供应在做人情!拿朝廷上下勒紧腰带的供给在做人情!陈文龙的心里在滴着血,面上却还要露出欣赏的表情,别提有多难受了。

    “士气可用。”违心地称赞了一句之后,陈文龙左顾右盼,就看到一个年青人朝他们站立的地方走过来,来人最多二十许的年纪,生得面目俊朗,露在外头的肤色看着有些深,可别处都是莹白如玉,一看就知道出身不凡。

    “新到的这批粮食点算完了,阁下可是押运之人,请看看数目,无误的话就签个字,某也好去入帐。”来人同他身边的陈瓒打了个招呼,就将一个帐册递了过来,陈文龙看着上面一丝不苟的记录,在心里暗暗称许,又注意到那笔颇有功力的颜体,更是高看了几分。

    他略略看了一眼最后的那个数字,同自己出之时点算的出入不大,这一类的粮草押运,原本就有一个正当的损耗度,



第573章 震怒(二)
    叶应有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在福建路这个地面上,这一文一武就是两大巨头,他们之间最好不要存在太大的矛盾,否则这仗是打不下去的,陈瓒另有职差就没有陪他们,军中的畲人太多,几乎天天都有不省心的事情生,他这个居中调度的人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进了大营,一股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氛就油然而生,到处都是走动的兵马,看那情形,是在进行着贴近实战的列阵和变幻,各种兵甲仗器的相撞声、将校们的喝骂声不绝于耳,而到了一处大帐的附近,这种声音就渐渐小了下来,一圈的禁军大汉顶盔贯甲,按刀而立,让人不自觉得肃然生敬,就连前面带路的叶应有也变得拘谨起来,陈文龙哪里还不知道,这是金明的中军大帐所在。

    “你们瞧瞧,三个月前,本府的将令就送到了各路各州,现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别处的兵马都到了,你们可倒好,就连应付差事的老弱都不肯送来,是欺本府无权,罢不得你们路帅的职么”

    叶应有带着陈文龙在大帐前站定,两人听着里头传出来的咆哮声,顿时现之前的形容还太保守了,这位金帅何止是脾气不太好,简直就是雷霆震怒,对方又不是他的属下。虽然给他的旨意上是节制三路兵马,可地方上也只有协调之责,并无管辖之权,福建路是祸乱之地,当然逃不掉,陈文龙这个新晋制帅的姿态也放得很低,人家广南两路凭什么要让他随意调遣能主动才是怪事。

    想到这里,陈文龙心里一惊,他大概明白了,为什么政事堂会临机让他接任这个帅臣,就是因为自己的本职太低,才会方便同金明配合,否则调来一个老资格,哪里肯像帐子里那样听训早就拂袖而去了,那样一来别说平乱了,嘴皮子官司都不知道会打到哪里去。

    “这是哪里来的使者”陈文龙压低了声音,轻轻问道。

    “广南西路。”

    中军大帐纪律甚严,按律是不能喧哗的,叶应有简单说了四个字便住了嘴,饶是如此,两个把守帐门口的军校眼光撇到了他们二人的身上,虽然没有出声,眼神中已经饱含着警告,二人都是知机地闭上了口,再也不敢多言一句。

    他们没有料错,金明的确是怒火中烧,这才借机了一通脾气,原因根本不是什么兵马未至,现在大营中已有十多万兵马,他有信心就凭眼前的实力,足以消灭被困在当中的那座城池,只不过按照事前的计划,平叛和攻城都不是目地,这才慢吞吞地一天天挨了下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计划的提出者,那个让他极为头疼的妹婿,竟然被朝廷派去了元人的都城充作什么使臣,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家妹子也跟了过去,最后让他无法相信的是,这个使团居然在元人的都城被人屠戮得一干二净,就连派去护卫的狗蛋二人都没能逃得出来。

    那人生死不明,妹子伤重南归,这些都让他牵肠挂肚,任何一个人出事都是他无法接受的,可是隔着万里之遥,纵然帐下有十万之兵他又能怎么样于是怒火自然而然地到了这个不晓事的使者身上,谁叫他倒霉呢,等到大帅的火气得差不多了,一个亲兵上前悄悄说了一句什么,金明瞪起双眼,朝向那个低着头瑟瑟抖的小吏。

    “回去告诉你们路帅,本府的钧令有政事堂诸公的肯,他若还是执意不肯兵,那就休怪本府动本参他了,你将本府的话原样带到‘此战一旦出了变故,他就是罪魁祸’,还不快滚!”

    那个使者忙不迭地应声而去,脚步虚浮、额头上尽是冷汗,看得陈文龙都有些心惊,不料这个金帅严厉至此,他倒是有些担心,自己的话会不会也触了人家的霉头。

    “不知陈状元大驾到此,金某怠慢了,恕罪。”

    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轮到了自己,刚刚还满脸寒霜的金明竟然亲自迎了出来,口里还不住地说着客气之语,陈文龙顿时有些不明所以,就连反应都慢上了半拍。

    “督府军中事忙,本不应当打扰的,不过职责所在,理当前来听候调遣。”陈文龙脑子有些乱,说出来的话连他自己都有些吃惊。

    “状元公客气了,你是本地父母,一切支应还要劳你操心,本府节制不到你,谈何调遣,帐中气闷,不如随某走走。”

    说完,金明不由分说,就当先走出了大帐,叶应有朝他点点头,示意自己去做事了,陈文龙只得快步跟上,金明的度很快,他要完全跟上几乎就要用跑,倒底是读书人,平时讲究的就是雍容气度,何尝这么吃力过陈文龙几乎就以为他是在耍自己。

    还好没有多远,金明带着他上了一个明显是人造的小坡,看样子,底下的土都是从前面的城墙地基中挖出来的,金明毫不在意地踩着那些黄土走了上去,陈文龙跟在后头,已经顾不得靴子上沾满了泥水。

    空气中还有些雨意,从他们所站的这里可以看到被围在当中的泉州城的城楼,虽然隔得有些远,陈文龙依旧能看到那上面的旗帜耷拉着,想必周围的叛军士气也高不到哪里去,就凭大营中的人马,能不能一鼓作气拿下他不禁有些疑问。

    “你是否以为本府这是怯战”

    “督府用兵严谨,本官是亲眼所见



第584章 奇迹(一)
    “轰!”

    一声惊雷毫无征兆地在天空炸响,震得过道上厚厚的玻璃窗出了轻微的颤音,等在抢救室外的几个人下意识地朝窗外看去,只见远处的天空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漆黑一片,裂纹状的白色闪电一道接一道地劈开黑幕,就像是无数的银蛇在天际飞舞一般。

    刘禹只看了一眼就转过了头,再大的天气变化也无法影响到他的心情,此刻心中唯一牵挂的就是一门之隔的那个小女孩。苏微的心则在自己的老板身上,只是当她转头的时候,突然现旁边的钟茗神色惊惶,身体竟然在不住地颤抖着,打个雷而已,有那么可怕么从小就没人疼爱的苏微想不通,她可是个女军官,至于嘛。

    钟茗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神态变化,她怔怔地看着大自然在这一刻展现出来的威力,心中涌起的是一股自内心的敬畏,这种感觉无关信仰,而是源于某种最原始的人性。

    “哗!”大雨倾盆而下。

    而隔着一道房门的抢救室里,则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从最初的惊异当中回过神来,这些仍然可以称作医务工作者的女人们马上投入到了后续的工作当中。

    “心跳”

    “75。”

    “血压”

    “95/63。”

    “呼吸呢”

    “455o,很微弱。”

    “spo2”

    “89。”

    “立刻为她供氧,注意观察,每隔五分钟量一次体温。”

    张医生指挥她的团队进行着各项身体机能的检测,她的内心仍然充满了震撼,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失去心跳呼吸之后数小时被救活的例子屡见不鲜,她不知道这个女孩子送来之前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原因就在于她是一个法医,而且是个专门研究古代尸体的法医,反而像那种替公安部门做鉴定之类的活,才算是她的副业,钟茗为什么会叫她来不仅仅因为她参与了钟茗那个小组的一系列行动,而且她很清楚整个事件的内幕。

    正因为这样,从见到这具“尸体”的那一刻开始,她就认定了这应该是从哪个古墓里挖出来的,不过保存得比较完好而已,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一个现代人,疑似。

    在那些助手的操作下,那个小身体被戴上了氧气面罩,张医生欣喜地看到,身体的各部分都在生着变化,透明面罩下的口鼻有规律地开合着,随之开始微微地起伏,这说明病人已经有了自主呼吸,这是所有生命体征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简单地说,她活过来了。
1...361362363364365...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