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让赵介如的神色突然尴尬起来,对于要不要将那件事和盘托出,他的脑海中天人交战,直到军校交待完毕转身向堂外走去,这才鬼使神差地张口喊出一句。

    “这位……小哥,烦请留步,下官尚有另情禀报。”

    池州,东流县境。

    这个县是整个江东路最边缘的地区,出了县境就是江州,县城建于大江南岸,隔江与安庆府的望江县相对,原本是个极为繁华的水路要埠,而如今

    “他娘的,城里的活物除了野狗就是耗子,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某遣人去附近乡里打探了一番,俱是如此。据乡民所说,城里人自鞑子过境之后便都逃了,有钱的去了邻县各处,没钱的,不知道一路逃荒到了哪里,这许多人马,只怕连个吃食都没处寻,唉。”

    杨磊说完还叹了口气,一脸地惨然,能让这个老兵油子如此,刘禹能想像他看到了什么,只怕路旁伏尸不少,不过这种情形,他早就有所准备,闻言只是拍了拍他的臂甲。

    “就是此处吧,吃食我等还带了些,水源应该有,只是告诫众人不可生食。老杨,还要辛苦你,同兄弟们接掌关防,咱们可能要在这里稍上几日。”

    “不走了”

    杨磊听到这话一愣,眼下日头还早,就算不歇息,今天怎么也能赶到江州地界,难道要在这么个鸟不生蛋的地方驻扎迎着他疑惑的目光,刘禹也不答话,微微朝后一撇嘴,他们一行的后面就是元人使团,杨磊顿时悟到了什么,在马上一抱拳,扯着笼头又调转回去。

    “你带上几个人先进城,找处宽敞点的院子,安置那些元人,咱们的人就在安排在周围,边上最好有高处可望,明白了么”

    紧接着,刘禹又朝自己的亲兵吩咐了一句,他的语气不像平时那般随意,亲兵郑重地接令而去,几个骑兵催马加,不一会儿就消失在烟尘里。

    等他们走后,刘禹身边只余了一人,身上带着对讲机,作为联络调度之用,其余的都散在了前路各




第410章 变数(五)
    “人呢去哪里了。”

    泉州城的蒲氏别院里,一个尖利的声音在咆哮着,院中的仆役们不敢多作打听,一个个低着头匆匆避开,尽管他们都很好奇,是什么事情让素来冷静的郎君如此失态,了这么大的火。

    后院里站着几个垂头丧气的军士,中间一个老者被绳索捆着,眼神不屑地撇向前方,看都没看抓着他前襟大吼大叫的那个人,只是在唾沫溅到脸上时才皱了皱眉,仿佛这才是天大的事。

    “我等到时,整个坊内除了这个老东西再无一人,问过了周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何时跑的,只说好些天了都是如此。”

    领头的一个指挥低声说道,他这话等于没说,蒲氏本就有些气急败坏的脸顿时变得铁青,他恨恨地一脚将老者踹倒,一下接一下地踢打,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泄心中的愤怒。

    “行了,老蒲,省省吧,你打死他,人也回不来了。”

    夏景坐在一边无所谓地说道,对于蒲氏的这个计划,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心知那些人就算捉到了,朝廷也绝不会因此而罢兵,甚至可能激起更大的反应,不过一些普通宗室而已,又不是皇子公主,全死光了,朝廷还能省下一笔俸禄呢。

    许是打累了,蒲氏不甘心地踢了一脚之后终是停了手,原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老者突然睁开了眼,戏谑地望着他们,满是伤痕的脸上竟然露出一个笑容,在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什么之后便开始放声大笑,惹得蒲氏心头又是一阵光火,却没有再下手打他。

    “他骂咱们是乱臣贼子,不得好死。”

    夏景张着大嘴喝了口茶,悠悠说道,刚刚坐下的蒲氏一听马上就想站起来。

    “算了,人家也没说错,你我是犯上做乱嘛。”

    一把将蒲氏拉住,夏景使了个眼色,让人将老者带了下去,他知道蒲氏是在悔恨,可是事情已然如此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当下最紧要的是如何应对。

    “夏帅,某失措了,你倒是说说,朝廷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将人转走的他们怎么会清楚某的打算。”

    “老蒲,你是个聪明人,这事的关碍在哪里,你还没有想透么这件事,夏某都是最近才听你提起,你自己数数,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夏景撩着大腿靠在椅上,敞开的衣襟里露出毛茸茸的胸脯,眼神溜溜地四下乱瞟,坐相极不雅观,蒲氏却无心同他计较,心头一转,顿时想起一个人来。

    “你是说那还活着”

    “这不明摆着嘛,你算算日子就明白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事,如果那时候朝廷已经知道了,那他们引而不,咱们收到的消息,就都不可靠了,这一点,老蒲你要想仔细了。”

    不等蒲氏回过神来,夏景又接上了一句。

    “如果你是朝廷,会怎么对付咱们”

    说完,便住了口,边喝茶边打量着各处,这里是蒲氏自家的院子,自然少不了侍奉的女人,而其中多有金碧眼的胡姬,与汉女相比别有一番风味,看着那些衣着暴露的窈窕身姿,夏景色魂与授,似乎没有任何事放在他心上。

    蒲氏沉默地坐在一旁,思考着他的话,朝廷绝不会容忍叛乱,之所以不动,肯定是在调遣。一想到这是一个蒙古人都未曾征服的大帝国,蒲氏突然感到后颈凉,将事情前后一串起来,他的思路慢慢开始清晰。

    如果不是朝廷一意要在琼州开埠,他也不会利用海贼去破坏,而自从那件事之后,整个事情就开始失控了,亲信失手被抓,他被迫动用叛军冒险营救,开弓没有回头箭,从此一步步踏入这个深渊,自然他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

    可怕的是,朝廷对他们的举动一清二楚,不用说那位前来核实的陈状元让政事堂诸公下了最后的决心,那他们会怎么做蒲氏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可就是理不清。

    “夏帅,老夏,夏景!”

    连续两声都没有回应,蒲氏抬头一看,这人眼睁睁地看着前面,心思不知道去哪里了,急得直呼了他本名,后者才从梦中醒来一般坐直了身体,还顺手擦了擦口角。

    “老夏,你在这儿给某透个底,如果朝廷大军来攻,你究竟能守得几日”

    “老蒲,你还是没弄明白,要说守城,似这般的大城,哪怕来上二十万人,夏某自信也能守得数月,可问题是,你的命根子在哪里是这泉州城么。”

    夏景一边擦着口,一边摇摇头,他的自信并非毫无由来,历史上泉州城还真是守了三个月不下,由张世杰统领的大军人数,也差不多就是那个数,宋人的攻城能力,夏景作为资深老军,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他的这句提醒让蒲氏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夏景说得没错,城中这些财富、女人甚至家眷都不足惜,他蒲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城外,否则元人凭什么看得起他

    “行了,你慢慢想着,某还有事,就先走了。”

    夏景抓起放在几上的头盔,随意地摆摆手,也不待主人起身就径直向外走去,虽然话说得轻松,但既然事情有变,必要的防备还是应该做的,这也是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大事。

    一脸阴沉的蒲氏没有起身相送,等到夏景走出去,才挥手召来一个亲信,让他低下头将耳附过来。

    “你暗地里带上人去,一定要问清楚,是否亲眼所见那人已毙命,如果没有,找个僻静处结果了,做得干净些。”

    虽然事实俱在,蒲氏还是不想放过,一步错步步错,他心中的愤恨无处渲泄,自然只能找人来出口气,结果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亲信当然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领命而去。

    “来人,备马。”

    码头那边太过重要,现在他谁也信不过,不得不亲自去看上一眼,哪怕外边仍然落着雨,不过这样的天气,任是谁也动弹不得吧,蒲氏在心里宽慰自



第411章 急袭(一)
    从江州州治所在的德化县城到池州,中间要经过湖口、彭泽二县,这一带的湖泊众多,除了鄱阳湖这个大泽,还有为数不少的河泊港杈,沿江的官道上桥梁处处,并不利于大军通行,而延着大江走水路才是最为便捷的。

    这条官道几乎与大江并行,许多地方直接以堤为路,之所以这样修自然是靠着水路的便捷,因此行军时通常都是水6并进,人马不过数千的张弘范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年初的征战,自鄂州分兵之后,他便归于阿里海牙麾下,不知道是不是运气的因素,一直没有捞到什么仗打,通常做的都是带着水军运送粮草、辎重等事物,可当同为水军万户出身的解汝楫都能独领一军时,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虽然前者最终兵败被俘。

    领着三千骑军走在官道上的张弘范已经没有了计划之初的兴奋,清凉的江风让他的头脑变得冷静下来。他很清楚,这样的做法,胜了可能无功,败了肯定有过,可既然下定了决心,那便没有什么

    探马回报不出他所料,宋人选择的路线与他所部遥遥相对,按照路程,此刻应该宿在东流县境,不管是哪里,张弘范都有信心拿下,那里早就荒芜一片,拿什么来挡住他身后的这三千铁骑!

    “几时了”

    一边控制着马,他一边对着并骑而行的亲兵侧头问道。

    “快五更天了,前面就是彭泽县城。”

    张弘范在心中默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行进了二个多时辰,虽然并没有全奔跑,马力也将将尽了,余下的路程还有一天,这个点正好。

    “传令下去,就在城外扎营,任何人不得入城,更不得知会县里。”

    黑夜里行军,没有办法做到令行禁止,三千人马,两骑并行,加上留出的距离,在官道上撒出去数里地,哪里那么容易说停就停,张弘范等人作为当先者,一开始也并没有减,直到冲出去百多步之后才缓缓慢下来,而他身后的队伍几乎在同时变跑为走,丝毫没有冲撞之后的厮喊混乱,让素来治军严谨的他也甚为满意。

    这次行动,张弘范选择的是漏夜行军,尽管他并没有现对方有什么侦骑在前,哪怕对手是他看不上的宋人,一旦开始行事,谨慎小心便贯穿始终,这也是他得元人看重的主要原因。

    不过讽刺的是,从他领军踏出德化县城的城门开始,其行踪就一直在别人的视野之中,他不知道,这看似平静的官道之侧,看似无人的夜幕之下,每隔数十里地,就有不只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们。

    “好大胆的狗贼,黑夜行军,火把都不曾打几个,怎么不跌下江去淹死了他们,啪,这该死的飞虫。又咬了老子一口。”

    “的闭嘴,老子正数数呢。”

    虽然嘴里骂骂咧咧地,这些老兵出身的探子都打心眼里佩服对手的强悍,整支骑军几乎保持了同样的度,除了当前的几骑,全军都是相当于闭着眼睛在赶路,几十里下来,队形丝毫不乱,这在宋军之中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叹服之余,消息被一路一路地送了回去,直达使团所驻的东流县城中,使团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安歇,除了正对官道的城门后一处宅院,三进大小的院子里到处点着油灯和烛火,不时有进进出出的人影闪过。

    “彭泽县来得好快。”

    听到最新的通报,刘禹自言自语了一句,在地图上标注的位置上用铅笔勾了一下,过了许久没有新的消息传过来,看起来这就是他们今天的终点。

    在他的身边,杨磊手举着一盏油灯,灯光照亮了周边,也就是个方桌大小,后者的脸色十分严肃,显然这些消息都不怎么好。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准备时间太短了,这城中除了空无一人的房舍几乎别无他物,官府所属的府库空空如也,守城所需的军械一应全无,特别是箭矢一类,如果敌人拼了命了来攻城,真不知道要如何抵挡得住。

    三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专攻一路的话会造成很大麻烦,毕竟守军人数更少,拼人命是万万不成的,刘禹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的表情显得很是轻松,一转头看到杨磊的表情,露出了一个笑容。

    “老杨,怕什么,咱们没有守具,他们也没有攻具,拖上几天就成了。”

    “中书,不是老杨奉承,如此形势,你还能笑得出来,老杨是真佩服。”

    刘禹的笑话没有起到效果,杨磊苦着脸摇摇头,城里这些人都是他保护的对象,这还没入敌境呢,都能遇上险境,真不知道几千里路下来,还会生什么。

    不过他的话也是真心,刘禹是这里的主官,他的情绪直接影响所有人,能做到如此镇定,在大宋也是少有的,杨磊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当然,进城之后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在眼下,城中没有睡觉的还有几百名轮值的守军,他们正在城中寻找一切可利用



第412章 急袭(二)
    可能由于地势的原因,漳州这边的情形并没有多少变化,肆虐的暴雨笼罩着大地,丝毫看不出会有减弱的趋势,这等天气,莫说行路就算是在雨地里站上一站,也无人受得了。

    不过,就在漳州城外的官道上,尽管路面已经泥泞一片,依旧有一队人流在6续出城,这只队伍很长,前面的人已经在雨雾里失去了踪影,后路还在城中准备列队。

    “招抚,雨太大了,不如再等等,某听说海面已经放晴,最迟后日,必定会有好天气。”

    城楼上,赵介如看着下面大军的狼狈模样忧心忡忡地说道。

    姜才没有怀疑他的诚意,因为下面的队伍里还有在本地征的三千民夫,他们将赶着自家或是官府配的大车走在最后面,为大军运送辎重粮秣,这些人都是他赵介如的子民。

    “姜某何尝不知,可是休要说几日,就是几个时辰某也等不起了,战情如火啊,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赶到安平桥。”

    看在这些天对方鼎力配合的份上,姜才给他留了一分面子,没有说出心中真正所想的话“这t的还不是都怪你,要不是你抽疯干出通风报信的蠢事,老子至于要这么做吗”

    话是这么说,雨天行军毕竟乃作战大忌,别的且不说,这行军度就没法上得去。路面太难走了,一脚踩上去便是一个浅坑,驮着人的战马就更无须说了,稍有不慎就会撅了腿,可正如他所说的,军情已经急如火,再等下去,谁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变故。

    昨日里勉强同海面上的船队接通了消息,他们将不会等待,如果自己这边没有动作,让6上的敌人察觉到,把一场偷袭战打成了强攻,那之前所作的一切就失去意义了。

    因此,他不但要尽早出,而且还要力争在船队之前动攻击,将守军的目光吸引过来,才能为水军创造出最有利的条件,毕竟,敌船的数目太多了,哪怕有三分之一的船开动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这个后果,他姜才是担不起的。

    临行前,所有人不但饱餐了一顿,每个人还分到了一小份烈酒,直到这时,他们才被告知自己将会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从琼州带来的将士倒也罢了,大多都是经历过战事的,反应较为平淡,可是那些本地的民夫,一听要去对付隔壁的泉州,表现出来的不是害怕,而是莫名的兴奋!

    谁不知道城里到处都是富商,像这种程度的叛乱,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到时候,将会有数不清的财富等着被分配,为此哪怕是豁出小命,那也是值的,至于敌人再怎么强也不会强过身边这些人吧,大宋要是有这么多强军,那还得了!

    结果到了开拔的时候,姜才意外地现,队伍的士气并不比想像中的低落,连带着行军度都好像快了一些,这倒是始料未及的。
1...350351352353354...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