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实不相瞒,某与那些弟兄,如今都成了官身,前来找大当家,一是叙叙旧,二是有桩买卖,要与大当家的相商。”

    “原来,你们是官军。”郝老二的话,让这些人一下子变了色。

    “官也好,贼也好,兜兜转转地不又见了面么”郝老二并无惧色,冲着他们一个团团揖:“不瞒大伙,跟着官军,某报了家仇,弟兄们有了一条活路,虽然没大伙这么自在,干得依然是海上的营生,买卖不成还有个仁义在,不谈仁义,就冲咱们都是宋人,坐下来谈一谈,讨杯水酒吃,总归有的吧”

    那汉子看了看自己的手下,心知今日无论如何也下不得手,对于郝老二的提议他是有了几分兴趣,特别是最后那句,都是宋人,没有人愿意离乡背景,跑到异国他乡来讨生活,他自己估且不论,也要考虑一下手下们的心思,海贼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拉一伙人就成的。

    既然如此,他索性也装出一个好客的样子,将二人让到洞里,这个天然的洞穴就在海岸边,岛上的暗河从洞中流入大海,洞子里十分清凉,倒是一个不错的窝子。

    不多时,一桌粗制的宴席便端了上来,二当家的回归,在寨中引起了轰动,一拨接一拨的海盗争相进来与他敬酒,郝老二都是酒到碗干,赢得了满堂彩,一张黑脸喝得红通通地,如同戏里的关公般,不过身形看着倒还依旧挺直。

    “老二,既然你如今已经是官军,不妨立个道道出来,官府让你来找咱们,是什么个章程”好容易等到人差不多了,那汉子上前来,坐到他的身边。

    “嗝。”郝老二压下冲到嗓子眼的呕吐感,闪着大舌头,一张嘴就冲出一股子酒气:“大......大当家,某都说了,生......生意。”




第一百七十二章 梁氏
    “东海蛟”

    一个穿着长衫的男子站在窗前,他没有束发,而是用白布包着头,看着有些不伦不类,嘴里说出来的居然是汉话。

    在他的视线里,是一片庄园般的田地,一群当地的土人弯着腰正在锄地,而几个和他一样打扮的男子,拿着木棍等物巡视周边,男子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掠过,投向了远处的大海。

    巨港,当地人叫做‘巴邻旁’,曾经是三佛齐的国都,建于苏门答腊岛的东南部,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一样,都是缘水而建,穆西河就从城池的一侧流过,灌溉着河岸上大大小小的田地,说城池并不准确,因为它不仅没有中原的那种高墙,就连个木栅栏都没有。

    城内所有的房屋都是依河而建,也包括了男子脚下的这幢唐屋,房子呈凹形结构,一主两厢、面南背北、底部像当地人的居所一样用粗木架空,顶上则是飞檐画栋,有着明显的汉人制式,而他们做为这里最早一批渡海而来的汉人,已经过了数百年,那时的中原,还是一个叫做“唐”的强大王朝。

    这样制式的唐屋,在巨港并不罕见,陆陆续续从中原过来的汉人,大都居于此地,由于他们的勤劳和积累,很快就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富有阶层,先进的农耕技术为他们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也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人呢”男子将那张古怪的拜帖放到桌子上,帖子上什么字都没有,只是画着一只跃出水面的蛟龙。

    “在外头,要小的带来么”

    等到男子点头示意,一个管事答应一声,退出屋去,很快,他的身后就响起了脚步声,来人还不只一个。

    “梁东家。”

    听到声音,男子转过头来,却发现无论是出声的这个,还是身后跟着的随从,都是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

    “蛟爷何时换了人怎么某会不知道。”男子的眼中尽是警惕。

    “东家好眼力,某等不过是蛟爷的朋友,借了他的帖子,特来与东家一叙尔。”

    说话的正是机宜司的那个探子,而跟他身后的,自然就是郝老二了,他们辛苦找到绰号为‘东海蛟’的海盗窝子,不光是为了说服他们与三佛齐人为敌,还要让他们搭条线,与巨港的这些个汉人家族联系上。

    海盗都有自己的销赃渠道,否则在海上抢来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变现的,而在这一带,能为他们干这种事情的,只能是跨海过来的汉人,因为他们不缺胆识,不缺资金,缺的只是海路的畅通,花钱为自己的商队买个平安,这个道理,与后世明朝的倭寇有几分相似。

    显然,在当地颇有名望的梁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家族。

    “蛟爷的朋友”男子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不知道在哪一片发财,梁某好遣人送些犒劳过去。”

    探子晒然一笑:“东家太客气了,某等前来,不是讨一口饭吃,而是想要借一条路。”

    男子的眼中一凛:“怎么说”

    “我朝之于其国,一向优恤有加,推及赏恩,无不厚赐,可一撮尔小邦,不思恩抚,趁我危难,占我国土,驱我守臣,其情闻于旧属,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进言,皆愿附骥尾后,一惩凶徒,凡七国者,皆已出兵,属国如此,我大宋煌煌之朝,岂能坐视故抚臣刘禹,奉诏有司,即选良将,优择劲卒,非为杀戮,实出无奈,望诸军谨行,著恩义于四海,扬国威于异邦,不复为天下之望矣,此令。”

    探子像背书一样,背了一段话出来,这段话听在男子的耳中,犹如惊雷一般,炸得他几乎站立不稳,那个管事的赶紧上前一把扶住,男子指着二人,声音变得颤抖不止。

    “你......你们是宋人!”

    如此大的事情,以他在当地的权势,自然打听得一清二楚,而宋人送来的战书里,就夹着这篇檄文,每一个字他都能背得丝毫不差,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宋人竟然通过海盗联系到了他的头上,这是打算要做什么

    “然也,不知梁东家,可否一叙”

    两人随随便便地站在屋里,正眼都没有瞧一下,从门外涌进来的那些护卫,男子的脸上青了又白,白了又红,最终还是挥挥手,让他们退下去。

    “两国交战在即,贵使有什么消息,让梁某转达的,请尽管说来。”男子站直了身体,面色有些不豫。

    交通海盗是死罪,可以他家的权势,只要上下打点,无人作祟,事情肯定压得下来,可是交通敌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如今三佛齐国内,人人意气激昂,欲与大宋决一死战,集结在占卑的军力已经突破了十万之多,还有大批的人陆续从各地汇集而至,在这种条件下,他们这些汉人,缩起头来躲还来不及,哪敢公然与陌生人勾勾搭搭,这可是灭族的惨祸。

    因此,他才尽量将事情想成宋人希望通过他来传话,也许能与三佛齐的高层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事
    三佛齐的政治制度大致上受天竺的影响比较大,居于上层是皮肤较为白晢的所谓印欧种人,中间的则是来自于东亚的黄种人,最底层的就是古马来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还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

    巨港的甲必丹碌吉就是一个这样的上层人物,在古马来语中,甲必丹的意思是头领,可以理解为本地的最高长官,军民政事一把抓的那种,当然对于碌吉来说,管理那些贱民,远远没有税收来得有吸引力,基本上有了什么纠纷,都是交给那些听话又好用的东方人,至少他们长得没那么黑,看着要顺眼一些。

    城里的东方人很多,足有过万之数,而像他这样的上等人,加上军队在内,也不过数千而已,至于多达十万以上的土人,在他的心里与山里的猴子差不多,那些又懒又蠢的贱民,要是能少一些,还可以节约出粮食。

    一直以来,靠近东南角的巨港,防范的都是来自于爪哇人的侵袭,毕竟同他们的距离相比,凌牙门实在太远了,那是应该国王操心的事,可是让他无比烦恼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怎么处理城里的东方人。

    从历史上来年,这些东方人到来的时候,苏门答腊岛还是一个小国林立的乱战之地,三佛齐人就是以这里的城池为基地,逐渐征服了整个岛屿,并将势力扩展到了马来半岛的一端,如果不是爪哇人插了一脚,他们只怕已经打进中南半岛,彻底掌控东方贸易了。

    靠着贸易通道上的税收,这个主力人口只有数十万的小国,统治了十多倍于已的土人,成为本地区响当当的强国,虽然经历过多次挫折,依然活到了现在,谁会知道,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事,居然酿成了一场大战,大宋这个八杆子的打不着的中土大国,居然找上了它的麻烦。

    碌吉还记得自己被召到国都占卑时,城里的高官权贵们接到宋人使者送来的战书时,那种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的表情。

    已经都是两个月前的事了,随后他们的水军就占据了凌牙门,偶尔会沿岸扫荡一番,将那些凡是浮在水面上的东西,要么摧毁,要么就是拖回去,眼见着占卑城下已经集结了十多万人,几乎是他们的倾国之兵,而宋人依然在凌牙门不紧不慢地呆着,号称召集了八国联军,实际上呢来得最多的注辇人,才不过五千而已。

    这些消息不难打听到,毕竟马六甲海峡长达两千里,靠着三百只海船,根本封锁不了,眼见着又是一个月快过去了,凌牙门上的军队总数还不到两万,这就是宋人的打算虽然所有人都以看笑话的心态在注视着这场战争,碌吉的心里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那就是,宋人和他辖地里的东方人,究竟是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难怪他会这么考虑,如果宋人都是东方人那样的,这场战争只怕不会那么容易,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东方人不仅勤劳而且特别能吃苦,就连智慧都只是稍逊他们一筹。

    所以,他在城中暗中加强了对几个大家族的监视,碌吉不怕他们看出来,东方人很团结,但是也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喜欢讲道理,要是宋人也这么喜欢讲道理,那就好了。

    “什么,一个都不见”这份感慨没有持续多久,他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惊到了,这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梁家是城中大户,也是东方人的首脑人物,对于他们家族的监视信息,一直是他每天都要听到的,偶尔也会有延迟,不过像今天这样,所有的监视者一个都不见,让他本能地就感到了某种危机。

    虽然有所安排,可要让他相信,这些东方人会做出什么不利之举,也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几百年下来,大家在这里繁衍生息,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人比当地的土人,更为可信,如果不是宋人的咄咄逼人,他才懒得费这个劲。

    巨港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是国都占卑的门户,一般常年都会驻扎一支万人以上的军队,可是由于大军集结,目前留下来的,只有三千左右可供他调遣,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不由得一跳。

    “派人去梁家,让他们的族长,到这里来商议。”

    不只是梁家,还有城中其他的东方人大户,当然,他并没有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些家族,那样的话事情就太大了,凭着手里的三千人,不一定能控制得了局面,而最好就是警告他们一番,或者干脆扣下来做人质,先拖过这几个月再说。

    只可惜,他的这番算盘在梁氏看来,就是动手的先兆,在宋人的使者离开之后,梁家马上让人去请来了城中的其他家族的首脑,一问之下发现大家的处境都差不多,三佛齐人显然并不怎么相信自己,也许就如宋人说的那样,屠刀随时可能会落下来。

    等到碌吉的人进了门,请他们一同前往城中的官邸,这些人顿时就坐不住了,纷纷将眼神看向当中的男子,男子面容惨淡,这种决定不容易下,弄不好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可是迫在眉睫的危机,让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考试
    琼州,挂着“第一女子学堂”的大楼外,吴老四带着他的手下,如临大敌般地四下警戒,引得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也不知道这里头倒底发生了什么大案要案,竟然需要一路抚帅亲临查断。

    其实内里的情形很简单,刘禹是来视察学子们的“童子试”的,按他的理解,这不过是三个多月的识字教育,进行一个总结式的考察,可听在旁人的耳中,就不一样了。

    大宋对科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后世的高考,无论是在州府的解试,还是京里的秋试,官府都会异常重视,出动驻军维持秩序,那是极其正常的手续,因此,当听到刘禹的指令时,吴老四自然就想到这上头。

    于是,邻近的几条街,便被封掉了,百姓们不得不绕路而行,更是增加了事件的神秘性,若是自家孩子在里头读书的,少不得便会有一番计较,就连上工的心思都淡了几分,甚至影响到了府内重点工程的进度。

    对于百姓的种种猜测,刘禹看不到也听不到,此刻他所有的心思,都在眼前的那一方小小屏幕上。

    屏幕里是一个教室的全景,五十名梳着双环髻、身穿素色袄裙的女孩,正伏首书案,一丝不苟地书写试卷,只有偶尔想不出,才会抬起头,露出一个思索的神情。

    试卷是在后世誊印的,十多位优秀退休老教师组成的试题委员会,根据他的具体要求,历时三天,才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题型涵盖了填空、选择、默写、改错、组词、造句、作文,难度从浅到深,由易到难,有些题就连刘禹这个三流大学生都汗颜。

    这些孩子,在三个月的刻苦学习中,至少掌握了二千个以上的常用字,大致相当于后世小学四年级的识字量,可题目却达到了初中的水平,为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区分出优劣。

    优胜者,将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以期用最短的时间,成为可用的操作员,至少在应用层面,达到他的要求,否则,后续的一系列建设,都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专业课,才是真正麻烦的开始,现在勉强能站在课堂上充当老师的,只有他。

    不知道什么时候,屋子里多了一个人,刘禹不用回头也知道那是谁,叶家的几个女孩用的胭脂香粉大体相同,可衣服上的熏香各有所异,这种闻起来似有似无的淡淡清香,只他那位大了小妻子几个月的姐姐才有。

    果然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呼唤:“郎君。”

    刘禹回头一看,她站在离自己两米左右的距离,穿着一身素色袄裙,头上没有什么珠饰,只扎了一个简单的髻子,比之一般的侍女尚且都不如,哪像一个相府女儿

    “你那班的学子都交卷了”她的手中抱着一撂卷子,刘禹就知道是为何而来。

    “嗯,最慢的也提前了一刻钟,奴略略看了一眼,虽不无错漏,然也算得粗通了。”

    此刻的珺娘,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信,眼睛里亮晶晶地,毫不躲闪地与他对视。

    刘禹欣赏这一刻的她,同样毫不掩饰,发生在这个女子身上的变化,是琼州教育成果最直观的展示,在自己的努力下,这些华夏女儿,是摆脱明清那种变态般的禁锢,成为这个时代最自由的一代,还是按照历史的惯性,走上不归的老路他终于看到了。

    三个多月的时间,她几乎以废寝忘食的精神,扑到了所带的那一个班的学子身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她们,同时也以身作则在要求着自己,几乎每一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每一堂课都是亲力亲为,每一节操都是跑在前头。

    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婢女、仆役的帮助下完成的,称得上脱胎换骨,唯其如此,方才有了今日的自信。

    “做得好。”刘禹微笑着点点头:“等会考试结束之后,抓紧时间组织夫子们阅卷,争取早一日出结果。”

    “嗯。”珺娘表情认真地应下,眼中充满了兴奋。

    “不过,也不可太过操劳,此次考试之后,会进行下一步课业划分,你们这些夫子,将会担负更多的教学任务,学子们也需要稍稍放松一下,三天,给你们三天的假期,同家人好生聚一聚,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莫要只呆在学堂、家中。”

    “奴......不累。”珺娘听着这些话,不禁百感交加,对方所嘱咐的这些,明显就是针对她一人的,可最终也不过只得一句话。

    刘禹的话一出口,就明白自己有些唐突了,毕竟那是人家的私事,他作为妹夫,没有什么立场,说得多了,可能还让人误会,不过既然话都说出来,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十一姐儿,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工作也罢,婚姻也罢,都不过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一定有得选择,琼州,就是这样的规矩,好生去做,没有过不去的坎,把这一生过得精彩,你也可以的。”
1...344345346347348...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