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原因很简单,分赃不匀。
坐镇这里的杨行潜,一付波澜不惊的模样,整日价地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很少参与那些人之间的争论,倒是让蒲甘人阿难陀老先生,有些看不懂了,明明是宋人一纸召唤,他们才跟着来瞧热闹的,怎么主人反而不急了要知道,三佛齐可不是一个小国,能在这么多国家的环视生存到现在,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在阿难陀看来,他们这些人是来瞧热闹的,如果一切顺利,跟在后头摇旗呐喊,表示一下支持,再捞一点好处,达到目地了,至于冲锋陷阵,别开玩笑,那是闹着玩的么万一宋人败了,不是平白无故结一个强敌么,他们可没那么蠢。
这其也包括了表现得最积极,第一个引兵到来的蒲甘人,五十头战象、两千战兵、一百多只战船,是他带来的全部兵力,他们隔得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本来和元人交着战,大部分主力都陷在了云南,国内已经空虚无,总不能一点守备都不留吧。
对此,杨行潜自是心知肚明,是这么一点象征性的兵力,已经在八国之,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跨海过来的注辇人,他们出动了五千多人,两百头战象,三百多只战船,这才是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
看着脚步稳健、老当益壮的阿难陀,杨行潜站在码头,露出一个礼貌性的微笑。
“贵军又有斩获”阿难陀指着他身后的水寨,那里是琼州水军三百多只战船的驻泊地,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完善和加固,已经有了几分模样,原本是岛最好的港湾,在后世,是美军在亚洲最为重要的一个海军基地所在。
此时,宋人的战船正在靠港,每个军士的脸都写着‘兴奋’二字,先进港的战船身还残余着烧灼的痕迹,有些板子甚至插着箭矢,分明是战胜而归。
“小仗,他们去了一趟占卑,将三佛齐人的船队堵在了港内,俘获百余条小船,余者一把火烧了,三佛齐人想要过来,除非跳下海。”杨行潜连头都没有回,好整以暇地说道。
阿难陀应景似地嘿嘿一笑,一场数百船战船参与的海战,在对方的嘴里,不过是场无足轻重的小仗罢了,占卑是三佛齐的国都,在下头那个大岛的一边,宋人压到了人家的都城外,歼灭了人家的水军,目地肯定不是为了示威,而是截断下两部分国土之间的联系。
这样的情形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自打来到了这里,宋人水军不断地出击,主动寻找战机,扫荡着三佛齐人的港口,将俘获的船只全都拖回来,无论是战船还是商船,甚至连渔船都不放过,遭此打击之下,他们的确无法再进行大规模集结,除非像他说的跳下海游过来,可以说,掌握了海,这仗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杨先生还是决定,贵国独占三佛齐本地么”
“那是自然,我方出力甚多,水陆并进,自然要占到大头,这个没有商量的余地。”
杨行潜知道,他说的本地,是东家一心念叨的苏门答腊岛,为此,他们将分担敌人的主力,同时也将要求最大的战利品,这是一个很公平的决议,当然别人并不会这么看。
“那恕我直言了,蒲甘人的要求很低,这一次完全是追随杨先生的脚步而来,据我所知,与我们同样想法的还有占城和勃泥,他们或许有什么别的心思,不过来得人太少,也成不了什么事,而其他的国家难说了,特别是注辇人,他们声称对整个三佛齐拥有主权,几百年前的主权。”
阿难陀的示好之举,杨行潜心知肚明,两国之间目前来说还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反而有着一个共同的强敌,在这种情况下,蒲甘需要大宋的支持,这一次的行动,等于将南半岛大多数国家都捆在了一起,变相地保证了蒲甘国内的安全,他们当然感激莫名。
“阿难陀先生,感激你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实力
不等阿难陀继续发问,杨行潜身上响起了一阵“滴滴”声,他道了一声歉,也不避人,自腰间拿出一个黑长的匣子,在上头按了按,放到耳边。
“嗯,我是,好知道了,语毕。”
“阿难陀先生。”杨行潜等他注视过来,朝着海面的方向一招手:“你的问题,口说无凭,请先生自行判断吧。”
阿难陀愕然转头,杨行潜没有同他解释的意思,两人并排站在码头上,很快海面上就有了动静,一只宋人快船顺着水道驶进了港湾,在它后头,是一只高逾三重的千料大海船,在快船的指引下,慢慢地靠上了栈桥的顶端。
“快快!”
一个都头装束的禁军军校从踏板上跳下来,返身不断地催促,在他的身后,排成单列的军士,分别拿着长枪、刀盾、弓弩依次快步下船,许多人一站到陆地上,就两腿打战,这是长时间在海船上呆着的结果。
等到三个都的军士全都下了船,他们并没有立时跑上码头,而是延着栈桥站成两排,以接力的方式,将船工们卸下来的事物传递到岸上,一袋袋的粮食、一捆捆的军帐,一根根的尖头檩子、一卷卷的绳索、甚至是吃饭的行军锅碗,直到所有的事物全都下完,已经在码头上堆起了一座小山。
杨行潜知道,这只是一艘前锋船,接待和安置的事宜,自有水军的军士出面,东西下完之后,那艘海船便离开栈桥驶向了港湾的泊处,为后头的船只空出了位置。
听到动静,在陆上商议的各国首领纷纷来到了码头上,一群打扮各异,口音奇怪的人,就在杨行潜他们的边上,对着港湾的方向指指点点。
中南半岛小国林立,所持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来到这里许久了,他不过能听得懂一点点蒲甘话,反倒是这些人多少都能懂一点汉话,这才能够勉强交流下去。
“大宋,就只来了一条船么”一个头戴圆锥帽,身披长袍的男子嘀咕了一句,杨行潜认得他是注辇国的国使,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身边的大多数人显然是都是这种想法,几百人的队伍,不是没有先例,像国势最小的占城就是如此,原本他们打得也是跟在后头捡便宜的想法,可大宋是发起国,没有道理自己不出力,还要占大头,只是他们看到杨行潜安之若素的表情,都把疑问按到了肚子里罢了。
因为后面并没有马上来船,港湾里显得静悄悄地,他们只能看着那三个都的禁军行事,宋人的扎营地点就在码头附近,其他国家都很默契地为他们留出了空地,地方很大除了水军将士占据了一部分,余下的就是留给他们的。
由于离得够近,很清楚地就能看到他们身上的装束,轻便的聚脂头盔做成了铁盔的样子,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护甲表面刻成一道道,就像是金灿灿的甲片,一袭红袄下,每人都穿着护住整个小腿的军用皮靴,背上的范阳笠则是标配,既可防雨又能当盖毯,只是稍微适应了一下,人人的脸上都显得异常精神,他们在众人的眼皮底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栈桥走向码头的方向。
等到三个都上了码头,马上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的两个都在各自都头的带领下,延着划好的边界开始挖土,众人这才注意到,这些宋人的身上都背着一把带把的尖头铲子,铲头被涂成了黑色,边缘处闪着白亮的金属光泽,只见那些军士往土里一铲,脚上的大靴子这么一蹬,一兜斗大的泥土就给带了出来,“啪”地一声,被掀到一边,而一个深深的大洞就出现了。
两个都各自负责一条线,很快,就在边缘处挖出了一条宽一步、深半步左右的濠沟,这是为了防止骑军的突袭,然后,从船上卸下来的那些尖头檩子,被另外那个都的军士送过来,就在濠沟的边缘一根根地被打入地下,再用绳子扎起来,如同变戏法似的,一座军营就这么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行云流水般地顺畅。
先安营,再扎寨,是宋军的传统,哪怕他们刚刚经历了十多天的海上飘泊,深知内情的各国使者,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着,没有人再提出为什么只有区区三百人这个问题,要是真的来了几万人,都是这种素质,人家还真有独立灭国的能力。
就在前锋这三百人建好营垒,将堆在码头上的事物搬进去,开始搭建自家的帐子时,从外海的方向,终于传来了新的动静,而这一回,让所有的人看呆在了那里。
后世,这里是一个吞吐量极大的天然良港,眼下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完善的港口设施,为了进出方便,杨行潜还是命人搭建了五条深入海湾的栈桥,长长的栈桥一次可以供七艘海船停靠,五条栈桥就是三十五只海船,要知道,号称本世纪最大海港的泉州刺桐港,也不过才三条而已。
可是很显然,区区五条栈桥,远远不敷使用,因为进港的船只,一艘接着一艘,给人以目不瑕接之感,很快就使得空荡荡的海湾里,变得黑压压的一片,满眼望去尽是樯帆。
第一百七十章 贼窝
南海,后世新华夏对外争端最激烈的地区,渔业、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导致这些争端的主要原因,而历史上控制不力,则是由来已久。
重陆不重海,一向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几乎是所有王朝的一致做法,从近在咫尺的琼州都可见一斑,远隔重洋的岛礁,就更不在话下了。
就在金明带着他的人抵达凌牙门,向来援的诸国宣示实力时,一支规模更为庞大,却行踪隐蔽的船队,也几乎同时到达了勃泥的海岸,这个不大的国家对于大宋的召唤表示出了顺从的态度,因为它本身就面临着来自于爪哇的威胁,不得不依附在有实力的国家之下。
从琼州到勃泥的航程,直线距离接近了四千里,大致上是琼州到西沙,西沙到南沙,南沙到加里曼丹岛沿岸,从地图上看,刚好竖穿了整个南华夏海,停泊于近海的姜才并不知道,水下的那片暗礁,就是后世华夏最南端的国土......曾母暗沙。
“让他们快些,后头还有船来,补充完了马上驶离,遣人去岸上问一问,能不能弄些肉类、菜蔬来,奶奶的,飘了十多日,见天的鱼肉米饭,嘴都快淡出鸟了。”
姜才双手按在舷板上,大声嚷嚷着,显见得脾气不太好,这也难怪,任是谁这么飘上大半个月,都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好不容易看到陆地了,还没有时间上去停一下,他的嘴里哪还有什么好话。
搭手作棚看了一下天色,艳阳当空,可鬼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是暴雨倾盆,这大半个月,他无数次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好在这一路上虽然远,沿途却到处都是海岛,就这么一路走一路避地,终于在某一天看到了大片的陆地,当时他还以为自己的船队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加里曼丹岛,是后世的世界第四大岛,整个面积有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分别属于马、印、文莱三个国家所有,这个岛上最大的资源就是森林,全岛森林覆盖率高达八成,在这个时空,只怕要超过九成,勃泥这个国家,只占据了岛上北面很小的一块,可能还没有琼州大,人口更是不足三十万。
一个既没有战略价值,又没有经济价值,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荒岛,自然引不起刘禹的兴趣,大可以放到以后再来解决。
接下来的航程就简单了,沿着加里曼丹岛的海岸线,一路直行,就是他们的目标所在。
在补充了淡水、吃食之后,一艘接一艘的海船再次扬帆,在渤泥惊惧不已的目光中,离开了他们的海岸,庞大的船队沿着海岸线拉成了长长的一条,前面的已经看不见影了,后头的还在源源不断地开过来,如果不是宋人提前派人上岸接洽,他们肯定会以为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乖乖,怕不有上千只船
离开勃泥的国境,沿岸有着许多原始的小村落,这些的打渔为生的原始部民,对于突然见到这么多海船,似乎没有多大的疑虑,谁统治这片土地,他们都一样要上缴税赋,从勃泥换成阇婆或是别的什么人,有什么区别呢。
与金明的船队一样,他们也担负着纪录航线和沿途风土人情的责任,而姜才的眼睛,则盯在一张塑封的地图上,地图上已经用彩笔勾上了许多标志,代表着他们这一路所行经的地方,他在代表着勃泥国的位置上涂了一道,便将这个不起眼的小国丢开。
从地图上看,绕过加里曼丹岛的一角,最多再有三、四天,就能到达三佛齐的本土,这是一次长达数千里的奔袭,没有后勤,没有支援,在联系上凌牙门之前,连合作都没有,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身后这两个厢,人数两万五千的禁军和包括船工在内,为数三万左右的民壮。
这才是他脾气差的主要原因,带着两倍于主帅的人马,直捣敌国的腹心,对于极少单领大军的他来说,难度远比领着三千骑军作为前锋要大,当然,并不是就说,他只能孤军深入,在这只为数过千的大船队前头,还有一些早已经进入敌境的特殊人员。
后世的印尼号称‘’万岛之国‘’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大部分都集中在以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所组成的大他群岛周围,从加里曼丹岛南行,就处于这个岛群的中间,在异时空的地图上,绝大多数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或者就如那些大岛的边缘处,有一些土人的村落。
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就像迷宫里的障碍物一样,将这一片海域分割开来,不熟悉的人贸然闯进来,没有海图在手,很容易辨不清方向,因为荒凉和隐蔽,它已经成为了某个海上讨生活人群的天然避风场所,比如说海盗。
海盗是个非常古老的职业,它的历史可能比娼妓还要悠久,毕竟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金钱的**远大于满足一时的冲动,对此,从事过这个职业的郝老二就有很深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谈妥
“二当家归寨喽!”
“二当家归寨喽!”
随着海盗们一声接一声的呼喊,郝老二当先走在前头,一路上还不时地同相熟的人打着招呼,跟在他身后的探子这才明白,感情方才那些人,全都是宋人。
他们的小船扔在了水道的尽头,上去之后,就是一处天然的洞穴,这些海盗的呼喊,往往会惊飞一群栖息在洞里的蝙蝠,越往里头,空间就越大,而光线则渐渐地暗了下去,等到两旁的牛油火把被点亮,照得里头红通通地,看着十分幽深,不知道究竟何时才是个尽头。
郝老二走得不紧不慢,面上尽是笑容,很明显他在这里认识的人为数不少,甚至还有些直接扑上来,抱着他嚎陶大哭,每到这时,他总是轻轻地拍拍对方,安慰几句,转过几道湾之后,前面豁然开朗起来,一个声音嗡嗡地在石壁间撞来撞去,听着让人涩牙。
“老二,果然是你。”
一群黑影扑面而来,走在最前头的是个面相有些苍老的汉子,身形瘦小,体格倒是很健实,露在外头的手臂鼓着黑色的犍子肉,眼睛精光四射,冲上前来,不由分说地一拳摆在郝老二的肩头,打得他倒退了两步方才站直了身子。
“大当家的安好。”站定身子,他苦笑着揉了揉肩膀,抱拳说道。
“听闻你让宋人捉了,他们不曾为难你”那汉子叉着腰,手指有意无意地搭在一把短刀上,身后的亲信围成了一个半圆,目光不善地打量着二人。
“哼。”郝老二左右一看,冷哼一声:“落到官府手中,还能有个好”
他将身上的麻衣一扯,露出了上半身,看得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气,只见精赤的身上,血痕已经结成了檩子,一道道地纵横交错,布满了前胸后背,看着让人触目惊心,就连后面的探子,都毫不作伪地目露惊异之色,他也是第一次得见。
那人的手在郝老二的身上摸了摸,这样的伤痕一看就是老伤,根本做不得伪,他不禁摇摇头,将那块麻布拿起来,为郝老二披上。
“苦了你了,他们捉了你去,又不曾加害,就是为了打探咱们的寨子吧。”
“那是自然,也是大当家的走得早,不然,兄弟可真要对不住大伙了。”
汉子眼中一凛:“你当真带他们去了”
“不然如何能活下来”郝老二目光坦然地同他对视:“不答应,某也好,那些被俘的弟兄也好,都逃不过一刀,为了弟兄们的死活,某熬了一个月的刑,才松得口,料想大当家怎么也应该走了,便带着官府的水军去了咱们的寨子,果然不见踪影,大海茫茫,他们无法,方才作罢。”
汉子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一时间表情有些阴晴不定,不过很明显,这样的说法,比直接跑回来要可信得多,至少他身后的那些人,已经面露同情之色了。
看得出,郝老二在这群海盗当中,颇有些人望,汉子并不是不想动他,而是有所顾忌,毕竟当初,抛下那些上了岸的海盗,本来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如今被人又提起,跑得比兔子还快,他的脸上顿时就有些挂不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