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大将军,信使到了。”正当他委决不下时,一个部下匆匆跑来,告知他一个意料之的消息。

    “京城来的吗,怎么说”陈国峻似乎连见一面都等不及了,一边拔腿走,一边打听实情,可是那个部下却没有跟去。

    “不是京城来的”陈国峻停下脚步,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见后者摇摇头,面有些不耐烦:“又是元人,不是说了嘛,有使者来直接送到京城去,不要来烦我。”

    “回大将军,不是元人,是宋人的使者。”

    “什么”

    陈国峻又惊又喜,此时的他,没有听到宋人的消息更能让人激动的了,像是快要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跟着他的手下赶紧迎出去,将那个自称是宋人使者的男子接入府。

    “尊使可是自广西来”因为着急,他也顾不得客气了,径直问道。

    “正是,在下奉我家抚帅之命,特来见过陈使君。”

    “不敢当,不知刘帅有何见教。”

    对于他嘴里的那位抚帅,陈国峻的印象很深,一个年纪青青的宋人,行事老辣无,说话更是滴水不漏,明明有利于他们的事,非要让自己赶着相求,最后还得感谢他,可是最终陈国峻也没有露出什么不满,因为他没有那个资格。

    一个广西路,十倍于安南的领土,倍于安南的人口,在那片土地,人家才是说一不二的正主儿,而他只不过是个属国的将领,哪怕自已的君主在此,也得礼让三分,这是国势使然。

    “使君客气了,在下只是个送信的,有什么话都写在里头。”

    来人从怀里摸出一个圆筒,扭开后拿出一卷书,用得正是宋人的公格式,下头盖着广西经略安抚司的印鉴,陈国峻不敢怠慢,双手接过来,着堂前的光线,细细读完,他的脸色慢慢地变了。

    原本以为宋人遣使前来,是为了商量共同抗元的事情,最差也是要求安南提供诸如粮食之类的帮助,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封有如国书般的公头,根本没有一个字提到元人。

    他们竟然是要去讨伐隔着好几百里以外的三佛齐!

    “使君




第九十九章 追击
    南半岛卷起的风波,还远远影响不到大陆的局势变化,大宋,这个古老帝国的余荫,对于半岛周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来说,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一旦都城丢失,整个政权心正在逃亡广南的路这等消息传开,杨行潜还能不能凭一封抚司公,调动诸国与援只有天知道了。

    和他那位远在广西的同僚一样,阿刺罕也想要独当一面,纵横驰骋,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人口收入囊,再敬献于大汗的脚下,因此对于此次能做为前部统帅进军临安府,他是抱有极大期望的,纵然宋人的朝廷真得逃了,有一座近百万人口的临安城做为礼物,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可谁能想到

    临安城的大火烧了整整三天,在他带着大队步卒日夜兼程赶到的时候,浓浓的黑烟隔着几十里地都能清楚地看到,而怀着一丝侥幸来到城下时,阿刺罕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手脚不知道是因为生气,还是惊异,在微微颤抖着,对于跪伏在马前的那个汉人千户的话,更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末将该死,不合了宋人的诱敌之计,损兵折将,连撒里蛮千户也......未能幸免。”高兴头都不敢抬,他完全能想到面的阿刺罕是个什么面孔,没有听到回音,只能继续说下去:“末将侥幸得脱后,便收拢了残兵,进剿周边各县,还好有一些不曾逃走的宋人,从他们口,末将得知......”

    他没能再说下去,一声怒吼打断了后面的话,同时到达的,是一声清脆的鞭响:“你是该死!”

    阿刺罕显然气恼已极,连马都没有下,这么劈头盖脸地挥了下来,隔着将近一步的距离,周围还有那么多跪在地的汉军将校,他的马鞭子居然丝毫不差地,全都落在高兴一人的背,每一鞭下去都会裹着一片残布飞起来,很快,高兴的身的那一袭战袄变得七零八落,里头的衬衣也慢慢被撕烂,这个时候,旁人才看清楚了,他根本没有披甲。

    主帅盛怒之下,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多说一句话,周围除了不时响起的“噼啪”声,连个大喘气的都没有,当事人更是紧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地任人施为。这样,不知道挨了多少下,当他的痛觉神经已经变得快要麻木,视线也由于不变失血而模糊时,突然感到背一松,那鞭子再也没有落下来。

    阿刺罕随手扔掉沾满了血渍的马鞭,一跃从马背跳了下来,揉着有些酸痛的手腕,看都没看满地的汉军将校,穿过他们这么走向前方,那座黑烟滚滚的雄城。

    越向前走,空气越是灼热,而在热气纷飞的,是无数黑色的烟灰,他完全无数想像,宋人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让这么大一座城池,燃烧得如此彻底,围绕在城墙边的那条护城河,已经污浊得像个排水沟,原本应该是高大巍峨的城楼,此刻烧得连个架子都不剩,阿刺罕的嘴角嚅嚅着,一句蒙古话无意地冒了出来。

    长生天,请饶恕世人的愚蠢吧,他们畏惧你的雷霆之怒,害怕惩罚临头,懦夫永远不配拥有,你的庇护,只有弯刀和弓箭才是我们永恒的力量,为此,你最忠实的子民,将献他的一切,让这些愚蠢的人匍匐在你的脚下,让你的光辉照耀每一寸土地。

    一语即毕,他蓦得回过身来,两个亲兵一左一右提溜着高兴,把他拖到阿刺罕的面前,然后分立两旁,警惕地看着那个血人,手放在刀柄,以防他暴起伤人。

    “下去吧,凭你们两个,他真要有异心,不过是多饶两条性命罢了。”这话,阿刺罕是用汉话说的,两个亲兵没有迟疑,倒着退了下去。

    “末......将该......死。”高兴还是没有抬头,说出来的话更像是从牙关里挤出来的。

    “你是该死啊,最让我生气的,不是你葬送了八千骑兵,也不是死了三千蒙古人,而是给了宋人整整三天的时间,他们跑得再慢,现在也已经在几百里之外,没有了人口,我们要这土地有什么用圈起来放牧么。”阿刺罕半蹲着低下身体,在他耳边说道:“这样的结果,若是大汗只像我一样打一顿,我会连觉都睡不着。”

    “回大帅的话,末将当时也不想进城,可撒里蛮千户硬要去,末将又能怎么办,他若是有失......”

    阿刺罕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这是你该死的地方,明知道他是个蠢人,明知道他在做蠢事,你身为主将,连强令都不敢下,军令律法,在你心算是什么他敢抗命,你纵然一刀杀了,大汗那里也只有夸赞的,你怕什么”

    高兴不由得一怔,话说到这个份,再争辩下去有些诛心了,他当然不像撒里蛮那么蠢,可现在他恨不得大帅嘴里的蠢人还要不堪,那样接下来的表演才不会让自己给



五一快乐
    又一个自然月结束了,明天照例休息一天,天气很好,大家也都出去晒晒太阳,陪陪家人吧。

    这个月一共更新了十九万字,平均每天超过六千五百字,字数是达标了,也基本没有拖延到第二天的情况发生,至于内容,没有太多的冲突,剧情会显得较平淡。

    因为这一章的题目是种田,间会穿插一些剧情,如山东变乱、迁都等等,接下来还会有,其实这样的安排,都是为了剧情有所起伏,让主角更好地装逼罢了,借一句流行语,都是套路。

    这个月让酱油感受最深的,是读者朋友们的热情,几乎每一天都有打赏,对章的质量,酱油更愿意将它看成是一种鼓励,正是这种鼓励,让酱油每天都在思考,要怎么写,才能让剧情更流畅,让人物更生动。

    历史人物,最难的是让他们符合史书的评价,因此写起来快不到哪儿去,虽然已经写了两年,在写书这件事,酱油还是个新手,说来很难相信,写了这么久,酱油从来没有得到过编辑的指点,一切都是靠着自己的悟性,靠着一点一点的积累,这么过来的。

    有时候返回去看自己前面写的东西,既有惨不忍睹的一面,也有偶尔的闪光点,只希望后面的会前面的要强一些,那也代表,酱油是在前进,而不是越写越烂。

    这一卷大概还会写一个月,种田嘛,总要有个过程,然后才会有更好的结果不是吗,当然国内的剧情也会有,我认为双穿门应该双线并进,不然没有特色了,如果只是把它看成一个金大腿,那还不如直接魂穿呢,反正主角是无所不能的,什么都造得出来。

    闲话说完,下面是感谢时间,这里头也包含了没有更新的三月份,正是你们的热情,让这本书取



第一百零一章 搭桥
    “又是空城”

    得到消息,高兴下意识地打出了全军缓行的手势,宋人会故计重施,以为他们会再一回陷阱么

    “确是如此,小的们直入城,到处都是弃物,却不曾见到人影,宋人的官府大门洞开,里头狼籍一片,许是走得匆忙,连灶底都是热的,小的们推测,他们走了应当不到四个时辰,可是......”侦骑有些为难地看了他一眼。

    “有什么,说。”

    “可是他们多半是坐船走的。”

    高兴闻言一怔,来人说得没错,江南特别是两浙一带,河流湖泊纵横,绍兴府境内,一条运河连通大大小小的水系,会稽县城更是舟揖便于陆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明知人家走了没多久,又靠什么去追

    临安城的余火、背的巨痛还在提醒着他,高兴果断决定将消息传向后方的同时,率军绕城别走,沿着镜湖的湖岸、跨过若耶溪,直奔下一个目标......虞县城,他还不信了,宋人这一路全都坐在船不下来。

    四月的江南,繁花胜景、绿树如荫,行走在这水乡之间,原本应该是惬意而极富风雅之事,可若是一路尽是逃难的百姓,任是谁也不会有附庸风雅的心情,他的人说得没错,宋人的确是仓促离城的,当官道的百姓越来越多,见到他们便四散逃去时,高兴愈加肯定了自己判断,同时不断地催发马力,以求获得更快的速度,身后的两千余骑如同狂风一般掠过,将那些闪躲不及的百姓殛于马下。

    哀号声传遍四野,更是加速了百姓们的逃亡,官道走不了了,循着乡间小道没命地奔跑,可怜过了一百多年,他们才是第一次见识传说的鞑子是个什么面目,哪里晓得在别人的眼,他们连只蝼蚁都算不。

    “这些该死的鞑子!”离着官道百步左右的一处野地里,一个男子恨恨地一拳砸在树身。

    “噤声,这是什么去处,不知道么”

    边的另一个做农夫打扮的男子低声喝道,眼睛却一眨不眨地贴在千里镜,嘴唇快速地嚅动着,将镜头里的骑兵一一数过。

    “两千七百余人,只多不少,太快了,无法做精确计数。”过了一会儿,等大队骑兵尽皆过去,他放下千里镜,在心里默记了一下,转头骂道:“都怪你这厮,分了某的心,叫你们来,不是打抱不平的,想要杀鞑子,要做好自己的事,再这般鲁莽坏了事,自行滚回后头去领罪。”

    之前的男子被他训得低了头,却是一句嘴也不敢还,谁不知道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某个松散或是挂靠在某个帅司下的无名之辈,而是堂堂机宜司勾干,各种规矩已经不限于口头了。

    “还傻愣着做什么,赶紧通知前面的弟兄,鞑子骑军最多还有半个时辰到,过江怕是来不及了,尽力疏散百姓吧,让他们离开官道,离开码头。”

    听到他的指令,受到训斥的男子收敛心神,从随身的包裹取出传音筒,学着之前教予他们的那些步骤,开始朝后方呼叫。

    曹娥江与运河的接口处,大致呈一个十字形,位于江岸边的梁湖堰东关渡码头,距离后方的会稽县城和前方的虞县城都是四十余里路,从这里船,既可以汇入运河,也可以渡到对岸,是府内一处极为紧要的隘口。

    因为渡船总共也那么几只,四五天功夫下来,码头等待过江的百姓依然还有许多,等到昨日里绍兴本地百姓蜂拥而至,使得原本拥挤不堪的渡口,更是雪加霜,而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排队等候船的百姓们陷入了混乱当。

    鞑子的大队骑军,离此仅有不到半个时辰的路了!

    “不成,这样下去,他们非但跑不了,还会被鞑子赶进江。”收到消息,在渡口附近打探的几个男子都感到了事情的棘手,从传来的消息已经证实了,鞑子的骑军根本不会去管百姓的死活,他们赶得这么急,抢占渡口和船只才是唯一的目地。

    “来不急了,救得一个算一个吧。”

    半个时辰,容不得他们慢慢商议,几个人一合计便开始分头行事,为首的一个男子佯装慌乱地挤到码头前面,一番做作之下,将这个消息进一步推向**。

    “鞑子无恶不作,见人杀,俺那可怜的叔伯咧,这么给撞死了!”

    他的话顿时在人群引起了骚动,人们开始自觉地传播,而内容也不免会有所夸大,再加之男子如丧考妣般地嚎哭,更是令人侧目,在他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际,从人群传出了一个个的声音。

    “鞑子要来了,可怎么办”

    “说得是,这船也不知道多久来一趟,趁着没人,赶紧跑吧。”

    “跑吧,船不会来了。”

    ......

    像造谣生事引发混乱,混水摸鱼从取利之类的技巧,是一个优秀的探子必备的能力,在他们不停地鼓动下,那些排在后头的百姓首先站不住了,纷纷跟着他们离开了码头,顺着曹娥江的江岸一路下去,是当初璟娘遇险的那个方向,严格来说,这条路起运河来还要直些,只是要翻越天台山。

    情急之下,哪还管得了那么多,越来越多的百姓都跑向了那个方向,等到最后,连排在前面的百姓也难以再撑下去,因为他们发现码头的人数少了许多,再不走也许真的走不了了。



第一百零二章 春潮
    阿刺罕骑在马看着下面的渡口,一条由船只、绳索、木板搭起来的浮桥正在朝着对岸延伸,他麾下的步卒如同蚂蚁一样,从各处找来木板,其多数都是拆自百姓家的门板,还好绍兴府一带不像江东路做得那么绝,人虽然跑了,房子却没有毁掉。

    高兴的骑军在这里耽误了大半天,不过阿刺罕心里很明白,他已经尽力了,派出去探路的骑兵都在这条江淹死了好几个,根本找不到一条可以趟过去的路,曹娥江的江面不算很宽,但是水流却有些急,别说趟水了,算是用那些抢到的小船运,都难保不会翻掉几只。

    还好军的汉人工匠想出了法子,以船为基,搭建一条浮桥,经过较,他们选取的是两岸之间最近的一处,眼见着浮桥一点点通过了江心,在水流最为湍急的那几处,还要想法子将船给固定住,做法也很简单,一前一后两处用绳子缚大石块,扔进江,起到了锚链的作用。

    “大帅。”

    听到叫声,阿刺罕转头一看,高兴策着马自官道来,他的马身、战袄都溅了鲜血,这些血渍是如何来的,阿刺罕不必想也能猜到。

    “左近的船只都寻来了,末将的人捉了几个宋人,据他们说,皇帝小儿逃到了庆元府,只要渡过这条河,也两、三日的路程,一定能追得。”

    阿刺罕的视线在他身打量了一下收了回来,那几个被捉的宋人,多半已经成了刀下之鬼,冤不冤的此时根本没有意义,高兴和他的骑兵需要杀戮来提振士气,只能算他们倒霉。

    “一会儿桥搭好了,你的人先过去。”阿刺罕顿了顿,补一句:“我们的目标是他们的皇帝,别的都不足道,不要在那些百姓身浪费时间。”

    高兴在马背一拱手:“末将领命。”

    在一众步卒的努力下,浮桥很快搭到了对岸,等到军工匠完成了两端的固定,又试了试整个桥身的稳定性,天色已经慢慢地暗了下来,过了一会儿,阿刺罕便看到江对岸亮起了火把,朝着他们的方向摇晃了几下。

    “点火,准备过江。”这是准备完毕的信号,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打出一个手势。
1...320321322323324...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