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刘禹的电话打到了营地,非洲这旮旯,什么移动联通都不好使,得通过卫星转,拿着那个长条形,很像是九十年代大哥大的砖头,胖子定了定神,将它放到耳边,立刻从里面传出一阵大笑。

    “怎么样,你这革命热情还在吗要不要哥们儿包个机,把你接回来啊。”

    “切,说什么呢,来到了这里,哥们儿才知道非洲人民苦啊,说‘水深火热’都是谦辞,人民用饱含深情的眼睛看着解放军,恨不得献出一切,这一刻,哥们儿就下定了决心,要扎根这片大陆,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终身。”

    “明白了,老巴一准送了你几个非洲姑娘,这会儿正含情脉脉地看着,瞧把你乐的,忘了自己姓什么吧。”

    “别把你那肮脏的思想往哥们儿身上套,你那点觉悟也就这么高了,依我看,就得让你们这些黑心资本家来锻炼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好洗涤一下心灵。”

    胖子下意识地看看远处那些腰身粗大,皮肤黝黑,头上还顶着一个长罐子,走得稳稳当当的非洲姑娘,心里一阵恶寒,嘴上说着斗趣的话,他的脚步毫不停顿地走到了一边,直到周围没了人。

    “好了,这会没人了,事儿怎么着啊,你觉得能不能做”

    “我仔细想过了,与其让老巴拉拢腐蚀,还不如咱们主动点,再说了,他的势力扩大了,对咱们也是有好处的。”电话里,刘禹稍稍顿了一下:“不过有个前提,你得弄清老巴的真正意图,他是想完全独立出来自己干呢,还是想混水摸鱼。”

    “当初老巴找我谈的时候,给我透露了一些东西,他们那个部族,在这一片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不过他本人并不是继承人,未来的酋长人选是他老爸的另一个老婆生的,和他的关系不怎么样。因此他想先建立自己的势力,扩大在部族内部的号召力,再谋求领导权,这就需要我们的帮助,建立武装是一方面,经济则另一方面。”

    电话那一头沉默了,老巴渐渐露出了他的野心,不再满足于一个富家翁的身份,这是很自然的事,也是当初刘禹找他的原因,合作这么久以来,双方称得上各取所需,也都各自提供了不少额外的帮助,在目前的形势下,他需要这种关系,这种需要并不是无偿的,现在就到了回报的时候。

    “我知道了,这件事我认为原则上可以做,不过最好不要直接参与到战争中,名义上就以公司护厂队的身份,自卫嘛,谁也说不出什么,还是那句话,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我是真不希望你出什么事。”

    “放心吧,我且惜命呢,会小心的。”胖子得到了授权,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我




第六十章 海贸
    眼见着高铭成进入了工作状态,刘禹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将注意力放到打开的电视上,自从穿越以来,他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看过电视剧了,本来只想打发一下时间的,没曾想里面的剧情一下子吸引住了他,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

    能让高铭成感兴趣的,自然不会是什么抗倭神剧或是婆妈剧,里面的内容涉及的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反腐、官商勾结、强拆、政治_斗争、甚至还有网络水军,十分贴近生活,更让他想不到的是,里面所涉及的问题尺度之大,更是令人咋舌。

    他看到的这一段,是故事的开头,一位处级贪官被人举报,可从表面上,此人的家中连一个普通百姓都不如,生活简朴、作风廉洁,很难想像他会是个贪官,可等到剧情推进,藏在某个豪宅中的赃款被发现时,那整面墙、整床整箱的百元华夏币,给人以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就连明知道是道具的刘禹都觉得,把钱这么堆在一块儿,看着都爽。

    “刘总也喜欢看反腐剧”不知道什么时候,高铭成已经结束了工作,见他一付饶有兴致的样子,开口问道。

    “少见,瞧着新鲜。”

    “是啊,这里头的案子,都是有现实做为依据的,国家能将他们展示出来给老百姓看,既表明了政府的决心,也是一个大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自信。”

    对方的言论让刘禹深以为然,国家也好,家庭也好,有了一定的实力,才会有相应的自信,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欣赏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不会再满意于低俗的东西,只可惜他目前还处于初创阶段,无法将文化事业放到第一位。

    “这些瓷器,高教授觉得还行吗”当然目前他最关心的还是资金的问题。

    “怎么说呢,在回答之前,我能不能冒昧地问一句,刘总的这些东西,是打哪来的”见他露出疑惑的表情,赶紧解释道:“我不是好奇想打听什么,只是有个猜测,想证实一下,它们应该来自于海外,对吗”

    “没错,好眼力啊,高教授。”既然人家帮忙做出了结论,刘禹当然乐得接受,原本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那就没错了,这几件瓷器呢,如果我没有看走眼的话,应该是南宋时期的民窑所出,虽然不是官窑可它也是赫赫有名的。”

    说着他拿起最先打开的那个盒子,把里面那把有着细长壶嘴的酒具给拿了出来:“刘总请看这件瓷器,整体颜色呈浅青色,全身布满了冰裂纹,俗语叫做‘开片’,底部无铭文,这都是典型的宋瓷特征。”

    “再看器型,你觉不觉得它有点像是倒酒的酒壶”

    这一点,不用高铭成说,刘禹一早就感觉到了,当初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他还有些奇怪,这造型明显和后世的酒壶相似啊,单把细长的弯嘴,壶身下宽上窄。

    “它就是一把酒壶,可是和以往出土的宋朝酒具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它不是供本地人使用的,而是要运往海外,波斯、阿拉伯,也就是现在的中东地区,所以它的风格与那边的酒具相似。”

    “所以呢,这是一件外商定制的海贸瓷。”

    有理有据,刘禹点点头,可不就是海贸瓷吗,问题不在于来历,他想让高铭成判断的,是其中的价值,不过他并没有贸然问出口,而是耐心地等着对方继续说下去。

    “为什么会说是南宋呢,海贸起于唐朝,兴于北宋,盛于南宋,而最主要的贸易品,就是我国特产的硬瓷器,这其中是有原因的,事实上,一直到清代,国外才掌握了瓷器的烧制技术,在此之前,他们只能通过贸易获得,反过来也促成了瓷器烧制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瑰宝。”

    “再说回这把壶,北宋时期有名气的窑场大都位于北方,什么钧窑、定窑、汝窑、耀州窑,金人入侵之后,北方领土丧失,那些窑场也慢慢没落了,这时候南方的一些窑场开始成为主流,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龙泉窑,而这把壶就是典型的龙泉窑瓷器,你可以把它叫做粉青釉细嘴单耳壶。”

    “只不过呢,一般来说,民窑也好,官窑也好,烧制出来的瓷器,最上品无瑕疵者,都是要送往宫中供皇室使用的,而次一等的则是各等级的贵族、官僚、大富人家,只有再次一等的才会用于海外贸易,卖给外国商人,就是这样依然是供不应求。”

    听上去,这种做法有点像倭国对于华夏的倾销手段,而我们呢,一向都是将最好的东西用于出口,哪怕是这样依然会被诸多挑剔,刘禹听着听着便皱起了眉头。

    “你是说,这把壶只是一件瑕疵品,还是最下等的那种”

    “对,你看这上面布满了裂纹,是不是看上去很漂亮,其实呢,这是炼制过程中,由于釉质层和胎体结合不紧密,在高温的作用下导致的形变,以宋朝的标准,只有通体



第六十一章 芥蒂
    “帝大”

    接到报告,老徐愣了一会儿,有些不明白一个民营老板,大晚上跑到大学校园里,还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想干什么

    不过等到接触者的资料送到他手上,这种疑惑便烟消云散了,一个历史系教授,怎么也不太可能和国家机密扯上关系,目标带了东西进去又带了东西出来,多半就是某种人情往来,哪怕是送礼走后门,也与他们所关心的不挨边。

    虽然有这种猜测,老徐还是将对方的资料仔细读了一遍,其中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关注,高铭成的妻子不仅同是学校的老师,而且参与过某项保密性的挖掘工作,这种保密性之严,就连安全部门都只是负责外围,想到当时负责参与的局里工作人员,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打了出去。

    “二处吗,我徐公道,王冰他们回来没有还在南岛,这样,你通知他们,对他和楚青,明天务必回来,高铁太慢了,还是坐飞机吧,我让局里争取给报销。”

    放下电话,老徐又了解了一下,当晚高铭成的妻子并不在家,而是出差去了外地,参与某个公开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走了大半个月,去向也是很明确的,就在秦省。

    “肖遥,你那里有没有情况”

    “报告徐处,没有发现,目标一直在家,只有他的丈夫和司机出去过。”肖遥看了一眼楼上亮着灯的那些个楼层,肯定地答道。

    “嗯,密切注意,一有情况立刻汇报。”

    肖遥答应一声,就听到电话被挂断了,他的车子停在小区的另一幢楼下,能够呆在这里,还是托了好几层关系,才找到一个在小区购房的朋友,以拜访的名义才进的大门。

    而他的搭裆雷大朋,则在小区外面等候着,直到跟随目标的丈夫一块儿离开,他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他们走了快三小时了,就在他想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奥迪驶到了目标所在的楼梯口。

    几乎在同一时刻,放在车前玻璃下边的手机响了起来。

    “老肖,目标进了小区,应该快到你那里了。”里面的声音正是他的同事雷大朋。

    刘禹是坐着老李的车子回来的,当老李将车子开到楼下时,对面的一辆奥迪正好退出去,给他们让出了位置,而他还没有推开车门,就从车窗看到了老爸的背影。

    “爸,等了你一天,怎么连饭都没在家吃这么晚,谁把你送回来的。”刘禹赶紧追上去。

    “喔,是老钟的车子。”刘父陡然看到他,也有些惊讶,见他不明白,解释了一句:“就是钟茗她爸,当初你结婚的时候,来给咱们捧过场。”

    她刘禹不但没有释疑,反而更加不解了,她父亲就是当时出现的那位老总刘禹的心里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可一时间怎么也抓不到重点,刘父见他愣愣的样子,没有急着进去,反而掏了包烟出来,顺手扔给他一只。

    “咱爷俩在这里抽只烟,免得回去被你妈嘀咕,小微有了身孕,你在家也别抽了,对孩子不好。”

    “嗯。”刘禹就着他手里的打火机点着了,轻轻吐出一个烟圈:“听妈说,你经常去他们家,什么时候关系变得这么好了”

    “老钟这人怎么说呢,看着不像个大集团领导,我们聊得来,他们家人口也简单,和咱们一样都是两口子加个女儿,第一次是他亲自找来的,后来慢慢地就走熟了,也不是什么经常,人家还要工作呢,得闲了电话上招呼一声,人都把车给派来了,不去不好。”

    “最主要吧,对脾气,都是工人出身,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就喝喝酒、聊聊天、下下棋、看看电视什么的,今天有个电视剧挺不错的,一看就看得晚了点,平时不这样。”

    听他这么一说,刘禹马上明白了,那个电视连他都能看进去,怎么可能不对老爸的胃口,边上还有一个集团老总陪着,话题那是说都说不完,一高兴哪还有个时间概念。

    “禹子,你们公司,没少干行贿的事吧”

    听老爸的口气直接就给定性了,却没有想像中的严厉,刘禹笑着点点头:“是没少干,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公关部,不过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咱们公司做的是对外贸易,主要的关系都在国外,要打开路子,金钱是少不了的,把东西弄进来,再分销给国内各大厂商,因此对于国内这一块,反而牵涉不深,自然也用不上贿赂那一套。”

    “这么说,爸就放心了,看到电视里面那些描述,真担心你也陷进去,看看那些贪赃枉法的,就算弄了几千万上亿又怎么样,不敢吃不敢穿,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出了事跑到国外,洗盘子扫地受人欺负,让人瞧不起,何必呢”

    “爸,你儿子呢胆小,心气儿也不高,有点钱能把小日子过下去,就很满足了,没那么多讲究。”

    “那就好,上去吧,别让你妈她们等急了。”

    一根烟烧完,父子俩上了楼,趁着刘母的火力都转向了老爸,赶紧抽空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等他沐浴完了出来,苏微已经做好了保养躺在床上等着他。

    “高教授怎么说”

    “不太好,没木头值钱还麻烦,留在家里当摆件吧,跟妈就说是工艺品。”刘禹背过身去坐在床边,任妻子帮他吹头发,顺便把今天发生的事儿同她说了说。

    其实也是他的胃口被那根木头给吊高了,哪有什么东西一出手就是好几亿的,真要是国宝级的重器,比木头更难说得清,今天这一趟,最大的收获就是上了一堂古玩普及课,有些



第六十二章 急报
    早春三月的江南,本应是百花齐放、莺歌燕舞的生机勃勃景象,可是在建康城下,只存在着两种颜色,一种是代表着铁的灰黑色,一种是代表血与火的红色,两种颜色在天地之间冲撞着,绘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如果从牛头山山顶上往下看,远处的建康城就像是海里的一个小岛,每当大浪扑过,看似被淹没在惊涛骇浪中,过不了多久,它又会顽强地现出来,巍然不动地等待着下一次冲击,这样的情形,已经足足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而围住这座小岛的,是一片灰色的海洋,无数的军帐布满了城池的四周,连绵不绝直接天际,给人一种永远也数不清的感觉。

    西门外,当初伯颜的大帐所在地,矗立着一座宛如宫殿的巨大围帐,它的样式有点像草原上蒙古包的十倍放大版,而竖立在帐前的一杆三戟叉子,上面飘动着白色的马尾,没有人敢在它的下面跓足,因为这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遗物,如今变成了草原上的王者、全蒙古人的大汗、中原的统治者、薛禅汗的象征。

    “中都海牙,你哥哥的来信说了些什么,是不是叫苦”

    忽必烈盘着腿坐在毡子上,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在一条已经烤熟的羊腿上割下一条肉,上面还带着血丝,就这么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着,体会那种自然的味道,完全无视摆在一边的各种香料,哪怕它们来自遥远的西域,价值不菲。

    “家兄这点心思,瞒不过大汗的眼睛。”廉希贤欠身向他一点头,继续用汉话答道:“虽然阿里海牙平章平定了荆湖两路,所获颇丰,可要同时供应两路大军逾七十万人,还是有些吃力的,亏得两湖大熟,宋人又不曾将粮食解走,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眼下春耕在即,两地农夫大多被征为了役使,若是不能返乡,只恐误了农时,无端端地造出一个荒年,有违陛下仁义之心。”

    忽必烈神情不变地听着他的陈述,嘴里的美食却渐渐变了味,新鲜烤制的那种鲜美,怎么也压不住心底的苦涩,嚼着嚼着就像木柴一样干枯,索然无味,不过他并没有一口吐出来,而是强自吞了下去,

    是啊,就连廉希宪这个能臣都快要支持不住了,不得不向自己叫苦,年初的大动作,七路齐出,何等风光,他根本不相信宋人会抵挡得住,而为了一举破敌,他自己亲领的中路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五十万人,旌旗蔽日、战鼓喧天,江州那样的坚城连半天都没有扛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他的信心。尽管如此,对于让伯颜折戟的建康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逐层堆进、四面围攻,甚至是日夜不歇,不顾伤亡地轮番攻打,每当他以为会破城的时候,宋人都会重新竖立起他们的旗帜,三个月过去了,除了收获一堆尸体,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能怪麾下将士不尽力么忽必烈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那些汉人军士的勇猛、悍不畏死,让他这个君王都为之吃惊,这样的攻势,他不相信天下有什么守兵能挡得住,可是宋人不但守住了,还有余力坚持这么久,这让忽必烈觉得,他们的守城之术,比之数年前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要看襄阳城能守上六年之久,那是因为双方打得是拉锯战,并没有遇上如此猛烈和长时间的攻击,因为情报的缺失,他并不知道建康城中有多少守军,打得完全就是以命换命,将他们拼光的主意,可是整整三个多月的猛攻,城头上的守军依然不见少,这样的结果,终于让他生出了一丝挫败感,在这个世上,真的有攻不落的城池。
1...308309310311312...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