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1275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这是你要的教材,我找了一些退休的老教师,根据你的要求重新编排,大致上相当于小学四年级以内的单字量,你看看合不合适”

    说到正事了,刘禹不得不坐起来,不过他将妻子抱到了自己的腿上横坐着,就着她的手,一页一页地翻看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这是一本初级认字本,大概有八百到一千个汉字,基本上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完能达到听、说、写简单的文章,做为普级教材足够了。

    “老教师们建议配上插图,加上拼音,我不知道你的意思,没有让他们做,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做修改。”

    妻子的话提醒了他,琼州的那数百万人,全都是南方人,他们通行的是带着河洛口音的临安官话,与现在流行的普通话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不是自己的常州方言勉强能应付,光是交流就能让他头痛不已。

    要不要在异时空普及普通话这可能是一项比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城镇还要困难的工作,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明显趋于北地风格的夷语,会不会被读书人乃至普通百姓接受他可是高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才凝聚起来的人心,到时候又怎么去解释这一切

    “怎么了,不合适的话,我让他们再改。”刘禹的迟疑,被苏微当作了否定。

    “不是这个问题,就这样吧,不要花里胡哨的封面,用最便宜的纸,把成本压缩到最低,印量放大,准备一千万本。”很快刘禹就有了决定:“不要插图,也不要注音,但是要加上繁体字对比,那些孩子,没有童年。”

    在他的计划中,这一代的孩子将成为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接受的是远远超过本世纪同龄人的教育负荷,认字之后就是技能学习,除了身体锻炼,无关的东西一律不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那些超前的黑科技,至于理论,以后再说吧。

    拨苗助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时间的紧迫没办法让他按部就班一步步来,这些人的快速成长,将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有助于迅速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迵异于旧时代,他们每一个人都将影响到一个或几个家庭,从而尽快让整个社会的面貌为之一变,这才是他所说的新时代最为准确的定义。

    对这些孩子来说,生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既是幸运又是不幸的,为此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免费教育、强制入学、保证充份的营养吸收、教舍的建设,都是需要花钱的,刘禹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黄金不够用啊。

    “帮我收集一些枪械的资料,结构要简单,性能不必太好,但一定要结实耐用,好保养。”

    “你要搞枪”苏微一惊。

    “怎么可能,先准备着。”

    刘禹怕吓到妻子,赶紧解释一句,开玩笑,玩具枪摆摊打汽球都会判刑的环境,在这里搞枪,不是作死嘛。

    苏微明白了,多半是准备搞清楚结构,然后想办法去那边造,她没有像往常那里拿本子写上,而是记在了脑子里:“嗯,还有吗”

    “当然。”刘禹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想逗逗她:“这里是泉城,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玩一玩。”

    “啊”苏微的脑子还没转过弯来,下意识地问:“去哪儿。”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冬季的大明湖,一派肃杀的景象,百花凋零,枯落的柳条拂着湖岸,满湖的荷花只露了一截光秃秃的叶梗在外头,白茫茫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让乘兴而来的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紫薇肯定出生在冬天。”

    刘禹的话让苏微“扑哧”一声乐了,既然湖面结了冰,自然没有办法坐船游湖了,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沿着湖岸慢慢走,欣赏着这别具一格的冬景。

    “她在这里吗”

    “嗯,应该离得不远,说不定就和我们擦身而过。”

    苏微想着他的话,体味那种奇妙的感觉,历史在这一刻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一种让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她当然明白,除了游玩,最主要的还是寻找一个可靠的穿越点,一般来说,历史上的湖泊经过了千年的演变,会比当时的面积缩小很多,显然从这里过去,有很大的可能性直接掉进水里。

    虽然游不成湖,周围可供游玩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大多数都是历史遗迹,他们一边玩一边根据年代和建筑特点进行排除法,倒也其乐无穷,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苏微知道,分别的时候要到了。

    “就是这里了,我走以后,你去城里找个宾馆住下,等我几天。”

    刘禹选定的地方位于大明湖北岸,是一座名为“北极阁”的道教庙宇,始建于至元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离着它的建成还有四年,此时应当是一片空地,差不多是他能找到最接近的一个穿越点,不管开没开建,至少不用担心,穿过去掉进湖里。

    眼睁睁地看着爱人在眼前消失,对于苏微来说,既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也有着别样的担心,从这一刻开始,她就要像当初那样,独自一个人等待着,等待一个隔了七百多年的时空。

    帝都梧桐树后的那幢大楼里,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特别是综合二处所在的楼层,挤满了人,他们全都是处里的工作人员,突如其来的清查工作,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局里并没有告诉他们目地,可是阻止不了小道消息的传播。

    “听说冯处被抓了,怎么可能是他”

    “不要乱说,只是例常询问,我们不都过了一遍。”

    “那怎么这些天都没来上班,人影也看不到。”

    ......

    王冰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不过那些猜测时不时的飘进他的耳中,眉头不由自主地皱起,表情看上去十分严肃,楚青有些




第二十一章 相欠
    济南城的冬天比后世犹甚,元人的济南路总管府大堂内,生着数个火盆,依然挡不住侵袭而来的寒风,几个身穿铁甲的将校围着火盆不住地搓手跺脚,嘴里嘀嘀咕咕地。

    “直娘贼,这天气,生冷生冷地,不知啥时候是个头。”

    “可不是,听说城外的大明湖都冻上了,梆梆地凿都凿不开,走上去就一溜。”说话之人做了一个滑倒的手势,惹得众人哄笑不已。

    “你这厮又嘴馋了吧。”见他摇头否认,那人直揭其底:“不是馋鱼了,怎会去凿那冰面”

    “嘿嘿,你还别说,这湖里的鱼倒真是美味,数年前驻防此地,军营扎在函山脚下,俺们上官让俺带人去湖中捕鱼,一网能捞上这么大这么宽的青链子,弄回来也不煮,去了鳞用蒙古人的法子烤着吃,撒点盐、椒粉,那滋味......啧啧。”

    他一面说一面伸出舌头转了一圈,勾得众人无不心驰神往,仿佛美味的烤鱼就在眼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似的。

    “只不知,还有没有命能吃着开春时的湖鱼。”

    不知道是谁的一句话,将众人打回现实,一时间俱都沉默下来,只有火盆里的炭火,烧得“噼啪”作响。

    “是谁说的,没命活到开春了”

    一个冷咧无比的声音突然传入耳中,吓得这些将校浑身一个哆嗦,赶紧离开火盆,在门边站成了一排,也不看前方,齐齐地抱拳低头,唱了个诺:“恭迎宣帅。”

    一身明晃晃的山文铠,身披头蓬的雉奴一面走一面解开颌下的系带,将大红色的斗蓬朝后一扔,被一个瘦小的亲兵抱住,她拿着马鞭子挨个地打过去,在这些将校的铁盔上不轻不重地敲上一下。

    “你们呀,让我说什么好,轻一点叫不知所谓,重一点就是动摇军心,纵然我有心饶过,你们指挥肯”说话间,她已经走到了大案下,却没有上去坐着,而转过身来,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注视着他们。

    “元人没法过海,就得绕上好大一圈,说不准一个月都到不了,你们怎知就一定打不过”

    这些将校哪敢同她对视,想也知道,那张俏脸上必是一脸寒霜,这也罢了,身旁的两个亲兵看着年纪小,脾气可不小,主人还不一定怎样,他们一准就会出头,可宣帅的问话又不能不答,几个人没奈何,只得将那个嘴馋的家伙推了出来,谁让他勾起了众人的胃口呢。

    “他们可是有二十万,俺们才多少人”那家伙仍是低着头,语气也轻得像是从肚子里挤出来。

    “二十万又怎的,当年在建康城下,鞑子足有四十多万,不也一样被打得屁滚尿流”雉奴轻蔑的语气让这些汉军将领一怔,他们很想问一句,那次战斗你也有份可谁也没有敢问出口,反而一齐抱拳答道。

    “宣帅说得是,属下等知错了。”

    雉奴没打算同他们吹嘘什么,那是一段让她回味无穷却又锥心不已的经历,见他们服了软,也就点到即止,在军营中厮混久了,好歹也知道一些御下之策,知道此刻不是立威的时候,必须专心对付元人的进犯。

    “随他们来多少,能上得城墙的就那么多,多来几次也就没了士气,到时候咱们的援军一到,未必没有胜机,要紧的是现下,要做好被围上数月的准备。”雉奴一付打仗你们不行,守城你们也不行的口吻,让这些家伙凛然听命,因为他们都是内行,一听就明白,这个年轻的姐儿还真不是随口说说的。

    进来之前,她就在巡视城防,宋人有一整套的城防要领,这些天下来,经过她的指导,已是无人不服,军中讲实力,没有实力随你是什么人也无人听命,一旦被认可,就算身为女子,照样能指使得他们团团转,还甘之如怡,或许就是后世所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异时空版吧。

    “你们指挥呢”她的问话让众人松了口气,这就等于事情过去了,说实话他们还真有点担心,会被这位年轻气盛的宣帅当众行了军法立威。

    嘴馋兄赶紧答道:“俺们来了没多久,齐指挥就让人叫走了,听闻是南边来了什么消息,本是要寻你的,因你去巡城未归,事情又来得急,齐指挥就同他去了,这会子,怕是有半个时辰了吧。”

    他的话得到了众人的附和,雉奴看似毫无所觉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实则心里感觉有些不妙,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不说话,堂上无人敢挑起话头,就在这种略显得有些沉默的气氛围,一个高大的身影匆匆而至。

    一切都是草创,她这里就连守卫的人都没有多少,自然摆不会唱名喊进之类的官威,齐宝柱大步走进大堂,一眼就看到自己手下的那几个军都指挥使低着头,一付小心翼翼的模样,都是一同被提拔起来的老弟兄,他哪还能不知道这些货色的德性。

    “这回又是犯了什么混不必说,定是冲撞了姐儿,宣帅放心,下官定不会轻饶他们。”

    同雉奴不同,他上来就是一顿踢,几个躲闪不及的顿时叫苦连连,雉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表演,想要看看他倒底打的什么主意。

    齐宝柱显然没料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弄巧成拙,因为雉奴根本就没有想过处罚他们,他在每个人的身上踢了几下,然后冲她笑了笑:“不如让他们回营去各自领上十军棍,可好”

    没等雉奴说什么,他就冲着众人一瞪眼:“宣帅饶了你等,还不快滚!”

    这些将校不由得面面相觑,都望向堂上那个俏丽的身影,雉奴冲他们微微一颌首,这些人赶紧行礼退下,生怕再有什么池鱼之灾。

    等他们走了,齐宝柱看了一眼站在她身旁的两个亲兵,雉奴毫不在意地抬抬下巴:“有什么事就说,他们无碍的。”

    拗不过她的坚持,齐宝柱只得从怀中掏出几张纸递给她:“方才收到徐州发来的急报,元人的大军已经抵近城下,为数不少于三万。”

    “这么快!”雉奴一愣,赶紧接过来看,两个亲兵分别捧起大案上的烛台,就着烛光,她越看越是心惊,被敌人逼到城下了才发觉,这分明就是早有预谋的偷袭,如果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城里的守军还不足一万,事情有些麻烦了。

    “末将在想,如果这只是元人的前部,后面的军马怎么也不会比三万要少......”齐宝柱补充了一句,这是很自然的事,可那也就意味着,徐州将会面对数以十万计的敌人,结果如何还用得着说吗

    对于京东路来说,徐州等于他们的后背,失去了这个战略要地,他们就被元人截断了退路,不得不走沂州绕道山区退往海州,可是那个时候,海州还会是宋地吗雉奴一点都不看好。

    “咱们怎么办”

    “李相那边有消息吗”雉奴反问了他一句。

    齐宝柱摇摇头,他想问的其实就是这个,如果李庭芝回救,他们去不去两者的距离来说,从济南路过去还要近上一些,不过如果李庭芝没有动作或是动作迟缓,他们这点人马过去,也就塞个牙缝。

    “若是徐州有失,你有什么打算”既然他不问,雉奴干脆自己提出来,无论什么样的局面,她都想要知道这些人的想法,毕竟事关数万人的性命。

    “末将等回不去了,鞑子狡诈,就算现下放过,日后也必会清算,若是能退入宋境,末将等定会追随宣帅左右。”齐宝柱坦然答道,这倒是实情,哪怕被解除兵权做个富家翁,只怕都不安生,他不是那等有根基的大户,降宋之前才只是个百户,因此不会有人会保着他,生死操于人手的感觉,没有体会过的人根本无法想像。

    雉奴点点头:“莫着急,咱们要等李帅的消息,再做定夺。”

    安慰了对方一句,其实雉奴自己心里同样十分焦急,怎奈她身为主帅,就是装也得装出一个镇定的样子,齐宝柱朝她施了一礼转身退下,走出总管府大门的时候,一个瘦小的身影与他擦身而过,他认得此人是雉奴身边的亲兵之一,却不知怎的没有在府内侍候。

    “魑姐儿,慢慢跑,把气喘匀了再说话。”看着这个年仅十岁的小跟班,跑得一张小脸满是红晕,弯下腰扶着大腿,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雉奴不禁有些好笑。

    只是接下来,小女孩说出第一句话,就让她淡定不起来了。

    “姐儿,郎......郎君到了。”小女孩没有等气喘匀,因为她明白这个消息对于雉奴有多重要。

    &n



第二十二章 清察
    “姐儿哭过了。”

    “每次郎君来,姐儿都会哭一场,有啥可稀罕的。”

    “这回不一样,眼睛都肿了。”

    ......

    听到身后几个小女孩的议论,刘禹的脸都绿了,没想到自己这个郎君,留给她们的就是这等印象,说得好像他一直在欺负人家,其实自己是被动的好不好。

    同样听不下去的还有雉奴,她在马上回过头,狠狠地瞪了那几个鬼头鬼脸的小丫头一眼,吓得她们赶紧住了嘴,不过这种程度的威慑显然已经司空见惯了,过了一会儿,身后又响起了细碎的嘀咕声,她们只是将音量放得低了些而已。

    嘴长在人家身上,刘禹当然不会为这种事去发脾气,再说了,人家也没有说错,他都已经快忘了,上次雉奴笑的时候。在侧面偷偷打量了一下,果然她的眼睛有些红肿,任是谁看了都会栽在自己身上,得,跳进渤海也洗不清了。

    回城的时候,两人没有再同骑一匹马,刘禹的马儿是后头的一个丫头让出来的,马身矮小,就像一头大狗,他赶着大狗快走几步,与雉奴并行,后者看了他一眼,滑稽的模样引得她嘴角微微一咧,只不过那个笑容还没有扯出来就消失了。

    “过来之前,我已经去信李相,他们不会回师,而是会朝东打,进军襄阳府。”刘禹并不是来逗她笑的,此言一出,雉奴顿显惊愕之色。

    显然,这个结果将会导致京东腹背受敌,元人一旦占据了徐州,直上京东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她们这里才是对大都最有威胁的,所以他才会来带自己走雉奴思索片刻,仍是不出所料地摇摇头。
1...295296297298299...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