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来
    头痛!剧烈的头痛!

    张辽迷迷糊糊的醒来,只感到头痛的很,脑子里仿佛灌了铅一样沉重。

    他想要睁开眼睛,却怎么也睁不开,想要动一动,又感到浑身无处不痛。

    想要开口说话,只感到嗓子干涩,如同一团火在喉咙燃烧,火辣辣的痛。

    水

    张辽嘴巴动了动,艰难的吐出一个字,随后听到耳边传来一个女子声音:啊,他醒了,说话了,快,端水来。

    很快,他被人扶着靠坐起来,朦朦胧胧睁开眼睛,看到一碗水到了嘴边,艰难的张开嘴喝了下去,一股清凉滋润了干涩的喉咙,让他脑袋微微清醒了点。

    看来没死是谁救了自己?

    张辽想要转头看眼前的人影,不想头一动,登时天旋地转,又昏了过去。

    耳边隐隐听到一个声音:啊,他又昏了,额头还这么烫哩。

    不过张辽这一次没有彻底昏迷,而是浑浑噩噩,时醒时睡,脑海里不断闪现着当日一战的情形。

    当日与杀辽卫战到最后,张辽发现自己中毒了,跟随的亲卫也难以再战了,而敌人还在不断增加,再战下去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很多亲卫都是为了保护他而死的,他不能让这些跟随他的弟兄如此悲壮而憋屈的牺牲,而且还有典满和关平,若是让他们这么死了,那他就是死了也无颜面对关羽和典韦了。

    与此同时,他察觉到这些杀辽卫的目标主要是自己,便想了一个计策,由他脱离战场,骑着象龙独自逃走,引走杀辽卫。

    这个计策看似有孤胆英雄的不理智意味,实则是死中求生,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将机会掌控在了自己手中,令十死无生的局面出现了一丝生机。

    一者他离开后,引走敌人主力,典满关平和那些亲卫就能活下来。

    二者他的象龙速度快,与亲卫分开后,速度能彻底发挥出来,那些杀辽卫也未必能追得上,他完全有机会摆脱追兵。

    计议一定,张辽在战斗中给典满和关平下了死命令,而后趁着一次冲锋出敌阵之际,拨马向西就走。

    本将会回来,将汝等抄家灭族!

    张辽记得自己离开时的那一声大吼,正是这个威胁,让那些杀辽卫彻底放弃亲卫,疯狂追杀他。

    一路奔逃,他感到自己的神智越来越模糊,只是凭着坚韧的毅力在支撑,在一个岔道口,他将身上铠甲抛在西北道,而后折返向东南,果然引走了大批杀辽卫,却没想到还有七八人追了过来。

    其中就有那个放毒箭的袁射,犹如毒蛇盯着猎物一般,如影随形,难以摆脱。

    于是他又想了个计策,在一处林间道弯口上,刚拐过弯道,他便跳入树林埋伏,而让象龙继续奔跑。

    就在这弯道口,他一刀了结了袁射,又斩杀了四五人,吓退了其他人,而他这一动作,身上毒性散发更快,已经完全扛不住了。

    随后象龙折返,他又爬上马背,就彻底昏了过去。

    不知道关平和典满有没有活下来?张辽迷迷糊糊的想着,脑海里闪现过一个个亲卫战死的情形。

    这么大好儿郎就那么死了,不由悲从中来,眼睛不禁湿润。

    迷迷糊糊又听到那个女子声音:啊!他怎么哭了这么大人了还哭

    张辽再次醒来时,感觉身子好了很多,似乎发了一场汗,头痛没那么剧烈了。

    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一个屋子里,躺在榻上。

    从屋里的摆设看,主人家境不错,屋里充斥的浓浓药味让他明白,正是这里的主人救了他,还给他诊治,而且身上的衣服也是新的。

    看来遇到了好人,算自己命大这次吃的亏可不小。

    身上的伤口疼痛,但反而不算什么了,眼下不知自己如今在哪里?也不知道象龙怎样了?典满和关平他们怎样了?雒阳的情况又怎样了?雒阳的局面本来还在掌控中,自己这一出事,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曹操和刘备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母亲和唐婉她们知不知道自己的情况

    张辽脑海中一时间思绪万千,他躺不住了,撑着坐起身来便要下榻,想出去看个究竟。

    啊?你醒了?你怎么起来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端着药进来,看到张辽起来,不由惊呼一声,瞪大了眼睛。

    张辽听过这个声音,正是自己昏睡中听到的那个声音,看来一直是这个小丫头在照顾他,看她衣着,应该是个婢女。

    张辽嘴角动了动,脸上露出微笑,诚挚的一礼,道:谢谢,救命之恩,定当厚报。

    哪里,哪里。小丫头看到张辽的微笑,又看他向自己行礼,登时有些局促,俏脸通红,忙放下药碗,摆着小手道:是我家女公子救了你,婢子只是照顾你你没事了?你还有伤在身哩。

    没事了,一些伤,不碍事。张辽笑了笑,他先前昏迷主要是中毒,如今醒来,显然毒性代谢完了,至于伤口他不放在眼里。

    药得喝。小丫头端过来药碗,又好奇的问:你是个将军麽?身上好多伤。

    以前是,不久前刚被免了。张辽笑了笑,接过药碗,一饮而尽,递还药碗,问道:妹子怎么称呼?

    小丫头恭顺的回道:婢子叫小宁。

    小宁?幸福康宁,好名字!张辽赞了一声,又问道:你家女公子救我时有没有看到一匹马?

    未等小宁回答,屋外陡然传来一声马嘶!

    象龙!张辽本是平静的表情霎时间化为狂喜,风一般从屋里冲出去。

    将军,外面下雨

    了半句,忽然想起外面那匹一直守护主人的战马,她急忙跟了出去。

    张辽一出屋门,就看到庭院中间棚子下的象龙!

    与此同时,象龙也看到了张辽,高抬前蹄发出一声高亢的长嘶,充斥着欢欣,蹄声响时,象龙已经闪电般的蹿到了张辽身前,低着马头使劲的蹭着他。

    好象龙!好兄弟!

    张辽紧紧的抱住象龙的脖子,声音哽咽,眼睛不禁湿润了。

    战马的忠诚尤胜于人,这么多年,象龙跟着他东征西讨,不离不弃,真如同兄弟一般,他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象龙往往就知道什么意思,尤其是这次血战,象龙不知受了多少伤,仍是一力将他带出重围,更是与他默契配合,反杀袁射,摆脱了十死无生之局。

    之后张辽自己昏迷了,但他如今还活着,就能猜测象龙为他做了很多。

    他醒来之后,心中一直害怕象龙出了差池,此时看到象龙,心中真是狂喜之极!

    庭院里,刘兰芝出来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的兄长刘邕也出来了,还有很多下人都出来了,看着院子里的一人一马,眼睛都有些湿润。

    这些天他们看到了马的忠诚,如今他们看到了人的情义。8)




第六百九十六章 误会
    许久,张辽激动的心情太平复下来,松开象龙的脖子,看着院子四周屋门口廊道下站了不少人,当即抱拳左右行礼:多谢诸位救命之恩,救马之恩!

    刘府家主不在,少主刘邕在,他发现张辽气度非凡,不敢怠慢,忙抱拳还礼道:在下刘邕,兄台不必多礼,还请宽衣,再到堂屋一叙。

    张辽点了点头,拍了拍象龙脖子。

    象龙低嘶一声,不舍的蹭了蹭他,回到了棚子下。

    张辽转过身来,突然看到西面阁楼前站着的一个女子,不由一怔,这女子竟与他的妻子唐婉有几分相像。

    随后张辽回到偏房,小宁给他送来一套新衣服,张辽换了后,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小宁又帮他梳了发髻,看着镜子里的张辽,俏脸微红,心中暗赞好一个英武的郎君。

    张辽与小宁聊了两句,才知道了他如今身在皖城,已在舒县百里之外了,又听了救人的经过,特别是象龙认准了她家女公子不放时,张辽心中就明白了,象龙很警惕,但毕竟不是人,只是看到刘家女儿与主母唐婉相像,便只信任刘家女儿了。

    张辽心中暗叹,也亏得刘家女儿心地善良,若是换一个,自己未必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不过有象龙在,等闲人要害自己也难。

    当张辽来到堂屋时,发现除了刘邕外,刘家女儿也在,他当即长身一礼:多谢女公子救命之恩。

    刘兰芝忙回礼道:妾身贱名兰芝,公子有伤在身,实不必多礼。

    刘兰芝?!

    张辽身躯一震,他此时才知道刘家女儿名字是刘兰芝,难道就是《孔雀东南飞那个刘兰芝?随即想到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庐江皖县,而时间正是建安年间,看来多半是了。

    打量着刘兰芝,果然是容颜美丽,精致无双,可惜命途多舛,或许自己将来可以相助于她,只是感情这种事很难说,尤其是婆媳争端加上殉情,自己似乎也无力可施。随即心中又不禁好笑,如今这刘兰芝显然还没有出阁,自己想的太远了。

    心中胡乱想着,张辽还礼道:在下姓张。沉吟了下,又道:只因在庐江颇有仇敌,名字不敢说出,恐为贵府招祸,待形势安定后,必当坦诚相告,还报大恩。

    刘邕听闻张辽在庐江有大仇,不由神情微变,露出担忧之色。

    反倒是刘兰芝颇是镇定,恬然道:妾救公子,是感于马之忠义,不敢望报恩,只是有一言相询。

    张辽点头道:刘大家但问便是。

    刘兰芝神情肃然:公子仇人可是势力极大?不知何时能安定?

    张辽明白刘兰芝的担忧,微笑道:仇人势力不小,但若我麾下兵马赶至,则不值一提,必可保刘府安稳无虞,只是兵马未至之前,还需小心防范。让恩人担忧,实在下之过也。

    他不知道刘勋已经被黄忠臧霸和许褚扫平,如今悲催无比,还以为皖县还是刘勋的地盘,不敢大意。

    刘兰芝听了张辽所说,不由舒了口气,歉然道:非公子之过,实是妾身怕牵连父兄,心中惶恐

    在下明白。

    张辽知道自己当时的状况,浑身伤口加上象龙,一看就是战场上下来的,在如今诸侯相互征伐的乱世,寻常人家等闲不敢沾惹,刘兰芝能救自己,实在是莫大的勇气了,想必正如她自己所说,这些日子一直在为家人担忧。

    刘邕不善言辞,刚才也不便询问,如今听妹妹已经询问清楚情况,不由松了口气:不知阁下兵马何时能抵达?

    他听闻张辽麾下有兵马,那句兄台也不敢喊了。

    张辽沉吟道:我在刘府,麾下将士并不知晓,还需劳烦送一封信。

    这刘邕苦笑道:送信怕是不易,听闻北面大军杀来,昨日皖城已经封了城门,严禁出入。

    张辽心中一动,忙问道:不知北面所来何方人马?

    刘邕摇头:这个着实不知,还需打探。说罢,犹豫了下,脸上露出惊悸之色,低声道:只听人说,北面兵马残暴无比,屠了舒城,杀了数万人,堆成了京观,流血漂杵,却不知真假。

    张辽一怔,不由默然。

    会是自己的兵马干得麽?屠杀的是敌兵?匪寇?还是百姓?

    黄忠臧霸应该不至于,但许褚,恐怕不好说,对自己忠心不二,杀性又颇重,若是得知自己中伏,生死不知,恐怕还真会干出屠城的事。

    刘邕看到张辽沉默,也没有多说,只是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张辽的神情,至于刘兰芝,则是大大方方的打量张辽,惊讶张辽的气度,猜测着张辽的身份。

    就在堂屋里沉默时,外面传来一声咳嗽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进来,神情忧虑,正是刘府的家主刘乔。

    刘乔刚刚回府,但显然已经从下人口中得知张辽醒来,一进来便看到了张辽,察觉他气度非比寻常,忙抱拳道:仆姓刘名乔,怠慢贵客了。

    刘邕忙起身道:此是家父。

    张辽也连忙起身,抱拳道:张某见过刘家主,恩义不敢忘怀。

    阁下客气了。刘乔叹了口气:既遇危难,本该相助,理所当然,只是如今世道混乱,令人不得不多有顾忌。

    张辽对此人的坦诚倒是大生好感,笑道:世道混乱,总有平定之时,心怀仁义,施恩于人,传与子孙,足可令家道长盛不衰。刘兄与女公子皆是纯良贤德,足见刘家主之德,令某佩服。

    刘乔闻言,不由畅快而笑,转头吩咐儿子刘邕:皖县将遭干戈,县令方才召我等,请各家各出五十人相助守城,吾陪贵客在此,汝去府中点足五十人,送去守城,嘱咐仆从多加小心,只做搬运之事便可。

    唯。刘邕领了父亲之命,就要离开。

    张辽心中一动,忙道:刘家主,在下颇通兵事,可与众仆一同前往守城。

    刘兰芝忍不住道:公子有伤在身

    不错,刘乔点头道:阁下虽通兵事,然诸家所派之人只是从事搬运物资,并不上城头守御,阁下伤势未愈,岂能做搬运之事?

    张辽摇头,断然道:吾意已定,还望家主成全!

    他久居上位,一旦做出决定后,话一出口,难免有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刘乔没想到张辽温和的气势陡然一变,十足一个杀伐之将,一时间竟不敢反驳,只能道:如此,便依阁下罢。

    细雨蒙蒙,皖县之外,兵临城下。

    皖县县令黄明站在城头,看着底下森压压的近万骑兵,面色有些苍白。

    预料的劫难终于来了,两日前,皖县收到消息,自庐江太守刘勋被大将军部将俘虏,加上舒县被屠的流言传来后,刘勋派驻在皖县的校尉李令就吓得逃走了,守城的三千兵马也逃了一半,让黄明不得不从城内各家征调人手。

    但此时看到城下大将军兵马的威势,他就知道一切抵抗都是徒劳,心中不禁绝望,转看城楼上守城的士兵,个个皆是面色发白,两股战战,毫无战意。

    黄明有意直接投降,但又心存恐惧,据说大将军战死,如今这些部曲疯一般在庐江杀人,要为大将军报仇,虽然没有真的屠了舒县,但据说斩杀的士兵和匪寇,足有五六万!

    听说还有不少参与的世家也被攻破了堡坞,如今他们追来皖县,多半是有谋害大将军的仇人逃到了皖县,或是皖县也有世家参与其中,谁知道他们找不到仇人会不会愈加疯狂,屠了皖城?
1...319320321322323...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