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第六百九十三章 疯狂与屠杀
    江东,丹阳郡,泾县。

    讨逆将军孙策刚刚扫平了一股宗贼,正在查看地形图,准备下一次战斗,侍卫来报:先登校尉宋超求见。

    孙策当即放下地图,忙道:速速请来。

    很快,一身戎装的宋超快步进来,孙策起身相迎,笑道:叔起,请坐。

    宋超恭敬一礼,道:将军面前,属下何敢就坐。

    孙策大笑:汝与吾情同兄弟,何分上下,快请坐。

    说罢不待宋超分说就拉他坐下。

    二人坐下后,孙策这才问道:不知叔起所来何事?

    宋超面露焦虑和悲痛之色,抱拳沉声道:听闻大将军为小人所害,宋超欲往江北查探。

    孙策叹了口气,面上亦有悲色:大将军文才武略,当世英雄也,不想死于小人之手,实令策心痛!

    七月讨伐袁术时,孙策不顾身后吴郡丹阳叛乱,出兵江北,帮助张辽牵制庐江太守刘勋,但不久之后就听到袁术在豫州战败的消息,眼看大势已定,孙策心念吴郡与丹阳,便在孙权和众谋臣将士的劝说下,写了一封信给张辽,言明原由,又领兵返回江东平乱。

    不想昨日昨日前几日竟听到张辽被小人伏击身死的消息,他起初不信,专门派人去江北打探,最终才确认,消息属实,念及张辽昔日在他落难时的相助之恩,心中着实悲痛了一番。

    此时听闻宋超要去江北查探,当即道:大将军于我亦有大恩,如此,我当与叔起同去江北。

    宋超心中感激,忙劝阻道:江东叛乱未平,将军岂能离开?大将军若果见害,将军去也无用,若尚在,江北诸军皆动,宋超去足矣!将军之义,宋超铭记在心,大将军亦知,还望顾念江东大局,勿要功亏一篑。

    孙策皱起眉头,如今江东的形势确实令他走不开,沉吟片刻,只能长叹口气,抱拳深深一礼:叔起若果见大将军,速传信回来,我必亲往拜见!

    宋超点了点头。

    随后孙策着张纮将宋超极其麾下八百兵马送至江边,安排船只渡江。

    宋超离去不久,孙权和长史张昭匆匆赶来。

    张昭急声道:将军,宋超乃良将之才,每战必为先登,又治军严谨,有周亚夫之风,何故放其离开?

    孙策叹道:大将军见害,叔起去寻故主,乃忠义之举,我岂能阻之,使负不义之名?

    张昭顿足道:彼既去寻张辽,恐其难归矣,将军等若折一臂膀,平定江东多费周折也。

    孙策道:大将军为小人所害,我亦悲痛,只是难以脱身,使叔起去江北查探,亦了吾心愿。

    孙权突然道:兄长,日前朝廷曾传诏州郡,已免去张辽大将军之职

    不错。张昭大声道:将军所奉朝廷也,非张辽也,今朝廷既免去张辽大将军之职,必有因由,将军行事亦当慎重,免为他人毁谤。

    孙策神情不悦,他是聪明人,知道二人的本意是要留下宋超,当即断然道:大丈夫立世,自当有恩报恩,大将军于我有恩,岂能忘之!宋超之事已定,尔等勿要再劝!

    孙权和张昭对视了一眼,只能暗叹。

    孙权又道:兄长,叛乱未平,陈瑀尚在,当务之急,兄长当先定江东,诛陈瑀。

    不错。孙策一听陈瑀之名,便露出杀意:定斩陈瑀!

    江北,庐江郡,彤云低压,天空犹在下着绵绵细雨。

    舒县城外却是一片肃杀,上万人跪在城外大地上,或是瑟瑟发抖,或是绝望哭喊,或是磕头求饶。

    他们四周,是上万默然林立的士兵,兵刃森寒。

    不远处有一座京观,数不清的人头堆砌而起。

    地面上,血水混合着雨水潺潺而流,染红了这片大地。

    数日前,大将军张辽在舒县一带遭遇伏击,被害身亡,消息传开后,扬州诸军震惊!

    第一个疯狂起来的是刚救了的许褚。

    许褚得知消息后,暴怒之下,当即就将在救援时俘虏的五千贼寇皆尽屠杀,而后率领七千骑向西冲锋,横扫巢湖,沿途所过之处,凡是贼寇,一个不留!

    在内奸的通报下,张辽消息早就泄露,巢湖的大半贼寇都集中在肥西道,许褚一路疯狂杀过去,尸体几乎堆满了道路,斩首超过三万,整个巢湖被惊住了,各路匪寇疯狂逃离这一带,巢湖大小贼巢为之一空,乃至十数年内再无匪患。

    与此同时,水陆并进刚刚攻破寿春的黄忠和臧霸也收到了消息,二人又惊又怒,当即就率兵南下,直奔庐江,一路所遇匪寇与乱兵,也是皆尽斩杀。

    整个江北血腥一片!

    那些幕后谋算张辽的世家被吓住了,无不惶然,而第二个倒霉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参与伏击张辽的消息被杨汉打探到,许褚黄忠与臧霸得知后,三路兵马立时合力围攻刘勋。

    彼时刘勋并不在庐江郡治所舒县,而是在九江郡与庐江郡交界之处,靠近巢湖的地方。

    刘勋刚劫持了袁术家眷,来不及撤回舒县,就被黄忠臧霸和许褚三路兵马围困。

    黄忠臧霸许褚,无论哪一个都是当世一等一的猛将,何况手下士兵无不精锐,在他们三路兵马的围攻下,刘勋几乎全无反抗之力,两万兵马一触即溃。

    大将军张辽在军中威望非常之高,许褚三人怒恨刘勋伏击其主张辽,数万将士们更是心中激愤,三路人马没有丝毫容情,只有杀戮!

    刘勋没想到张辽的部曲反应如此之大,战力更是如此可怕,他的兵马没有丝毫抵抗之力,眼看大势已去,心中又惊又骇,带着残部慌忙向南逃窜,要逃回舒县守御。

    黄忠臧霸许褚三路兵马横推,留下一路尸体,直至舒县城外。

    刘勋没有逃脱,在距离舒县五里处被许褚擒拿,押到了这舒县城外,而他麾下的没有被斩杀的残兵也全部被赶到了这里。

    在张辽被伏击的那条道路上,大小匪寇也被臧霸大军横扫。

    与此同时,各路暗影几乎翻遍了舒县一带每一个角落,要寻找大将军。

    舒县的一带的匪寇都传言张辽被杀了,但是却不见尸体,也没有人能说清大将军张辽究竟死在何处。

    这令许褚等将领更加怒恨与疯狂,凡是伏击过张辽的匪寇全部被斩杀,数万头颅在舒县城外筑成京观。

    许褚心中怒恨犹自不减,将刘勋连同麾下一万多人被押在舒县城下,也要皆尽斩杀!并且誓言一日寻不到大将军,就一日不停止杀戮。

    杀了刘勋这一万人,如果还寻不到大将军,就要屠了舒县!然后是皖县!

    黄忠臧霸稍微有点理智,也知道张辽一贯的风格,不太赞同屠城,只想着尽快找到张辽踪迹。

    但许褚这头蛮牛疯狂起来,谁也拦不住。



第六百九十四章 线索
    舒县城门紧闭,但城上守兵无比面色发白,心惊胆颤,如此情形,谁都知道,舒县城被攻陷是迟早的事,城内的士兵早已绝望,看到城外的血腥情形,他们甚至连开城门逃跑都不敢,能上城楼巡守的就已经是极为胆大的了。

    城外的敌兵围而不攻,给他们的压力反而更大,有一些士兵早已经崩溃了。

    舒县城下,披头散发的刘勋跪在地上,数日前意气风发的他此时形容槁枯,双目无神,看着地上流淌的血水,还有不远处的京观,他心中极度恐惧,想到接下来自己的下场,浑身发软,几乎瘫倒在地。

    看到四周神情冰冷,在雨中伫立不动的上万甲兵,他心中满是无力。

    早知道伏击张辽的后果如此可怕,他说什么也不会参与的,想到刘晔此前对他的提醒,他心中后悔已极。如果当初听了刘晔的话,不去伏击张辽,哪会落得如此下场!

    但一切都晚了,只因一个错误,不但自己身死族灭,恐怕还要牵连庐江郡无数条人命。

    舒县城北三里外的帅帐中,只有黄忠与臧霸两人,气氛却极为凝重。

    黄忠沉声道:大将军被小人所害,我等杀贼戮敌,是为报仇,但许校尉要屠城,杀戮寻常百姓,却是不妥,若大将军在,也绝不会纵容。

    臧霸默然片刻,道:大将军不在,谁能阻拦许仲康,却不知大将军如今

    黄忠脸上露出忧色,他们心中都不愿意相信张辽战死,因为始终没有找到大将军的尸体,劫后余生的关平典满和百数亲卫也没看到张辽战死,只是看到张辽骑着象龙,独自引走了敌兵。

    如今关平典满杨汉等人一众亲卫和暗影都在疯狂寻找张辽,黄忠和臧霸也派出了大批士兵寻找,连诸葛亮和郭淮都参与了进去,但至今没找到张辽的踪影。

    这让他们心中不得不生起不好的猜测,难道大将军真的遇害了?可是尸体呢?

    没了大将军张辽,他们虽然有兵马在手,但对未来却茫然了,心中都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已经听闻京师发生巨变,天子东逃,朝廷名存实亡,即便有李儒和贾诩的书信安抚,他们二人仍是难以安心。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更加察觉张辽这个主公的重要,有张辽在,他们可以放开手脚驰骋战场,建功立业,但如果张辽果真战死,他们就不知何去何从了。

    学袁术袁绍割据一方?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个心思,有没有那个名望,就是有心思有名望,手下的士兵有多少会跟从他们也未可知,没有粮草,没有战略,没有目标,迟早是败亡的下场。

    二人正自闷坐,突然外面亲卫来报:诸葛参军求见。

    听到诸葛亮求见,二人心中不由同时一动,莫非大将军有消息了?

    二人几乎同时起身,同声道:快传进来!

    很快,满身灰土的诸葛亮急步走进来。

    黄忠急声问道:孔明,可曾打探到消息?

    诸葛亮喘了口气,道:此前,贼寇皆言大将军向西引敌,继而折向西北,那些黑风骑追的也是西北方向,亮带人一路向西查探,在一处岔口,被看押的贼兵言,因在西北向发现大将军铠甲,故而追向西北,亮却设想,大将军素来善于应变,应该是诈行西北道,引敌入歧途,实则折向西南,于是便向西南查探。

    诸葛亮舒了口气,道:果然,在西南方向,发现了一具被长矛射穿的尸体,据俘虏的黑风骑指认,那是他们的统领之一,袁射!如今暗影亲卫皆已向西南寻找,只是地域广大,地形复杂,故而亮赶过来,请两位将军加派兵马,向西南搜寻。

    好!臧霸不由大喜,看向黄忠,道:便留许褚在此,我二人尽带兵马,向西南搜寻。

    正该如此!黄忠也是面露喜色。

    此前他们向西怎么也找不到线索,如今有了线索,就有了希望。

    舒县城外,许褚站在雨中,看着那跪着的万数刘勋士兵和刚刚捉来的匪寇,眼里怒恨和杀气迸射,向伫立的士兵厉声道:庐江太守刘勋,连同贼寇,害我主公,是为大仇,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屠灭其族!今日,先斩尽这些贼兵贼寇,而后攻城,屠杀!为大将军报仇!

    报仇!报仇!报仇!

    杀!杀!杀!

    铿!

    许褚拔出腰刀,一把拎起庐江太守刘勋,就要将其斩杀,突然一个士兵急忙来报:禀将军!有一人求见,自称有大将军消息

    通!

    刘勋被摔落在地,许褚腰刀回鞘,一把拎起那传信士兵,急声道:人在何处?快带过来!不!快请过来!

    摔在地上的刘勋和一众跪着的士兵闻言,纷纷抬起头来,眼里露出希冀。

    如果能找到张辽,那他们或许能有生望。

    很快,一个青年文士被带了过来,刘勋看到这青年,险些失声喊了出来,他如何不认得这青年,分明就是刘晔!

    许褚看到被带过来的刘晔,大步迎上去,急切的问道:汝果真见到大将军?

    刘晔摇头道:不曾见过。

    铿!

    许褚拔出腰刀架在刘晔脖子上,暴躁的吼道:汝敢戏弄于我!

    刘晔不慌不忙的道:吾确不曾见过大将军,却知道大将军在何处失踪。

    啊?许褚回嗔作喜,急忙收了刀:快快说来!若果真属实,必重赏于汝!

    刘晔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刘勋,向许褚抱拳道:重赏不要,吾只有一求,若能找到大将军,还请绕过刘使君与这些将士。

    许褚不耐烦的道:若果真找到大将军,彼等自有大将军发落。

    刘晔这才道:吾捉得一黑风骑,他数日前随袁射追杀大将军,十数人被大将军杀得只余三人,而后大将军在皖县西北连人带马落入皖水河涧,他们三人皆有伤在身,又见袁射被杀,心中惧怕,不愿绕道追赶,自料大将军难以幸免,贪功心切,便回报大将军战死,继而消息才广为传播。

    啊!许褚魁梧的身躯止不住颤抖起来,一把扶住刘晔,脸上满是惊喜:果真如此?

    刘晔道:当是不假。

    正在这时,黄忠和臧霸带着诸葛亮来见许褚,三人本要告诉许褚有了消息,不想许褚这里得到的消息更加确切,连失踪地点都有了,无不大喜。

    如今的情况是,落水的消息要比战死的消息好一万倍!

    战死就意味着没有希望了,而落水却意味着希望很大很大!

    有了这个消息,黄忠臧霸许褚也顾不得舒县了,立时决定,带兵赶往皖县搜寻。

    带路的正是刘晔捉到的那个谎报军情的黑风骑。

    那个谎报军情的黑风骑不知道,只因为他一念贪功,传递了一个假消息,却不知掉落了多少头颅,害惨了多少大佬。

    至少曹操和刘备就很悲剧,错误的消息让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了凄惨逃走的结局。

    至于天子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朝廷为之天翻地覆。

    如果他们知道罪魁祸首在这里,恐怕早就将这厮千刀万剐了!




1...318319320321322...3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