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不过鉴于后邸的房屋有限,改装起来也会很费时间,故而要分期分批的结婚,否则双方结了婚也要分局。

    但凡结婚夫妻都可以分得一间婚房,根据品级不同,面积或大或小,但都可以住下,而且不会过于狭促。

    外出居住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在德胜门以西,由年老及退废的宫人充任的浣衣局是二十四衙门里唯一不在皇城的宦官机构。

    给内侍们结婚是某太子拉拢安抚身边人的三**宝之一,另外两个便是医疗保障与退休待遇。

    有了这三**宝,后邸的内侍与宫女多半都会安稳下来,配合涨薪与举报策略,一小撮居心叵测的家伙也会被揪出来,某太子往后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问过褚宪章之后,某太子便遣人将所有掌权的内侍都招到东宫,当众叮嘱:“本宫得以顺利监国,多亏诸位的鼎力支持,本宫在此先行谢过,往后还望诸位精诚团结,为本宫排忧解难。本宫知晓内侍虽已不是凡人,感情却亦如凡人,遂给诸位及在后邸服侍多年的内侍与宫女喜结良缘的机会。这是给诸位的红包,算是母后与本宫的一份心意,年底还有奖励。诸位无需将其购买紫金债券,到了明年下半年,新城的房子就会有着落了,诸位可用这红包加上年底的奖励在新城买房,那边的房屋将比老城好很多。等诸位到了退休的时候,本宫自然不会挽留,可以在新城的宅院里颐养天年了!”

    按照规定,一般内侍的退休年纪是五十岁,高级内侍可以达到六十岁,如若身体欠佳,可以提前申请,不过出去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而且提前退休的待遇会打折扣。

    太子爷的这番话说的是至情至理,深得人心,尽管在场的高级内侍们都要比太子爷大很多,却都被说得眼眶泛红,他们从来就没遇见过这样一个关怀下属的好主人。

    没什么能比这样的言辞温暖人心了,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代俵身边的一众同僚们回应:“殿下厚恩,臣等无以为报,今后定为殿下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内侍们也是人,也想升官发财,也有七情六欲。但很多时候,不论是主人还是外人,都不把他们当人看,说的好听是走狗,说的不好听就连猪狗都不如。

    别说结婚这种大喜事,就算找个伴侣都要偷偷摸摸的,生怕被外人知道,不然就要孤苦伶仃一辈子,平时还要保守屈辱,小心翼翼还不免被倾轧,这就是所谓的“一入宫门深似海”。

    “本宫算不上宅心仁厚,但凡犯了国法家规之人,必将遭到严惩。但只要诸位尽心为本宫办事,往后自然是衣食无忧,而且本宫可以保证,本宫奖励给诸位的银子,等诸位到了退休的年纪,全部都能带出宫去。本宫非夏桀商纣之辈,年纪更是远远小于诸位,在诸位年迈之时,本宫远未头昏眼花,故而诸位都可全身而退。对于诸位,本宫就说三条,对本宫要忠诚,办差要用心,最后希望诸位廉洁自律。其他注意事项,想必诸位都早已心知肚明的,本宫就不在此浪费口舌了。明日便是诸位大喜之日,都回去准备吧,莫要耽搁了。”

    这饼已经画的够大了,而且能够变成真饼吃到肚子里去,所有内侍都已经享受到了涨薪的甜头,相关的医疗保障与退休待遇近期也已经在后邸开始实施。

    有了这么大的福利措施,还有人胆敢顶风作案,那就是主动找死了,某太子自然不会错过杀一儆百,警示众人的绝佳机会。

    安抚内侍、控制朝政、拉拢军队,这是某太子监国的三大策略,缺一不可,尤其是不能出现类似于正德≈ap;天启那样的事情发生。

    当下的时局就接近唐宪宗时期,北方地区虽然没有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情况,但也多半是珉不聊生,但朝廷还要继续大规模动武,完全指望着南方的粮饷赋税。

    王朴在大同叛乱,业已被杨文岳弹压,柴时华在苷肃叛乱,左懋第还无暇顾及,官军主力正在湖广地区与罗汝才、张献忠所率的流寇作战。

    革左五营依托英霍山区(大别山脉)持续威胁楠京的安全,北方还有磨刀霍霍的皇太鸡,可以说明末的情况要比唐宪宗时期恶劣的多。

    是实现长久的中兴还是短期的回光返照还很难说,走的是如履薄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脚下去就给踩漏了……

    只要后邸消停下来,前朝那些事就容易办了,后邸稳不住的话,那可真是会分分钟就要命的。

    让某太子感到欣慰的是,漂亮亲妈平时再看不惯田姨娘,现在也没有立即发作,总算是个识大体的聪明女人,没有因私废公。

    作为给漂亮亲妈的回报,除了例行进贡的绸缎、毛皮、首饰之外,某太子给自己的亲妈年俸上涨到了一万两银子,金额足足是之前的十倍。

    其他膑妃也得到了水涨船高的待遇,但绝对没有周皇后这么多,亲妈与姨娘所享受的待遇当然是不同的。

    估计漂亮亲妈的银子多半用来打麻将了,不过有了财大气粗的亲儿子做靠山,即便输点钱也无所谓。

    后妃们的情况比甩锅爹在位时还要好不少,起码手头又宽裕起来了,只不过用膳还需要坚持勤俭朴素,除特殊情况外,每餐也就四个菜一汤而已。

    在某太子看来,这就不错了,两荤两素一个汤,荤素搭配,营养合理,闲暇时还有各种小点心随便吃,这还不知足就有些过分了。

    光是烤串、卤肉饭、铁板烧、牛肉拉面等一干寻常东西,就能把一群弟弟妹妹们吃得沟满壕平,身子又胖成猪的趋势。

    一顿饭二三两银子,就能让包括几位姨娘在内的一家人吃得很好,而且花样繁多,很多菜肴都是闻所未闻过的,这是之前不敢想的事情。

    甩锅爹明知道自己没钱,嘴里还嚷嚷着节俭吃素,到头来搞个“套娃”,弄一桌子菜,简直就是“穷摆谱”。

    在剔除掉后邸的诸多蛀虫之后,一切花销都变得较为透明了,这样一来,后邸的支应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效率与实惠却更上一层楼了。

    考虑到宫城里还躺着一位爷,如此鼓罗嘈杂,难免有失礼数,便将婚礼的举办地点设在了太液池那边,变成了露天婚礼,不过正好可以“天地为证”。

    婚礼现场已经张灯结彩,被布置得喜气洋洋,到处都是用大红色的绸子所缠绕的树木,地面上也铺上了红地毯,晃得某太子都有些眼晕。

    作为新郎新娘的“衣食父母”,漂亮亲妈与一众姨娘也如约出席,一群后妃们也不想抢了当事人的风头,而且自己的夫君还不省人事,便事先约好,都身着粉色的吉服。

    由于是集体婚礼,即便是分批进行,第一批参与者的数量也有两百二十二对新人,寓意好事成双,看热闹的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新郎新娘的婚服都是用大红缎子量身定做的,开始还想用丝绸,不过经过清点发现总数不太够,就改用缎子了,但做工并不逊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

    新娘都穿着衣身装饰有云肩、通袖襕、膝襕纹样的大红纻丝麒麟通袖袍,脚上踩着新颖的短款皮质高跟鞋,头部则被丝绸盖头所掩,只能跟被新郎牵着慢慢走到指定位置。

    “良辰已到,婚礼正式开始!请新郎新娘各就各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到了正午十二点,婚礼如期进行,由于高级内侍都成了新郎,某太子便别出心裁地有情了礼部尚书冯铨担任司仪。

    给太监主持婚礼,别说大明,就算是自秦朝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冯铨不敢得罪太子爷,只得硬着头皮接下了这差事。

    某太子本想让自己的准岳父薛国观来主持,不过礼部尚书不用白不用,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人家就是专业干这个的。

    作为朝廷正二品大员的礼部尚书,光是月俸就高达二百二十两银子,冰雪聪明的某太子可是不能让这笔钱白花了……

    只要冯铨还是礼部尚书,往后这种事就全权委托给他了,即便礼部尚书换人了,那继任者也得接下这个活计才行,本朝就要有本朝的特色。

    “本宫代俵后邸,恭贺诸位喜结连理,希望诸位可以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此等礼物略表心意,请新郎为新娘戴上吧!”

    漂亮亲妈言语不多,但也给了实际好处,作为“娘家人”,就是赠送每位新娘一对玉镯,品质各有不同,新郎职位越高,新娘得到的镯子自然就越值钱。

    周皇后起初对长子居然想要给内侍们举办婚礼是持抵触情绪的,不过考虑到当下的时局,加之长子的劝说,也就勉强同意了。

    但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氛围,以及众人洋溢的笑脸,也衷心希望每对伉俪能够美满幸福,尤其是作为女人,心里多多少少也同情眼前的新娘。

    若不是家道不好,谁会把自己的心肝宝贝送到宫里来当差,给这些人结婚谈不上功德无量,但终究也算做了件好事吧,往后好歹能够互相照应,有个依托,不会孤苦了。

    新郎给新娘戴玉镯的时候,下面都有人给托着托盘做铺垫,这样即便镯子忽然脱手,也不至于掉在地上被摔碎,“碎碎平安”倒是好听,但这事最好不要“碎”。

    手镯戴上去都很合适,因为是先行量过新娘的手腕尺寸的,今天就是走个过场,正所谓心诚则灵,只要礼数场面到了,那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七部尚书、侍郎,以及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凡是够级别的官员,包括参将以上级别的武将都被请来观礼,好处就是能够白吃白喝。

    看在某太子的面子上,尽管昨天累得够呛,今天也没人敢不来。更何况没人傻到一次得罪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太监,那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给太监结婚时某太子的主意,后妃们都到场恭贺了,再说人家这辈子就这么一次,谁要是不开眼,那就说明真的是干够了,打算提前返乡了……

    某太子已经规定了,大员们是不需要随礼的,来了刷个脸就足够了,而且婚礼饭菜的标准很高,尤其是款待大员们的几桌,堪比招待藩王,谁心里不痛快,完全可以吃回来。

    “今天是诸位新人的大喜的日子,本宫祝愿诸位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就算了,过继几个还差不多),一众来宾吃好喝好!”

    某太子举杯之后,所有喜结连理的夫妻都要回敬,然后一群人就可以大吃大喝了,尤其是武将们,他们就是来蹭饭的,好不容易逮到一次机会,必须吃到起不来为止。

    今天风和日丽,只有徐徐微风拂面,在户外摆桌吃喝正好合适,而且地方够大,还不会感到闷热。

    御厨们所用的移动灶台就停在附近,能够把热菜炒好之后就能立刻上桌,免去了小内侍们从尚膳监跑腿之苦。

    有了太子的恩准,一群为臣武将就开始地推杯换盏起来,尤其是要给新郎敬酒,这些够级别的内侍全都是太子爷跟前的红人,可是要陪好才行。

    由于没有自家人,来宾全都是朝廷的官员以及后邸同僚,所以总供也没几桌,新郎一桌陪酒一杯也不会喝多。

    喝多也无伤大雅,反正入洞房之后……

    (iishu)是,,,,!




第500章:崇祯苏醒
    【】(iishu),

    虽然是内侍结婚,但在宴请规格上,特别是招待这些高级别的文官武将方面,某太子特意叮嘱过尚膳监,要达到每人八个菜的标准,虽然每道菜只是一小碗,八个菜加起来也足够分量了。

    四个素菜是开水白菜、麻婆豆腐、地三鲜、拌凉菜,四个荤菜是白斩鸡、水晶肴肉、龙井虾仁、糖醋鲈鱼。

    这些食材都是比较普通的,方便尚膳监来筹备,尤其是能把库存的大量虾仁给顺势处理掉,某太子认为这是非常完美滴!

    由于是白吃白喝,所以每人得到的菜品份量是一定的,除了大米饭与各种酒水之外,不会再享受续碗的待遇。

    不过某太子认为这已经很够意思了,起码比每天上午朝会,提供给百官的午餐要好很多,再吃不够的话,就只能自掏腰包去外面的酒楼吃了。

    绝大部分来宾对此都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很多菜他们家里还是外面都没有尝过,食材倒是都认识,但吃到嘴里之后,绝对不会跟平常吃的菜肴一个味。

    白吃白喝还说主人家的不是,那就太礼貌了,更何况这次是太子爷做东,还是给大权在握的内侍们结婚,文官武将们当然不会傻到在这个节骨眼来得寸进尺。

    后妃与太子是不会在这吃喝的,客气一下便回到宫城里了。留在这里也会让一群手下们感到拘束,没了顶头上司,众人大快朵颐起来也能放得开。

    完事之后,趁着酒劲未过,众人便自行离座,成群地到外面的太子爷为百官特意设置的会所里去打麻将了,这是休息日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

    在某太子的推崇之下,麻将已经成为当下大明,尤其是畿辅一带,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每天都想把玩的博弈游戏。

    由皇后带头,从后邸开始,现已经弥漫到北方的主要城市了,南方那边也不会幸免,由于没有战火染指,甚至玩的会更甚。

    通过来自楠京锦衣卫的报告与镇守太监韩赞周得知,已经有不少的江南士人,尤其是以东林等团伙为首的一群居心叵测之人,接口麻将误国,要求某太子罢免首辅薛国观。

    替代者就是他们的首领周延儒,在他们看来,只有让东林主正,带领大明,才能实现中兴,其他人的“邪门歪道”都是在误国。

    不过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这群家伙就是一边私下打麻将,一边商讨如何“清君侧”,是一群名副其实的道貌岸然之徒。

    某太子是不会被这些自讨没趣的“苍蝇”所左右的,要不是十多万大军还在进剿流寇,朝廷就可以对江南那些冥顽不灵的商贩们动手了。

    等忙活玩手头的这些事,腾出手再收拾江南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让厂卫连脑袋带银子,一并收了。

    “殿下,殿下,大事,大事!”

    “何事如此慌张?”

    “皇爷醒了!”

    “……是你亲眼所见?”

    “正是!正是!殿下,皇后娘娘已经过去拜见了!”

    纳尼???

    这家伙怎么突然就醒了?

    难道是太监结婚可是给二货皇帝清醒头脑?

    这特么结婚还结错了不成?

    匪夷所思啊?

    看着日历一算,从昏迷到今天,刚好过去了一百天!

    百日昏迷,今朝苏醒,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奥妙?

    某太子是不信邪的,后邸闹鬼也不过是蟊贼的把戏罢了。

    但心腹小内侍惊慌失措跑来上报应该不会有错,漂亮亲妈都过去,自己也得过去应付一下才行。

    乾清宫距离坤宁宫很近,中间就隔着交泰殿,只要皇帝苏醒,漂亮亲妈一定会先得到消息的。

    本来还想着甩锅爹可以一下子昏迷个十年八年的,等到自己把大明拔出泥潭,他再醒过来也不迟。

    这下好了,东虏未灭,流寇还在四下乱窜,这货居然睁开眼睛了,岂不是要把当下的大好形势重新给搅成糨糊?

    带着勤政面具的史上第二弱智皇帝!
1...296297298299300...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