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自古以来,天子脚下都是龙潭虎穴,稍有不慎,全家便会遭到灭顶之灾,小太子年纪不大,却是个不好惹的主,自己用鸡蛋碰石头那是真犯傻了。

    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当傻大胆,一旦话不投机,甚至针锋相对,这小太子可是翻脸不认人,干出六亲不认的事情都极有可能,连自己外公的家都敢抄,你能指望他能有多心慈手软?

    市井上都流传,太子朱慈烺年纪轻轻,却已有些许太祖之风,成祖之德。

    在藩王们看来,小太子没学到太祖恩养宗室的风尚,成祖厚待功臣的品德更是没沾到,缺德倒灶的事情倒是干了一箩筐,恐怕一箩筐都装不下……

    代王朱传齎与晋王朱审烜两人是现行抵达的,比其他藩王了解的情况更加深入且全面,他俩可是丝毫不敢造次。

    小太子监国没多久就控制了厂卫,进而借助朝会将忤逆自己的勋贵们一网打尽,存货下来的勋贵只有七人而已,连国仗,也就是皇后的父亲周奎都被禁足了。

    而且与首辅薛国观结亲,等于直接控制了内阁,又对六部尚书侍郎实施大规模换血,达到了把持朝政的目标,这可是之前的历代皇帝都想做而不敢做,更做不到的事情。

    之后及时拉拢住了黄得功所指挥的勇卫营,成功弹压了京城叛乱,之后新建了东宫卫队,又整编畿辅周边的驻军,一旦军队得到了实惠和好处,那太子监国的大势就不可能被动瑶了。

    当下有近万厂卫负责皇城的安全,内城由黄得功的勇卫营负责把守,城外有周遇吉所指挥的三万东宫卫队。

    总兵刘光祚部、总兵李辅明部、总兵高杰部、总兵猛如虎部都先后表示效忠小太子了,谁敢有异心,先得掂量掂量能够撼动这些总兵官手里的人马。

    若是真能团结一致,或许还有一丝翻盘的希望,可惜众多藩王都已日暮西山,早就没了这个雄心壮志了。

    福王朱常洵倒是心有不甘,按理说当年不是“国本之争”的话,这皇位就应该是他的。

    若是他当了皇帝,起码朝政与时局会比那英年早逝的光宗大哥要好很多。

    只不过造化弄人,再来京城之后一切都已物是人非,这皇位近在咫尺,却好似遥不可及。

    手里无钱又无兵,又能找谁人去拥戴自己做皇帝?

    朱常洵不想蹉跎岁月,亦担心被歹人陷害,进而遭到那个小崽子的报复。

    就在百爪挠心之时,忽然得到了楚王被贬的消息,这下倒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彻底清醒了。

    想来这皇位终究不是属于自己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当断则断,一走了之,大不了去朝廷鞭长莫及的新封地当藩国皇帝。

    朱常洵是有心去广袤辽阔的北美开疆拓土的,可深知单凭自身的实力难以做到,想拉上几位宗室一并前往,可惜人家也不傻。

    前往“东地”美洲足有万里之遥,中间又少有海岛可供停歇,一旦在海上出事,只怕会尸骨无存,全家喂鱼,还不如猫在“北地”或南洋舒坦一些。

    朱常洵只恨自己生不逢时,生父神宗皇帝当年没有顶住百官的压力,将自己推上皇位,时过境迁,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其他藩王则不这么想,反正那皇位怎么排都排不到自己,索性就无需牵肠挂肚了,到了京城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

    太子既然没有做出过于严苛之举,也不想把宗室藩王一网打尽,那大伙就无需忧虑了,届时自然会分道扬镳,很多人在有生之年都不会再见面相聚了。

    听一些商人说,自打太子监国之后,京城是愈发的繁荣,各种新式玩意层出不穷,那满大街跑地欢的人力车便是其中之一。

    若是能够顶住东虏猛攻的话,往后大明的形势便会转危为安,他们这些藩国亦可从中受益,吃肉就别想了,跟着喝点汤倒是没多大问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某太子才缓缓开口:“诸位皇叔公、皇叔,本宫自仙界归来,还学会了一种新奇的玩意,可以让人影定型在铜板上,永久保存下来,名曰‘照相’。诸位皇叔公、皇叔相聚不易,借此机会可以合影,往后天涯海角,各自一方,也好留个念想。”

    某太子所说的照相便是“盖达尔摄影法”,即在铜板上镀银,再喷碘,然后水银蒸气进行显影,最后用食盐液定影,过程倒是不复杂,试过几十遍之后就能成功……

    “盖达尔摄影法”的好处就是可以永久保存,缺点就是由于用到了铜和银,所以成本很高,普通百姓承受不了,但对贵族们来说是毫无问题可言的。

    后来也有用玻璃板的“阿切尔摄影法”,但玻璃板要现场制作,费时费力,等到胶片与相纸出现之后,便立刻被取而代之了。

    在本时代,不考虑成本因素的话,其实成像非常清晰,还能够长期得以保存的“盖达尔摄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殿下所言当真?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神奇之物?”

    崇王朱由樻在一群藩王里算是年轻人,自然对既好玩又未曾接触过的物件非常好奇,在太子简短接说地介绍过之后,便勾起了极大的兴趣。

    “这……莫非与江湖之人所擅用的夺魂摄魄之术相似?”

    潞王朱常淓倒是听说过一些旁门左道的把戏,不敢断然否定小太子所言,可又害怕自己被这魂器勾去了魂魄,那从此之后便是行尸走肉了。

    “非也!非也!诸位皇叔公、皇叔无需担心,本宫所言及的乃是科学物件,便是借助于科学院所制造的。其原理与马车相差不大,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光线在铜板上画了一副自画像而已。”

    只有无知的人才会对未知事物产能浓厚的好奇心与十足的恐惧感,想接触又害怕受到严重伤害。

    某太子相信所有藩王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但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玩意,他们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过的。

    见到诸位藩王对此还有些担惊受怕,轻易不敢提及,某太子只好劝解道:“本宫与诸位皇叔公、皇叔一同合照,这样便可以正视听了吧?诸位皇叔公、皇叔也无需害怕,只是露个脸而已,待事后拿到自己的照片便会喜不自禁了,再拖延下去,天色便晚了!”

    幸亏夏天黑天时间晚,不然等到六七点钟的时候都没办法是用老式照相设备了。

    内侍们化身摄影师与助理,在一群藩王身边忙前忙后,帮助一头雾水的藩王们各就各位。

    由于人数较多,原则上是岁数大且辈份高的藩王坐在前排,差一些的就要在后排了。

    考虑到篇幅有限,总供有十二个藩王,加上某太子,排成两排的话才能把所有人都照进去。

    本来楚王也应当出席这个神圣无比的场合,可惜那货脑子是被驴踢了,算是主动放弃这个资格了……

    “本宫先提前说一些注意事项,在拍照的时候,只要内侍不喊停,诸位皇叔公、皇叔就千万不要眨眼睛,身体也不要动。否则照片成像之后,会显示眼睛是闭上的,身子是歪着的,这样就很不雅观了,被家人看见会笑话的。诸位不妨先挠一番痒痒,等到开拍的时候,就前千万不可乱动了。”

    眼前这群家伙都是头一次上镜的菜鸟,对注意事项都一无所知,要不是先叮嘱一番,只怕要拍废掉好多底版。

    没辙,某太子只好站在一边看诸位藩王窘态百出地挠痒痒,有的身体肥胖,够不着自己的后背,还得让宗室兄弟来帮忙。

    足足等了能有五分钟的时间,这群藩王才把自己的事情搞定,众人屏气凝神,直勾勾地抽着搭了一块大缎子布的照相机发呆……

    “三!”

    “二!”

    “一!”

    “照了!”

    “这……殿下!您……”

    徽王朱翊铖在关键时刻直接伸出了手,导致一群宗室都浪费掉了酝酿很长时间的美好表情与姿势,直接遭到了宗室们的一堆埋怨。

    “那个……有蚊子落到本王脸上了!”

    被直接点名,徽王也很是尴尬,这也是情非得已,不打蚊子,这玩意就叮自己,打就成现在这样了,真是左右为难。

    “无妨!大家重新准备!不然阳光不足的话,照出来的东西就不清楚了!”

    眼看日暮西山,在不行的话就要等到明天了,那意味着某太子还得再见到这群“猪”,说不定还要倒搭点吃的出去,这也要算在拍照成本里的。

    第二次为了安全起见,在场地周围都摆了一圈的蚊香,还在身上洒了不少以酒精为主的花露水,这下蚊子一时半会应该不会近身了。

    给这群“猪”拍个照片都快赶上献祭了,蚊子们也是看人下菜碟,藩王们的血都是很贵的,估计它们吸上一口能自嗨好几天……

    “好了!”

    “这便完成了?”

    “然也!”

    “好像无恙?”

    潞王朱常淓摸了摸自己的躯干部位,好像跟之前一样,并未感到多大的不适,除了定睛的时候比较费劲之外,其他倒是与站着别无二致。

    “自然无恙!”

    徽王朱翊铖倒是显得无比的淡然,他认为小太子若是在仙界学会了勾魂摄魄之术,也用不到他们这些宗室身上,控制文臣武将岂不更好?

    “诸位皇叔公、皇叔,本宫为每人免费拍照十张,若是想要多拍些照片,价钱也不贵,三十两银子一张,包括装裱费用。”

    把这事做成生意才叫王道,某太子就不信在尝到好处之后,藩王们的家眷,尤其是那些没被抄没家财的郡王见了不会心动。

    三十两银子一张的价钱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当然是天价,可是对身价数千,乃至上万两的郡王们来说,那就不算什么了。

    由于相纸涉及到铜和银,一张照片的成本自然会很高,再刨去人工费,其实某太子赚得并不多,这都算是“宗室≈ap;友情≈ap;折上折≈ap;超低价”了……

    你还别嫌贵,全世界的蝎子拉翔——独一份!

    凡是上朝的官员,不论品级,都可以享受免费拍照,作为自己证件照的待遇,费用自然是由户部报销。

    小照片一张十两银子,一千张才一万两而已,这笔银子大致还在户部尚书李侍问的承受范围之内。

    在同僚们的一致要求下,李侍问也不敢与一群人对着干,太过抠门的话,会遭到同僚们的群殴的,真要是发生了,某太子全当没瞧见。

    一辆低档的人力车的售价也并不比大号照片高多少,所以说知识就是财富,科技就是力量,属于能从你兜里主动掏钱的那种力量……

    (iishu)是,,,,!




第487章:百官证件
    【】(iishu),

    经过紧锣密鼓的清点,诸多藩王的家财也水落石出了,其结果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周王朱恭枵夺得冠军,其府邸的金银总供折银一百七十七万余两,怪不得可以在快递李哥围攻开封时,一次拿出数十万两银子来犒赏守城将士。

    住在西铵的秦王朱存极位居次席,陕茜是个穷地方,但秦王的地盘是在陕南的渭河平原,一点都不穷,而且秦王是太祖启封的藩王,所以家财高达一百五十二万余两。

    排行第三便是到了东宫还飞扬跋扈的楚王朱华奎,武倡所在江汉平原比渭河平原还要富庶,但朱华奎花钱能力远超朱存极,其家财反而比对方少一些,“仅有”一百四十八万余两。

    刨去留给湖广巡抚方孔炤,也就是方以智他爹的部分,运抵京城的只有八十八万两,但也不少了。六十万两银子让方孔炤招兵买马,起码可以把武倡守住两三年。

    襄王跟楚王、周王不同,是仁宗启封的藩王,但襄阳无疑是个富庶之地,上百年积攒下来,家财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不过被洪承畴扣去了六十万两银子,还剩五十七万两。

    晋王朱审烜是不愿意来京城的,但害怕遭到代王同样的下场,厂卫在太塬一查晋商,夜不能寐的朱审烜骨头一软,为了保命,便主动请缨了,同时奉上九十二万两银子的见面礼。

    紧接着便是“后起之秀”的福王朱常洵,这位只有数十年就藩时间的藩王,凭借神宗皇帝与郑贵妃的厚爱,加上封地洛阳的优势,短时间内便积攒起了接近九十万两银子的家财。

    原来“藩王之中≈ap;唯蜀王最富”的说法,因为蜀王府占地近四十公顷,仿照紫禁城而建,每年都需要耗费巨资加以修缮,导致蜀王的个人资产也难以大幅度增长。

    不算这座豪宅的话,其他藩王其实都没有蜀王富裕,考虑到这个因素,某太子也对蜀王不抱多大期望了,能从巴蜀捞到五十万两银子就很是满足了。

    藩王里面也有“穷人”,譬如仁宗启封的郑王,年头倒是够久远,可惜封地在河楠怀庆府(沁阳县),这小破地方本身就不富裕,加上麾下有十个郡王,所以根本就攒不下多少钱。

    这里面还有一个让某太子倒搭的货色,那就是代王朱传齎,这货的家财先是被王朴给征用了,然后又被平叛大军的将士们给瓜分了,某太子根本就没拿到多少钱。

    为了安抚这只藩王,还要拿出六万五千两银子给人家,幸亏杨文岳的人马有了特殊攻城武器之后,便迅速攻克了大同,而且晋王还有贡献,不然这仗都得打亏本了不可……

    不算洪承畴与方孔炤截留的部分,某太子实得十三位藩王的金银家财,总供折银九百四十八万两。

    按照之前一成“返点”的约定,至少要拿出九十四万八千两作为这群“猪”的路费,代王那部分还得自掏腰包来解决。

    不过能落袋八百多万两银子,某太子已经算是心满意足了,加上从藩王at掏出来的银子,东宫的账面资金已经达到了近两千万两银子。

    东宫卫队是烧钱怪兽,在山栋半岛兴建的城池也要耗费巨资,更别说京城新城里的新皇城了,这三大块每项都要烧掉四百万两以上的银子。

    好在某太子赚钱有道,还有金矿作为抵押,所以购买了紫金债券的人根本就不会担心某太子无力偿还债务,拿出去的是银子,收回来的或许就是金子了。

    想来这也是件美事,虽说要等上五至十年,但金矿是搬不走的,只要想到了金矿,所有人就都感到踏实了。

    作为国库的太仓的情况也很玄学,户部尚书李侍问发现尽管需要支应的地方有很多,光是在山栋、陕茜、河楠、山茜、北直隶这北方五地实施以工代赈之策,便需要耗费一千万两银子。

    为固守辽西的王在晋拨款四百万两军饷,南下剿寇的洪承畴与孙传庭到年底之前,还需同等数额,加上各地边军与朝廷运转的日常开销,总计又有一千万两百两之巨。

    按理说户部账上的银子早就应该花光了,但眼下居然还结余了差不多三百万两,李侍问想了半天,核对了好几遍,才发现这是卖地≈ap;卖古玩字画的钱。
1...285286287288289...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