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虽然在此之前,青岛被德国租去,但徳国在青岛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只有2年的时间,尽管德国在青岛也进行了一些建设,但青岛能有现在的状态,基本都可以算是华东**的功劳,也由此可以看出,元老们的治国能力。
而一但让华东**统一整个中国,将元老的治国能力和中国庞大的人力物力相结合,那时那里还有日本的立足之地。想到这里,伊藤博文也不禁想起在离开日本之前,自己和宫本直拓有一次谈话,宫本直拓曾说,日本的悲剧就是离天堂太远,离中国太近,因此日本要想崛起,只能趁着中国衰弱的时候,否则根本就没有机会。
这几天伊藤博文在船上一直都在想宫本直拓的这段话,也不得不承认,这段话虽然十分残酷,但确实道出了事实,在华东**成立之前,日本能够踩着清廷上升,其实就是因为清廷的衰弱,而一但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开始走向富强,日本就基本没有出头的机会,毕竟中国的领土、人力、物力均远远超过日本。而现在华东**虽然还没统一整个中国,但实际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己远远超过了日本,可以说单纯以国力相拼,日本根本不是华东**的对手,唯一的机会就是,现在华东**还没有完成统一,在未来华东**完成国家统一时,必然会牵制大量的精力,而日本如何利用这唯一的窗口期,还需要认研究,毕竟这是日本最后的一丝机会了。
就在伊藤博文想得出神的时候,只见一名秘书走过来,递给伊藤博文一个文件夹,道:“首相,东京来的电报。”
伊藤博文打开文件夹一看,原来是介绍日本局势的电报,东京、大阪、京都、神户等大城市里都发生了反对**的民众游行,甚致是骚乱,由其是在东京,内阁、内务省、外务省等**机构的门口均有抗议人群聚集,并投掷石块、杂物等,还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冲突,造成了多起流血事件,到目前为此,己有11人在冲突中丧生,150余人被捕。
就连伊藤博文的府邸也遭到了游行抗议人群的围攻,幸好是警察极时赶到,驱散了游行的人群,伊藤博文的家人并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在内阁的安排下,己将伊藤博文的家人转移置安全的地方安置,并加派警力保护,请伊藤博文尽管放心。
看完电报之后,伊藤博文也叹了一口气,虽然在决定访问华东**之前,伊藤博文也预料到自己的这个决议会遭到国内民意的反对,但这次的抗议舆情这样强烈,还是有些让伊藤博文有些始料不及。
原来伊藤博文的这次访问华东**,和上次停战谈判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上次人民军己在日本登陆,将战火燃烧到了日本本土,而且当时日本己经打了2年多的仗,国内的资料几乎完全耗尽,民众的生活极为贫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认输求和赔款虽然屈辱,但毕竞能够结束战争,让生活恢复稳定,因此尽管大部份人对**的决议不满意,但反对的情绪并不算强烈。
而现在日本国内已经恢复了安定,尽管生活质量还没有恢复到远东战争之前,但没有战争的威胁了,而且远东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为了甩锅,竭力的将华东**塑造成日本不共戴天的仇敌,打造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之气,因此对华东政的增恨己植入每一个日本人的心里。而现在日本**又要向华东**服软,肯定会引起广泛的民意愤怒。
虽然内阁大员们能够理解伊藤博文的决议,但中下层的官员,军官可没有那么高的判断力,而且日本**又不可能将伊藤博文决议的真正目地解释得太清楚,因此只能采取强压的手段,毕竟日本还是一个等级观念较为厚的社会。而**的强压手段虽然压制了中下层的官员,军官在**中的发声,但并不能压制住他们心里的愤怒和不满,在**中不能发声,只能向民意倾泄,加上报纸媒体的宣传,于是在日本民间迅速的引发了对伊藤博文访问华东**的不满舆情。
在伊藤博文从东京登船出发的时候,就有上万的民众聚集在码头上表示抗议,甚致冲击警察的阻挡,企图阻止伊藤博文一行人上船,弄得伊藤博文只能改从另一个码头坐汽艇在海上登船。但伊藤博文也没有想到过了几天,日本国内的舆情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现在伊藤博文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总不能掉转船头回去,何况这次访问华东**,对日本来说也是关系重大,虽然确实屈辱了一些,但却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日本的长远利益,必须要将这次访问进行到底,并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希望借这次对华东**的访问,迫使英国将关税权交还给日本,也不枉自己这次辱负重,同时也能挽回自己的声望。
虽然己经能够在船上看到陆地,但轮船真正到靠岸的时候,己是2个多小时以后了,伊藤博文一行人员从轮船上下来时,华东**由秦铮出面,在码头迎接他们的到来。虽然这次伊藤博文来华东**的主要目地是就日本陆军情报人员参与对灾民安置营的袭击道歉,但毕竟是对华东**正式的访问,而且伊藤博文是日本首相,华东**在礼仪上还是不能怠慢,也没有必要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故意怠慢伊藤博文一行,这样做没有意义。
秦铮和伊藤博文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因为在差不多一年以前的上海谈判时,两人就是各自**的代衣,互相之间也比较熟悉了,也不用做过多的介绍。
见面之后,伊藤博文还是像上海谈判时那么恭敬,先向秦铮深鞠一躬,道:“秦议长,一向可好。”
秦铮也还了一躬,道:“伊藤首相,您好。我代表华东**欢迎您的到来,也祝您的访问能够成功。”
伊藤博文赶忙道:“感谢您的盛情,希望我的这次访问能够加强日本和华东**的了解与互信,从而建立双方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使日本和华东**真正成为友好邻邦。”
秦铮点了点头,道:“只要我们双方一起努力,我相信这个目标是可实现的。”
客套话说完之后,秦铮将伊藤博文安置下来。而第二天,按照这次访问的议程,由伊藤博文首先和夏博海举行会谈,并且在会谈中,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就日本陆军情报人员参与对灾民安置营的袭击的华东**正式道歉,并且己经严惩了当事者,还对华东**赔偿30万日元。
同时伊藤博文还表示这一事件是日本的陆军情报人员私自行动的结果,并不代表日本**的态度,当然日本**对陆军部的监管不严,也应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以后日本**将会加强对陆军部的监管,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再发生。随后伊藤博文还站起来,向夏博海深鞠了一躬,表示道歉。
应该说伊藤博文的这个表态己经十分到位了,不仅正式认错,承认日本是过失的一方,而且还有赔偿,虽然30万日元并不多,但实际那次恐怖袭击也没有成功,华东**实际也没有什么损失,关建还是日本**的态度,毕竟在旧时空里,日本是以打死也不认错而著称的,因此能够有现在这样一个结果,确实是很不错了。
既然日本表示了低姿态,夏博海当然也不能太过份了,因此在发言中首先肯定了日本方面的态度,又历数了中国两国在历史上的交流来往,如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当然也避过了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的敌对时刻,最后祝愿华东**和日本能够从此走向和平,成为友好邻邦等等。
而伊藤博文也立刻回应夏博海的发言,表示自己这一次对华东**的访问,就是为了友好和平而来,希望在接下来的访问中,能够实现这个标目,让日本和华东**建立友好合作的国家关系。总体看这次会谈的气氛友好,关系融洽,相当成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五九章 日本的访问(二)
随后是由秦铮和伊藤博文的会谈,主要是协商华东**和日本未来的关系确定、互相之间的来往交流、经济商贸等事项。这次的会谈也进行得十分顺利,经过了三天的协商,秦铮和伊藤博文在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发布了双方协商达成的共识。
华东**与日本经平等自由协议,达成签定和平条约,建立友好合作、互信互利关系,并逐步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沟通,加强**之间的互信、深化双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全方面领域内的交流、合作,最终达到和平、友好、互信、互利、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之共识;俱体包括以下各方面:
第一、华东**将在今年在日本成立领事馆,派驻外交人员,双方正式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以更于日后**层面的交流沟通;
第二、双方立刻启动经贸谈易,本着友好互惠原则,达成经贸协议,并加强双方的经贸来往,逐步建立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
第三、华东**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的时候,安排**要员访问日本,进一步加深双方的政治沟通及了解,努力建立政治互信;
第四、加强互相之间的军事交流,明年将安排双方互相派遣舰队访问,并推进双方举行联合军演;
第五、加强文化交流,安排两国学者交流学术,并设置同共的历史、文化等学术议题进行合作,同时也积极促进双方学校之间的互访活动,互相派遣留学生,并鼓历民间自费留学。
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只是共识的框架部份,在每一条内容之下,都还有详细的说明和计划,单从声明的内容来看,当然是没有一点问题的,相反这简直就是一个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典范,只是华东**和日本在1年之前还打得你死我活,就在不到两个月前,也还是一付剑拔弩张,几乎要重燃战火的样子,现在突然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任谁看了都会大惑不解。
不过伊藤博文对这份共识的内容十分满意,毕竟他这次访问华东**,除了恢复和华东**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地就是借这次访问向英国施压,达到收回关税权的目地,从这份共识的内容来看,第一条和第二条其实在双方早就己经达成协议了,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没实施,而且内容也是正常,完全是两个国家之间应有的正常关系,但3、4、5条就不同,这些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是只有关系很好的国家才会有的内容。
当然也不能说因为华东**和日本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就不能建立友好关系,英国、法国打了数百年,现在也照样和好,甚致还结成了同盟,因此日本和华东**和好,甚致是建立友好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现在双方仅仅只是达成一个共识,连协议都还没有签定,这要等华东**的元老议院,及日本国会批准之后才能最终签定成为协议。当然,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这样的共识国内通常都是能够通过的,但这离真正的友好关系,仍然还是差得老远。
但现在日本还是【四国同盟】的成员之一,而【四国同盟】虽然没有明说针对的目标,但谁都知道这个目标就是华东**,那么现在日本和华东**达成这样一个明显是走向友好而非对抗的共识,当然就耐人寻味了,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日本是不是打算要退出【四国同盟】呢?
这自然也就是伊藤博文想要达到的目地,毕竞如果不下一点猛药,是拿不住英国人,伊藤博文也相信,看到这份共识之后,英国人是肯定坐不住的,必然会找日本询问,甚致有可能要求日本拒绝签定这份协议,或者是修改协议的内容,那时就是日本掌握谈判的主动权了。
而且就是这样签了约,对日本也不亏,首先双方建立外交关系是必然的,虽然现在华东**还不能称为一个正式国家,但这毕竞是大势己定,日本不可能还自欺欺人的认为华东**是清国的反叛,没有资格代表中国,何兄日本己经在华东**设置了领事馆,按外交对等原则,华东**在日本设立领事馆,也是完全合理的。
其次是签定贸易协商,对日本也有重大的利好,因为日本的国土狭小、资源稀少、人口不足,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性极大,不仅需要从中国进口各种矿产资源,还需要中国的庞大市场,确保日本的工业产品销路,而现在日本对中国进口出口不仅要交纳华东**制定的最高关税,而且还要受到种种限制。当然华东**对日的贸易也是同样,但华东**对日本的依赖,要远远低于日本对中国的依赖,而双方签定了贸易协议之后,那怕是最低水平的贸易优惠,日本多少也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
至于其他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就算是签了协议,但具体的实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该加强推进的时候加强推进,该淡化的淡化,大可以取决于英国的态度而决定。
就这样,双方达成共识之后,伊藤博文也结束了这次对华东**访问,带着共识回国,同时双方还约定,共识生效的时间为一个月,也就是在一个月内,双方都会在国内组织讨论共识的内容,以确认是否承认共识,如果在一个月内,双方都未正式通告对方,拒绝承认共识,则可视为共识生效,华东**将派遣使团回访日本,并在日本完成签约仪式,同时在日本成立领事馆。
而伊藤博文离开之后,华东**就立刻组织对共识的讨论,不过首先是在行政会议上讨论,其实只从共识的内容来看,参加行政会议的成员们基本是满意的,毕竟和日本的关系正常,并且建立一定的良好关系,对华东**来说,也是有利的,但众人对日本的信用度十分怀疑,一来是日本的这个弯实在是转得太大,所谓事情反常必有妖,何况是在旧时空里,日本素来以“狡猾多变,反复无常”“当面称兄道弟,背后掏刀孑”等等劣行而著称,因此现日本的突然转向,向华东**示好,不得不让人有想法,日本人嘴上说得这么好,背地里是不是又在策划什么阴谋;二来现在日本还是【四国同盟】的成员之一,这是一个明显针对华东**的国家同盟,只要日本一天还在这个同盟里面,那么华东**就不可能对日本有真正的信任。
另外,这时日本和英国关于关税权的谈判失败的消息己反馈回来,因此华东**也不难得出结论,日本的突然转向,并刻向华东**示好,很有可能是故意给英国施压,拿回关税权。
不过至少从表面上看,日本的态度还是相当好的,至少是在主要缓和与华东**的关系,如果华东**拒绝,无疑在道义就被动了,另外尽管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但日本和华东**之间也不是完全没有改善关系的可能性,如果英国依旧强硬拒绝归还日本的关税权,另外日本在和华东**签定了贸易协议之后,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并在经济上和华东**有深度捆绑,都有可能促使日本真正和华东**改善关系。
而且华东**也可以有意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如通过贸易协议,加深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借文化交流之际,在日本扶植亲华势力等等,毕竟现在的日本还没有彻底的军国化,也还有一部份战略头脑清醒的政治家在主持大局,因此华东**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当然这也并不表示华东**就应该为了拉住日本,而向日本出让过多的利益,还是应听其言、观其行。如果日本真的确实有意向华东**靠陇,那么华东**自然会投桃报李,积极回应,在必要的时候,到也可以给日本提供一定的帮助,甚至在对自己没有损失的情况下,让出一些利益给日本;但如果日本和华东**后缓和,是暂时的,只是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的权宜之计,甚致是利用和华东**的缓和,向英国施压,华东**当然也没有必要配合日本。总之就是日本如果不主动做出一些实质性改变,仅仅只是口惠而实不至,华东**也没有必要显示出过份的热情。另外也还要做好日本随时翻脸的准备。
于是最终行政会议达成决议,对日本的策略是:以我为主,坚守低线,静观其变,因势力导,积极准备,应对突变。
第二天,元老议院对双方达成的共识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投票表决,最终以145票赞同,12票弃权,66票反对,通过了对共识的表决,首先确认了在华东**这一边,率先同意了将共识上升为协议。
随后华东**将这一结果通告给日本驻青岛领事馆,现在就等日本一边的结果。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访问(三)
“打倒卖国贼伊藤博文!拒绝和华东**签定协约!”
“国贼伊藤,卖国求荣!素尸餐位,无耻之极。”
“伊藤博文,丧权辱国,剖腹自尽,以谢国人。”
“天诛国贼,以慰烈士。天诛国贼,以效天皇。”
…………
伊藤博文站在船舷边上,看着岸上聚集的人群,挥舞着各种条幅标语,并齐声发出的辱骂声音,也不禁脸色铁青。虽然从青岛离开的时候,伊藤博文知道国内的抗议浪潮并未停息,但在自己回到日本的时候,就受到这样的迎接,换了是谁,心里恐怕都不好受。
而且这次自己访问华东**,达成的共识也并没有出卖日本的利益,相反如果按照同识的约定,日本和华东**达成贸易协定,还是对日本有利的,现在自己却被日本人骂成卖国贼,伊藤博文当然咽不下这口气。
不过伊藤博文也明白,因为在远东战争之后,日本国家一直都将华东**当作国家的敌人来宣传,因此在日本人的心里,华东**就是日本不共戴天的仇敌,这个观念己经深入人心了,现在伊藤博文去青岛和华东**谈和平合作,既使是没有出卖国家利益,但也依然会被日本人视为卖国。看来以后国内的宣传也有必要做一些改变了,毕竟日本不可能总和华东**处于敌对关系。
但眼前这一关怎么过?虽然现在岸上也站满了警察,并且在竭边阻挡愤怒的人群向海岸边靠近,但如果伊藤博文一上岸,难免会进一步刺激已被愤怒占满头脑的人群,那时警察也未必挡得住,就算自己最终能够平安脱险,但万一引起了民众与警察之间的冲突、骚乱也不是好事。
就在这时,一名随行的从人来到伊藤博文的面前,道:“首相,宫本干事来了。”
伊藤博文怔了一怔,转头一看,果见宫本直拓己来到自己身边,心里也不禁有些奇怪,宫本直拓这次并没随他访问华东**,而是留在日本国内,但现在轮船还没有靠岸,宫本直拓是怎么到船上来的?因此道:“宫本君,你怎么到船上来了!”
宫本直拓道:“先生,我是乘汽船过来的,现在岸上的情况不是很好,您还是乘我的汽船上岸吧。”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自己离开日本时,也是遇到民众抗议,就是乘汽船上船的,现在还是要乘汽船上岸,真是讥讽的很,不过现在岸上的局面,自己确实不宜在码头上岸,因此点了点头,道:“还是你想得周道,好,我们上汽船吧。”
于是伊藤博文带着几名助手,随宫本直拓一起临时搭设的舷楼下去,登上了汽船,然后驶离了客船,向岸边驶去。
汽船虽然不大,但装下伊藤博文等10余人还是显得十分宽松,其他人都在舱外,只有伊藤博文和宫本直拓在船舱中落座,伊藤博文叹了一口气,道:“宫本君,看来我是真的成了日本的李鸿章了。”
宫本直拓道:“今天码头上的事情,先生不必太在了意,周公有恐惧流言之日,王莽也有礼贤下士之时,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想用不了多久,人民就会理解先生这次访问华东**的良苦用心。”
听了宫本直拓的劝说,伊藤博文的心里也好过了一些,因为他也相信,只要能从英国那里收回日本的关税权,也就能够恢复自己的名誉,因此点了点头,道:“你认为这次和华东**签定的共识怎么样?”
宫本直拓点了点,道:“很好,这份共识对日本很有利,而且也能够给英国施加足够的压力。总之这是一份对日本非常有利的协议,应该立刻在国会中通过。”
伊藤博文道:“那么你认为英国会和我们重新启动关税权的谈判吗?”
宫本直拓摇了摇头,道:“虽然这份协议可以给英国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我觉得还不足以让英国让步,重新启动关税权的谈判。”
伊藤博文道:“为什么?”
宫本直拓道:“首先是英国也不会轻易放弃日本的关税权,而且现在这份协议还只是共识,并没有升级成为两国都承认的协议条约;其次是英国也不乏智谋之士,未必看不出我们这是在借华东**向英国施压,另外英国也许会认为日本离不开【四国同盟】,因此英国也不会轻易就范的,要想让英国和我们重新启动关税权的谈判,甚致最后拿回关税权,恐怕还需要和英国进一步的赙奕。”
伊藤博文想了一想,又道:“那么依你之见,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宫本直拓道:“下步首先要尽快在国会中通过这份协议,使这份协议成为正式的条约,然后逐步的落实条约中的各项内容,加强、加深日本和华东**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合作,让英国看到如果放任事态发展下去,确实有失去日本的危险,那时英国自然作出让步。”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道:“好的,我明白了。”
宫本直拓又道:“在英国让步之见,也不会无所做为,肯定会向我们日本施加压力,甚致会联合法国、俄国一起给日本施压,还有可能会威胁将日本逐出【四国同盟】,我们一定要顶住这个压力。”
伊藤博文道:“放心吧,我是不会屈服于英国的压力的。”其实不用宫本直拓说得这么清楚,伊藤博文也知道该怎么做,因为现在他己经走上一条不归路,这次访问华东**,己将伊藤博文的一世英名彻底清零,因此只有顶住压力,收回日本的关税权,才能恢复名誉,否则就只能一辈子背负卖国贼的名声。
伊藤博文迟疑了一下,又道:“但现在日本的舆情怎么办?这样闹下去,对我们的计划实施也是很不利的。”
1...424425426427428...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