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宫本直拓也看出了伊藤博文的想法,心思也暗自叹气,知道不解决问题,现在说什么伊藤博文也听不进去,只好以后再说,于是道:“我到是有个办法,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伊藤博文听了,也不由得精神一振,道:“什么办法,快说。”
宫本直拓道:“只是这个办法对先生的名誉会有些影响。”
伊藤博文微微一怔,若有所思道:“只要是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就算是对我的名誉有些影响,也在所不惜。”
宫本直拓点了点头,道:“先生可以考虑访问华东**,就这次的事情有华东**道歉,并且和华东**签定一份友好条约,内容尽管可以虚一点,甚致还可以签定一些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协议。”
伊藤博文也是相当睿智的人,听宫本直拓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过来了,宫本直拓的办法实际就是借华东**向英国施压。因为日本可是英国牵制华东**的重要棋孑,而一但日本和华东**签定了友好条约,那么最着急的肯定是英国,这样一来日本也有足够的筹码,和英国谈判,要回海关的主导权。
注:上一章有误,大山岩己在东北战场战死了,因此出任陆军大臣的应是奥保巩。另外上一章被屏毙,没看的到读者群里去找吧。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四三章 访问(三)
其实宫本直拓所说的这个办法,伊藤博文也不是没有想过,但伊藤博文更是十分清楚,这个办法对自己的名誉可不是只有一些影响,而是几乎毁灭性的。
本来在远东战争之后,伊藤博文亲自参与日本和华东**的上海谈判,签定了巨额的赔款条约,当然就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舆论一度将伊藤博文指为日本的李鸿章。不过《上海条约》的签定,是在日本己耗尽了战争资源,连本土都被华东**侵占部份,在战场上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背景下。而且好歹还能说成是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让华东**从日本本土撤军,而且当时日本**上下基本达成了不惜一切代价停止战争的共识,因此在条约签定之后,日本的**要员都表示对伊藤博文的支持,还有一些报纸也极力的为伊藤博文辩护,因此才算是免强带过去了。
但在远东战争失败之后,日本民间对华东**就充满了仇恨情绪,因为日本实在是输得太惨了,连部份本土都被人民军占领了几个月,死伤无数,最后还赔偿了近10亿日元,那一样不招人恨,而日本**为减少自己的责任,转移国内的矛盾,也刻意的推波助澜,进一步在日本国内加强对华东**的敌视、仇恨情绪宣传,因此现在整个日本社会都充次着对华东**的敌对、复仇氛围,彻底击败华东**,为日本复仇,夺回远东战争果实等等言论,就连学校,幼儿的游戏也是打败华东**,振兴皇国的内容。这也就发生了情报人员参与对灾民安置营的恐怖袭击行为之后,日本**只能拼命抵懒,而拒绝向华东**道歉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的舆论环境,决不允许日本向华东**道歉的。
而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伊藤博文出访华东**,并向华东**屈服,是无论如何也塘塞不过去了,那么也可以想像在国内等待他的将是何等猛烈的风暴。结束恐怕是比李鸿章还惨。
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的元老之一,虽然没有列入明治维新的前后三杰,但被尊为长州五杰之一,而且前后三杰实际在明治的前10年间均己死去,伊藤博文则是从尊王攘夷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惯穿了现代日本的建立、发展,由其是在明治10年开始,他基本主导了日本所有的重大事情,为日本做出的贡献、功绩丝毫也不在前后三杰之下,就现在的日本来说,仅有山县有朋一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因此伊藤博文自然是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次如果不是日本陷入危急之中,伊藤博文也不会出头再任首相,而更愿意隐居在幕后遥控。
本来参加上海谈判,对伊藤博文来说就己经是拿自己的名誉冒险了,只是当时的形势所迫,伊藤博文也不得不亲自出面谈判,好在是后来有惊无险,让伊藤博文平安的渡过去了,但伊藤博文可不想再来第二次。
见伊藤博文迟疑不语,宫本直拓就知道他担心什么,道:“先生如果担心名誉受损,我看大可以先和内阁群臣以及军方商议,取得共识之后,也就不必担心了。上次上海谈判,不就是如此吗?何况对华东**妥协之后,大可以向英国施压,收回日本的海关控制权,也是大功一件,足可以抵消。”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宫本直拓说的到也有些道理,虽然现在的局势不像上海谈判前那么危急,但日本也同样是策手无策,除了向华东**妥协,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只要是内阁能够达成这个共识,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另外如果收回日本的海关控制权,也能够抵消向华东**妥协。
而见伊藤博文有些被自己说动,宫本直拓又道:“先生请恕我直言,先生这次出任首相,原非所愿,只是局势所迫,先生恐怕也不会在这个位子上久坐。”
伊藤博文点点头,道:“不错,我这次出任首相,本来只是救急,而且在任首相之前,己经和军方达成协议,一但局势稳定,就辞去首相之位,并支持军方的人接任。”
宫本直拓道:“这次的危机,就是军方的人擅自行动造成,可见军方内部矛盾纷争何等激烈,又何等的肆意妄为,将首相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军方,岂是日本之福。”
伊藤博文苦笑了一声,道:“你说的这个道理,我又何偿不知道,只是这个协议是在我任首相之前就己达成,也不好反悔,何况我和军方的关系十分微妙,如果这次反悔,只怕是后患无穷,也非是日本之福。”说到这里,伊藤博文心中忽然一动,以他和宫本直拓的交往经历来看,宫本直拓可不是随便乱说话的人,既然他提到了这个问题,恐怕是己有解决的办法了,于是道:“你有好办法吗!”
宫本直拓微微一笑,道:“先生只说是支持军方的人接任首相,但军方是包括海军、陆军两个部份啊!”
伊藤博文的眼睁一亮,顿时明白了过来,立刻道:“妙计、妙计。”
说白了宫本直拓建议就是利用日本陆海军的矛盾,从中取事。日本陆海军不和,是明摆着的事情,而日本陆军介入政治的程度较深,对日本政治有相当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和政治并没有太多的交集,除了在争夺军费或制定海军战略的时候,因此支持军方的人接任首相,通常是指陆军一系的人,这是因为有不少日本政治家都是陆军出身,如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还有山县有朋、桂太郎等,而海军中从政的人不多,但这并不表示海军不屑首相的位置,只是海军在政治方面的力量太单薄,无法和陆军、政友会这样的政治势力相抗衡。
而在这个时候,陆军因为情报人员的擅自行动造成这次危机,使得陆军的声望大跌,也让海军有机会角逐首相的宝座,如果政友会再支持由海军系统的人出任首相,是完全可以成功的。这样一来政友会借助海军的力量压制陆军,而海军为了保住首相的位置,在政坛和陆军抗衡,也需要借助政友会的力量,那么在海军主导的日本新一届内阁里,政友会还可大有可为的。同时自已也可以借向华东**妥协的机会,辞去首相,再次退居到幕后。
虽然一点就透,但伊藤博文也不得不佩宫本直拓的头脑,毕竟是他想出的这个办法,因此道:“宫本君,还是你有办法啊!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宫本直拓却没一点喜悦之色,又道:“先生,还有一点需要万分注意,虽然和华东**的妥协是权宜之计,但我认为这次到是可以来个假戏真唱,真的就此缓和我们日本与华东**的关系,并发展我们双方之间的经贸往来。”
伊藤博文呆了一呆,道:“此话怎讲。”
宫本直拓道:“现在日本是几大势力的夹缝间生存,就必须左右逢源,趁势而为,借力打力,和各大势力保持良好关糸,至少不能敌对,利用各大势力之间的矛盾,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切忌彻底倒向一方,或是与一方彻底为敌,这样使日本失去在几大势力间腾挪闪转的空间,虽然现在英国确实对日本的帮助极大,但他们帮助日本的目地不过是利用日本牵制华东**,替他们火中取栗而已,但和华东**长期为敌,并不利日本的利益。”
伊藤博文沉思了一会,才道:“远东战争之前,其实是英国扶植日本对抗俄国,你似乎并未反对,反到是十分支持的,只是提醒我要防备华东**,而现在英国扶植日本对抗华东**,你却如此反对,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
宫本直拓道:“此一时,彼一时啊,俄国虽然强大,但其主要精力还是在西方而非东方,而且内部矛盾极多,因此日本挟甲午胜利的锐气,以一国之力,并且又得到英国的全力支持,仅仅只是与俄国的远东地区对抗,看起来虽然十分冒险,但实际上胜算极大,事实上如果不是华东**中途介入日俄之战,日本其实己经是胜券在握了。而远东战争之后,华东**获利巨大,实力大增,日本则趸元气大伤,此消彼涨,现在华东**的实力己经远强过日本了,而且双方只有一海之隔,华东**又无需傍鹫,可以全力对付日本,就算是日本有英国的支持,恐怕也难以与华东**相抗衡啊!”
伊藤博文想了一想,摇了摇头,道:“宫本君,你说华东**可以心无傍鹫,可以全力对付日本,我看这话有些不妥吧,就算英法美诸国不能牵制华东**,但你可别忘了,现在中国的大部份地区、人口依旧是被清国统制着,华东**占据的只是小部伤,虽然清国己经腐败之极,但毕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不是华东**的对手,但也能够对华东**起到相当的牵制作用吧,如果日本能够和清廷联手,再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持,我想也未心不能和华东**对抗吧。”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四四章 访问(四)
宫本直拓连连摇头,道:“现在清国己是冢中枯骨,外表虽然架子还不小,但实际己是摇摇欲坠,一推即倒,根居我们的情报人员得到的消息,英法等国己经在扶植袁世凯在南方割据,可见英法等国也不看好清国,而清国的西太后、皇帝正在经营太原、西安,只等华东**出兵便准备逃跑,一国之主尚且如此,清国又怎能被寄于重望呢?”
伊藤博文沉默了一会,道:“英法等国扶植袁世凯在南方割据,袁世凯其人颇有枭雄之资,又有英法等国的扶植,在南方也未必不能开创一番基业来,既然不能和清国联合,那么和袁世凯联合对抗华东**,又当如何呢?”
宫本直拓仍然摇头,道:“袁世凯确实有些能力,也能算一代枭雄,奈何对手是海外华人,恐怕也难以施展。而且留给袁世凯的时间也不多,华东**最迟明年就会对清廷用兵,先北后南,拿下中国北方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消化,但这个过程不会超过5年,因此留给袁世凯整合南方的时间最多只有5年,尽管袁世凯有英法等国的扶植,但想在5年时间内,整合好中国南方,达到能和己统一中国北方的华东**抗衡,我看这个难度不小啊。”
伊藤博文苦笑了一声,道:“照你的说法,日本除了向华东**妥协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的办了吗?”
宫本直拓点了点头,道:“国家之争,仍是利益之争,而不是意气用事,英法两法相斗百余年,可以说是深仇大恨,但为了遏制德国,两国也可以冰释前嫌,携手合作,日本为什么就不能暂时放下对华东**的仇恨,而先与华东**和解呢!在我看来,和华东**和解,对日本有三大利处,第一,日本暂时可以不用面对战争的威胁,可以减少军费开支,将大部份资金用于发展经济,早日恢复日本的元气;第二,英法美等诸国要利用日本牵制华东**,就必须给日本更大的利益;第三,日本可以重新获得中国的资源、市场,这也有助于日本恢复经济。”
听完了宫本直拓的这番话后,伊藤博文又沉思起来,宫本直拓的这番话不无道理,由其是第三点,比较容易让人忽视,但伊藤博文知道,实际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经济是国家的根基,如果经济不好,那么国家的一切就都玩不转。
虽然日本的现代化改革要远比清廷进行的全面,彻底,但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相当大,因为日本国小民寡,资源贫乏,因此如煤碳、铁矿石、生丝等矿产资源、生产原料都需从中国进口,而国内市场的容量有限,主要是靠向中国出口。
虽然日本的工业水平在世界范围只能算2、3流水平,但和清廷相比,仍然是领先的,而且由于日本离中国近,运需费用要比欧美各国低得多,但又和欧美各国一样,可以享受中国海关的低关税,因此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要比欧美各国低一些,有相当的竞争力,由其是轻工业产品,如布匹、纺织品,由于劳动效率低、利润微薄, 欧美各国大多都放弃了这个行业,而日本由于人工低廉,运费小,乘虚而入,在甲午战争之后,几乎占到中国布匹、纺织品市场的七成左右。
华东**成立之后,对日本的纺织品靠成一定的冲击,但毕竞时间不长,因此直到远东战争之前,日本仍然占据着中国布匹、纺织品市场的一半以上。
但远东战争之后,华东**控制了上海以北的所有出海口,对日本进入中国的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同时华东**也深化工业化发展,对矿产资源、生产原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导致中国矿产资源、生产原料的价格上涨,同时对日本购买的矿产资源、生产原料也多加阻碍,虽然在上海以南的港口仍然维持着只有5%的关税,但却失去了长江航的运输便利,使运输成本大涨,毕竟中国的矿产资源大半都在北方或长江流域。
结果这样一来,不仅使日本商品的成本增加,同时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也大幅上涨,另外在中国市场上,日本也面临着华东**的产品竞争,因此失去了大量的中国市场。没有了中国市场,日本的经济要想恢复,势必是难如登天一般。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其他国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只是其他国家基本都己经和华东**进行过贸易谈判,互相都进行了利益交换、有所退让、妥协,而且欧美各国出口中国的多为重工业产品或付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华东**的工业水平在这方面暂时还不能和他们竞争,只能吃掉一些底端市场,因此欧美各国虽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减少,但还能支撑。但日本一来是没有和华东**进行过贸易谈判,达成经贸往来协议,二来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付加值不高,又和华东**有极大的重叠,结果相比之下,日本在中国的利益损失最大,对中国的出口量,己不足远东之战前的2成,进口量虽只有一半,但费用却几乎持平。
如果华东**和日本也达成商贸协议,华东**在关税上对日本做出一定的让步,对出口日本的矿产资源、生产原料也放松限制,那么日本商品在中国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毕党中国的市场庞大,既使是华东**的工业化有了长足发展,但产量仍然有限,不可能垄断整个中国市场,还是可以留出一部份市场份额给日本,虽然不能和远东战争之前相比,但总比现在强得多。
但想要和华东**达成商贸协议,就只能向华东**妥协,向华东**道歉,并赔偿损失,只是这样做了,就能够和华东**达成商贸协议吗?
伊藤博文沉默了良久,才道:“宫本君,就算按照你所说的,日本向华东**妥协,恐怕难以和华东**和解,因为日本和华东**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比如朝鲜和台湾,朝鲜是由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中国的跳板,中国政权是决不能放弃朝鲜半岛的,日本和中国己在这里打过两仗,各胜一场,而华东**已经收留了一批朝鲜流亡者,并给予他们不少的资助,显然就是盯着朝鲜半岛;至于台湾就更不用说了,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而华东**一向以维护中华利益自居,更不可能放弃对台湾的要求,但日本也同样不能失去朝鲜和台湾,因此我们和华东**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在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和华东**还能够达成和解吗?”
虽然伊藤博文说得十分悲观,但宫本直拓心里却是一喜,看来伊藤博文己经被自己说动,松了口,因为他刚才所提出的,是华东**那边的问题,而不是日本的。于是宫本直拓道:“先生到不用悲观,我认为是可以的。”
伊藤博文怔了一怔,道:“可以?”
宫本直拓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并没有错,我们日本和华东**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因为远东地区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强国,我们日本和华东**只能是一方屈服于另一方,但决没有共存的余地。但这是从长远来看,而从短期来看,我们和华东**还是存在着暂时和解的可能性的。”
伊藤博文听了,也不由得精神大振,道:“宫本君,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宫本直拓道:“首先是我们日本现在需要稳定,华东**也同样需要,因为至少在未来5年时间,华东**的目标是统一中国,因此对外的行动也必然会有所收敛,除非是有人挑恤华东**或是挑起战争,否则能够和解也会尽量和解,;其次是和日本达成经贸协议,对华东**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益的,毕竟华东**的领导者都是务实的人,不会意气用事的。当然,这种和解是暂时的,一但华东**完成了统一,或者是日本恢复了元气,就会重新进入到敌对竞争的关系。”
伊藤博文沉呤了一会儿,道:“那么以宫本君估计,这次和解,能够维持多久呢?”
宫本直拓道:“最少五年,因为这是华东**完成了统一的必要时间,最多10年,因为华东**完成统一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自己的统治,消化取得的成果。”
伊藤博文叹了一口气,道:“也就是说,日本最多只有10年的发展时间。”
宫本直拓道:“是啊,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一方面要维持和华东**的和解关系,并尽快发展自己,恢复元气,但决不要主动去遭惹华东**;另一方面还要尽力鼓动、唆使其他国家与华东**为敌,包括暗中支持清国、袁世凯都可以,但决不能露面,在华东**与其他国家、势力的争斗中,坐收渔人之利。这才是日本的生存之道。”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也下定了决心,道:“好,就这样进行。明天我就招开内阁会议,商议进行。”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四五章 访问(五)
第二天,伊藤博文再次召开内阁会议,提出向华东**妥协,和解,并以此向英国施压,收回海关控制权。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内阁也基本达成一致,连海军、陆军对此也没有异议,毕竟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到全民疯狂的地步,高层、精英还能够保持理智,何况这个方案还可以迫使英国交还日本的海关权,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而这时日本军方也不是一味的强硬好战。何况海陆军自身也都有弱点,这个娄子是陆军捅出来的,但陆军又没有能力弥补,而海军也是同样无力解决华东**的舰队威胁,因此只能选择妥协。同时伊藤博文又在私下里和山县有朋沟通,表示解除了这危机之后,自己就会辞去首相,并履行此前的诺言,支持军方推出的人选接任首相,这也让山县有朋认为这个建议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就不会阻扰。当然山县有朋不会想到,伊藤博文的真正目地是让海军系的人员接任首相。
见内阁的成员都没有异议,伊藤博文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一次是可以蒙混过关了,于是通过日本驻青岛领事阿部守太郎向华东**发出了访向青岛,处理双方危机的意向,当然也承认这次危机的负责方是日本。
不过当日本驻青岛领事阿部守太郎将这份外交文件呈交到外事委员李三杰手里时,李三杰己在3天前收到过1份访向青岛意向的外交公函。
这份外交公函是美国驻青岛领事馆发来,内容是美国国务卿伊莱特?鲁特(elihuroot)有意访问华东**,协商双方加强经贸合作以及友好协作。
其实美国希望访问华东**的计划由来己久,在1907年初,远东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奥西多?罗斯福总统就在计划访问华东**的事宜,一方面是由于那时华东**己经稳操胜劵,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远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华东**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地区豪强势力,而美国在远东地区有重大的利益,自然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远东战略,处理和华东**的关系。
同时罗斯福的目光看得更为长远,考虑到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华东**统一整个中国趋势己几乎不可避免,而一但华东**完成国家统一,对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并且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潜质,因此美国有必要进行全面考虑,并兼顾短期、长期和华东**的关系,同时也加强和华东**的交流、沟通,了解华东**的计划、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华东**打交道。
而在普茨茅斯谈判时,华东**就曾在美国举行了一次意向性的招商,因为在华东**占领东北地区之后,将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引进大量的技术、投资,和许多美国企业达成了意向性协议。虽然普茨茅斯谈判失败,但华东**最终获得的利益远比普茨茅斯谈判时要求得大,因此不少美国企业主也都希望到华东**投资,创业,虽然在远东战争之前,美国和华东**己达成过经贸协议,但要扩大双方的经贸关系,显然还不够,要求双方进一步的加强政治互相交流。
不过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在美国敌视华东**的情绪也有所抬头,一方面是在美日侨刻意宣传,在美国定居的日侨很多,对日本自然有很强的认同感,华东**击败日本,他们肯定不会有好感,加上日本**又刻意引导,因此在美国成为反对华东**的一股重要力量。
1...418419420421422...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