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而对于护航和火力支援军舰,罗岳认为没有必要单独建造,使用海军的水面作战舰只就足够了,但对于火力支援军舰,罗岳认为装甲巡洋舰的200毫米口径火炮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使用战列舰的305毫米口径火炮,毕竞这两种口径的火炮在射程上的差距并不大,但在射速上200毫米火炮却是305毫米火炮的近2倍,而威力也足够了,只是需要单独设计一种200毫米口径的***,用来对付岸边的坚固目标。

    收到了罗岳提交的报告之后,军委很快就批准了罗岳对海军陆战队的整编方案,并且正式成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由罗岳出任司令,而在此之前,罗岳的正式职务是海军陆战队指挥官。

    而正式成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也意味着海军陆战队的层级和水面作战舰队相等了,同时也说明海军陆战队在人民军秩序中的重要性。

    但罗岳提出的新型登陆军舰,则需要由海军的技术部门以及造船厂来确定可行性了。

    其实海军技术部早己经有类似的预案,因为在最初设计登陆军舰的同时,当时还是少校的技术部总监黄哲也认为这型登陆军舰的缺陷很大,只是当时华东**的造舰能力还有限,而且为了应对即将开始的远东战舰,首先需要解决有无,因此才采取了最稳妥的设计方案。但在登陆军舰开工之后,黄哲又主持设计了几种登陆军舰的舰型,做为方案技术储存。

    在收到了罗岳的提出的新型登陆舰的要求之后,黄哲立刻从储存的方案中选择出最接近的一种,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将初步的设计方案交给罗岳。

    技术部的初步设计为,舰长110米,宽16米,吃水6米,满载排水量为5400-5700吨,动力为8000马力,航速18节,继航力为12节5000海里。

    登陆方式是采用罗岳要求的,坞舱装载登陆艇冲锋登陆,但和长白山舰不同,坞舱是采用干坞舱式,也就是坞舱并不进水,只是坞舱的开口基本贴近水面,而登陆艇从坞舱内滑行入海。这是因为采用长白山舰式的进水坞舱的技术过于复杂,因此对出坞技术进行了改进,这样简化了出坞技术,并且也达到了和坞舱基本相同的目地。

    除了登陆方式之外,这型登陆军舰的武备也十分可观,主炮为4门双联155毫米火炮,前三后一布置,前甲板的三门主炮炮塔按“品”字形排列;其他火力为4门双联105毫米火炮,6门双联75毫米火炮,分别布置在军舰两侧;这样无论是舰首还是侧舷,都可以集中6门主炮的打击火力,给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另外在海上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遇到中小型的防护巡洋舰,也有一战之力。

    同时技术部也设计了一型与登陆军舰配套的登陆艇,长14.5米,宽2.6米,吃水0.7米,采用的是柴油机驱动,航速18节,航程为50海里,驾驶员3人,载重约10吨,可以最多一次性搭载55名士兵,或是2门75毫米野战炮及配套士兵。

    这一型登陆军舰的坞舱宽度为14.5米,长45米,斜度2%,即高低落差为0.9米,坞舱出口距水面高度为0.5-0.8米之间,可以装载15艘登陆艇,以5艘为一组,可以搭载一个整编连,其中3艘登陆艇各装载一个排的士兵,一艘登陆艇装载火力支援部队,一艘登陆艇装载2门75毫米野战炮,及15名配套士兵。

    这样一来,这一型登陆军舰可以一次性向岸上投送一个整编营的兵力,或者运送100吨以上的物资,因为这一型登陆军舰还可以装载600吨左右的物资,可以确保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看了这个初步设计之后,罗岳也十分满意,因为自己所提出的要求都达到了,因此也很快就认同了这个方案,并要求技术部进行深化设计,同时要求一共建造12艘这型军舰,分两个批次建造,每批6艘,这样一个批次可以投送一个整编合成旅的兵力,无论是登陆的人数还是火力,都是相当可观的。一但这型军舰服役,可以大大加强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能力。

    海军部提交的五年造舰计划中,给海军陆战队预留了10艘5000吨左右的军舰份额,虽然超出了2艘,但影响并不大,因此也可以确保在这个五年周期内,完成12艘新式登陆军舰的计划。

    另外原来海军陆战队的4艘镇远级火力支援舰全部退役,除了镇远号将被改造成博物馆之外,其余三艘均将被拆除当废钢铁出售。而还两艘战列舰远洋号、瞭洋号退出水面舰队的现役,海军部将这两艘军舰拔给海军陆战队,作为火力支援舰,这两艘战列舰虽然性能落后,而且舰龄也超过了20年,但火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作为两栖舰队的火力支援舰,也完全可以胜任。




第五十八章 远东战争结束(上)
    就在华东**研究海军陆战队的定位与整编的时候,俄国的谈判代表維特一行人又再次到达哈尔滨,华东**和俄国之间的谈判,又重新展开。

    这一次谈判,俄国的态度就明显务实了许多,而维特也没有来自圣彼得堡的制肘,因此谈判进行得明显要比上一次顺利得多了。

    双方首先进行协商的就是赔款金额,在上一次谈判中,华东**开出的赔款金额是10亿卢布,而现在再进行谈判,肯定是要在这个金额的基础上再增加,毕竞是俄国首先扛不住了,因此秦铮提出赔款金额为15亿卢布。

    维特则先表示,俄国可以认同在上一次的赔款金额上再增加一部份,但认为赔款15亿卢布实在太高了,而且维特也坦白的承认,现在俄国国内的经济基本崩溃,现在全靠法国的资金才能够维持,如果华东**坚持赔款金额为15亿卢布,俄国必将国家破产,因此无力偿还这样巨额的赔款,那时就算华东**能够占取俄国的远东地区,甚致是夺取了整个西伯利亚,也无法从俄国获得一个卢布的赔款。

    同时维特也指出,虽然华东**的财政状况比俄国要好一些,但这场战争也牵扯了华东**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给华东**造成了巨大的消耗,尽快结束战争,对华东**也是有利的。因此俄国希望华东**能够将赔款金额降低到12亿卢布,这是俄国能够接受的极限赔款金额了。

    而对于俄国方面的态度,秦铮和青岛方面协商之后,最终确定,华东**可以接受12亿卢布的赔款金额,但其中的两亿卢布必须用金卢布支付,而剩余的10亿卢布则是折算成英镑、法郎、美元、德国马克4种货币支付。这也是华东**的底线,如果俄国拒绝,那么这次谈判也就可以宣告破裂,华东**宁可承担无法获得一个卢布赔款的风险,也决不会在这个基础上再退让一步了。

    收到华东**的这条件之后,维特也不由苦笑起来,华东**的这一击确实是令俄国相当难受,虽然华东**让了一步,接受了12亿卢布的赔款金额,但要求有2亿用金卢布支付,让俄国即难以拒绝,也难以接受。

    金卢布就是俄国在1897年发行的一种黄金货币,面值为5卢布,其中1卢布约合0.774克黄金。其实发行金卢布,正是维特在俄国政坛的一大功绩。

    原来在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欧洲各国的迅速发展,工业和贸易资金的周转也在急剧扩大,因而黄金在货币流通中地位愈来愈重要。英国早在1823年就开始施行金本位制,规定一英镑等于7.322克黄金,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于是也由此建立起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体系。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加拿大在1853年采用金本位制,美国和德国在1873年采用金本位制。其他主要欧美国家也在1870年代以后,陆续采用金本位制代替金银复本位制或银本位制。

    而一直到1890年代,俄国还是采用的银本位制,这就使卢布在国际金融市场疲软,令俄国在对外贸易和信贷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随着俄国对外资的大量引进,在接纳贷款和偿付借贷利息时,就急需要用黄金这个国际通用的价值尺度来计算。因此俄国的整个经济和财政发展需要,促使维特决定在俄国实施货币制改革,改行金本位制。而这时俄国国内己经积攒了超过千吨的黄金,也为俄国的货币制改革提供了足够的资本。

    1897年1月14日, 俄国国务会议批准了维特提出的在俄国实施金本位制的议案,于是就在1月15日,财政部向全国发布通令, 从即日起实行货币金本位制,确定黄金与卢布可以自由兑换,并发行金卢布。这时俄国国库中的黄金总计价值约为接近15亿卢布,以这样巨额的黄金为基础,俄国也十分成功完成了金本位制的货币改革,同时也是维特最大的政治资本。

    不过1900年之后,俄国就投入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竞争,扩军备战,并与日本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于是不得不对外大举借债,到日俄战争开战之前,俄国的外债己高达40亿卢布,其中有30亿卢布是法国购买的,因此俄国不得不向法国支付3.3亿金卢布,以保持卢布在法国金融市场中的信用。

    而在日俄战争开始之后,由于俄国在战争中连战连败,导致国内的经济严重恶化,卢布也在国际金融市场大幅贬值,俄国只能靠不断支付金卢布来维持卢布的国际信用。现在俄国的金卢布己不足5亿卢布了。

    现在华东**要求支付2亿金卢布差不多又要将俄国现有的金卢布砍去近一半,这肯定是让俄国难以接受的。但拒绝华东**的这个条件,就意味着俄国只能在支付15亿卢布的赔款和谈判破裂中选择。

    谈判破裂自然不能选的,而拒绝支付金卢布,就意味着俄国需要多支付3亿卢布,这个损失对俄国来说同样是无法承担的,因为华东**不收卢布,而是要求折算成英镑、法郎、美元、德国马克支付,现在卢布在国际金融市场本来就大幅贬值,这将会使俄国付出更大的代价,毕竞这些外币是需要俄国用真金白银或商品去交换的。

    而如果支付金卢布,则意味着俄国只用折算10亿卢布的外币,这无疑要让俄国轻松一些,但却要流失近一半的黄金,会给俄国在战后恢复经济带来困难,因此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过这样重大的选择问题,维特当然不能决定,只能向国内报告,要求圣彼得堡做出决定。

    3天之后,圣彼得堡回复维特,可以接受华东**的条件,支付2亿金卢布,毕竟现在还是要先顾眼前,少赔一点是一点,而且俄国国内有大量的金矿,就算把金卢布赔光了,再多挖点矿也能补起来。但俄国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剩余10亿卢布必须是按1卢布价值0.774克黄金的比值折算,而不是按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卢布价值折算。因为现在卢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贬值超过了30%,因此如果按1卢布价值0.774克黄金的比值折算,俄国将可以节省3亿多卢布。

    很快,华东**也做出回复,可以接受俄国要求。其实华东**已从英法日荷获得了大约1.8亿英镑的赔款,不仅完全可以弥补战争的费用,还有近半数的盈余,因此现在华东**实际是不缺钱的,当然也不会嫌钱少。而且对俄国这样的国家,是决对不能放过一马,该要多少就要多少。

    但要求支付2亿金卢布,实际是为了增加华东**的黄金储备,毕竞黄金是国际贸易的硬通货币,即使在旧时空里,不再实行金本位制了,但黄金仍然是最具价值的资本,各国也都大量的囤积黄金,因此对华东**来说,黄金当然是多多益善。

    而且现在华东**实际还是实行的银本位制,但无论银元还是纸币,都无法在国际流通。 当然,华东**成立以来,现在主要的市场还是在国内,对外进口的主要是购买机械、军火、粮食等,但需求量并不大,对外资的利用则是吸引到华东**来投资。因此尽管目前华东**的对外贸易还处于逆差状态,只不过靠此前获待的战争赔款,以及出卖资源的收入,也能基本保持贸易平衡。

    不过在远东战争之后,华东**的对外贸易肯定会扩大,原来主要进口的机械肯定会扩大,同时也将会大量进口其他工业产品,另外也会进一步扩大外资的引入,如果华东**还是施行银本位制度,无疑将会对华东**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的引响,也不利于华东**的货币走向国际。

    当然,在远东战争之后,华东**获得了巨额赔款,外汇到是充足的,也能够支持一段时间的进口支出,但从长远来看,华东**迟早还是要改变货币制度,由银本位制改为金本位制,或是金银复本位制,那么现在就要储备大量的黄金,为以后的货币改制做好充份的准备。

    2亿金卢布,大约合155吨黄金,这自然是相当可观的,要知道现在华东**库存的黄金还不到80吨。因此这2亿金卢布对华东**的实际价值,是要远远超过它所代表的货币的价值。

    而剩下的10亿卢布,既使是按1卢布价值0.774克黄金的比值折算,也约合1.05亿英镑,这已经是一笔巨额的赔款金额了,华东**也没有必要坚持使用国际金融汇率。而维特所说的也没有错,现在华东**也需要停止战争,恢复和平。

    就这样经过了数天的反复拉距之后,华东**和俄国终于就赔款的金额达成了一致,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为这次谈判开了一个好头。



第五十九章 远东战争结束(中)
    啃掉了赔款金额这块硬骨头,接下来还有一块硬骨头,就是双方的疆界划分问题。上次华东**要求阿穆尔河为界,将庙街、包括库页岛在内,均划归为华东**所有。但这个要求被俄国拒绝,结果华东**不仅出兵攻占了庙街,连海兰炮都占领了,因此疆界的划分肯定是需要重新划定的。

    当然,首先确定的是库页岛归为华东**所有,这一点俄国是没有异议的,现在连庙街都被华东**占领了,库页岛己是孤悬于海外,俄国根本不可能守得住,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华东**算了。而陆地上的疆界划分,俄国主张西部以海兰泡为界,南北以海兰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线为界,东部以为伯力至庙街的阿穆尔河为界,同时可以将海兰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线以北,伯力至庙街的阿穆尔河以西10-15公里的范围内,都划归为华东**所有。

    不过这个主张显然是不能让华东**满意的,因为海兰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线,伯力至庙街的阿穆尔河现在都己是被华东**占领,俄国只不过是慷其人之慨,即使是推出10-15公里的范围,也没有多少地方。华东**提出的方案是,以海兰泡以西,仍然是以黑龙江为界,从海兰泡开始,以精奇里江-西林穆丹河-阿尔萨尼河-图呼勒河为界,以西为俄国所有,以东为华东**所有。

    精奇里江是黑龙江北侧的一条支流,俄国称为结雅河,在海兰泡附近汇入黑龙江;西林穆丹河,俄国称为谢列姆扎河,是精奇里江的一条支流,在苏楚那(俄称新基辅罗斯)汇入精奇里江;图呼勒河俄国称为图古尔河,位于玛呼山西侧,庙街以西約200公里,汇入鄂霍茨克海(中国古称北海);阿尔萨尼河是图呼勒河的一条支流。

    这四条江河由海兰泡起,大体呈甴南至北略偏东走向,一直到鄂霍茨克海的图古尔湾入海。以这4条条江河进行疆域的划份,一来可以更明确,毕竞河道就摆在那里,用不着再花大的精力勘测;二来华东**占领的地区比俄国方案要多出差不多20多万平方公里,同时也将俄国基本挤出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也为海兰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线,伯力至庙街的阿穆尔河提供了纵深保障。

    而面对华东**提出的方案,维特也只能苦笑无语,不过他也不想在疆域问题上和华东**做过多的纠缠,毕竞现在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大势己去,基本只能任由华东**宰割,而且在失去了海兰泡至伯力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线,伯力至庙街的阿穆尔河段这两个远东地区重要的交通要路之后,其他的地方说起都是鸡肋,实际的价值不大,主要是面子上不好看,但现在俄国最需要的是结束战争,恢复国内的经济稳定,而不是讲面子的时候。

    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甴圣彼得堡拍板决定,维特是没有这个权力的,因此維特将华东**提出的疆界划分方案发回圣彼得堡,让国内裁决。

    不过这时俄国国内已经没有人叫嚷什么“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之类,毕竞谁都知道现在是形势比人强,于是又出现另一种言论,就是“先答应华东**,等俄国恢复了国力之后,再夺回这些土地”其实明白人都知道,这些土地割让出去,要想再夺回的可能性己经不大了。因为华东**不是清廷,而俄国也不再是当初都个欧洲辗压机了。

    但不管怎么说,俄国是接受了华东**的疆界划分方案,也使双方之间的谈判进程大大的突破了一步,而且按照这个疆界划分方案,华东**将全部收回了在1860年签定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割让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3万平方公里土地;而在签定的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所割让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约62万平方公里土地,也收回了大约有一半,总计大约有75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个结果实际比华东**预期的要大得多,毕竞现在要求华东**全部收回《中俄瑷珲条约》中割让的领土也不现实。而在第一次谈判时,华东**的计划只是收回《中俄北京条约》中,割让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3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瑷珲条约》只打算收回阿穆尔河以东,大约10平方公里土地。

    赔款和割地这两大难点都被突破了,那么后面的谈判也就顺利多了,接下来俄国又同意,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海兰泡以东,以及中东铁路的全线主权都转交给华东**。其实这也是一个例行公事的条款,毕竞现在这两段铁路都在华东**的控制之下,也不可能再交还给俄国了。

    随后双方又达成一致,在谈判结束之后,青岛恢复俄国领事馆,俄国派遣外交官上任,同时华东**也在圣彼得堡开设自己的领事馆,派遣外交人员进驶,同时双方也都认同,尽管双方的外交层级是领事级别,但行使的职责却是等同于公使级别。

    俄国本来在青岛就开设了领事馆,基本就等于是俄国在华东**的大使馆一样,战争结束之后,恢复领事馆的运作,这也是正常操作,而跟据外交对等的原则,华东**在俄国成立领事馆,也是完全正当的要求,而且在远东战争之后,华东**正式掘起成为一个地区强大势力己是不争的事实了,因此对俄国来说,保持和华东**有效的外交沟通,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1...380381382383384...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