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杜立三想了一想,也觉得这样的计划确实是万无一失了,如果自己还畏首畏尾,那就说不过去了,何况杜立三也是过惯了刀口上舔血日子的人,并不是胆小怕事之辈,于是点了点头,道:“好,就这么定了。”




第四十三章 锦州之战(一)
    于是就在第二天,杜立三整顿部众,准备出击,再次突击锦州。

    虽然在上次突击锦州的战斗中,杜立三的部众损失了不少,但在这段时间里,又有数股土匪势力加入,都是在其他几处突击不能成功的匪军,因此现在杜立三的部众己经超过了上一次,总计人数己达到达了约4500余人。

    不过匪军的组成形式还是一个联盟性质,全部大体分7股大的土匪势力,杜立三只是名议上的首领,也是其中最大的一支,直属于他的部众约有1800余人,其他6股土匪的人马都不超过千人,这也是杜立三能够成为这支匪军首领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杜立三部众的核心势力,还是他从青马坎三界沟带来的老部下,这一份部大约有7、800人,而其余的都是投靠过来小股土匪,或者是曾和杜立三合并的大股土匪,但在此前的战斗中被打死,剩下的小股余众,但乍看起来还是人多势力。再加上日、俄两方的扶植,以及王克复从中周旋调解,因此从总体来看,杜立三的命令还是比较有用的。

    除此之外,还加上日俄两国的军队约400人,75毫米火炮4门,日军的指挥官是川口崎一郎中尉,俄军指挥官沙里莫夫中尉,以及还有蒙古骑军2000余人,分别甴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统领,负责掩护、策应杜立三的队伍,总计兵力约7000人左右,单就兵力来说,确实是不少了。

    杜立三在青马坎三界沟的全盛时期,手下的匪众也不过3000余人,枪枝也从来没有超过1000支,因此突然掌握近7000人的庞大兵力,尽管只是名议上的首领,但心里仍然颇自豪,也对这一次突击又多了几分信心。

    不过杜立三毕竞只是一个土匪头子,对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等事都是外行,上次突击锦州损失较大,也是和杜立三的外行指挥有关,而这次出击的兵力更多,而难度更大,因此不能再交给杜立三指挥,实际人马的组织调度都是由日俄两军的指挥官,协商,由王克复出面操办,而以杜立三的名议发出。当然杜立三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到也没有争实际的指挥权,老老实实的当牌。

    埠新距离锦州的路程大约是120公里,正常情况下需要4-5天的时间,而为了轻装上阵,加快行军,这次出击少带辎重,每名士兵准备4-5的干粮,除了土匪首领乘骑,以及拖行4门火炮、炮弹之外,随行用来负重挽重的马匹只有100余匹,主要是拉运少许其他物资。

    出兵是在下午6时,趁着黄昏出城,并且马上进入夜晚,以避免广宁、义州两人民军对匪兵行踪的探知以及拦截,同时还在每隔5-6公里的道路节点上派数名日兵等待接应,以避免在黑夜之中走错了路。而蒙古骑兵和匪军并非一路同行,毕竞骑军和步兵速度不同,不可能编在一起走。蒙古骑军将沿大凌河进军,这是由于河边的水草辂为丰盛,可以确保战马的食物,减少负担。虽然战马不能只吃青草,但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的。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匪兵们的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加上是刚刚出兵,体力正是充沛的时候,因此这一夜加上第二天的行军,居然一口气走出了40余公里,并越过了义州、广宁,而且也没有遇到人民军的拦截。

    杜立三、王克复、宋庆连等人都十分高兴,因为成功的越过义州、广宁,也就成了一半,于是匪军在休息了一夜之后,又打起了精神,继续向锦州进发。

    ――――――――分割线―――――――――分割线――――――――

    尽管匪军为了逃脱人民军的监控,而精心安排在黄昏时分才出发开拔,但匪军还在埠新城里整装的时候,就己经陷入在人民军的严密监视之下。为了监视锦州城里的匪军,人民军将两辆猛士车都派出去,因为猛士车不仅可以提供一个小的居住空间,而且还配备有无线电台,可以直和锦州联络,而且各带一架四轴无人机,于是分从东西两端,对埠新城里匪军进行严密的监控,因此匪军一出城,当然就被立刻被猛士车发现,并向锦州的指挥部进行报告,而且随后两辆猛土车也进行了分工,一辆负责盯紧杜立三部的匪军,另一辆则跟着蒙古骑军。

    在一天之后,终于可以确定这次匪军出击的目标就是锦州,因此在锦州的指挥部里,也是一片欢腾。毕竟这些天来锦州方面做了这么多事情,目地也就是希望匪军再次向锦州发动进攻。现在也终于达到了这个目标。

    而针对匪军进攻锦州的作战计划,早都己经制定好了,现在只用依计施行就行了。于是欧阳隆兴立刻下令,命令驻守在锦州城里的人民军除75毫米野战炮连之外,其余全部出击,在距离锦州城约15公里的七里河村附近,布置阵地,准备迎战匪军。

    虽然锦州有完善的城防工事,但欧阳隆兴并不打算在锦州城中驻守,应对匪军的进攻,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兵力太少,现在锦州城里的守军还不到2000人,而锦州的城墙长度却达到6500余米,这么点人连城墙上都站不满,因此尽管人民军的武器、素质都有绝对的优势,但据城而守显然不是上策。应该主动出击,充份利用并发挥人民军的火力优势,在匪军的进军途中对其进行迎头痛击,同时也是打匪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才是正确的战术。而迎击匪军的地点就选在七里河地区。

    而驻守义州、广宁两地的守军并不参与这次迎击匪军的战斗,一来是有锦州的人民军就足够对付匪军了;二来是这两支部队也都还另有重任。就是切断匪军撤退及逛窜的路线。

    驻守义州的两个营将分别在流水堡附近布置阵地,以防匪军向蒙古方向逃窜,而驻守广宁的张作霖部则是分兵行动,由张作霖率2营、3营趁着匪军出击,去攻取埠新,彻底抄了匪军的老窝,而汤玉麟则率第一营驻守大胜堡,截断匪军的退路。

    当然,这次最难对付还是要属蒙古骑军,因为蒙古骑军本不和匪军是一路,而且机动性又很强,因此很难提前布置应对他们的阵地,不过现在蒙古骑兵的行踪也完全都在人民军的掌握之后,因此到也不用太过担心,只是将目前人民军的所有骑兵都集中起来,留在锦城里,听候安排,一但发现了歼击蒙古骑兵的战机,就立刻出击。

    而锦州城里剩余的一个守备营队、75毫米野战炮连,还有市**的警卫队则负责守卫锦州城。兴城、锦西、绥中等地的守军也都准备待命,随时听候命令行事。

    分派好了各支部队的布置任务之后,欧阳隆兴率领军队从锦州城里出击,赶到七里河地区,布置阵地,准备迎击匪军。

    由于欧阳隆兴在先前进己对七里河地区进行过详细的勘察,因此对怎样布置阵地早已经是胸有城竹,于是部队一到七里河地区,就立刻分派军队,占据致高点,挖崛战壕。

    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布置好了阵地,并设好了欧阳隆兴的指挥部。现在己是一切就绪,只等着匪军的到来了。

    ―――――――分割线―――――――――分割线――――――――

    越过了义州、广宁之后,匪军又进行了2天行军,不过这2天走出还不到60公里,而且一天比一天走得慢,毕竞匪军还不是正规军队,素质要相差得太多了,在进行了一天的急速行军之后,也透支了体力,自然是一天不如天了。但这时匪军距离锦州大约只剩20多公里的距离,因此在第4天肯定能够赶到锦州,而蒙古骑兵己在一天之前到距离锦州城东约10公里的大凌河岸边,双方的距离大约25公里。

    但就在第3天晚上,王克复收了日本侦察兵的报告,在前方约10公里的位置,发现了人民军布置的阵地,兵力大约在800-1000人之间。而王克复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杜立三、宋庆连两人。

    杜立三大吃一惊,道:“这么说人民军己经发现我们了?”

    王克复到是不慌不忙,道:“此地距离锦州只有20多公里,人民军在这里发现我们,也不足为奇,否则人民军也就不值得我们如此煞废苦心了。我看是守卫锦州的人民军兵力不足,守不住城墙,因此才不得不在半途设阵地拦截我们。”

    杜立三道:“那么王先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克复笑道:“这是好事啊,能够在野外战斗,总要比进攻坚城要好。这里的守军大约就是人民军的最后守备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击败这支人民军,那么守卫锦州的兵力也就会彻底瓦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垂手而得锦州了,因此明天一战,胜负就在此一举,而且我己连夜派人去通知蒙古骑军,让他们明天一早便赶来参战,请大当家尽管放心好了,今夜就养精蓄锐,只等明日和人民军决一死战。”

    杜立三想了一想,也点了点头,道:“好,我会马上通知弟兄们,让他们今晚好好休息,准备明天一战。”



第四十四章 锦州之战(二)
    王克复点了点头,道:“好,大当家就好好休息,养好精神,明天也好出战。”

    王克复退出之后,杜立三躺在床上,但却半天都睡不着,虽然王克复的计划看似无懈可击,但杜立三心里却总是觉得有些不安,但又说不出是为什么不安。

    明天这一仗,尽管说人民军士兵的素质、武器上都胜过己方,但自己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又有蒙古骑军相助,杜立三认为至少也有6、7分把握,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是多年为匪、刀口舔血的亡命生涯形成的一种对危险的直觉却让杜立三心神不宁,因此辗转反侧,无法安睡。

    一直折腾到了下半夜,杜立三才迷迷糊糊的睡,但似乎并没有多久,杜立三就被一阵距烈的摇晃惊醒,只听宋庆连急声道:“大当家,快醒醒,快醒醒,人民军攻过来了,攻过来了。”

    杜立三一个机灵,顿时睡意全无,一个翻身坐了起来,道:“老宋,什么人民军进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庆连道:“大当家,你赶快起来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杜立三听了,也赶忙穿衣起身,然后勿勿来到帐篷,这才发现营地里已是一片混乱,大小土匪们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窜,其中还夹带着不少俄国士兵在大声的招呼什么,有时还会拉住几个人,一阵大声的咆哮,只是他们说的是俄语,没有人听得懂是说的什么意思。只急得俄国人又拉又拽。而土匪们也不是好脾气,有的土匪虽然不敢和俄国人硬来,但嘴里却是不干不净,骂骂咧咧;有些爆脾气的土匪才不管你那么多,直接和俄兵顶撞起来,甚致还推推搡搡。

    原来匪军在夜间宿营,全无章法,并没有构筑防御阵地,只是留下少许守夜的士兵。而日俄两军的指挥官都只是中尉军衔,在军中也就是个连级的军官,根本没有指挥这样庞大兵力、这样规模战斗的经验,在他们看来,人民军虽然放弃坚城,主动出战,但仍然还是要以守备为主,毕竟人民军的人数太少了,因此也一门心思的想着怎么去攻破人民军的阵地,结果尽管双方的营地相距仅仅只有10余公里,但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在营地前布置防御阵地。那知就在今天一早,接到侦察兵的报告,人民军竟然己经整好了队伍,杀出营地,向自己的营地推进过来,显然是要主动发动进攻,顿时也都慌了神,赶忙叫醒士兵,组织防线。

    本来日俄两国的指挥官是不直接对匪军进行指挥的,一则是语言不通,二则也是不想和这些土匪打交道,因此所有的军事计划都是通过王克复向杜立三建议,然后以杜立三的名议发令执行。但现在的时间紧迫,毕竟现在人民军距离自己只有10多公里的距离,如果是急速行军的话,1小时就到了,因此也顾不得这许多,日军要布置火炮阵地,于是俄军就担负了组织防御的任务。只是语言不通,而且俄兵的性子又急燥,结果忙和了半天,不仅防御阵线没有布置起来,反而弄得营地更乱了。

    就在这时,只见王克复赶过来,拉开了几名正要和俄兵开打的土匪,对他们大声道:“弟兄们,现在的情况危急,大家都省省吧,赶紧叫你们当家的,带人到营地左边去集合,那边有俄国兵,不管他说什么,照他的样子做就完了。”

    打法了那几名土匪之后,王克复又对那名俄兵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顿,那俄兵转头离开之后,才来到杜立三的面前,这时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浑然没有平日里常见的从容不迫。

    王克复道:“大当家,赶紧招集你的人,到前面去布置,我安排好这边就到。”

    杜立三点了点头,这时宋庆连己招集了十几个人过来,都是杜立三的旧部,道:“大当家,我们怎么办?”

    杜立三想了想,道:“老宋,我先到前面去看看风向,你赶紧去把弟兄们都招集起来,现在咱们得心眼活泛一点,发现不对就赶紧扯呼。”

    宋庆连道:“明白了,大当家。” 说着带着几个人离去。

    而杜立三带着剩下的6、7个人,径直来到了营地前,只见日俄两军的指挥官都己在这里,一个躲在树后、一个躲在石头后,拿着望远镜向远处张望。周边还有数十名俄兵,以及一些土匪,或蹲或趴,在树后石边躲好。

    杜立三也找了一块大石藏好,然后放眼向对面看,虽然还有些晨雾,但也能隐约看见在远方约千米之外,确实闪动着不少的人影,顿时心头狂跳了起来,人民军竞然会主动向己方发动进攻,难到是他们己是稳操胜券了吗?。

    这时王克复、宋庆连带着100余人也来营地前,王克复道:“弟兄们,都找地方躲好,人民军一攻上来,就给我狠狠的打。”

    宋庆连则来到杜立三的身边,悄声道:“大当家,我只聚集了200多人,带来了一半,还有一半让他们在营地后方等着,还有您的马也在。”

    杜立三点了点头,道:“好,干得很好。”

    这时王克复和日军指挥官一起过来,王克复道:“大当家,川口中尉说人民军这次主动进攻过来,是自寻死路,我们只要稳住阵脚,击败人民军是易如反掌,只是现在营地里太乱了,这里的布防就交给沙里莫夫中尉就行了,他去检查炮兵的阵地布置情况,一但炮兵准备就绪了,就会立刻开火,给人民军一个下马威偿偿,另外我己经派人去给骑兵送信,让他们立刻赶来曾援,请您赶紧去把军队整顿好,准备迎战吧。”

    杜立三向左边看了看,果然见在大约200米之外,确实有一群日兵正在安置火炮,看到了这几门火炮,杜立三的心里也稍有安慰,毕竞这几门火炮的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上次突击锦州的战斗,自己能够连下三县,也是多亏了有这几门火炮助阵,因此点了点头,道:“好。”

    ――――――――分割线―――――――――分割线――――――――

    “报告,骑兵部队都己经就位了,杨首长通知您,可以开始了。”

    欧阳隆兴点了点头,道:“炮兵阵地都准备好没有?”

    一个参谋道:“都己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火。”

    欧阳隆兴道:“好,传我的命令,开火。”

    就在昨天晚上,匪军到达七里河地区之后,就有人向欧阳隆兴建议,认为现在是敌众我寡,因此必须出奇制胜,可以向匪军的营地发动夜袭战,借此一举击溃匪军,以弱胜强。

    但欧阳隆兴拒绝了这个建议,一则是各路负责拦截匪军的部队还没有就位,骑军也没有就位,因此人民军发动夜袭战,确实可以一举击溃匪军,但却不能全歼匪军,后继还要花废相当的精力去清剿残余的匪军;二则是欧阳隆兴并不认为敌众我寡就表示敌强我弱,人民军的人数虽多,但火力强大,既使是正面交锋作战,也完全可以击败匪军,也就没必要玩花活。

    于是就在凌晨6点,人民军从营地出发,向匪军的营地挺进,结果进入到交战距离之后,匪军还没有完成整军,而人民军可不客气,首先是各支迫击炮部队纷纷布置阵地,架好迫击炮,又根据无人机提供的敌军位置,设定好了射击参数。而随着欧阳隆兴的一声令下,各迫击炮部队纷纷开火,向匪军的营地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虽然这支人民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一个营,但迫击炮却着实不少,各种迫击炮加起来足有40余门,在这个时代的战斗中,一支营级部队有这样的火力,到也只能算是十分可观,但对匪军来说,却是只能用可怕来形容,毕竟匪军的营地也并不大,40余门迫击炮,足可以对匪军的营地形成覆盖性的打击。这也是欧阳隆兴坚信即使是正面交战,匪军也绝对不可能是人民军队的对手的最主要原因,毕竞在绝对的炮兵火力面前,匪军的人数优势也不过就是一堆肉而已。

    “轰轰轰轰!”

    随着炮弹不断的落到匪军的营地,每一次爆炸都会对匪军造成大量的伤亡,因为匪军的营地中,人员实在是太过密集,因此也让炮弹将杀伤力发挥到了极致。但对匪军来说,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灭顶之灾,爆炸接不断,血肉横飞、伤死无数,人喊马叫,原本就是一团糟乱的营地变得更为混乱。

    而匪军的炮兵阵地也还没来得极开一炮,就遭到了炮弹的打击,不仅炮兵阵地被尽数炸毁,而且连阵地的日兵也都几乎全被炸死。
1...373374375376377...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