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另外还有少部份人由其在国外看到近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因此在心里己经形成了外国优越的想法,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制度盲目的推崇倍致,满口就是国外如何如何发达,中国如何如何落后,主张中国应该完全放弃传统一切模式,全盘西化。在华东**内部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总计,现在华东**的基层归化民管理人员,大约在9000-10000人之间。当然如果是在远东战争之前,华东**只有山东一省,加上天津、上海新区也足够了,但现在华东**不仅占领了东北三省,还将河南省也全部都被纳入到掌控中,还有周边的山西、河北、江苏、安徽、湖北等部份地区,那么现在的管理人员就远远不够了,不仅仅是东北地区差人,而且河南也同样是缺少基层管理人员,而且这还是没有计算从荷兰、英国手里获得的婆罗洲。

    当然,从长远来看,基层管理人员不足的困境也不是不能解决,因为在第一个5年计划里,华东**共计成立了4所大学,加上希望学校,每年至少可以获得4000-5000名毕业生,同时在战争结束之后,也会有一批退伍军人,而且随着华东**的声望提高,投奔华东**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因此未来华东**的可用之人也会越来越多了。

    不过当前的用人紧张,也要有一个解决的办法,毕竟目前的局面是不能等到新人慢慢补上来。因此行政院在协商之后,做了布置,从山东向河南、东北三省大规模派遣地方官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而且这一次采用行政调令的方式,不容拒绝。当然,为了提高穿越者的积极性,采取正职晋升,副职转正的模式,确保派遣到山东以外地方的官员都能够晋升一级,毕竟在河南、东北地区,有大量的空余职位。

    同时也减少各级地方**的管理人数,县级官员保持在2-3人,市级官员4-6名,省会级城市,及省级官员在10-12名左右,而基层管理人员也照止模式进行分配,地方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考虑增加人数,然后在地方上留用一批原清廷的中下层官吏,这样免强也就足够了。因为经过了几年的历练,在地方上任职的穿越者们、以归化民也都积累了不少地方的管理经验,可以减少地方**的管理人员。

    而在山东的地方上留下来的空缺,则可以考虑从归化民军选拔一批人来填补,可以让他们担任县一级正职官员,或是进入市级的管理层,但市一级的正职官员仍然由穿越者担任,毕竞到了这一步,穿越者已不可能垄断所有管理位置的正职,因此提拨归化民到地方正职的管理岗位上,已是势在必行的。

    另外就是对在青岛的**机构任职的穿越者,也鼓励他们到地方上去工作,因此青岛的**机构中任职的穿越者中,有不少是中底层的官员,而且留在青岛的晋升空间有限,因此到地方去工作,反到是发展空间更大一些,而且在地方上积累足够的资历和经验,再回到青岛来,可以担任更高一层的职务。从长久来看,**的高层官员也都应该是从地方基层开始做起,一步一步的积累经验,晋级升职。

    王云鹏的发言结束之后,众人到是没有太大的异议,张玉明道:“这一次采用行政调令的方式,不容拒绝。是不是有些不妥啊,这种事情最好还是自愿,不要搞强制。”

    王云鹏道:“这也只是一个说辞,而且也只强调行政院对这一次命令的认真和重视,如果有人坚持拒绝到外地去任职,我们也不可能把他们绑去,当然拒绝的人,也基本断绝了自已的进途。”

    秦铮道:“我同意王主任的说法,我们现在占了几个省?如果就己经开始流行不思进取,安图享乐,失去了开拓精神,那么我们还谈什么推翻清廷,重建中国,还谈什么星辰大海?坦白的说,我觉得在我们内部,确实是有些问题,小富则安,从上次向东北地区派年轻人,就有这种苗头,因此这次的干部调动,可以看作对我们这个团体的一次测试,看看我们还有没有进取精神。”

    徐济超道:“秦政委,我觉得您到不必要担心,上次的事情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派去的都是年轻人,家长然舍不得,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有亲人都是很难得的,才会有抗拒情况。不过这一次,我对结果还是很乐观的,根据我的了解,不思进取,贪图安乐的人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由其是地方上的人,还有在青岛任职的中底层官员,还是有开拓的雄心壮志,只是没有可供他们一展身手的舞台,现在台子已经搭好了,就等着他们上台亮像。”

    夏博海道:“这一点我同意徐主任的意见,还是要对我们这个团体有信心才对。”

    秦铮道:“我这段时间在东北,对山东这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如果真的是像徐主任所说的,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我也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啊,不过王主任坚持的行政调令,不容拒绝,最好是不要改。”

    夏博海道:“这个我也没有异议,应该保留下来,显示我们的重视。”

    汪军道:“我认为行政调令,不容拒绝,当然不要改了,但最好还是让调任的人自愿,那不是更好吗?我们也不能都指望他们自己的雄心还没有被磨灭,行政院应该加强引导宣传工作,把到河南、东北工作的道理、前景讲清楚,还是可以让不少人改变想法的。”

    夏博海道:“这个思路很对,宣传工作确实不能少,这件事情就由汪委员负责,把宣传方案拿出来,交给王主任审阅。”

    汪军道:“好,会议结束以后我就开始制定宣传方案。”

    夏博海道:“好了,这个议题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来讨论最后一个议题。”




第七三一章 决策(五)
    夏博海道:“这个议题也复杂,就是在这5年里,我们是否将推翻清廷设定为我们的目标,当然这是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至少要让东北三省彻底的稳定下来。如果连东北都稳定不了,我们当然也就不要再有其他的想法了。老秦,你来说说,东北地区要彻底稳定下来,需要多久?在这方面你是最有发言权的。”

    秦铮道:“东北地区要彻底稳定下来,估计是需要两年的时间,不过要考虑到蒙古的因素,应该稍微放宽一点,就算是需要三年。”

    王云鹏道:“政委,东北地区的稳定,和蒙古有什么关系?”

    秦铮道:“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俄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都无力和我们在远东相抗衡,但根据旧时空的经验,他们很有可能会利用蒙古的分裂势力为代理人,与我们为敌,以牵制我们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因此我们在未来一、二年内,有很大的机率会和蒙古的分裂势力发生一场局部的战争。”

    游钱明道:“蒙古人的头脑不会那么笨吧,很明显连数十万俄军都不是我们的对手,他也应该明白,和我们为敌是根本没有胜算的。”

    夏博海道:“这个时候的蒙古,还是部落制度,不要把那些部落头人的智慧估量太高了,而且蒙古的信息传播慢,因此俄国完全可以利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并且以支持****为诱饵,说动蒙古的分裂势力和我们为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秦铮道:“这还要考虑到蒙古军队常用的战术,他们肯定是以骑军袭扰为主,而不会和我们正面对抗,这样的战术,蒙古应该还是有一点自信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作战训练。”

    夏博海道:“好吧,蒙古的事情今天就不展开了,那么就按老秦所说的,彻底稳定东北地区,需要2-3年时间,并且还要考虑和蒙古的分裂势力进行一场战斗。大家就发表自己的看法。”

    肖建军首先道:“我只从军事的角度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如果单从军事上来,我们击败清廷的军队,甚致是攻克北京,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最多只用出动2个军的兵力,我就可以保证,能够拿下北京。因为现在清廷唯一能和我们的人民军相抗衡的,只有北洋新军,人数大约在6-7万,和我们的一个军的兵力大体相当。不过通过河湖根据地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我们对北洋新军的实力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和评估,其实只论士兵的个人素质,应说北洋新军的士兵和我们的战士相差得并不多,但战术素养,还有各级指挥官的临阵指挥能力,就和我们有相当大的差距了。毕竟练兵容易,照着一个样版学就行了,但战术素质,指挥能力可就不是能够学来的。可况北洋新军虽然是按照近代军队的编制、训练组建,但还不能完全算是一支近代军队,而是袁世凯的私军,这就决定了北洋新军的上限。”

    “在河湖根据地的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北洋新军就表现出了战术过于呆板,而且缺乏打现代战争的实战经验,而且从旧时空的经验来看,这也是北洋新军的正常操作,虽然在旧时空里,在近20年的时间里,北洋新军都是中国最强的军队,但这是建立在低水平的竞争上,无论是二次革命、护法战争还是后来的直奉战争,北洋新军的表现都是乏善可陈,只不过是对手更烂,因此北洋新军才在比烂中胜出了,其实北洋新军并不难对扌,何况在河湖根据地的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我们己经打残了北洋新军的两个镇,虽然现左这两个镇都重建了,但毕竟时间不长,素质不能和先前的士兵相比,因此北洋新军实际有战斗力的军队不会超过5万。在同等兵力条件下,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击败北洋新军,而只要是击败了北洋新军,其他的清军就都不足为虑了,最多我们只用投入两个军,在军事上就完全可以对付清廷了。”

    鲁宏道:“如果在我们进攻清廷的同时,蒙古的分裂势力在俄国的支持下,进攻我们,那么我们能否应付这样双线作战的局面呢?”

    肖建军道:“这当然是可以的,因为蒙古的军事实力,其实是不足以对我们造成颠覆性的威胁,甚致连重大威胁都谈不上,顶多只是骚扰,给我们制造一点麻烦,而东北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在东北肯定会有驻军,只靠当地的驻军就足以应对蒙古的袭扰了。”

    鲁宏道:“但蒙古可以出兵南下,到达北京,直接增援清廷啊。”

    肖建军道:“那样一来,蒙古军队就要和我们正面对抗,那就更好对付了。”顿了一顿,肖建军又道:“其实我到真的希望蒙古会在这1、2年内对我们发动进攻,因为这样我们就有理由狠狠教训他们一顿,这一点在军事上是没有任何悬念,投入的兵力也不用太多,1、2个师就足够了,而将来如果我们真的进攻清廷的时候,蒙古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当然,我说的这些情况,都是从纯军事角度出发,而没有考虑其他方面,如政治、经济等,因此只供大家参考吧。”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老肖说得很好,大家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汪军道:“如果是按参谋长所说的,我们在军事上对清廷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那么我到是主张干脆就把清廷灭了算了。因为我们早晚都是要走出这一步,既然实力已经到了这个份上,灭了清廷也不会废太大的力气,那么早走出这一步总要比晚走好,我看最大的代价不过是我们晚发展几年,但推翻了清廷,统一了全国之后,可以调集全国的力量,并且通盘考虑发展计划,这样反到是能够更好的发展。”

    顿了一顿,汪军又道:“我主张尽快推翻清廷,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我的了解,尽管现在我们已经彻底和清廷决裂,并且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但也不能否认,现在清廷仍然占据着代表中国正统的大名议,虽然聪明人都看得出来,清廷己是日薄西山,但在大数的普通人眼里,我们仍然只是一支反叛力量,和过去的太平天国没什么区别,甚致还不如太平天国,不管怎么说太平天国也算是建国称王了的,而我们现在连个国号都没有,因此只有彻底推翻清廷,我们才能正式建国,并成为中国的正统,并得到所有中国人的拥护。这些就是我的态度。”

    游钱明道:“其实建国和推翻清廷并不矛盾,我们现在和一个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少了一个国号,那不过就是一个形式问题。至于统一全国,即然刚才政委说了,稳定东北需要2-3年时间,那么这个5年周期也差不多过去了一大半,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如再等等,多积累发展一段时间,等下一个5年周期再推翻清廷也不迟啊。”

    张玉明道:“我觉得老汪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虽然从军事角说,我们击败清廷并不费多大的力,但战争从来都不是纯军事上的事情,参谋长刚才也说了,他的话只供我们参考。我只提三个问题,如果有人能够回答,那么我也不反对推翻清廷,第一个问题是,击败清军和推翻清廷是两个概念,就算是我们攻占了北京,也不能等同于推翻了清廷,慈禧和光绪完全可以放弃北京,逃到其他地方,只要皇帝还在,清廷也就不能算灭亡,那么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厶?建国?占领北京?还是彻底灭掉清廷,这一点必须要明确下来;第二个问题是刚才参谋长说只用两个军,就可以击败清廷、攻占北京,两个军的费用当然不启,但这只是纯军事上的计算,而打下来的地方是要派军队守卫的,我们要攻占全国,需要多少军队守卫占领的地区,这个费用又是多少,以我们目前的财政能力,能不能承受得了;第三个问题是光有军队还不行,还要有人去管理占领的地方,我们现在有多少管理人员,有没有足够的人手管得了全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些就是我的问题。”

    李三杰接着道:“老张的问题我回答不了,不过我要说一个情况,也是供大家参考。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虽然这次远东战争,俄国和日本都是损失惨重,但俄国的底子厚,人口多,又有丰富的资源,日本的底子人口虽然不及俄国,但毕竟进行了40年的明治维新,基础要比我们好得多,又有英美两国的扶持,因此拼发展速度,对我们未必有利,由期是拼长时间的发展,我们要明显处于劣势。如果在我们进攻清廷时,俄国、日本的国力己经恢复,是肯定会干涉,给我们制造麻烦,因此俄国、日本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估,而我们推翻清廷,统一全国的时间,最好是在俄国、日本恢复之前完成,不给他们干涉的机会。”



第七三二章 决策(六)
    这时夏博海宣布,休会15分钟,众人可以进行自由讨论。因为刚才众人的发言,基本将推翻清廷、统一全国的利弊两方面情况都说清楚了,现在只是如何权衡这两方面的优劣问题。另外夏博海等人也有必要整理一下思路。

    于是众人也分成几个团组,在会议室周边的沙发上就座,各自展开了讨论,而夏博海、秦铮、肖建军、王云鹏、徐济超等5人也围陇在一起,一边谈论,一边还在笔记本上写划着。

    不过15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众人又都围坐在会议桌前,重新开始讨论。

    夏博海首先道:“刚才张玉明同志提出,我们的目标必须明确,这个问题提得确实很好啊,而且这也确实是我们的疏忽,目标未能交待清楚,因此刚才我们几个人讨论了一下,决定修正我们的目标,总体的目标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个5年内,我们的目标是统一北方,也就是长江以北的地区,当然也可以在长江南岸占领几个重要城市、驻点,为我们将来渡江作战做准备,而能够直接灭亡清廷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但如果将清廷在我们发动进攻之前,就放弃北京到南方,也可以算是成功的,然后我们可以在北方正式建国,而统一全国,彻底推翻清廷,是下一个5年的任务。”

    听完了夏博海的话之后,会议室里沉寂了2、3分钟的时间,众人都在消化夏博海的这段话的内容。

    过了一会儿,叶岩福道:“是不是这样理解,我们先统一北方建国,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南北对持,再统一南方。”

    秦铮笑道:“很对,就是这个步骤。我们现在掌握的地域和人口虽然不算少了,但要求我们一口气就统一全国,确实是有些勉为其难了,毕竟现在无论是我们的军事力量还是人员储备,都还不具备控制全国的能力,那么将统一全国的进程分成两步走,更合理也更实际一些。而俱体的时间划分大体是这样,以我们现在的实力,经过2到3年的休养准备时间,只是统一北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们现在己经占领的东北三省,还有山东、河南都是北方,剩下的也就是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五个省,另外我们还占领了河北、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的部份地区,这些都给我们统一北方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而且2、3年的时间,日俄两国都不会恢复国力,也不可都干涉我们的行动,我估计大约只用1年左右,最多2年,我们就可以完成统一北方的目标,那时我们也就可以正式建国了。而我们统一了北方之后,再经过3-4年左右的休整准备时间,另外也是稳固我们在北方的领土,就可以挥师渡江南下,攻取长江以南的地区,统一全国。而且既使那时日本、俄国己经恢复了国力,再来干涉,我们也无需担忧,因为那时我们统治的领土将达到350百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会超过1.5亿,己经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日本、俄国的干涉了。”

    秦铮说完之后,夏博海接着道:“这就是我们刚才说讨论的新的统全国方案,大家有什么意见想法,可以发言。”

    鲁宏道:“这个计划到是有很大的可行性,也符合我们现在的实力,但我想问的是,我们在这5年里,还要不要发展?还要不要建设工业化,如果是仍然还要发展,还要建设工业化,那么又如何来平衡战争发展之间的关系呢?”

    秦铮道:“其实打仗和发展经济并不是绝对的矛盾,我们的第一个5年计划中,最后1年半都是在参加远东战争,结果第一个5年计划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而且既使是在战争期间,我们的经济仍然还在增涨,只是增涨的幅度放缓了一些,可见适当的战争,确实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只要注意好控制战争的规模,这一点在旧时空里,也是得到了证明的。而且刚才参谋长己经说过了,统一北方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难度,真正的麻烦在战争结束之后的治安和管理,因此相对来说,战争的规模不会太大,也是完全是可控的。至于战后的管理确实会消耗我们相当一部份资源,但也要比打仗少得多,而且新占区的治安管理会增加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令外我们己经获得了大量的赔款,资金是相当充足,也完全可以一边发展经济、工业,一边发动战争,都不耽误,只要**做好整体的把控就行了。”

    “而且,在我们稳定东北的时期内,也不是就无所做内,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也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只要控制好行动的规模就行了。在旧时空里,在明年也就是1907年5、6月份,长江中下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都将会发生严重的水灾,其实在今年,水灾已经发生,只是明年的灾情更大一些,而我们正好可以借救灾的名议,向安徽、湖北等地扩展势力,本来我们就占据了部份安徽、湖北的地方,现在又有上海这个据点,可以水陆两路齐头并进,将赈灾的物资运到灾区,并派遣军队、人员,维持灾区的秩序,而且在安徽还有李鸿章的家族可以帮忙,因此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仍然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全面控制安徽、湖北等地。现在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1...352353354355356...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