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在火力占优的情况下,人民军也开始向前推进,不过人民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也并不冒进,而是在自己的火力掩护下,每次推进只在100米左右,然后迅速的再次组建阵地,稳稳的站住,然后周而复始。始终都是这样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层层推进。

    其实乃木希典能够看清双方的优劣,罗岳自然也看得出来。而且就打城市战来说,罗岳的经验要远比乃木希典丰富,在穿越之前,城市战是罗岳重点训练的科目之一,虽然这两个时代的战争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最基本的战略、战术原理却是一致的,简单来说打城市战最忌讳的就是轻急冒进,何况日军的实战经验和个人素质都在人民军之上,因此才制定出这样一套不急不慢,稳扎稳打的战术,可以充份发挥人民军在火力上的优势。

    这时乃木希典站在白玉山上,用望远镜俯视着整个战场,眉头紧皱,脸色十分阴沉。而身边的参谋,副官却都是一脸焦急、忧心的神色。

    在刚开战时,人民军的炮击中,白玉山作为日军阵地的至高点,也是重点打击的区域,好在是乃木希典对此也早有预料,因此在山上仅仅只布置了一个大队,连一门炮都没有。

    而在人民军的炮击下,白玉山上的大队伤亡过半,而乃木希典的指挥部则由于有白玉山为屏障,到并没有受到多么严重的打击,成为最安全的日军阵地之一。而在炮击停止,人民军发动地面进攻之后,乃木希典则立刻派出一个联队上山驻守,并且亲自登上山顶,观察战场的情况。虽然参谋、副官都十分担心,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人民军又会对白玉山进行炮击。尽管在战前人人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但现在大局尚未确定,自然是都不想死的,无奈谁也拗不过乃木希典,只好跟着他一起提心吊胆的停留在山顶上。

    战斗进行了1个多小时,不过战局并没有向乃木希典期望中的方向发展,乃木希典希望看到双方短兵相接的混战,乱战局面并没有发生,相反人民军利用良好的组织,强大的火力,不断的挤压着日军的空间,有些地方的人民军已经突进了数百米。不过大部份的日军都是主动放弃阵地,因此伤亡到不大。

    尽管人民军推进的速度并不快,但旅顺城区本来也没有多大的地方,照这样打下去,最多到今天晚上,日军将失去绝大部份的阵地,结果不是被全歼,就是被挤下海去。

    乃木希典也知道,这样被人民军牵着鼻子走,是肯定对自己不利的,日军要挽回战局,毕竟按照自己战前制定的计划,拉近和人民军的距离,进行白刃作战。因此也只得向各个阵地的日军下令,让他们主要出击,尽力拉近积民军之间的距离,进行近身作战。而日军发动了进攻,人民军则牢牢守着自己的阵地。

    于是在战场上出现了十分怪异的一幕,作




第四一二章 旅顺攻略(九)
    清理完了阵地上的残存日军之后,人民军向最后三栋主要的建筑: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将校集会所发动进攻,正好这三栋建筑分别是3层、2层、1层。

    这时躲进这3栋建筑的日军各有数百人,纷纷的在各建筑的窗口,大门口等处架起步枪,进行着最后的抵抗。人民军迅速的分派兵力,先包围这三栋建筑,然后架好机枪、迫击炮阵地,对建筑进行猛烈的火力压制,同时还派出部份枪法好的士兵,对窗口的日兵进行狙杀。

    时间不长,这3栋建筑的日军都被人民军的火力压制住了,而且大门顿开,因此人民军也立刻组织兵力,对这3栋建筑进行突击。

    由于建筑內的地形更为狭窄,因此突击也只能釆用班排级的兵力,每一层将投入一个排的兵力。由于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有3层楼,实际投入的兵力是一个连,只是三个排是依次投入。海军陆战队1团2营1连负责突击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动进攻的是1排。

    在发动突击之前,排长刘福喜首先下令全排的班长、副班长,放下步枪,并将96式手枪装好手柄,另外每名战士都将补足。在城市战争训练中,人民军到是进行过一些建筑内部战斗的练习,尽管练得并不多,但基本的要点还是记得的,首先一条就是在建筑内部的战斗,主要的武器是96式手枪和。

    准备好了武器之后,1排的战士立刻在其他部队的火力掩护下,向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发动突击,整个过程只有两名战士中弹,而在接近大门时,排长刘福喜首先向门中扔出了一颗,在硝烟还没有散尽时,就和副排长王力田一起冲进大门中,并且举起96式手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阵乱射,这也是建筑内部战斗的基本原则,就是开道,加乱射火力压制。

    硝烟散尽之后,1排的战士们也全部都进入到大楼中。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是呈中轴左右对称布局,进门和大堂位于大楼的正中位置,楼梯在大堂的对道,大楼内有一条横向的长走廊,房间分布在走廊的两侧。

    刘福喜立刻下令1班负责清理大堂左侧的房间,2班负责清理大堂右侧的房间,3班守住大堂,并且策应1班、2班,由其要堵住楼上的日兵。

    任务分派之后,各班也立刻分头行动,这时2楼有几名日兵想下楼来参战,结果刚一露面,就被人民军一阵乱枪打死,因此2楼的日兵也不敢再轻易的下楼来。

    攻击左右房间的两个班的士兵分成两部份,分别由班长、副班长带领,攻击走廊两侧的房间。

    这时所有房间的房门都是紧闭,只看在左侧第一间房的大门前,一班长举好96式手枪站立,一名士兵手执步枪,以半蹲的姿势持枪,两人的位置略偏向门轴的一侧,并与房门呈45度的夹角,而在门把的一侧,亦有一名士兵手持,倚墙站立。然后由一名士兵抬脚飞踹木门,将门踹开之后,门轴一侧向两名士兵立刻开枪连续射击,压制房间里的曰兵,而门把一侧的士兵则拉断的弦线,从门边扔进去。

    “轰”的一声,爆炸之后,人民军的士兵们才进入房中,只见房间里躺着4、5名日兵,还两2名日兵尚未断气,但也受伤多处,惨叫不己。人民军也不客气,给每人捅了二刀,彻底了结了这两名日兵的性命,然后退出房间,又向下一个房间攻击。

    这一套战术当然是由穿越战士教给人民军的,实际是旧时室里,反恐战术训练项目之一。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是从无数类似战斗中总结出来的战术,在实战中相当有效。虽然海军陆战队并非是专业的反恐部队,但也会训练一些反恐战术,毕竟反恐战是穿越之前的主要战争形式之一。

    当然,人民军接受的已是简化了战术,但在这个时代,已是完全够用了。而相比之下,日军的表现就只能用业余来形容,尽管日军的素质,实战经验都在人民军之上,但对这种建筑内的小范围战斗却是相当附生的,因此在人民军这样在放的战术打击之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被清剿。

    当然,人民军的清剿也不是全部有效,有的房间里并没有日兵,有些房间里则是非作战人员,而有的房间里由于有大量的家具,因此的效果有限,最终双方还要死拼一场,不过从总体来看,人民军仍然是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而就在一排对一楼的房间进行清剿的时候,二排也突击进入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并且向二楼发动进攻,战术当然完全是和一楼一样的。紧着三排也突击进来,攻击三楼。

    战斗进行了约1个小时,人民军终于清剿了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大楼所有的房间,击毙的日兵约有35



第四一三章 旅顺攻略(十)
    虽然找到步枪的俄军俘虏只是极少数,一共也只有100多人,但监狱内的地形狭窄,双方基本是近身作战。其实在这个时代,俄军也是最善于近身白刃战的军队之一,虽然不像日军那样,动不动就玩“玉碎”,在白刃战中,主要是靠斯拉夫人天生的身高体壮,力量过人,以及骁勇凶悍,因此在近身作战中往往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且突入旅顺监狱的人民军只有一个营,俄军俘虏参战的却有3、4千人,自然是人数众多,因此双方激战越来,人民军的这个营竟然抵挡不住,被俄军俘虏打得退出了监狱,还阵亡了2、30人。

    不过在监狱外,人民军的兵力要多得多,并且己控制各个要点,而且火力优势得以充份的发挥,因此一阵机枪猛射,将俄军俘虏打得死伤一片,而俄军俘虏见势不妙,又退回了监狱里去。

    但这么一个意外的事件,也打乱了人民军的进攻节奏,因此守卫监狱的日军也得到了喘息之机,居然将本己崩溃的防线又稳固下来。

    不过日军的指挥官大森晃太郎中佐知道,刚才的战果其实只是侥幸而已,如果不是俄军俘虏突然参战,打了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旅顺监狱恐怕就己失守了,而且现下自己手下只剩不到300人,还有大半带伤,人民军再发动进攻,旅顺监狱还是守不住,但俄军俘虏到是可以利用的一股力量。

    于是大森晃太郎立刻向俄军俘虏几位军官提议,双方并肩作战,一起抵抗人民军的进攻,并且保证在击败了人民军之后,就释放他们,给他们自由。

    这时俄国俘虏们己经选出了临时指挥官托莱恰科夫上校,他原是旅顺守备军第5团团长,这时俄军俘虏中将级的军官都被送到日本去监押,因此上校己是现在俄军俘虏中的最高军衔,而托莱恰科夫又是当过团长的人,于是被推为俄军俘虏的首领。

    托莱恰科夫上校是在旅顺被攻破时,随同守卫旅顺的俄军一起投降的,由于他是上校军衔,得到的待遇比其他普通的俘虏都好,不仅可以住单间,而有专供的饮食,甚致每周会给他安排一个女人,当然是中国人。因此托莱恰科夫对日本人的印像很好,另外也加强了他的种族优越感,在托莱恰科夫看来,日军这样尊重已是俘虏的自己,是由于自己的种族高贵,自己可是高贵的斯拉夫人,战斗的民族,当然不是黄皮猴子可比的。

    大森晃太郎向托莱恰科夫,共同对付人民军,保卫监狱,托莱恰科夫根本就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下来。当然在托莱恰科夫看来,中国人、日本人都是黄皮猴子,没有什么区别,看在日本人尊重自己的份上,就帮他们一把。

    而见托莱恰科夫答应了,大森晃太郎自然十分高兴,赶忙将多余的枪支都交给俄军俘虏使用,一下子也装配了300余名俄军俘虏,其他人就只能找根棍子什么的当武器。

    这时人民军再次组织进攻,首先以凶猛的火力打开缺口,又一次杀进了监狱里,不过这一次人民军没有在轻急冒进,攻入监狱之后,并没有冒然的扩大战果,而是在监狱内布置火力点,然后再逐步推进。

    这一来俄军俘虏再想像刚才那样,和人民军进行近身作战,自然是不可能的,结果俄军俘虏被打得连连后退,而且伤亡惨重,而日军也不知逃到那里去了。而托莱恰科夫这才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也不由得暗暗后悔,黄皮猴子之间的战争,自己瞎参和个什么,因此赶忙下令撤退,并且派一个会中文的士兵为代表,去和人民军交涉。

    俄军在旅顺驻扎了数年,有些士兵也学会了一些中文,基本的交流还是可以,俄军俘虏的代表向人民军表示,华东政府和日本之间的战斗与俄国无关,刚才的战斗只是一场误会而己,俄军俘虏将会在这场战斗中保持中立,因此从现在开始,俄军俘虏将退出战斗,希望人民军也不要再攻击俄军俘虏。

    同时还向人民军提出三个要求:一自己这些俄军士兵是在日俄战争中被俘虏的,但并不是人民军的俘虏,因此人民军不能将自己视为俘虏,而是应以俄**队的身份相待;二人民军必须尊重俄军的权利,俄军士兵在监狱内居住的房间,人民军不得进入,而在战争结束之后,俄军可以自由离开旅顺;三如果因为战争原因,俄军暂时无法离开旅顺,人民军将划定一块俄军俘虏的居住区,不得再将俄军安置在监狱里,俄军在居住

    区内将享有绝对权力,而且人民军必须给俄军俘虏提供饮食及生活用品,直到离开旅顺。

    进攻旅顺监狱的是第1师2团,团长叫张鼎盛,也是一名穿越战士,叫俄军代表说完了之后,张鼎盛只给了他一个字:“滚!”心里还想着老毛子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不就是鬼子



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
    旅顺监狱被攻克之后,就只剩下白玉山和旅顺火车站阵地。

    由于旅顺火车站是日军的指挥部所在,并且和白玉山互为依托,因此也是旅顺城区守卫最为严密的阵地,日军共计在这里布置了5个联队,约2000余人,还有10余门各种火炮。

    其实人民军也知道白玉山阵地的重要,因此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人民军就对白玉山进行过猛烈的炮击,不过乃木希典也不是无能之辈,既然已经认清了双方的优劣,自然也早已想好了应对方案,他在白玉山顶只留下一个中队守卫,而将大部份军队都留在火车站阵地,等人民军的炮击结束,向白玉山发动进攻时,再将大兵力投入到白玉山上防守。

    而火车站阵地是以白玉山为屏障,因此遭到的炮击到并不严重,当然这也和人民军对火车站的炮击有所克制有关。因为旅顺火车站是中东铁路哈大线的终点,并且直接连通旅顺港口,海运的货物几乎是下船之后就可以直接上火车,是旅顺城区的一个关建枢纽,而人民军不希望对火车站造成重大的损毁,否则在夺取旅顺之后,将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来修复,因此将火车站定为禁止重炮炮击的目标。当然,由于火车站和白玉山是互为依托,只要是攻下了白玉山,火车站也就是垂手可得了。

    不过在进攻白玉山时,人民军遭到了进攻旅顺以来最顽强的抵抗。在人民军向白玉山发动进攻时,日军己抢先一步,派两个联队在山上驻防。虽然日军无法在山上构建完善的阵地,但毕竟是占据了有利的地形,而且日军还有意将人民军放到半山腰,然后从山顶上冲杀下来,和人民军进行白刃作战,日军的刺刀战术本来就在人民军之上,又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因此自然是势不可挡,一个冲锋就将人民军的进攻给打算了。

    人民军的指挥官见状,到也并不急于发动第二次进攻,而是呼叫炮兵,对白玉山再次进行炮击。而日军见人民军的炮击再来,立刻又将大军从山上撤下,仅仅只留下少数士兵在山头警戒,等人民军的炮击停止,再次发动进攻时,才又将军队调上山头驻守,结果再次击退了人民军的进攻。

    这时人民军己占领旅顺绝大部份地区,日军的阵地只剩这一个,因此第1师调来了两个团,分派三个营,分别从三面进攻白玉山,又派出两个营,前后堵住火车站,海军陆战队也出动一营,隔着龙河,对火车站的日军进行火力压制。

    而且人民军也吸取了前两次进攻白玉山失败的教训,并没有呼叫炮兵对白玉山发动炮击,而是改用迫击炮来协同配合步兵作战,迫击炮部队紧随在进攻部队的身后,层层进逼,并不断开火轰击山上的日兵,而步兵也不急于口气就冲上山头,而是充份利用迫击炮的火力掩护,徐徐向山头推进。

    这一来日军果然就难以适应,不能再从容易的等着人民军进攻上来,因为迫击炮的炮弹不断的头顶上落下来,虽然迫击炮的爆炸威力不如火炮,但白玉山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阵地工事,就算是有也被2轮炮击给炸得差不多了,因此迫击炮也同样可以给日军造成沉重的打击。

    但日军不能就这样等在山顶上挨炮,只能还不等人民军冲到半山,就主动向人民军发动了进攻,而这时三个方向进攻的人民军都才刚刚推进到白玉山的山脚位置。而日军主动冲下白玉山,反到是给了人民军机会,前排的士兵立刻组成线形阵列,举枪射击,不少日兵就这样倒在向山下冲的路线。

    当然这样的线形阵列是不可能阻挡日军的冲锋,但毕竟能够给日军造成一定的损失,挫动日军的锐气,然后再迎上去和日军进行白刃作战。

    由于白刃战的位置是在山脚下,因此日军也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而且在人数上也少于人民军,尽管刺刀术要强于人民军,但一时间双方杀了一个难分难解,势均力敌。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战术己经

    没有作用,双方的指挥官也无能为力,比拼的是双方士兵的斗志、拼劲、技术、以及决心,日军在战前都是经过了动员的,大部份士兵都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而人民军的战士们也同样是经励了动员鼓励,而且人人心里都有必胜的决心,因此双方的士兵都表现得十分勇敢,视死如归,毫不退缩。刺刀与刺刀交击,与枪杆



第四一五章 辽河之战(一)
    就在罗岳指挥军队,进攻旅顺的时候,在辽河一线,战斗也同样在激烈的进行着。

    人民军第2军在5月12日向日军的辽河防线发动进攻,并在5月13日凌晨成功突破了辽河防线,攻占了辽中,不过也陷入到受日军两线夹击的不利局面,而为了打破这种不利的局面,巩固人民军在辽河东岸的立足点,因此第2军的司令员邱亚辉决点,立刻进攻日军的沙岭堡阵地。

    邱亚辉的作战计划得到青岛指挥小组批准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安排进攻沙岭堡的兵力布置,第2军将出动2师、9师连同两个后备团,共计3.2万兵力,进攻沙岭堡,由8师驻守辽中,17师仍然驻守辽河西岸,以防日军的进攻。

    5月15日,人民军是分兵两路,由9师的和后备1团沿辽河-双台子河进军,7师和后备2团沿外辽河沿岸进军,对沙河堡形成钳制之势。

    其实在人民军计划进攻沙河堡的时候,日军也在计划两路夹击辽中的人民军,5月14日夜,驻守沙岭堡的第11师团接到辽阳满洲军司令部的命令,命第11师团出兵,协助平安堡的军队,夹击辽中的人民军。因此日军第11师团在5月15日一早出击,沿着辽河-双台子河一线向辽中进军。
1...263264265266267...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