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赏!”

    当即,佘赛花身旁的女官,端着一张张盛满了金银叶子出现在城头。

    一片片的金银叶子从城头上落下,在城外璀璨的灯火下,显得十分耀眼。

    百姓们蜂拥到了城头下,你争我抢的争夺着金引叶子。

    然而。

    始作俑者的佛道二家,却无动于衷。

    很显然,金银财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黑白二色的大阵内,道家主阵之人高喝着仙家妙曲,清音阵阵。

    伴随着仙家妙曲落下,道家主阵之人,率先跪倒在地,高声大喝,“恭迎东极紫薇天宫慈尊老母位列仙班……”

    “……”

    一时间,道家门徒齐齐跪倒在地,一边朝拜,一边呐喊。

    百姓们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

    敢情当今太后娘娘,就是天上的神仙转世

    当下,一些道门信徒拜倒在地,嘴里振振有词的跟着道家门徒们一起恭迎佘赛花位列仙班。

    佛门见此,不甘示弱。

    数千僧侣齐诵经文,万丈霞光将莲台最高处的法台,照耀成了金色。

    一位长须皆白的老僧,宝相庄严的低声诵念,“南无大慈大悲圣母菩萨……”

    “……”

    梵音如唱,阵阵入耳。

    几乎不用任何人提醒,百姓们就知道了僧侣们口中的南无大慈大悲圣母菩萨,指的就是佘赛花。

    这下,城外那些佛门的信徒也跟着跪倒在地。

    而剩下的少部分没有信仰的百姓,此刻也被佛道两家这一手唬的一愣一愣的,一个个将信将疑的跪倒在地上。

    近十万的百姓跪倒在地,虔诚的朝圣的场面,十分壮观。

    一些官员们跟着也要跪下朝圣,但是当他们扫了一眼杨七铁青的脸色以后,这才想起了宛如铁律一般的大燕国国策。

    一瞬间,他们不仅没有跪下,反而站的更直了。

    杨七的脸色,阴沉的能够滴出血,心里把佛道两家的祖宗们骂了个遍。

    老子好不容易让百姓们挺直了腰杆站起来了,你们又拉着百姓跪下。

    真是岂有此理。

    “七郎……”

    就在杨七腹谤佛道两家的时候,佘赛花一声近乎于求助的声音,传入到杨七耳中。

    佘赛花见过很多大场面,可是眼前这近十万人跪拜的场面,她还真没经历过。

    她有些不知所措,求助的看向了老杨。

    老杨抬头望天,一脸我不参与,你别理我的表情。

    最后,佘赛花只能求助的看向杨七。

    听到佘赛花的呼唤,杨七立马换上了一张喜笑颜开的面孔,他踱步到了佘赛花身边,乐呵呵的对所有人道:“太后慈悲,众所周知,今夜除夕法会,居然能引来上苍敕封,实在是意外之喜。烦劳道家金甲天神,佛门罗汉菩萨,回去禀告神主、佛主,容太后留在凡间,陪朕全一世母子之情。”

    杨七的话音落地。

    就见那天空上的道门金甲天神,以及佛门罗汉菩萨们齐齐向他施礼。

    “谨遵真龙法令。”

    话音落地。

    天上的异相缓缓消散。

    这些装神弄鬼的人,还真是无孔不入,临走的时候也不忘拍一下杨七的马屁。

    待到异相散尽以后。

    杨七对佛道两家宣告道:“今日太后得上苍敕封,全赖你们两家举办的这场水陆法会的功劳。朕也不是吝啬之人,自然不会忘记对你们两家的赏赐。

    待到明日登基大典过后,朕会酌情增加你们两家各寺各观的田产。

    同时,朕也会增添你们两家各寺各观的度牒。”

    杨七此话一出,佛道两家的门徒震惊的无以复加。

    要知道,杨七话里的意思,并不是增添某一寺或者某一观的田产、度牒,而是要增添天下间所有寺庙道观的田产度牒。

    天底下道观寺庙不计其数。

    杨七这一口许下去的田产和度牒将达到一个海量的数字。

    杨七明明对佛道两家深恶痛绝,屡屡打压。

    如今突然变得如此大方,实在让佛道两家有些不适应。

    但是不适应归不适应。

    杨七在众目睽睽之下,许下了如此重诺,自然没有更改的道理。

    不然他将失信于天下人。

    以后他的话,谁还敢信

    金口玉言四个字,看起来是一种无上的权力。

    可是有时候它却是一种牢不可破的约束。

    当即。

    佛道两家的门徒们,没有任何迟疑的施礼谢恩。

    一场盛大的水陆法会,就此落幕。

    所有有所求的人,几乎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子时已过。

    燕京城内热闹的场景缓缓消散。

    除了一些浪荡游离的人依旧在街道上晃荡外,大部分人都睡下了。

    因为明日还有一场更加盛大的登基大典在等着他们去观看。

    一朝开国之君的登基大典,那可是百年难有的胜景。

    皇宫内。

    佘赛花爱不释手的拿着奇石卷轴、金色法旨,坐在火炕上仔细的揣摩。

    老杨侧躺在火炕另一头,有些不耐烦的道:“别看了……被人哄骗了,还在那儿傻乐……”

    佘赛花把玩着手里的奇石卷轴,眯着眼笑道:“那妾身也高兴……能弄出十万人的大场面哄骗妾身,妾身欢喜的很。”

    说到这里,佘赛花瞥了老杨一眼,埋怨道:“哪像是你,当年到折府求娶妾身的时候,一个人蛮横的闯进了府里,莽呼呼的说了一大堆的废话。害的妾身被自家姐妹笑了好些年……”

    老杨闻言,当即拉下脸,像是被点燃的炮仗,不满喊道:“陈年旧事,提它作甚……”

    喊过之后,老杨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爬起身,盘腿坐在火炕上,愕然的道:“你早就知道他们在骗你”

    佘赛花放下了手里的奇石卷轴,拿起了金色法旨,似笑非笑的道:“明眼人都能看穿的事情,你当妾身傻吗”

    老杨瞪着眼,道:“那你还……”

    “今夜是除夕,图一个吉利,图大家高兴而已。”

    “那你知不知道,就是为了让你高兴,七郎今夜许出去的东西,价值足足媲美两个燕京城之多。”

    佘赛花手上的动作一僵,脸色难看的道:“他们两家如此贪婪”

    老杨冷哼了一声,讥讽的道:“不然你以为人家举办这么大的法会,只是图你的布施”

    佘赛花再看手里的奇石卷轴、金色法旨,再也没有了喜欢的神色,反而一脸嫌弃的将它们丢在了一边。而后,急匆匆的一边下炕穿鞋,一边说道:“妾身要去找七郎说清楚此事……”

    “平日里你给那些寺庙道观里施舍,不是很大方吗今个儿怎么心疼了”

    老杨调笑的问。

    佘赛花瞪了老杨一眼,没好气的道:“妾身平日里给那些寺庙道观布施,那也是仔细打探过了才给的钱。那些寺庙道观里不乏得道高人,他们平日里省吃俭用,经常救济穷苦百姓。妾身给他们布施,也是想让他们多救济一些穷人,多积德。”

    老杨愣了一愣,摇头笑道:“原本还想接机劝解你一番,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哎”

    &n




第0857章 乾元元年
    “陛下……该更衣了……”

    御书房外。

    陈琳弓着腰,低声提醒杨七。

    杨七丢下了手里的笔,仔细看了看图上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对应的爵位,确认没有任何需要更改的地方以后,低声吩咐门外的陈琳,“即刻命人草诏,不得有任何疏漏。”

    “诺”

    陈琳当即找人抬着那张图到了偏殿,又派人找来了中书舍人草诏。

    杨七则在宫娥伺候下,用凉水清洗了一把脸,喝了一杯浓茶,让自己变得清醒以后,开始穿戴。

    紫金冠、黑水玄纹龙袍、登云履、红黑二色的金丝腰带。

    一件件的穿戴在杨七身上。

    那一件黑水玄纹龙袍是杨七特意挑选的。

    黑色显沉稳。

    而且杨七也不希望民间因为他的缘故出现太多的避讳,故而选择了黑色。

    一应衣物穿戴齐全以后。

    杨七踏步出了皇宫。

    华盖、屏扇等等恢弘的依仗皆无。

    跟随在杨七身后的,只有一个个身材魁梧,披甲持刃的悍卒。

    为了配上杨七的身份,在他回到燕京城以后,除了已经晋升为御前侍卫的扎马合勇士外,分别还增添了羽林卫、神机卫、金甲卫,三卫,总计一万五千人。

    在这个多的悍卒衬托下,杨七一行的队伍,没有一丝华丽,只有庄严、肃穆、铁血。

    太庙前。

    早已人山人海。

    文武百官们依照座次,分成两班八列,齐刷刷站在太庙门口。

    燕京城数十万的百姓,沿着太庙外的广场、街道,分两排而站。

    其他各国前来观礼的使节,被安排到了太庙外一角等候。

    杨七的队伍出现以后,臣民们山呼海啸的参拜。

    “臣等(草民)恭迎吾皇……”

    齐刷刷的施礼,犹如风吹麦浪,场面十分壮观。

    杨七在万众瞩目下,大踏步的到了太庙前。

    杨七到了以后没多久,佘赛花、老杨二人,也在宫娥侍卫陪伴下,到了太庙前。

    二人皆穿着一身华贵的凤装龙袍。

    “吉时已到”

    力士们扯着脖子呐喊,将陈琳尖锐的话传入到每一个人耳中。

    由老杨领衔,进入到了太庙。

    苍老的沈伦迈着苍劲有力的步伐,手持着一卷祭祖文出现在太庙前。

    “盖三皇治世,五帝定论……”

    洋洋洒洒一篇长文,细数了大燕国以前,历朝历代的功过,直到大燕国才停止。

    “跪”

    纵然杨七取消了跪拜礼,跪拜天地祖宗的礼数,依然不能少。

    三拜九叩。

    祭文燃烧,直通九霄。

    当杨七在万众瞩目下,用从轩辕祖庙里取来的香火,点燃了太庙里的长明灯以后。

    一种由衷的归属感,在在场的所有人心里产生。

    随后。

    杨七登上了太庙前的高台,点燃了祭天文。

    然后在青烟升空的时候,庄严的开口。

    “今日,燕国立!”

    “参见吾皇”

    百官和百姓们一起施礼,高呼吾皇。

    杨七一脸威严的道:“朕杨延嗣,少起于开封……历经这诸多劫难,建立燕国。今日朕登九五,要告诫燕国所有臣民。

    燕国建立,非朕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我千千万万燕人,以命相拼出来的。

    在这片大地之下,埋葬的是我千千万万燕国的忠义之士。

    用一寸山河一血形容,毫不为过。

    凡我大燕子民,须当谨记,一寸山河一寸血。

    凡我大燕子民,须当谨记,寸土不让,寸土必争。

    凡我大燕子民,须当谨记,犯我大燕者,皆诛之。”

    “唰”

    数十万人齐齐单膝跪地,以军礼回应杨七的话。

    “诺!”

    一股不屈的灵魂,似乎在整座燕京城上升腾、凝聚,最终飘散而下,变成了每一个燕人的灵魂。

    今日杨七初登大宝,作为开国之君,他的每一句话,终将会成为一道祖制,燕国不灭,永远不变。
1...446447448449450...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