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丰碑杨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马上要从辽国手里得到一大批的土地,那里百里之内,没有多少人烟。

    到时候就把他们一起发配到哪里去,让他们去开荒。”

    “可是……”

    落叶犹豫了一下。

    杨七当即瞪起眼,骂道:“你当老子是在跟你商量这是命令。要么服从,要么老子砍死你全家。你自己选。”

    落叶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

    他不明白,明明很好说话的杨七,为何变得如此蛮不讲理。

    赵廸苦笑着扯了扯落叶。

    “臣等遵命!”

    “滚!”

    赵廸拉着落叶出了御书房以后。

    杨七撇撇嘴,低声骂道:“都是贱皮子,一个个的好好跟他们说话,当我好欺负。对他们又打又骂的时候,反而乖巧的不得了。

    真贱!”

    骂过以后,杨七也没忘掉正事。

    他既然委派了赵廸、落叶新的差事,就得给他们一个新的身份。

    一个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站在人前的身份,一个可以让他们有权处决各地痞兵的身份。

    几经思量。

    杨七最终决定,让他们以监察钦差的身份,前往各地。

    名义上是代天巡守。

    暗地里真正的使命是查处各地的痞兵。

    官爵并不高,但是权力却极大。

    两个陌生的钦差大臣出现,着实让燕国的官员们震惊了一把。

    落叶、赵廸二人,皆是最早跟随杨七的密探。

    两人在杨七创立了西北四府之前,就已经离开了杨七身边。

    所以燕国的很多官员,并不知道他们二人的存在。

    突然冒出了两个身份不明的人担任钦差,巡视天下,且并没有明确的职责所在。

    这隐隐引起了百官的诸多猜测。

    很多人都猜不透杨七这一次派出钦差巡视天下的用意。

    有人暗地里问过杨七,杨七却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落叶、赵廸二人是密探出身,如今由暗转明,依然保持着他们那雷厉风行的密探风格。

    杨七已经明确的表示了,绝不会放他们二人离开,他们二人也就熄了卸甲归田的心思,一门心思的继续帮杨七办差。

    等杨七赐给他们的官印、朝服、官凭等物品到手以后,他们已经点齐了一万人手。

    两个人各领五千,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然出了燕京城。

    没有任何人知道,一场足以震动整个燕国的肃清行动,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展开了。

    杨七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持续纠缠下去。

    事情交给了赵廸、落叶二人,他放心。

    新年在即,登基大典在即。

    杨七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各地重要的文武,在这个时候也纷纷到达了燕京城,杨七每日都要接见他们其中一部分人。

    此外。

    杨七创立燕国,也算是破旧创新,许多登基大典上的议程,不能再沿用前朝的,必须整改。

    其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杨七圣心独裁。

    还有论功行赏,封赏大典,追封大典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杨七独裁。

    御书房内。

    杨七、苏易简二人,为了这些事,忙的脚不沾地。

    就在二人正在为一个侯爵再三斟酌的时候,吕蒙正匆匆进入到了御书房。

    吕蒙正的脸色很难看,似乎是办砸了杨七交代的差事,进入御书房以后,躬身道:“臣吕蒙正,参见陛下。”

    杨七头也没抬,随口问了一句,“不是让你去传旨吗差事办完了”

    吕蒙正苦笑道:“没有……”

    杨七愕然抬起头,放下了手里的笔。

    苏易简在一帮也抬起了头。

    杨七皱眉道:“发生了何事”

    吕蒙正再次躬身道:“臣奉陛下之命,前去给太上皇和太后传达加封的旨意。太上皇并没有领受圣旨,还把臣赶了出来。”

    依照惯例。

    杨七如今当了皇帝,位列九五,他爹的身份自然不能低于他。

    于是乎,依照百官们讨论的结果,最终决定加封老杨为燕高祖,并且派遣吕蒙正去传达旨意。

    然后,看如今这情形,老杨显然不愿意被加封。

    杨七沉吟再三,并没有再为难吕蒙正,“你先下去吧。此事我会处理。”

    吕蒙正当即躬身施礼,退出了御书房。

    吕蒙正一走,杨七侧过头,问苏易简,“此事,你怎么看”

    苏易简淡淡笑道:“加封是必须得加封的,不然以后陛下百年以后,史书上难免被人诟病。太上皇怕是有什么心结,所以此事还需要陛下亲自去说才是。”

    杨七摇头苦笑,“我就是不知道如何自己去说,所以才取了个巧,派了吕蒙正过去。如今看来,这一遭是免不了了。”

    长叹了一口气,杨七继续跟苏易简处理册封事宜。

    待到处理了大半以后,天色已经晚了。

    苏易简起身告辞。

    杨七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然后招来了此后在殿外的扎马合青木。

    “我爹在何处”

    扎马合青木躬身道:“太上皇在御花园……”

    杨七缓缓点头,“你下去帮我准备一坛好酒,让人不必跟着。我一个人去御花园。”

    “诺!”

    杨七提上了扎马合青木准备的烈酒,一个人悄无声息的赶往了御花园。

    说是御花园,其实只是光秃秃的一片空地。

    今冬严寒,百花早已在凌冽的寒霜下,变成了一个个光秃秃的枯枝,只有为数不多的腊梅,在傲立绽放。

    杨七并不是一个喜欢享受的皇帝,他不喜欢耗费财力,在皇宫里建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曹琳四女似乎看穿了杨七的心思,所以也没有劳民伤财的布置御花园。

    花园里为数不多的花卉,都是她们亲手栽种的。

    花园里有一座凉亭。

    凉亭四周垂下了竹帘,挡住了严酷的寒风。

    隔着竹帘的缝隙,可以看到有人在凉亭里点燃了一个红泥小火炉,在假寐。

    杨七踱步到了凉亭边上,掀开了竹帘。

    凌冽的寒风吹醒了正在凉亭里假寐的老杨。

    老杨瞥了一眼杨七,幽幽道:“今晚是论君臣,还是论父子”

    杨七将手里的酒坛子放在了凉亭内的桌上,笑道:“自然是论父子。”

    老杨缓缓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再多言。

    杨七也没有多话。

    他屈身坐在了老杨对面,用火钳子挑了挑红泥小火炉里面的银炭,让火苗燃烧的更加旺盛。

    排开了酒坛子,倒入到了桌上的小酒壶里,又放置在了水壶里。

    等到水壶里的水烧沸。

    杨七才取下酒壶,为他跟老杨一人斟上了一杯。

    老杨也没客气,端起了酒杯一口闷。

    杨七再为老杨斟上了一杯,这才缓缓开口,“




第0853章 儒释道
    老杨多执拗的一个人

    能让老杨这个执拗的人低下头,跟杨七说那么多软话,劝解杨七不要册封他,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那就奇怪了。

    新帝登基,册封功臣,追封先祖,这几乎是遵循了近千年的法则。

    倘若杨七册封功臣、追封先祖的话,那么一个不孝、凉薄的名声,就绝对逃不掉。

    老杨为官多年,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能把老杨逼的说出这番话,这其中的道道,绝对不会浅。

    一念至此。

    杨七冷冷的吩咐道:“查!一丁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我倒是想看看,谁的手伸的这么长。”

    艰苦打江山的时候,一个个藏的严严实实,生怕别人看见他们。

    坐江山的时候,一个个牛鬼蛇神都蹦出来了。

    难怪历代的皇帝们在登基之后,都会或多或少的进行一场又一场血腥的清洗。

    确实该杀。

    彭湃从杨七冷酷的表情上,也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当即,没有迟疑的应下了此事。

    然后出了御书房以后,就召集了手下的密探首领,严查此事。

    燕国的密探机构,庞大到了什么地步,没有几个人知道。

    但是其办事效率,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杨七的命令传达下去,不到一刻钟,有关一切接触过老杨的人的消息,全部都列成了一份密奏,一字不漏的出现在杨七面前。

    杨七仔细审阅了密奏以后,眉头再次紧锁。

    密奏上关于老杨的一切消息,齐齐整整,没有一点儿纰漏。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杨七愁眉不展。

    因为从密奏上的消息看,老杨接触过的人都很正常,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每一个接触过老杨的人,身份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祖宗三代皆可查。

    没人接触过老杨,老杨又岂会说出那番话

    老杨至今还在主持着武院的诸多事宜,他可没那么闲。

    而且杨七相信自己的直觉。

    “再查!”

    “……”

    “再查!”

    “……”

    杨七彻夜未眠,彭湃也彻夜未眠,连查七次,一无所获。

    第八次的时候。

    彭湃盯着一双熊猫眼,低声的对杨七道:“陛下,手底下的兄弟们忙活了一个晚上了,有关太上皇的卷宗,已经翻到了十年前,依旧一无所获。”

    杨七皱着眉头,屈指敲打着桌面,沉吟道:“没道理的……难道是我多疑了……”

    彭湃在这时,却摇了摇头。

    杨七见状,眉头一挑,“你这是什么意思”

    彭湃微微躬身,请罪道:“陛下的猜测并没有错,确实有人搞鬼。只是问题并不是出在太上皇身上,而是出在太后身上。

    未经陛下恩准,就擅自查探太后的行踪,还请陛下降罪。”

    皇宫里的消息,一直都是个禁忌。

    毕竟。

    每一座皇宫,或多或少,都藏着不少秘密。

    而拥有秘密最多的人,就是皇宫的主宰皇帝。

    又因为皇帝工作的特殊性,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有可能都会出现大变化。

    所以,很多人都把目光注视在皇宫里,想要一探究竟。

    而身为皇帝,又怎么可能喜欢把自己赤果果的扒光仍在世人面前。

    所以,每一个皇帝登基以后,对于刺探皇宫内消息的人,容忍度很低。

    即便这个人是他的亲信。

    而要调查皇宫里的任何人,都必须经过皇帝的准许。

    没有皇帝的准许,那就是大罪。

    这也是彭湃先请罪的原因。

    杨七听到彭湃的话,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率先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他阴沉着脸,道:“这么说,是有人刻意的接近了我娘”

    彭湃郑重的点点头,将一份密奏,送到了杨七手里。

    杨七翻开了密奏仔细观看,彭湃在一旁压低了声音道:“根据手下的人所查,从陛下您回京至今,一共有一百三十多位妇人,想尽各种办法,接近太后。

    太后心善,喜欢礼佛,逢年过节都会去礼佛。

    因此,有很妇人借着这个机会,接近太后。

    如今跟太后关系走的最近的是五个人。”
1...444445446447448...5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