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光是去年一年的时间里,九州岛这边就上缴了商税约三千万两,你们两个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吧”
李承彦没有提租借期限的问题,他的两个学生也识趣的没有去问。
狄牧点了点头,却有些疑惑的道:“老师,九州岛孤悬海外,若说地理位置自然是一等一的好,然而往南还有登莱和泉州,再往南还有广州和澳门,这九州岛的位置对比起来,似乎并不占多大优势”
李承彦笑了笑,反问道:“是不是觉得倭国小国寡民,兼之其国中的石见银山已经枯竭,所以你们认为他们支撑不起来这么高的贸易量”
见狄牧和另外一个学生都点头,李承彦笑道:“三千万两的商税,其中有接近两千五百万两是奢侈品税,正常的
商税反而没有多少。
这些资料在户部那边都有,而且对京城大学的学生们开放了很大一部分,你们若是感兴趣,也可以过去查看。
陛下曾经一再的强调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事情我给你们讲过了,你们还有可能会忘记,而你们自己查找过的数据,记得就会更牢固一些。”
狄牧师兄弟两人躬身表示受教,李承彦又接着道:“如果有时间的话,你们可以去社会经济学院里面听听课。
为师记得他们有一个理论很新奇,听说是出自于陛下的理论,说的是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往往是由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老人、妇孺和穷人的钱也最好赚。
再者说了,倭国现在是穷,但是穷的是普通百姓,那些大名可不算穷,而且这些人在军火、福寿膏、奢侈品上面花起钱来,更是大方的很。”
莫岩柏道:“
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阴狠的借壳上市
沈颢颇为无所谓的端起茶水,笑道:“信,那又有什么不信的皇家学院的那些怪才折腾出什么事情来都不奇怪。”
见沈颢这般模样,李承彦顿时失去了兴致,笑道:“得,我也懒得跟你扯这些有的没的了。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儿。”
沈颢直起了身子,正色道:“你想怎么办”
斟酌了半晌之后,李承彦才开口道:“我打算先见一见政仁和德川家光,先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再说。”
沈颢点头道:“你要想见他们,倒是容易的很,别管是让他们来九州岛还是你自己去倭国京都,都不过是几天的时间而已。”
李承彦道:“还是我去京都吧,毕竟还要跟他们做番生意,总是来回折腾咱们的大金主,也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说完之后,李承彦又想起来自己的两个学生,干脆又对沈颢道:“对了,你得给我派几个人。”
再一次恢复了那副懒散模样的沈颢讥笑道:“都说人年龄越大胆子越小,原本我还对这句话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看来却是没错了。”
伸手指了指马车的窗外,沈颢接着道:“瞧瞧窗外,瞧瞧你带来的这些人,难道他们还不能保证你的安全还要总督府再派人
你想多了啊老兄,这里是九州岛,往北是倭国,别管是九州岛还是倭国,你这身大明官员的打扮已经足以保证你的安全,哪怕是那些心里对大明不满的倭国大名,他们也没胆子对你下手。”
李承彦笑道:“你才是想多了的。不是我自己的问题,是我的两个学生。
我打算让他们在倭国民间走一走,一是看看倭国的风土人情,再一个是看看倭国与我大明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想必你也知道,光凭书上和课堂上面讲的那些东西,只能让他们有个印象,却不如自己亲自去看看来得直观。”
沈颢上下打量了李承彦一番,笑道:“怎么,你这是打算找两个衣钵传人了”
李承彦捻起自己身后的一缕头发,苦笑一声道:“瞧瞧,咱们兄弟的年龄也都不小啦,还能为陛下再效力几年就算是心气劲跟得上,身体却也不允许了。
我不像你,当年你在京城搞出来好大一番动静,法家一脉因你而复兴,就算以后你没了传人,法家学徒们也要尊你一声沈子。
我就不行了,纵横家比不得法家,我也比不得你,现在京城大学愿意入纵横一脉的学子还是太少了些。
现在若是再不挑一些好的传人,将纵横家的学问传下去,就算是以后被人尊为李子又有什么用总是没有脸面去见诸位先贤的。
狄牧和莫岩柏这两个孩子无论是天资还是态度,都是极好的,把这一身学问传了他们两个,倒也不会就此埋没了。”
沈颢正了正身子,又整了整衣冠,正色道:“你选了一条极难的路,难得的是你还坚持了下来,将先贤纵横一脉的学问传了下去。单凭这一点,我便多有不如,如今以茶代酒,请!”
李承彦同样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之后,才笑道:“咱们还是接着刚才的说,你给我派些人,护卫着我这两个学生。”
沈颢点了点头道:“我派总督府辖下的一个百户所跟着他们,我可以向你保证,无论他们在倭国干了些什么,遇到了什么样儿的局面,只要百户所还剩下一个人,他们就可以安全的回到大明!”
李承彦笑着摆了摆手道:“别把气氛弄得这么凝重,搞的我好像在说遗嘱一般。”
哈哈大笑了几声之后,李承彦才接着道:“另外吧,还有别的事儿要拜托你多多帮衬一下。”
沈颢点了点头,示意李承彦接着说下去。
李承彦又接着道:“我去见政仁和德川家光,明面上就不太好接触剩下的那些倭国大名们,倒是得拜托你暗中帮我联络一番。”
沈颢好奇的道:“你刚才不是还说要让政仁和德川家光尽快的结束倭国乱局现在怎么又”
李承彦道:“快,却不是让他们顺顺利利的结束乱局,那样儿不符合我大明的利益。
想必你也知道,大明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倭国的乱局结束的太早,那些监工倒也罢了,那些淘汰下来的军火武器卖给谁去
欧洲蛮子那边现在已经快要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他们消耗军火为数量虽然很大,但是都属于比较靠前的一代,老旧的那些军火现在根本就没地方处理了。”
沈颢惊疑不定的道:“你们把最新式的军火卖给欧洲蛮子了”
李承彦噗的一声喷出一口茶水:“怎么可能!最新式的军火谁敢大批量的欧洲蛮子少量的卖给他们一些去实验武器的性能和新式的战术而已。
我指的老旧军火,是上上一代的装备,比之你现在九州岛用的还要落后一代的装备,懂了没”
沈颢这才点了点对,无所谓的道:“那就无所谓了,反正那些倭国大名原本就从九州岛买过不少军火,再卖他们一些也没什么。”
李承彦点了点头,这才将话题转移了开来,跟沈颢一起谈起了当初在京城时求学和在诸部、内阁里面行走学习的时间。
……
李承彦在跟沈颢一起回忆着青葱岁月的时候,政仁和德川家光也在相对而坐,饮着辽王府送过来的青茶。
沉寂了半晌之后,德川家光才开口道:“兴子那边的态度……”
政仁的脸色也不禁有些难看:“现在没办法,只能赌一次了,就赌兴子的内心还是向着我们,赌兴子的心里还有和族!”
德川家光摇了摇头道:“如果赌输了呢”
政仁咬牙道:“如果赌输了,好歹也能将日本完全统一,哪怕以后献土给辽王府,也能替日本再争取一分好处。
现在我担心的是,大明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易的就一统日本,只怕中间还会再生波折。”
德川家光点了点头道:“你知道大明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大明现在最需要的是劳工,那些不用给工钱,累死也不心疼的劳工。
既然缺少劳工,也就意味着他们缺少监工,否则的话,怎么来管理那些劳工大明从来没让大明人自己担任过劳工,估计以后也不会改变现状。
咱们现在统一日本,会有大量的武士失去主人,然后成为浪人,最后就会进入大明成为监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估计大明会暗中向那些大名支援军火和物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政仁阴沉着脸道:“没有关系这意味着我们的武士会死的更多,大量的足轻可能连敌人的影子还没有看到就会在战场上死去。”
德川家光摇头道:“那样就会有更多的武士成为浪人,这是已经注定了的结果。至于大明给他们暗中支援的军火,相信我,不会超过大明卖给我们
第八百二十三章 最好的去处是青楼
德川家光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开口道:“等!哪怕我们已经在打着献土辽王以求东山再起的主意,现在也不能太过于主动的送上门去。
而且,从身份上面来讲,你是一国之君,使者在没有打出天子旗号之前,他的身份并不如你高,所以,我们就在京都等着他!”
政仁点了点头,也算是认可了德川家光的说法,毕竟是日本的太上王,还是要讲究些体面的。
因为这一次并没有崇祯皇帝官方明面上的旨意,而且原本的计划中就是自己来京都,所以李承彦给了政仁和德川家光这个面子,仅仅几天的时间就从九州岛赶到了倭国京都。
跟在李承彦身后的狄牧一路上已经看多了倭国人的样子,对于这些京都的倭国也倒也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好奇的道:“老师,这些倭国人的身高”
“与我大明百姓相差颇多,更像《水浒传》里的武大,是也不是”淡淡的笑了一声,李承彦直接将狄牧没有说出来的话给说了。
狄牧点了点头道:“若是依着皇家学院生物学院那边的理论,这些倭国人身材矮小,多半是因为先天不足和营养跟不上的原因。
可是倭国孤悬海外,虽然其国内战争颇多,然而却都是些小混战,远远谈不上什么大的战争,这些倭国人难道就没时间种地,也没时间捕鱼”
李承彦摇头道:“所谓大战混战,你把他们的概念弄混了。
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几万人的战争不算什么,几十万人的战争可就很厉害了。
而如今到了我大明,几十万人的战争又算得了什么倘若天子怒而兴师,便是百万大军也不过是转眼之前聚齐。
倭国国小民寡,几百人的争斗都能称得上是战争,几万人的已经是大型的战役了。
古语有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倭国各个大名还有幕府之间互相征伐,百姓又哪里来的时间去耕种捕鱼”
出身浙江义乌的狄牧颇为不屑的撇了撇嘴:“几百人以前干旱的时候,几个村子宗族之间为了争水都能拉出几百青壮械斗,哪年不死上几个
不过师尊说的也是,大明比之倭国大了太多,人口又多了无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参考对比的意义了。”
李承彦点了点头,吩咐道:“既然已经到了倭国京都,一会儿安顿下来之后,你便和你莫师弟一起去倭国的民间看一看吧。为师给你们十天的时间,十天之后咱们就要起程回九州岛了。
对了,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凭借自己京城大学学生的身份,去倭国的“华族营”里面瞧瞧,里面的教官从上到下都是我大明派谴过来的。”
狄牧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股子喜色:“若是在倭国也能听到乡音,那当真是极好的。”
李承彦挥了挥手道:“行了,这些事情以后再说,现在还是先进城安顿下来才是。”
第一次来到倭国,哪怕之前已经在九州岛和来京都的路上体验过了倭国的住宿环境,狄牧和莫岩柏依然还是感觉不习惯。
至于吃食……包括李承彦和那些随行的护卫在内,一群人宁肯吃从九州岛带过来的罐头,也懒得去吃所谓的刺身——鬼知道那些生鱼里面有没有皇家学院说的寄生虫!
在一栋独立的大院子里面安顿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将将快要黑下来了,李承彦也吩咐护卫在房檐上挂上了一盏红灯笼。
第二天一大早,李承彦自己去拜访德川家光,狄牧和莫岩柏却如同出了笼的鸟儿一样,在倭国的京都放飞了自我。
在京都的街头闲逛了半天之后,狄牧才开口道:“咱们不能总是这么在京城里面转了,再怎么看也是这么些东西,又能看出什么来”
莫岩柏道:“那去哪儿去他们的乡下转转”
狄牧嘿嘿笑道:“想要打探消息,或者说想要最快的融入倭国人之中,最好的去处不是什么乡下,而是青楼。
别忘了,这里不是大明,谁知道他们乡下的那些百姓说什么话倭国话咱们又不是太熟悉,搞不好别挨了骂还以为人家是夸咱们呢。”
性子相对要老实一些的莫岩柏挠了挠头,脸上满是纠结:“可是,老师说的是让咱们观察倭国的民俗民风,去青楼不太好吧”
狄牧一把抓往莫岩柏的胳膊,边向前拖着走边开口道:“青楼里三教九流多的是,咱们去喝酒,又不是去寻姐儿耍乐子,你怕什么”
莫岩柏最张还是没有拗过狄牧,半推半就的跟着去了,并且在喝了几杯酒之后就现出了原形:“这里真没啥意思,要不然咱还是走吧。你瞧瞧这一个个儿的,师兄你能下得去手”
狄牧在身边女子的怀里掏了一把,将指尖放在鼻子上轻轻嗅了嗅,笑道:“你懂什么倭国的女子自然是与我大明不同的,只管好生体会便是。”
见狄牧已经这般放浪形骸,莫岩柏也不再强迫自己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而是学着狄牧的样子,对身边的倭国女子上下其手,探索起倭国女子倒底有何奥妙之处。
……
相对而坐的李承彦和德川家光就不像狄牧和莫岩柏一样,两人身边连个侍候的侍女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张矮矮的桌子,桌子上面摆了一壶清酒,几碟小菜。
将杯子中的酒轻轻酒在地上几滴,德川家光脸上满是痛惜:“当初家光还曾随着施先生学习过一段时间,此情此景仿佛还在昨日,施先生却已经走了,而家光因为日本琐事,未能前往大明给施先生送行,当真是抱憾终生!”
李承彦也同样轻轻的将酒洒出来几滴以示祭奠,然后才开口道:“施先生当初对鄙人也曾有教导之恩,也算得上是半个老师。
施先生故去之前,倒也心心念念的挂着德川将军,在留下的遗书之中,也曾提到要德川将军千万不要忘了做学问,只是诸事忙乱,鄙人也是刚刚腾出时间来日本,故而这遗书也只能现在让德川将军看一看了。
对了,这封书信里面不止提到了德川将军,还提到了施先生的一些子侄,所以德川将军看完之后,鄙人还是要将之带回大明的。”
李承彦说完,就从袖子里面掏出一个已经被拆开的信封,递给了李承彦:“这是施家大公子听闻李某要来日本,特意托李某带过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