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
    崔璐从来没有出过海,这一次被派出来远渡重洋去册封教皇,是崔璐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之后才抢来的机会——身为京师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崔璐惊奇的发现,除了跟自己同样毕业于京师大学的同窗之外,礼部的那些同僚没一个能打的!

    礼部原来是最没有存在感的衙门,除了春闱秋闱之外,礼部能插手的事情着实不多——以前好歹还有个万国来朝,大量的藩国使节要进京朝拜天子,现在呢

    像朝鲜、交趾、缅甸一类的,全都变成了大明的一个布政使司,还有个屁的藩国

    唯一没有变成内藩的日本现在也跟抽了疯一样,里里外外几乎都在向着大明看齐,整个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大明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像唐、庆、秦、辽、沈等国,倒是实打实的藩国,可是人家是归宗人府管的,这些藩国的使节也没有使节的名义,实打实的归吏部管理。

    而且当今天子对于祭天、封禅什么的都没有太大兴趣,除了不停的打仗扩张地盘之外,也只有老百姓能让天子挂念着。

    这一次好不容易抢到出海册封教宗的机会,对于崔璐来说,简直就是个能吹好长时间的牛逼,能够从这辈子吹到下辈子去。

    自从天津港登上船的那一刻开始,崔璐就开始了狂吐不止的旅程,直到过了吕宋港才算是好了一些。

    吐啊吐的,已经吐习惯了,也就无所谓晕不晕船了。

    但是当崔璐从船上下来之后,又开始了新的问题——无论怎么走,都感觉土地在摇晃,哪怕是换乘了马车,依旧会产生那种摇晃带来的眩晕感。

    一路上很平静,没有出现什么死士来刺杀崔璐,也没有什么军队敢冒出来截杀崔璐一行,似乎所有的欧洲人都已经认命。

    就连最应该闹腾的教廷,也已经诡异的平静了下来。

    英诺森十世原本就被称为是最没有作为的一任教宗,所以当英诺森和艾迪生等人参加完崇祯皇帝的晚宴,带回来教宗要接受大明帝国册封才可以就任的消息后,教廷就炸开了。

    无数没有同去的红衣主教已经彻底怒了,经过一番串联之后,便在一次教廷的正式会议上公开向英诺森十世发难。

    要么英诺森十世卸任,从教宗的宝坐上面滚蛋,要么就重整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然后向大明帝国宣战。

    至于现在已经乱成一团的欧洲,可以暂时先搁置所有的问题,等到教宗是否需要大明册封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再行商议。

    高坐在教宗宝座上面的英诺森十世干脆就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一众大主教们开吵。

    艾迪生等几个与英诺森一起去了崇祯皇帝晚宴的红衣大主教们,同样没有开口说话。

    英诺森和艾迪生等人事先已经得到了一丝风声,知道这些红衣大主教们在暗中串联,只是不清楚他们到底在串联什么事情。

    如今终于知道了,但是英诺森十世和艾迪生等人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起来阻止这些人,而是放任他们继续吵下去,权当看戏了。

    吵了半天不见英诺森有什么反应之后,那些开吵的红衣大主教们也慢慢消停了下来——就算是针对英诺森,那也得英诺森有反应才行。

    像英诺森十世现在这样儿完全不理会所有人,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发呆,就算是反对者们把喉咙都给喊破了又有什么用

    见那些闹腾的红衣主教都沉默了下来,英诺森十世才淡淡的开口道:“都讲完了不吵了是不是那我有几句话要说。

    现在,我郑重的向你们做出一个承诺:如果,你们谁自认为可以带领着已经不存在的十字军,在战场上面解决大明军队,或者是能够逼迫大明的军队退兵,那么,教皇这个位置,我可以让给他坐。

    如果不能,那就请你们闭上嘴,以后也不要再吵吵这些废话,因为这是在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

    十字军早期的十字军或许还有点儿看头,至于后来的,还有十字军搞出来的三大骑士团,就只能呵呵了。

    尤其是在第九次东征以后,整个十字军连同三大骑士团基本上就唱了凉凉,现在想要重新组团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基本上已经成了没可能的事情。

    首先就是教廷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费用,哪怕赎罪券和神药福寿膏卖的飞起。

    因为人多,再庞大的利益经过一层层的分割之后,能够剩下来落到实处的也就没有多少了。

    没有钱,拿什么去组建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

    单纯的喊口号,在几百年前还可以用,现在整个欧洲都乱成了一团,所有的诸侯国早就跟教廷离心离德,还有谁会支持教廷再组建军队

    以前吃亏还没吃够

    扫视了一眼在场的红衣大主教们之后,英诺森十世才接着道:“十字军呢三大骑士团呢他们现在在哪里

    嘴巴一张就是拒绝,你们知道拒绝会给教廷带来什么样儿的后果你们没有见识过大明的军队,我和艾迪生他们见识到了。

    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最为巅峰的时候,也绝对没办法在大明帝**队的攻击下坚持哪怕半天的时间。

    现在连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都没有了,你们还想着拒绝大明帝国皇帝的册封你们想这么快就蒙主的召唤吗”

    见许多人脸上依旧一副不岔的神色,英诺森十世干脆揉了揉额头,开口道:“既然你们还是不愿意,那么也好办。

    今天回去之后,你们收拾收拾东西,去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中待上一段时间吧,或者你们也可以往大明帝国的占领区去看一看。

    尤其是那些大明帝国的百姓,你们能够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他们对于大明帝国和对于他们皇帝的信仰。

    你们能够坐在这里吵架,就已经证明了你们没有一个蠢货——关于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的那些记载,想必你们也能猜到有几分真几分假。

    如果实在猜不透的话,我可以开放教廷最机密的图书馆让你们看一看,看看你们所谓的十字军和三大骑士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然后,你们去对比一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对比一下大明帝国的军队,你们就会深刻的理解什么叫做军队,纪律。

    想想吧,当初的上帝之鞭在欧洲肆虐时,当初的蒙古大军在欧洲肆虐时,欧洲是个什么样儿的状况有没有人组织一支能够对抗他们的军队

    没有吧然而现在的明军绝对比当初的上帝之鞭和蒙古大军更为可怕!”

    英诺森十世说的是心里话。

    其他人或许不太清楚,但是翻看过教廷最机密记录,只有历代教皇能够翻看的那种资料,英诺森对于十字军是个什么德性,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说早期的十字军还能谈一谈军



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诏至,册封教皇!
    但凡是脑子正常点儿的人,都猜不到这个时候的欧洲会有多少混乱,更加猜不透欧洲那些人的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美分这个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香蕉人这个词同样没有出现,估计以后也永远的失去了出现的机会,所以现在欧洲最流的一个词语叫**蛋人。

    黄皮白心的人叫做香蕉人,黑皮白心的叫做奥利奥人,那么白皮黄心的做叫鸡蛋人,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吴三桂和李鸿基还有大量的双花红棍们,包括头马张之极,甚至于总瓢把子崇祯皇帝都没有想到,英格兰平定下来的速度会这么快。

    多亏了英格兰的那些带路党。

    在英格兰鸡蛋人的帮助下,哪怕是冬天,大明军队向前推进的速度依然没有停下,直到大军越过爱丁堡之后,才算是暂停了进攻的脚步。

    不是吴三桂和李自成不想继续向前推进,而是实在没办法再向前了。

    用杨白劳的话来说,那就是大雪封山十几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彻底将吴三桂和李鸿基等大明马仔跟英格兰马仔们一分为二,再现了当初查理一世跟克伦威尔南北分治的局面。

    不同的是,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是谁也搞不死谁,而大明是因为大雪封路,导致彻底没办法前进才停下的,否则不把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的人头拿回来,明军是不可能停下的。

    面对吴三桂和李鸿基传回来的消息,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说自己是老天爷的儿子,这种事儿吹吹牛逼就行了,真要让崇祯皇帝给雷公电母他们下道旨意,命令他们把雪给停掉,崇祯皇帝也没那个能耐。

    只不过,停下也就停下了,左右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没什么好纠结的。

    崇祯皇帝干脆拍拍屁股回大明了。

    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事情都解决了,老三被自己成功的给卖掉了,自己再留在英格兰这里干什么

    等着吴三桂他们拿到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的人头

    那就意味着崇祯皇帝得在英格兰渡过整个冬天才行——小冰河这破玩意不止影响了大明,整个欧洲也没能逃得过去,冬天该冷的还是会冷。

    待在欧洲哪里有待在大明舒服,尤其是紫禁城里面,再冷的冬天都可以舒舒服服的渡过,那才是帝王的享受。

    至于欧洲这边,还是让蛮子们自己乱下去吧,反正自己已经在这里播下了无数搞事情的种子,就等着这些种子开出足够鲜艳的花了。

    崇祯皇帝跑路的时候,崔璐则是刚刚到达了梵帝冈的城外。

    崔璐没带多少兵马,仅仅有一个千户所的卫队再加上一个总旗部的锦衣卫,一个小旗的东厂番子,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然而就是这个一千来人的队伍,让人口以万为单位的梵帝冈开始慌乱了起来。

    在过去千百年的历史上,梵帝冈这座城市曾经是欧洲重心中的重心,代表了主的权威和荣光,在当时,无论多么强大的世俗君主都要在这里低下他们高昂的头颅。

    但是同样的,这座城市也被蹂躏了无数回,不仅仅是欧洲人自己,还有其他人,比如上帝之鞭,比如蒙古大军。

    兵锋之下,没有人会在乎什么荣光不荣光的,命永远才是最主要的。

    然而,城市里面苟活的吉普赛人可以做证,从他们故老相传的故事中,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会像眼前这一千多人一样,给人以无穷的压力。

    沉默,还是沉默,除了战马前行出发生的踢踏声之外,就连嘶鸣声都很少发生,就好像这一千多人马是傀儡一般,连自己的思想都没有。

    站在山顶上守卫着古老教廷的士卒早早的就发现了这一千余人,呜咆的号角声响起,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城市。

    与以往代表了战争的号角声不同,这一次的号角,似乎根本就没有对城市里面造成什么影响,就连每次战争中都是最倒霉的吉普赛人也没有忙着往脸上抹锅底灰,而是和其他人一样选择了观望。

    多亏了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两家的大力宣传,大明帝国在欧洲的形象当真是极好极好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宣传明显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西方的罗马帝国与东方的大明帝国是当今世界的双子星,身为两个超级大国,应当对全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欧洲人就看到了,整个欧洲战火连天,大明制造的军火每一天都在收割着欧洲人的性命。

    许多欧洲人不免恶意的揣测着,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欧洲人全部死在大明的炮火之下后,世界就真的和平稳定了吧

    教廷的宣传同样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或者说干脆是把自己整个人都镶上了一层厚厚的鎏金。

    “基督之圣矛”、“上帝之子”、“文明世界的引路人”、“人类前进的总舵手”,等等一类的名头被教廷加在了崇祯皇帝的头上,尽管崇祯皇帝本人从来就有就此表态。

    然后这位上帝之子除了大卖军火之外,还将无数的福寿膏也卖入了欧洲,让欧洲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上帝。

    对于这些宣传,崇祯皇帝和大明帝国自然是无所谓的——只要大明足够强大,他们愿意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反正不会对大明造成任何的影响。

    因为大明百姓身为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堂口继承人,对于这些自己家老祖宗早就玩过的策略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自然是无所谓的很。

    蛮子们愿意说崇祯皇帝是“上帝之子”就说吧,反正俺们都知道,皇帝陛下本来就是天子,百分百是老天爷的亲儿子,至于什么上帝,明显就是老天爷的一个分身,愿意说说去。

    崔璐虽然一直面无表情的骑在马上前行,然而内心着实不太平静。

    对于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来说,什么样儿的皇帝才是好皇帝或者说,对于天下人来说,什么样儿的皇帝才是一个好皇帝

    很简单,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好皇帝!

    如果能够满足了这个条件,那么再拓土万里,扬国威于异族海外,那么这样儿的皇帝肯定会被历史记住,然后大书特书。

    毫无疑问,这两个条件,崇祯皇帝都满足。

    大明的变化对于那些崇祯二十年以后,甚至于是崇祯十年以后出生的小崽子们来说,是什么太大的概念的,反正大明足够牛逼就对了。

    而对于天启年间就已经懂事,并且开始读书的那些人来说,大明似乎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变得让人完全看不懂了。

    天启年间到早期的崇祯年间,天灾一直就没有断过,一个学子想要出门游学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首先就是安全的问题,再次就是马车也算是个稀罕物,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坐的起马车。

    而现在,很多地方可以直接通过火车过去,比如从南京到京城,躺在火车上面慢慢休息,两三天的时间就能从南京到达京城。

    以前谁听说过火车是个什么玩意直道几乎就是所有人能够想象出来的最好出行方式了!



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说笑了(第一更)
    摆在英诺森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跪下接旨,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大明正式承认教廷是合法宗教,教廷也正式认大明为主,从此以后跟佛道两教一样。

    要么就拒绝下跪,维持住自己教宗的尊严,让欧洲人看看,教廷也是有硬骨头的!

    然而很可惜,英诺森虽然心里万般不愿意,然而双膝还是老老实实的跪了下去,朗声道:“臣,英诺森,接旨!”

    崔璐赞许的点了点头,这才展开圣旨,一句一句的念了起来。

    内容挺复杂的,礼部的家伙们文四骈六的一通写,根本就没有人想过英诺森是不是能够听得懂。
1...566567568569570...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