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那些豪商就是朝廷养的猪!”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明确的说过这句话,然而这句话却是所有人的共识,尤其是崇祯皇帝在最初剿杀八大晋商时的残忍与冷酷,说崇祯皇帝会为了两个商人大动肝火,谁信
圆明园当初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祝融之下有多少宫女太监都葬身火海受此牵连而无辜身亡的百姓又有多少
当时的英法联军有多少几千人
今天,朕,大明皇帝崇祯,带着三万九千两百名马仔,火烧伦敦!
下一个是谁来着
法兰西是吧也不知道那个矮矬子出生了没有会不会领兵也朕为难
望着眼前的大火,崇祯皇帝的思维很快就跑偏到自己都不太清楚的方向。
眼见崇祯皇帝似乎又开始了发呆模式,张之极驱马向前行了几步,低声道:“陛下,是否还要继续炮击伦敦”
被张之极的声音惊醒过来的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调转马头之后才低声道:“不用再炮击伦敦了,朕要这场大火烧上三天三夜!少一个刻钟都不行!”
张之极躬身应了,又接着道:“陛下,眼看着就快要入冬了,整个对英格兰蛮夷的攻势都得暂停一断时间了,您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你想都别想,朕不在这里看着彻底灭掉英格兰,朕绝对不会回大明去。”
崇祯皇帝决定留在英格兰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大明国内。
恨恨的摔了不知道多少个杯子的周皇后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坐了下来,冷哼一声道:“宜贵妃和袁妃一起前往英格兰随驾,另外带上洛小鱼和新选秀的那个江灵儿,一起去伺候咱们那位爷!”
自己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丈夫丈夫不靠谱,生了个儿子似乎更不靠谱,爷俩儿现在都赖在英格兰那边不回来,自己还得替他们操心!
有时候周皇后都忍不住羡慕那些妃子——她们可以前往英格兰去随驾,而自己身为六宫之中,就只能留在京里,什么事儿都干不了。
现在居然还得送妃子和秀女前往欧洲随驾,就怕崇祯皇帝万一抽个什么疯,再往后宫里弄个红头发蓝眼睛的回来……
堂堂国母混成自己这个样儿的,历史上可曾有过可曾有谁听过
然而再怎么无奈,再怎么不愿意,周皇后还是一点儿的办法没有,只能老老实实的留在宫里面,眼着这一大摊子的家业。
……
三天三夜的大火最终还是熄了下来,伴随着扬扬洒洒的雪花落下,不时的还会冒起一股股的轻烟。
望着眼前已经尽成灰烬的伦敦城,张之极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
原本,这些都应该是自己家的,哪怕那个英格兰王宫自己不能住,留给崇祯皇帝做行宫也好啊,现在倒好,一把火,全没了!
重建吧,花银子,不重建吧,世泽那孩子眼看着就要与长公主成婚,到时候总不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那位爷可是说了,世泽那孩子跟长公主可是要留在这英格兰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没办法住在京城的英国公府,自己就必须在这里替他们修建府邸——左右还是得
第八百零二章 波兰老表的骚操作
哄媳妇这种事儿,崇祯皇帝认了第二,估计就没人敢认第一,毕竟带着几百年后的把妹技术,崇祯皇帝要是连宜贵妃都哄不好,估计后宫早就乱的不成样子了。
崇祯皇帝的理由很简单,自己也喜欢老三朱慈熠,可是无论祖制,还是二皇子朱慈烺的表现,都证明了他将会是这合格的太子。
一旦立了朱慈烺为太子,那么老大朱慈燝还好说,毕竟早早的封了辽王,而老三朱慈熠呢
先封个王,扔到巴伐利亚,然后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跟他哥哥一东一西都是皇帝,岂不比留在大明做一个藩王要强的多
至于说以后东西两个国家争谁是正统以至于开战,崇祯皇帝表示并不在意,自己能做的就是把整个地球都变成大明的地盘,以于以后
反正这肉是烂在锅里了!
除了安慰宜贵妃之外,崇祯皇帝自然少不得还要去宠幸袁妃和洛小鱼,还有江灵儿。
有时候崇祯皇帝都忍不住在想,周皇后整这么多妃子过来干啥怕自己骑了大洋马太小看朕的定力了!
远在莫斯科的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同样心情不错。
身为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位皇帝,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狩猎,尤其是猎鹰。
为了满足自己猎鹰的爱好,米哈伊洛维奇下令建造了皇家猎鹰场,时刻准备着狩猎所需的鹰,狩猎场的长期守卫也不过是百人左右,每年不过是每年从国库支出七万五千卢布做为管理费。
至于每次狩猎,上至官员,下至侍从,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上千人的规模,就算是再加上马车、弓箭、马匹等,又能有多少花销
米哈伊洛维奇觉得自己很委屈,自己不过就是花了这么点儿的钱,国库至于跑来哭穷
再说了,就算是国库里面没钱了又是什么大问题了就算是那些农夫和商人们反对沙皇酒肆又能怎么样
一年中超过180天被禁止卖酒每人每次只可买一杯酒禁止向已经喝醉的人售酒
这么点儿问题也能算是问题自己不过是添加了一条“为了帮助国君充实国库,不可将酒醉者赶出酒肆”的规定,问题不就解决了
刚刚解决完酒肆的问题,老对头波兰又向自己服了软,甚至于派人过来向自己求援,这让米哈伊洛维奇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起来。
对于波兰老表的感情,米哈伊洛维奇是复杂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诉说的那种纠结——这一切都得从沙皇伊凡四世的死说起。
沙皇伊凡四世病逝之后,留下了费多尔和季米特里,按照长幼排序,由费多尔继承了沙皇皇位。
生性懦弱、智力低下,才能平庸的费多尔在幼年时曾被伊凡四世强迫去观看特辖军杀人的场面,因此而吓破了胆,从此整天担心被特辖军加害,躲在修道院中祈祷,祈求上帝保佑他的性命,他因此获得了“胆小鬼沙皇”的绰号。
他平生最喜爱的事就是敲教堂的钟,或者观看小丑在他面前挤眉弄眼的滑稽表演和相互厮打,根本不理朝政国事,国家大权逐渐被费多尔的妻兄、御马监鲍里斯费多罗维奇戈多诺夫把持。
鲍里斯戈多诺夫是鞑靼人的后裔,出身显贵,善使计谋,他将妹妹嫁给智力低下、昏庸无能的沙皇费多尔,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取而代之——实际上,戈多诺夫的谋划是成功的。
在派人谋杀掉了九岁的季米特里之后仅仅七年,没有子女的沙皇费多尔也病逝了。
费多尔死后,宫廷中争夺皇位的斗争异常激烈,主要参与者有两大势力,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鲍里斯戈多诺夫和罗曼诺夫兄弟。
东正教总主教约瑟夫是在戈多诺夫的帮助下爬上总主教的宝座,因此此时他向缙绅会议提议由戈多诺夫继任沙皇。受戈多诺夫控制的缙绅会议选举鲍里斯戈多诺夫为沙皇。
而作为失败者的罗曼诺夫兄弟,也就是自己的祖先,则是被戈多诺夫安排了一个蓄意谋害沙皇的罪名,然后全都流放到北方去了。
后来,波兰老表们的骚操作就开始了——自称是伊凡四世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前后一共出现了两个,而这两个家伙无一例外都是受到波兰老表的支持,然后在政治中亲向于波兰老表。
事实上,如果不是后来下诺夫哥罗德商人库茨马米宁号召可“典妻质女”,“以便把莫斯科从波兰人和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并且以农民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了国民义勇军,可能沙皇俄国就完犊子了。
当莫斯科终于解放之后,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开幕,50个城市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各等级代表总数为700人之多。
大会首先否决了由波兰国王和瑞典国王担任俄国沙皇的提议。最后提名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候选人,从此才开始了罗曼诺夫家族的沙皇统治。
如果没有波兰老表,自己的家族大概是没有希望登顶沙皇宝座的,从这方面来说,自己似乎应该感激那些波兰老表
可是实际上,波兰老表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沙皇俄国土地的窥视,这又让自己把他们恨得牙根都痒痒。
现在波兰老表终于向自己服了软,并且邀请自己介入欧洲事务——这绝对是一个找补损失的好机会!
自己家的事情自己清楚,米哈伊洛维奇知道南边有个很可怕的国家叫做大明帝国,沙皇俄国在远东与他们交手无数回的后果就是彻底丧失了大片的远东土地。
是的,丧失了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但是后来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
无数次的失败,让米哈伊洛维奇丧失了继续跟大明帝国作战的兴趣——鬼知道那个大明帝国是不是又一个蒙古汗国,万一把他们惹急眼了再整出个金帐汗国,自己是不是还要过去亲那些鞑靼人的靴子
有道是东边损失西边补,在失去了跟大明抢夺远东的兴趣之后,米哈伊洛维奇很自然的就将目光投向了欧洲。
沙皇俄国的双头鹰标志源于拜占庭帝国,其意义在于彰显帝国是东西两个方向的王者,要统治欧洲和亚洲的领土。
延续近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干掉之后,为拯救被毁灭命运的东正教,在教会势力撮合下,便利用联姻方式将拜占庭帝国索非亚公主许配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借此取得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发展,并抵御土耳其人的进攻,索非亚公主也将代表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带到了莫斯科公国。
所以,沙皇俄国将目光投向欧洲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是替自己不知道多少代的老祖母找场子!
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个机会,米哈伊洛维奇便迫不及待的召来了阿法纳西拉夫连季耶维奇奥尔金一纳晓金,这个沙皇俄国最聪明
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计划
奥尔金从克里姆林宫离开了,米哈伊洛维奇又把下一任东正教大牧首,现任新斯帕斯基修道院大修士司祭尼康给召进了宫里。
虽然说往常召见尼康的时间都会选择在星期五,也只是谈论一些宗教问题,但是米哈伊洛维奇发现,尼康的学问不止于在宗教方面,包括在国务方面都有很好的见解,所以米哈伊洛维奇打算听一听尼康的看法。
把自己和奥尔金说的那一套向尼康大牧首复述了一遍之后,米哈伊洛维奇道:“现在,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尼康跟米哈伊洛维奇的关系,有些像是共生的关系——米哈伊洛维奇需要借助尼康在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尼康加入了一个由大贵族和神职人员组成的集团之后。
尼康同样需要借助米哈伊洛维奇,毕竟现在沙皇俄国的君主,米哈伊洛维奇掌握了世俗方面的话语权,至于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面对米哈伊洛维奇提出的问题,尼康陷入了沉默之中。
如果抛开理智,单纯的从宗教的角度来讲,那些波兰人提出来的要求无疑是最符合自己和米哈伊洛维奇的需求的。
米哈伊洛维奇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一旦沙皇俄国全面向欧洲进军,那对于东正教以后在欧洲的布道都将极为有利。
从米哈伊洛维奇的话里可以得知,这场战争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能例外,而发起战争的正是神圣罗马帝国与天主教教廷这两个混蛋。
自己是东正教的下一任大牧首,要说自己不恨天主教那个所谓的教皇,连尼康自己都不相信。
如果从理智的角度来讲,尼康自己也说不好,同意波兰人的要求到底是好还是坏。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整个欧洲所有的国家,再加上天主教,如果沙皇俄国再参与进去,那么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世界性的大战,而且是涉及到了世俗与宗教等方面的全面大战,就是不知道莫卧儿和奥斯曼那边会有什么样儿的动作了。
问题在于,现在的沙皇俄国还有实力参与进这样一场世界性质的大战中吗
米哈伊洛维奇为什么要在“沙皇酒肆”的规矩之外再添加一条“为了帮助国君充实国库,不可将酒醉者赶出酒肆”的规定
说白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钱这个字,有钱的话,米哈伊洛维奇需要通过大肆卖酒的充实国库吗没钱,还扯什么有的没的
沉默了半晌之后,尼康才开口道:“陛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沙皇俄国介入到这场战争里面去,因为这对于沙皇俄国,对于东正教,都是一个机会,而机会往往只会出现在一瞬间,错过就不会再有。”
只有尼康自己知道,自己说的这句话,连自己都不太相信——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不可能永远保持理智。
站在尼康自己的角度来讲,现在的沙皇俄国绝对不适合参与到整个欧洲的大战中去,更适合趁着现在欧洲乱成一团的时候好好休养生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等待着欧洲乱完了之后再去收拾残局。
米哈伊洛维奇却毫不奇怪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很好,您和奥尔金的看法一样,不得不承认,虽然奥尔金的为人很讨厌了一些,但是他的眼光却是很好的。”
尼康道:“陛下,奥尔金的脾气虽然不好,但是他的眼光却是很好,您不应该因为他的脾气就不喜欢他。”
米哈伊洛维奇点了点头,又与尼康扯了半天的宗教问题之后,才送尼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
现在的一切,都是自己跟尼康和奥尔金的商议,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还得看奥尔金前往波兰一行的结果如何。
至于尼康这个人。
米哈伊洛维奇望着尼康远去的身影,又重重了的吸了一口烟斗——先让他活着吧,现在欧洲的乱局对于沙皇俄国来说也是个机会,同样也是给尼康的一个机会。
如果他真的敢扯出来什么神权君权一类的问题……
想到这里,米哈伊洛维奇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似乎这些宗教界的人士都是狗改不了吃屎,总是想着让神权压在君权之上,甚至还有的人希望神权与君权合一。
如果合一后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米哈伊洛维奇绝对不介意君权神权合二为一,甚至于让神权压住君权也无所谓。
如果最后的权利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那君权神权合一之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从此成为大牧首之下的傀儡,一如当初在莫罗佐夫的手下当傀儡一样
再次重重的吸了一口烟斗,米哈伊洛维奇吩咐道:“让军团长克柳切夫斯基过来见我。”
又一次将奥尔金和尼康的种种看法告诉了克柳切夫斯基之后,米哈伊洛维奇才吩咐道:“派人盯紧尼康,他现在的想法已经越来越危险,如果有必要,立即让人发动清洗计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