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事情也如同张世泽说的那般。

    克伦威尔这一回也算是下了血本了,搜罗来的三千长弓手和两千骑士基本上都派出来还不算,就连箭支和装备也是给的足足的。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三千长弓手在刚刚抵达距离大明军阵两百米的距离时,大明的军阵就已经张开了大盾,所有大盾不好覆盖的地方也全部撑起了牛皮帐篷。

    几乎是在瞬间的功夫,三千支长箭就被长弓手们抛射到了天空然,然后带着尖锐的破空声扎了下来,噼里啪啦的打在盾牌上,然后又无力的滑落到一旁。

    偶尔,也会有几支长箭会射穿大盾中间的牛皮帐篷,射到士卒们的身上,大部分人是胳膊上中箭,也有几个倒霉蛋被贯穿了脖子。

    神臂弓同样对射了回去——就像电影里面那样,铺天盖地的箭支就像是蝗虫一样,直接对着英格兰长弓手们飞了过去。

    第一排的英格兰长弓手几乎瞬间就被扎成了稻草人,然后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

    神臂弓用的箭支不同于八牛弩的粗大,反而更细更短,比正常的羽箭都要细一些,否则没办法保证四百米的射程,这就造成了神臂弓只能密集性的射击,否则杀伤力不足。

    两支使用不同弓箭的军队开始了对射。

    崇祯皇帝和张之极等人站在阵地的后方,面无表情的望着眼前这一幕。

    南御林卫的军阵中,死了的士卒很快就被后方的救援队抬走,受伤的伤兵一声不吭的退下去包扎,身后的同袍则是接过了他们手中撑着的盾牌和牛皮帐篷,

    没有混乱。

    崇祯皇帝以为自己看惯了生死,心肠早就成了钢铁,但是在面对这一幕的时候,眼角还是忍不住湿了。

    任何一支军队,当战损比超过了十比一之后,往往会崩溃,很少能有军队打破这个定律,不是没有,而是极少。

    崇祯皇帝相信,如果是在大明本土作战,大明的将士不止可以承受十比一的战损比,哪怕是二比一甚至全军覆没,也不会有人退却。

    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

    而现在远征海外,他们的表现到底会怎么样崇祯皇帝原本是没有底气的。

    大明的军队很牛逼,补给很牛逼,武器很牛逼,然而这些牛逼的因素加在一起,也比不过老天爷一场大雨。

    像这种细雨还好说,如果是暴雨级别的,那什么样儿的火器也别想拿出来装逼,除非大明的军事装备发展到二战以后的水平才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的所有卫所都没有彻底淘汰掉冷兵器,从底层的士卒到五军都督府再到崇祯皇帝本人,都没有谁提出来要彻底淘汰冷兵器,为的就是防止眼前这种情况。

    眼前的士卒们,用他们无惧生死的表现,告诉了崇祯皇帝,他们依旧是那支生死看淡,无敌于天下的强军。

    几十轮的箭雨过后,对面的英格兰长弓手终于停了下来——不是这些长弓手不想继续射击,而是已经没有了足够的体力支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伤亡也太大了一些。

    早就在侍从的帮助下登上战马的曼纽尔.赫克斯利扭头望了望身边的骑士,抬手按下了面甲,略显沉闷的声音通过面甲传了出来:“该轮到咱们了!”

    张世泽远远望着开始小步前进的英格兰骑士军团,冷哼了一声,吩咐道:“让他们尝尝八牛弩的滋味!”

    八牛弩和神臂弓这两种大杀器原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崇祯皇帝挖了嘉靖皇帝的坟,估计就真的不会再现世了。

    然而崇祯皇帝却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把嘉靖皇帝的坟给挖了,《永乐大典》这本世界最早的百科全书也再一次现实,八牛弩和神臂弓的技术也被一起挖了出来。

    皇家学院那些大佬们在一次次的求证和实验之后,最终将这两种武器给复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良,然后大量的装备到了各卫所里面。

    无论是八牛弩还是神臂弓,就算是改良之后也一样需要三个人操作——两个是负责上弦的,一个是负责安放箭支和击发的。

    随着张世泽的命令被传了下去,八牛弩也终于再一次张开了吃人的獠牙——四跟粗大的八牛弩箭支,直接将迎面而来的英格兰骑士军才给犁开了四条血槽。

    赫克斯利很幸运,没有被八牛弩的箭支给射到,然而身旁的好兄弟却是最倒霉的那个,被八牛弩的箭支给劈成了两截。

    失去了主人的战马有些茫然,然而再怎么茫然,脚步却不能停下,只能被迫一起随着其他的战马一起向前冲。

    赫克斯利同样没办法后退,而且在心底深处,也没有放弃对胜利的渴望。

    重装骑士的缺点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因为自己身的重量加上装备的重量,再加上马匹的重量,已经足足接近一吨,有的甚至于还会超过一吨。

    一旦开始了提速,就算是想要转换方向都是很困难的事儿,更别说是停下或者调头跑路了,那基本上属于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无法调头,那就继续向前吧,毕竟明**队




第七百九十八章 军令如山!
    好好的一场仗打成现在这副鸟样儿,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别管是制定了整个作战计划的张世泽和沈振江,还是张之极和崇祯皇帝,甚至是对面英格兰骑士团的赫克斯利也没有想到。

    天气的因素,所有人都算计到了,对于自己的好处和对于敌军不利的地方,明军和英格兰军都计算过。

    武器装备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更是被双方反复计算过无数回之后,才最终有了这一次夜袭的计划,也有了这一次完全以冷兵器应对就夜袭的计划。

    唯一让沈振江和张世泽没有想到的,就是强如神臂弓,居然破不开对面英格兰蛮子骑兵的防御。

    八牛弩倒是没问题,任何一支八牛弩从英格兰骑士团中穿过,都是将人分为上下两截,从而趟开一条血路。

    然而悲剧的是,八牛弩的射速问题。

    这种原本应该大规模用于攻城的器械在小量用于地面战场的时候,杀伤力很可怕,杀伤效果很坑人。

    所以,对于不能接受失败的南御林卫和沈振江来说,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用自己的血,来洗干净失败的耻辱!

    崇祯皇帝显然也知道已经决意死战的南御卫林不可能再后退,当下便怒喝道:“随朕来!”

    三千锡伯部铁骑和蒙古万骑紧紧的跟着崇祯皇帝身后冲了出去,一起冲出去的还有张之极带领的京营万骑。

    跟在张之极身后的张世泽觉得郁闷无比。

    在张世泽和沈振江的预案之中,原本已经考虑到了无数的可能,就连放风筝战术也考虑了进去,包括局面比现在更不得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都考虑了进去。

    唯独漏算的就是崇祯皇帝到来后,给南御林卫带来的压力,以至于局面演变成了现在这个鸟样儿!

    崇祯皇帝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这一次的战况如何,哪怕是明军大胜,回头也要将南御林卫好好的收拾一遍。

    战场抗命,无论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都绝对不能出现在大明的军队里面!

    因为战场抗命,基本上等同于下克上,这种行为一旦发展到极致,后果就很有可能出现赵大在黄桥驿黄袍加身的局面。

    崇祯皇帝活着的时候不可能,他死了之后又有谁敢保证

    如果还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的危害,那就看看岛国。

    后世有人评论说,二战时期的岛国,舔黄下令让全国的男人自我阉割,可能会有大量的岛国人服从命令,如果舔黄在被种蘑菇之前下令停止战争,可能天皇也会被撕碎。

    这种理论究竟是在给舔黄洗白,还是在陈述二战时期岛国的实际现象,不得而知,但是却实际的说明了当时岛国下克上的毛病,从民间到军中,都有这个毛病。

    极致的服从,然而时刻总是有人敢于下克上,然后搞出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最后让岛国一次次的成为战术上的大师,战略上的小丑。

    所以无论如何,这种情况都不能在大明出现!

    骑在马上的崇祯皇帝在刚刚接近到英格兰重装骑士的时候,就将手里的弓统拉满,刚刚一支箭射出之后,手里第二支箭就搭到了弦上,接着射了出去。

    从蒙古万骑那里学来的连珠箭术,最适合眼下这种情况。

    瞄准什么的是不存在的,反正眼前都是敌人,只要将箭射过去就行了,走狗屎运就射死一个两个的,不走运就射不死敌人,最主要的还是放他们风筝!

    跟着崇祯皇帝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战阵的锡伯部三千铁骑和蒙古万骑几乎在一瞬间就明白了崇祯皇帝的玩法。

    大量的箭矢像蝗虫一般飞向英格兰重装骑士团,最终又带走了几百人的性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英格兰重装骑士团的崩溃。

    不同于八牛弩的霸道,也不同于神臂弓的秀气,羽箭的射击几乎是全方位覆盖,像比较靠前的崇祯皇帝等人是平射出去,后面的就只能采用吊射这种方式了。

    所谓吊射,也就是将箭矢斜斜的抛射到天空,然后再从天空中斜斜的落下。

    两万余支羽箭射入两千人的重装骑兵队伍,带来的杀伤要远远大于八牛弩和神臂弓带来的杀伤。

    倒霉的英格兰重装骑兵团,根本就没有装备弓箭这种装备,他们所有的远程打击,基本上都是依靠英格兰长弓兵,而英格兰长弓兵在一开始与神臂弓对射的时候,就损失惨重!

    绕过步兵军阵的两万多骑兵不断向着英格兰重装骑兵抛射箭雨,而幸运女神显然没有眷顾赫克斯利,而是对着崇祯皇帝掀起了裙子,露出了底裤。

    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的一支箭,正好从赫克斯利面甲下方的咽喉那里直接贯穿而过,恰好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赫克斯利带下马去,所以赫克斯利哪怕是死了,也依旧保持着在马上的冲锋姿势。

    不清楚赫克斯利已经挂掉的崇祯皇帝都开始佩服眼前这个英格兰蛮子了。

    论到伤亡,英格兰重装骑兵团根本就没给大明的步兵带来伤亡,反而是英格兰长弓手在一开始的时候给南御林卫步兵带来了一定的伤亡。

    而眼下,英格兰重装骑兵团的伤亡别说是十比一了,估计连三比一的比例都有了,仅仅剩下三五百人还端坐在马上,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面对着远远超过十比一的伤亡比率还能坚持冲锋,谁说蛮子里面没有狠人的谁说蛮子军队怕死的

    眼前就有现成的例子!

    然而这种对于敌人的敬意并没有让崇祯皇帝减缓一丝一毫的马速,反而加快了冲向这些英格兰重装骑兵团的速度。

    崇祯皇帝显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侵略者大反派角度,反而为自己还保有对敌人的尊敬而沾沾自喜——敌人嘛,放在心里尊敬就好了,至于战场上,还是让他们死了更好!

    赫克斯利确实死了,连带着两千骑的英格兰重装骑兵都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之所以还骑在马上,是因为身上的盔甲将这些人固定在了马上,想掉也掉不下去。

    已经绕过英格兰重装骑士团的崇祯皇帝有些纳闷。

    那些蛮子怎么一点儿的反应都没有,还是慢慢悠悠的向着步兵军阵而去

    就现在这个速度,就算是他们冲进步兵军阵的时候还没有死光,那也会变成待宰的羔羊!

    然而让崇祯皇帝意外的是,这些蛮子们就是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慢慢的接近了步兵军阵,直到马腿被南御林卫的士卒砍断之后,才算是引发了一小股骚乱。

    崇祯皇帝转而将目光投向了仅剩下的那些英格兰长弓手。

    崇祯皇帝没有抓几个英格兰长弓手回去研究的想法,更没有抓几个回去展览的想法,这些骨骼已经变形的长弓手,消失才是最好的结局!

    等到处理完最后的英格兰才弓手之后,崇祯皇帝才带着兵又回到了原本的大帐之中。

    沈振江已经满脸死灰的跪在地上,张世泽虽然脸色不像沈振江那么难看,但是依旧老老实实的跪在了地上。



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
    崇祯皇帝最终还是坚持了原本的处置方案,没有再心软——如果这次心软,可以预见的是,大明的军队最终会走向尾大不掉的路子。

    唐朝的藩镇,螨清的那些淮军、北洋,蒋校长的那些军阀,基本上都是尾大不掉的典型代表。

    就像人身上长疮了一样,是选择割肉还是等疮扩大然后等死现在哪怕是再不忍,再如何心疼,也不得不忍这一时之痛了。

    处置完南御林卫的事情之后,实际上剩下的事情也不算多了,无非就是继续带兵北上,然后把克伦威尔和原本应该被克伦威尔送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给干掉。

    再然后,崇祯皇帝突然发现自己有成为反派大魔王的潜质自己似乎总是在想办法挑起战争贩卖军火和福寿膏,似乎什么缺德事儿都干了

    反思了三秒之后,崇祯皇帝就没有再理会关于自己到底是不是反派的问题。

    大明国库里的银子是哪儿来的自己内帑里的银子是哪儿来的

    毫无疑问,那都是大明百姓们的血汗钱,属于他们交的保护费,跟这些蛮子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最起码蛮子们没交这笔保护费,自己没有责任和义务保证他们的安全。

    随着大明军队一步步的北上,克伦威尔最终还是选择了和查理一世合兵一处。

    查理一世也没有想到大明会这么不讲理。

    事情是克伦威尔惹出来的,人是克伦威尔手下的人扣的,就算是自己控制地区内的港口被炮击了,自己不也是捏着鼻子忍下来了

    不光是忍了,自己还跟大明的那个侯爵谈了一系列的合作,包括福寿膏和军火的贸易,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已经算是够大度了吧

    然而得到的回报,是大明在收到了银币之后,就再一次开始了炮击港口,甚至于陆军开始登陆作战了!

    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更何况还算有几本能耐的查理一世,更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然而咽不下去也没有什么鸟用,别说是有三分火性,就算是他有十分火性,不照样还是个泥人

    查理一世也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大明正面硬刚,而对于老对手克伦威尔的实力,查理一世同样了解极深。

    总的来说,两家任何一家都没有实力跟大明正面硬碰硬,就算是合兵一处也只是勉强,更大的可能性依旧是被按着打。

1...561562563564565...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