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道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太元仙尊
怀着几分期待,凌云放开手里的真符。心念一动,那真符重新飞回到头顶上。继续挥洒着灵光,一面笼罩着元神之躯,一面驱散识海的幽暗与迷雾。
瞥了眼头顶上的真符,对元神的探索暂时告一段落。心神一动,元神意识回归肉身。凌云的肉身睁开眼睛,随后细细审视一番自身,满意地颔首暗道:“修行到现在,已经告一段落了,度过这个关碍后,修行便跨入了另外一层境界。”
经过这次静修,浑身上下的真气,升华为某种玄之又玄的真元。如光如雾般的真元,缓缓流淌于周身上下!
伸出一根手指,一缕光雾一般的真元从指端冒了出来。凌云仔细端详着指端的光雾:“这便是由真气升华而来的真元吗”
琢磨了一阵,细细感受着真元和真气的区别,凌云能感觉出来,如今的真元和以前的真气差距非常巨大。两者间的差距,就如木炭和钻石一般。
倘若说,以前的真气不过是体内精气转化,虽能施加心意加以干涉,却总有一种隔了一层的感觉。在经过体内精气神三宝混一抟炼为金丹后,又经过金丹孕育元神的一番过程,这真气的性质便发生了变化。
隐藏于体内的先天祖炁与精气神混合,浑身原本还是后天的真气,经过生命本身所蕴含的先天元气加以升华,化为先天真元。作为从混沌元气所诞生的生命,凌云体内的生命元氣,乃是最为精纯的先天祖炁。虽然修成的真元时,先天真元不曾完全升华成为祖炁层级,但也极为接近那个层级。
故此,在先天祖氣层级的先天真元诞生之后,其自动自发便代替了他自身的生命力,成为维持其生机的的原动力。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凌云恍然想到了许多:“人身本有先天元气,其秉持母体先天受胎而来。若是后世凡人修行,必须要导出这一股生命最本质的先天元气,才能获得不朽真性。”
“人之先天元气乃受胎时,秉持生命造化所诞生,每人都会拥有。只不过人在降生之后,这一点先天元气便会不断消耗,故此人便会越来越衰老。直到这一点先天元气消耗殆尽,人便会死亡!”
“修道求道,先求长生。欲求长生,要有长生之药。”随手收起指端的的真元,凌云不禁若有所思,“这长生大药,其实人人都有,便是这自诞生之初就有的先天元气。若是能把握先天元气,借其升华自身生命,就能大大延长寿命。”
想到这里,凌云不禁回想起了记忆里,在更前一世时,作为红尘俗世里凡人时的景象。就连他也在回想起之后,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可惜,人人本有长生药,迷徒却是枉抛废!就连我前世也是这等迷徒,哪怕前人早已苦心规劝——‘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买得无常不来无’也无法免去凡尘荣华利禄迷人眼!”
追求金钱,追求滔天权势,追求美酒美食,追求利禄荣华,更甚者,追求美女美色。孰不知,这些竭精殚虑追求的东西,正暗中消耗着人的先天元气。(注:这仅仅代表书中主角的观点,不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感叹了一阵,便把这些感慨全都抛开。毕竟这些是那些凡人的追求,执迷于利禄荣华等外物也是情有可原。连他自己的前世,也沉迷于追求荣华利禄中,又有何等立场去指责别人
凌云把注意力,重新转到自己修行的经过上面。一边回忆着修行的经过,他一边琢磨道:“虽然炼成金丹,修成元神。但这很多都是误打误撞而来。其中涉及到的详细修行手段,过程和变化,都要一一推敲、揣摩清楚。如此一来,才能形成系统
的功法,使得他人也能依样画瓢来修行。”虽然修行过程较为特殊,但凌云觉得,应当能从其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唔,应当将其详细记录下来,从旁观角度来观看,尝试总结出规律,如此才能化为修行功法。”想到这里,凌云取出随身携带的玉册。
轻轻抚摸着玉书,感受着手下温润的手,凌云
第四十章 仙道初成,入世悟道见巫姑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配男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这首《无根树》,说得便是生命繁衍,和修道求仙的过程。阴阳匹配,男女和合,这是顺行成人的过程;而修道求仙,则是逆行成仙的过程。
“是我想差了!仙道修行,并不是求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而是讲究生命逆行,回归先天!”心中生出一股明悟,把握到这一点,仙道修行核心与功法章程,就全都完备了。
把握到这个核心,仙道立道的两点——节制与平衡,便有了具体施行的可能性。凌云仔细梳理修行经过,很快便整理出仙道修行的功法。一部是普通的仙道修行法诀,一步是根据自身修行过程,特地整理出来的符道修行法诀。
仙道修行与神道不同,神道为运转世界法则,牧养众生。而仙道则追去逍遥超脱,以此为根基,便是以最快速度,逆行生命本质,行超脱之事。
也就是说,只要凌云摸索出下一个境界的修行方向,无需过多积累法力,也无需修行神通,只需一步步逆转生命,最终达到盘古那种境界便可。
毕竟,生命本质提升与力量强大与否无关,只与某种玄之又玄的玄妙有关。修行到了那一步,一切神通,不修自得!一切力量,不求自有!一切境界,一得永得!一切大道,一证永证!
如今,真元法力可以慢慢积累,但境界提升才是重中之重。修仙提升境界,需要参悟世界变化,大道迁衍。故此苦心潜修除了能提升真元量的积累之外,已经没有多大作用!
明白了这个道理,凌云将整理出来的修行功法记录下来,修行的事便暂时告一段落。思索了一阵,左右已经无事,闲在家里也不是长久的事,他便走出了自家家门,看看能否在生活中,参悟大道。
刚一来到外面,凌云便心有所感的抬起头。一抬头就看到,远空苍穹上,神光激荡,浩瀚神威扩散开来,不知笼罩了多大的范围。五色神光中,五道伟岸身影若隐若现。
“已经开始了吗”看到神光激荡,凌云暗暗惊讶道。
虽是在修行,可这段时间他并非一味闭关修行。在金丹孕育元神时,他也会出门走走。他也对这段时间的事有些了解。只不过他将心神都专注于修行上,对其他的事关心不多。
近段时间以来,后土等人联合其他四位大神,正在筹谋将巫咸等人寻找到的大地碎片重新汇聚起来。要将这些现今还残存的大地碎片,重炼为一体。只不过凌云没想到,他们动手的速度会如此之快。天上那五道激荡的神光,就是五位五行大神在出手。
“唔,他们这一番出手,虽不能再现昔日广袤的大地,但这通天彻地的手段也非同凡响了!”
运转天眼神通,虽说是看不透神光激荡中的景象,但沿着大地边沿,能看到一块块碎片,被五人以绝大的神力撕裂虚空,从遥远的地方摄来。
大地碎片被五人汇聚起来,施以神力炼化。在他们五人联手之下,浩瀚神力将这些大地碎片一一炼化,与灵山融合为一体。伴随着大地碎片融入进来,凌云亲眼目睹着整个灵山快速向外延展。
运起天目,朝那些大地碎片上看去,那些融入灵山的大地碎片上,有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有的却是一片荒芜不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相互隔绝太久,这些大地碎片上,衍生出许多稀奇古怪的生命。
看着那些生命,很多都和灵山上的植物大不相同。你见过生长在金玉上的金树银树或是玉树吗还有翱翔天空的鸟雀,却长着几对翅膀,这种形貌古怪的存在吗
反正凌云算是见识到了,除了感叹一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之外!他也对这些生命怀着好奇心,观察起它们的生存方式和所具有的特殊能力:“这些花鸟鱼虫之物,看起来与记忆中的《山海经》所记载的事物非常像啊!不过,连灵山十巫都有了,再多一些《山海经》里所记载的生物也没甚么大不了的!”
失笑地摇了摇头,便把这个念头放在了一边。
还没等他继续观看下去,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男子突然从远处走来。虽说是开着千里眼,但凌云却并未放弃观测四周的情况。看到来人向自己走来,凌云分心向
第四十一章 运用之妙,三位一体符阵禁
看着混沌魔神,凌云心念一动,不由得想到了其他地方:“这些混沌魔神天生神异,虽然天生恶性,但它们身上必定有其特异之处。如果能研究明白一些玄妙,触类旁通之下,必能对我参悟仙道有极大的益处!”
心中这么想着,凌云刚想开口,想要向巫姑请求加入她的研究。但在这时,巫姑却想起找他过来的缘由,便听到她向自己说道:“对了,上次找你,你不是说有些办法能帮到我们吗不知道可否与我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巫姑这么,凌云顿时想起这事来。早前巫姑曾寻到他这里,想要询问一些办法,但他那时正在专心孕育金丹,只在闲暇时候慢慢想到一些办法,所以他并没有仔细去做这事。
现在巫姑询问起来,他也就只能拿出那个不曾完善的想法,来应对她的询问。不过,他并没有急着讲述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向巫姑询问道:“巫姑大人,听说诸位大巫师都精通巫文,想必诸位对巫文的来历也非常了解吧”
得到巫姑肯定的回答之后,凌云便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巫文来源于天皇纪的神文,虽然不是先天神文,却也能称得上是妙心独创了。只不过巫文虽然源自于神文,却未曾继承神文的绝大多数玄妙。”
“不错!”巫姑也承认了这一点,“传闻中,天皇纪曾有三千赤书玉字,乃是源自盘古大帝遗留。而天皇纪诞生的先天神文,亦是从三千赤书玉字中演化而来。”
“若说三千赤文乃是大道真传,蕴含大道要义,那么先天神文,便是阐述大道之物。我们所掌握的巫文,虽然是传承自先天神文,但因我等掌握的先天神文并不完全,且难以参悟,故而我们演化出了更加简便的巫文作为传承。”
“简化了的巫文虽然更加简便易学,但却失去了先天神文很多精义和玄妙。”说起此事,巫姑不禁叹息道:“如果说先天神文,乃是世界阐述自身之物。那我们所创造的巫文,便是我等以智慧认识世界之物。”
“就如神之语言一般,诸神的语言乃是世界对生命所说之语,乃是世界与生命的对话。而我等神族的统一语言,则是我们认识世界,定义世界之物。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天皇纪时,神语乃是诸神必定掌握的语言,且有不可思议之威能,言出法随更是其基本能力。但随着天皇纪覆灭,神语随之失传。哪怕诸神之灵重生过来,再也无法复苏神语了。于是,我们只能自行开创属于自己的语言。”
说起这些事,巫姑也不禁惋惜道:“只可惜,统一语言虽能毫无障碍使智慧生命相互沟通,却无法做到神语那般天生具有‘言出法随’的能力了!”
语言与文字是文明根基,天皇纪残留下的神文大多残缺不全,神语却已经彻底失传,想要学习也无法。如今的文明,是在天皇纪残骸中,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这些且不去说它!”这些事在和土族族人们谈论的时候,凌云曾听过一耳朵。不过,现在并非是惋惜神文失传的时候:“神文虽然残缺,但并未失传。我这里就有完整的神文……”
凌云话音还未落下,巫姑惊喜地打断了他的话头:“什么你竟然掌握有完整的先天神文”
就连他们五大神族加起来,也未必掌握有完整的神文。可凌云竟然说他有完整的神文,这怎么能不叫她惊喜
巫姑兴奋地直搓手,口中喃喃说道:“我们才掌握了两万多个神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残缺的。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发展到了如今。如果能掌握全部的神文,我们就得到了天皇纪的根本传承了。”
巫姑不禁觉得,这简直就是天降大运!就连她看凌云的目光,也变成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
这不禁让凌云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对巫姑的目光有些暗自发憷。
巫姑之所以会这般失态,正是因为神文传承实在太过重要!有了先天神文,就相当于得到了
整个天皇纪的文明传承!
整个天皇纪正是基于先天神文发展起来,其最鼎盛的时期,神文应用遍布各个角落。如果得到了完整的神文,哪怕只是稍稍研究出一些结果,也能对眼下整个部族带来极大的好处!
看到巫姑的神态,凌云不禁缩了缩脖颈说道:“稍后小子会把先天神文交给前辈,还请巫姑前辈不要再这么看着在下了。你那目光,实在令人心里有些发毛啊!”
&
第四十二章 情势紧急,再探洞天寻隐秘
想明白了这一点,巫姑下定决心,日后空闲下来,就和其他几位大巫一起来研究阵法。刚生出这个想法时,身边不远处的案几上,有面镜子突然闪烁起来。
凌云看到案几上的镜子在闪烁,不禁转过目光,朝那镜子看去。这时,巫姑也抬头朝那镜子看去:“咦,有人联系我”看到闪烁的镜子,不禁皱眉自语道:“是巫礼和巫即他们,他们这个时候怎么联系我了”
心中隐约有些不安的感觉,巫姑起身拿起镜子,伸手轻轻一拂。镜子上闪过一道光华,里面显现出两个人影。
“巫礼,巫即,你们有事吗”巫姑拧着眉峰,神情颇为严肃。而镜子里的两人,神情比起巫姑更加严肃。两人看着巫姑,神情凝重地说道:“出大事了!”
看到两人这个样子,巫姑急忙问道:“怎么说”
“大批混沌魔神出现了,你看!”说着,对面的巫即把手一挥,镜子上的画面瞬间切换,显现出来一幅画面——远远地,一群群混沌魔神于混沌元气中若隐若现。滔天凶煞之气,搅动风云。一团团漆黑如墨的云气,逐渐扩散开来。
“这么多”巫姑看到这种景象,惊讶不已,神色中充满忧虑。“难道是被娘娘和几位大人出手所吸引来的吗”远远的看到那种景象,就令人感觉不寒而栗。如此多的混沌魔神汇聚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把他们给吸引过来。
“这是娘娘他们看到的景象,特地转给我们观看,让我们小心戒备!”那一头,巫礼皱着眉说道。“看到这种状况,我们立刻就来通知你了!”
一旁的凌云,也从镜子中看到这样的景象。那一丛丛的墨色,能从其中感受到滔天的凶煞之气。若隐若现的身影,看起来更加恐怖。看到这样的景象,里面的神色不由变得非常凝重。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后土娘娘等人抵挡不住的话,自己恐怕也将遭殃。不过,这也并非是独自一个人的事。所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也是懂得!就算是自己能逃走,在这满目荒凉的世界中,自己独自一人又能生存多久
眼下,如此之多的混沌魔神,带来的威胁不仅仅是数量问题,更多的还是巨大的数量,让后土等几位大神感觉大为棘手。
双拳毕竟难敌四手,混沌魔神数量太多,加之神力最高的后土娘娘又要分心镇压幽冥,句芒与共工等人的神力毕竟差了一截,所以眼下这情形非常不妙!
想到这种情形,巫姑的神色不禁变得严肃起来。这时,一旁的凌云忽然插言说道:“巫姑前辈,我方才不是同你说了阵法的事情吗不知……”
“你是说……”听到凌云这话,巫姑心里猛然一动,顿时就觉这是一个办法。只是,钻研阵法一事绝非短时间就能得到成果,想要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却已是不能了!
想到这里,巫姑不禁摇头叹道:“不行!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抬头望向镜子里,旋即便是一幅愁容满面的模样说道:“你看它们已经兵围城下,哪有时间给我们用来钻研能够使用的阵法”
听巫姑这么说,凌云知道这个办法暂时无法实现,让他不禁默然不语。过了一阵,凌云默默叹息了一声,从镜子上收回了目光。“既然这办法不行,那在此事上,我也无法可想了!”
这时,对面的巫即
重新切换画面,两人的身影重新出现在镜中。巫即和巫礼两人一幅莫名其妙的神情:“你们刚才在说什么……阵法……什么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