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姚颖怡
沈彤来了兴趣,对路友说道:“路叔,你带上芳菲一起去,请位大夫过来,再买些米粥。”
官差还在街上,孩子们不能出去,只能让大夫过来诊治。
对于饿久了的人来说,米粥比馒头更好。
路友带着芳菲便走,芳菲走了几步又回来,把手里提着的几个米糕放在那个叫小妹的女孩怀里。
米糕还有余温,散发出甜糯的米香,小妹吸吸鼻子,就飞奔着把米糕放到生病的孩子面头:“阿少,你闻闻,好香啊。”
说着,她把米糕掰开就要往阿少嘴里塞,先前的男孩子大声制止她:“不要给他吃,他会噎死的。”
沈彤缓步走到他们面前,说道:“嗯,等到把粥买回来,再喂给他们吃,这些米糕给你们吃吧,你们吃饱了,才有力气照顾生病的人。”
米糕不多,只有四五个,没有生病的孩子每人分食了一小块,他们嚼得很慢,舍不得咽下,甜甜的米糕,比棉花还要柔软,他们很久没有吃过,有的人从来没有吃过。
“我娘做的米糕也很好吃。”小妹说道。她吃的很文雅,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把嘴巴填得满满,她把米糕掰开,一小口一小口放进嘴里。
沈彤伸手摸摸她的头,没有问她的身世,会在这里的孩子,都有一个伤心的身世,有的时候,不去提起这些痛苦,就是对这个人的恩惠。
沈彤又看向先前那个愤怒的孩子,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子一怔,很快反应过来是对他说话:“我叫韩无忌。”
“韩无忌好名字。”听名字不像是军汉们能取出来的。
沈彤发现,韩无忌和小妹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守在阿少身边,站在巷子里的孩子们中间,他们三个像是一个单独的小团体。
韩无忌十一二岁,还在发烧的阿少看上去比他略小,小妹的年纪是三人里最小的,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乱世出英雄,战争会成就很多人,也会令更多的人流离失所,流离失所的人总比成功的人要多得多。
大夫很快就被请来了,虽然不情愿,可是面对凶神恶煞的路友,也只能乖乖来了。
芳菲则让那些已经吃了米糕的孩子,帮着分发米粥。
“粥里有很多米呢。”一个孩子惊呼。
城里偶尔会有人施粥,但是一碗粥里只有几粒米,可没有人施粥会用这么多的米。
热乎乎的米粥喝下肚,饿得倒地不起的孩子们都有了精神。阿少只是感染风寒,并不是大病,但是如果不治也会死人。
大夫开了药,韩无忌和小妹反而更为难了。
他们没钱买药,更没有地方煎药。
沈彤指指地上的阿少,对韩无忌说道:“背上他,你和小妹跟我走,你们照顾他,等他病好了再回来。”
跟着她走
韩无忌惊愕地打量着面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她穿着绫罗的衣裳,戴着宝石的耳坠和珠花,就连脚上的鞋子也是缀着珍珠的。
她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她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好
“是,跟我走。”沈彤说道。
“你要把我们怎么样你是人牙子,对不对”韩无忌大声喝问,路友皱眉,想要喝斥他,许安使个眼色,让他稍安匆躁。
“被人牙子带走不是很好吗至少会让你们吃饱肚子,病了也有人医治。”沈彤反问。
“我们不要分开,人牙子会把我们卖给不同的人。”一个颤颤的声音说道,说话的是一直很乖巧的小妹。
“你们就是你们三个人吗你们是亲生兄妹”沈彤好奇地问道。
“我们虽然不是亲生的,可我们就是兄妹,我们要同生共死。”小妹一边说一边走到韩无忌身边,学着他的样子挺起胸脯。
“哦,原来是这样”,沈彤点点头,随即转身向巷子外面走去,“那就把你们三个人卖到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吧。”
见她向外走去,许安和路友也大步跟上,芳菲瞪了韩无忌和芳菲一眼:“你们别傻站着了,背上阿少跟着我们走啊,别等我家小姐反悔了不想卖你们了。”
小姐有她一个就够了,既然要让这三个孩子跟着,那就是要把他们卖掉。
韩无忌怔怔,小妹用手肘碰碰他:“那位小姐会把阿少的病治好,才把我们卖掉的吧。”
是啊,生病的孩子肯定没有人肯买,所以那位小姐一定会把阿少治好,而且大夫也说了,阿少不是大病,喝上两三副药就能治好。
看看地上烧得迷迷糊糊的阿少,韩无忌再也不去多想,他扶起阿少,背在身上,可他也只是个瘦巴巴的孩子,刚把阿少背起来,就是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小妹连忙扶住他,摇摇晃晃地跟在芳菲身后向巷子口走去。
身后传来孩子们的惊呼声:“你们去哪里带上我们吧。”
韩无忌艰难地转过身来,他看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不知该说什么。
前面传来芳菲的喊声:“你们快点啊,小姐走远了。”
韩无忌咬咬牙,用力把阿少的身子向上抬了抬,和小妹一起,蹒跚地走出了巷子。
前面或许是龙潭虎穴,但是那位小姐会给阿少治病,只要把阿少治好,龙潭虎穴就龙潭虎穴吧,他经历过的苦难还少吗
第二二六章 别笑
官驿里有郡主下榻,护卫比以前多了一倍有余,驻军派来五百名军将守在这里,府衙的官差也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驱赶想要一睹郡主风采的百姓。
沈彤是郡主身边的人,军士自是不会拦她,但是背着阿少的韩无忌却被拦下了。
许安笑容满面正要解释,恰好看到宜宁郡主身边的嬷嬷走过来,那位嬷嬷身怀武功,曾经跟随沈彤从密道里去过樊家。
看到沈彤带来的三个孩子,嬷嬷问道:“沈姑娘,他们是”
“他们是殉职兵士们的遗孤,那个孩子在发烧,大夫开了方子,将养两日就好。”既说了孩子们的身份,又说了孩子并无恶疾,不用担心会把病气过给郡主。
嬷嬷道:“昨天郡主还提起这些孤儿,很是心疼,让他们进去吧,我让人安排房间,让他们和侍卫们住在一起。”
“让他们跟着我们一起住便可。”许安忙道。
嬷嬷认识许安和路友,那日进密道时,他们也一起同去,彼此算是共过患难的。
“那也好,就是这个小女娃”她看向小妹。
“不,我要和他们在一起,我能照顾阿少的。”小妹抢着说道,紧紧抓住韩无忌的衣袖,生怕会有人把他们分开。
嬷嬷有些为难,这女娃有七八岁了啊。
“无妨,就这样吧,这些日子,他们三人相依为命。”沈彤说道。
嬷嬷看着那三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心中一酸,便不再多说。
宜宁郡主刚刚把前来拜访的女眷们打发走了,正懒洋洋靠在湘妃椅上,听说沈彤回来了,忙对丫鬟说道:“快去把彤彤请过来,看她从街上买回了什么。”
女孩子就是女孩子,她的东西用十辆车也装不下,却还要惦记着街上的东西。
沈彤两手空空地进来,宜宁郡主很失望:“什么也没带回来吗”
“带回三个孩子,其中一个还病着,芳菲已经去给煎药了。”沈彤在宜宁郡主对面的杌子上坐下,顺手拿起长几上的团扇把玩。
“这是知县家的小姐亲手绣的春扇,有十二柄呢,你挑几柄,赴宴的时候装装样子也挺好的。”宜宁郡主还没说完,自己就哈哈大笑起来,她不记得沈彤用过团扇呢,所以这团扇给了沈彤,也就是装淑女用的。
沈彤没笑,板起脸来,轻摇小扇,生硬地问道:“是这样吗”
“哈哈哈。”宜宁郡主笑得直晃脚,她忽然不笑了,瞪大了眼睛打量着沈彤。
“郡主看我做什么”沈彤好奇地问道。
“彤彤,你这样真的很漂亮,而且还很高贵,你把头发留长,梳个双螺髻,西安城里就属你最美了。”宜宁郡主边说边探过身子,拽了拽沈彤的头发。
沈彤的头发垂在肩头,还是小女娃的模样。
活了两世,还没有人这样夸过她,沈彤咧嘴笑了,露出一排雪白整齐的贝齿。
“别笑,笑不露齿。”
宜宁郡主连忙纠正,可是晚了,沈彤哈哈大笑起来,于是宜宁郡主也跟着一起大笑,嬷嬷从外面回来,远远的就听到屋里的笑声。
“沈姑娘,那孩子已经喝了药,这会儿睡了,灶上把热水送过去了,那个大的在洗澡,女孩子带到我屋里去洗了,走的时候,她凄凄惶惶,一步三回头,生怕这一去就不能再见到哥哥们了。”嬷嬷说道。
“他们年纪小,来到陌生的地方,难免会有些胆怯。”沈彤说道。
宜宁郡主来了兴趣,对沈彤道:“昨天我拿了三千两银子给知县,让他们去安置这些孩子了,不知道够不够。”
三千两,那是杯水车薪。
“如果只靠救济,他们自己不去自救,多少银子也不够。”沈彤想起被衙门勒令不能出来乞讨的孩子们,在心里叹了口气。
“那怎么办呢,不如我告诉父王,看看父王有什么办法吧。”宜宁郡主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以前遇到灾年,丁夫人会以她的名义去给灾民施粥,可也就是施上几天粥而已。
“可以派人过来,把这些孩子收容到一处,愿意去大户人家当小厮当丫鬟的,可以教他们规矩;愿意进从军的,也可以送到军营里;愿意学手艺当伙计的,可以让那些铺子们来挑人;还可以办个善堂,让年纪小的,和想读书的孩子留在善堂里,请先生教导他们,即使读书不成,也不会走上邪门歪道。”
沈彤边说边掰手指头,样子很是有趣,可是没有人留意她的小动作,宜宁郡主和嬷嬷全都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她说下去。
“是啊,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都要买小厮买丫鬟,与其从人牙子那里买,还不如从这些孤儿中挑选,孤儿们有地方住,有饭吃,还能养活自己。”
“还有那些铺子,也可以用他们当学徒当伙计,西安城里的铺子不够,还有榆林的。”
“想当兵的更好啊,三哥和七哥像他们这么大时,都已被父王扔到军营里当小兵了,军营里的人不知他们的身份,把他们当成寻常小兵,他们能,那些孩子里想要当兵的一定也能。”
“读书最好,吃了这么多的苦还想读书的孩子都是心有大志的,即使当不了秀才举人,能写能画也是本事,街上代写书信的还能三餐不愁呢。”
宜宁郡主和嬷嬷你一句我一句,这是宜宁郡主从来不曾留意过的事情。
“如果我去做这件事,那些人会不会说我沽名钓誉”宜宁郡主虽然年纪小,但是王府里长大的孩子,所见所闻自是寻常少女不能比的。
“这是成百上千的孩子,也是成百上千条性命,和救人的事相比,那些只会在背后嚼舌头的人又算得什么”沈彤冷冷地说道,她想起后巷里那些饿得站不起来的孩子,她也想起了前世在死士营里的自己。
这些孩子,会不会被带进死士营里,成为新的死士
她不想。
她也不想让这些孩子从乞儿变成小偷,变成打家劫舍的混混闲帮。
她更不想让他们变成乱葬岗上无主的孤坟。
他们,应该生活在阳光下,而不是见不得光的后巷。
第二二七章 施粥
宜宁郡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她洋洋洒洒写了几页信,让人连夜送去西安,呈给父亲。
她不急着回西安了,她要带着那些孩子一起回去。
“我要让衙门搭粥棚,让乞儿们去喝粥,他们把人藏起来的,施粥的银子要让他们出。”听说孩子们因为不能乞讨,饿得站不起来,宜宁郡主大怒。
难怪父王曾说,不要去相信眼前就能看到的东西,因为那些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她越想越气,恨不得连开善堂的银子也让那些衙门里的老爷们去出,还是嬷嬷劝她:“他们的俸银能有多少,您让他们出银子,还不知这些银子要着落到谁的头上,如果是富商巨贾还好,可如果是从百姓身上榨出来呢,那岂不是好心办坏事。”
宜宁郡主是听劝的。
她是王府庶出,生母并不得宠,若非是王妃把她养成脱膝下,她也只是一个庶出的女孩而已。
从小她就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父王疼爱她,可也是有底限的,她是秦王的女儿,父王给了她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而她就要担起得到这一切要面临的风险与责任。
她和兄长们一样,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样恣意长大。
所以,她只在一定的程度上任性,任性得可爱,任性得没有人会责怪她。
她听取了嬷嬷的劝说,派人去了衙门,只说她的那三千两银子,要拿出来施粥。派去的人临走的时候,暗示知州大人,他们勒令乞儿不许出来乞讨的事,郡主已经知晓了,而且很生气
因为郡主知道了,所以才会让人来落实那三千两的用途。
知州大惊,连忙让人去把城中的大户全都请来,郡主了了银子要施州,你们当然也不能袖手旁观,有钱的出钱,有米的出米,不想出钱不想出米的,那就出木材出柴禾,总之,一个也别想跑,全都要掏腰包。
官驿里,沈彤回到自己房间时,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娃,远远的,她还以为是芳菲。
小女娃身上的衣裳是芳菲穿过的,有些大,不合身,但是鲜艳的颜色,柔软的衣料,把小女娃衬托得白白嫩嫩,她的头发修剪过了,扎着红头绳,小女娃的脸蛋也是红扑扑的。
“沈姑娘,韩无忌说我们不能白让您养着,您给我们找点活干吧,什么都行,我们什么都能干。”
客栈有三层,郡主和沈彤住在三楼,女眷住的地方,就连侍卫们都不能轻易上来,韩无忌当然也不能,所以才让小妹来说。
沈彤想了想,道:“郡主要在城里施粥,你们照顾好阿少,就过去帮忙吧。”
“施粥啊”,小妹咽了下口水,虽然肚子已经吃得饱得不能再饱,可是听说要施粥,她还是想了一下喷香的米粥,“好啊,我们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