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更,有利银行的股权架构现在是这样,高弦占了百分之四十,惠丰银行占了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的部分是怡和、太古、和记、会德丰等等财团。
显而易见,有利银行的当家人一直都是高爵士,进而在一些重大事项上,高弦一句话便能决定最后的结果,像给怡和贷款,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陈祖泽介绍道:“怡和已经谈好了联合发展那个要卖二十八亿的美丽华侧翼的项目,其拥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这次想从有利银行申请的贷款,就是用于美丽华侧翼的项目。”
“原来如此。”高弦没有马上表态。而是玩味地笑了起来。
“老剧本”里的这个阶段,怡和主要是通过置地,进行大肆扩张,这本来算是老成持重之举,相当于建了一道防火墙,但为了防范香江华资的收购,怡和与置地又相互控股百分之四十,进而在股市楼市双双崩溃后,全都暴露在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
现在呢,没了置地的怡和,亲自下场了,进而债台高筑的压力,作用得更直接了。
心思转了又转后,高弦点了点头,“我能猜到,怡和说拿不到贷款,会如何如何,也好,就帮怡和一个忙吧,这笔贷款批给怡和了。”
ps:鞠躬感谢书友:中了埋伏的打赏!!
:。: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32章 地价飞扬无尽头
高弦虽然愿意看到怡和债台高筑的样子,同意有利银行放出贷款给对方,但并非全部有求必应,而是把贷款金额砍掉了一半,只借三个亿。
怡和那边应该早有心理准备,没继续纠缠什么,也没再对已经属于高氏财团内部事务的香江置地人员调动指手画脚。
与怡和渐行渐远的香江置地,则在积极向高爵士展示自己的价值和雄心。接替夏伯殷,成为香江置地董事会主席的韦彼得,便向高弦提交了一份新发展计划。
高弦对此早在预料当中,置地这个香江地产业龙头,被他成功收购后,没像其它地产公司,趁着本轮香江地产业行情上升周期四处扩张,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庞大的中区重建计划上。
这种保守,固然是一种质量重于数量的发展策略,也是高弦压着才到手的香江置地,万事以稳为先,别乱折腾,出了纰漏。
如今,庞大的中区重建计划全部完成,香江置地也开始有了融入高氏财团的实质性进展,又看到其他地产公司们纷纷大展拳脚,自然而然地静极思动了。
高弦浏览过这份汇报文件后,发现香江置地最大的雄心,主要体现在想要拿下高兴大厦西边不远处的那块地皮。
此地原本做为港岛一个交通枢纽使用,是中华巴士和其它几家小巴公司的站点,现在已经快被港府规划出来了,其价值属于“地王”级别。
实际上,位于干诺道中旁的高兴大厦,也就是原来的康乐大厦,所在范围的地皮,都是填海而来,目前还属于海岸线之一。
一九七零年,高兴大厦这块五万三千平方呎的地皮被港府拍卖,吸引了十八个财团角逐,最后被当时还属于怡和一系的香江置地,以两亿五千八百万港元拿下,创下了那个时代香江每平方呎最高地价的纪录。
怡和也没辜负这个“地王”,兴建起了亚洲第一高楼,命名为康乐大厦。而康乐大厦四周的道路,除了干诺道中之外,还有三条内街,即怡乐街、海乐街、星乐街。
港府把这三条成u字形围绕着康乐大厦,并连接到干诺道中的道路,统一命名为康乐广场,最终成为一个设有水池的二十四小时开放式公园。
虽然康乐大厦已经随着香江置地被高弦收购,改名为高兴大厦,但康乐广场的名字仍然维持不变。
香江置地新发展计划想要拿下的这块地皮,也属于康乐广场的范围,不难想象,此地本来就位置紧俏,又毗邻着已经发展成熟的“旧地王”,只要港府挂出来拍卖,必定成为新一代“地王”。
高弦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认为,这块地皮的价值是多少?”
见高爵士直奔问题核心,韦彼得不由得精神一振,连忙回答道:“关于这块地皮的估值结论,已经不少了,普遍认为七十亿,我个人觉得,应该在七十五亿以上。”
听了韦彼得的分析后,高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在当前这一轮香江地产业旺市里,不少现象透着疯狂的气息。
比如,炒卖整座大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门大厦被佳宁集团推高到了十六亿。
地皮也是如此,美丽华酒店侧翼那块地皮,竟然达到了二十八亿。
如果说,这是因为有佳宁集团兴风作浪的话,那香江地铁公司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出售红棉道的那块地皮,应该没有居心叵测的投机因素了,其最后的售出价格为四点八亿,看起来由于地皮面积小,进而涉及资金数额不大,但却创下了新的香江最高地价记录,每平方呎大约为三万四千七百二十元。
在高弦看来,频频出现的地价新高纪录。泡沫越来越多了。
见高爵士没有自己预期的反应,韦彼得继续说道:“这块地皮的面积,有十四点四万平方呎,比高兴大厦所在地皮的两倍还要大,如果能够买下,将围绕着康乐广场,和高兴大厦,形成另一个黄金组合建筑群。”
“你说的非常在理,可以试一下。”高弦表态道:“不过,无论是七十五亿,还是七十亿,都超出了我的拿地成本上限。”
韦彼得有些急切地试探道:“那高爵士认为,拿地成本多少可以接受?”
高弦稍微思索了一下,缓缓回答道:“香江地铁出售的那块红棉道地皮,你知道吧,已经创下了每平方呎的最高新价。我觉得,拿地成本就算再高一些,也不应该距离这个水平太远!”
韦彼得快速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按照高爵士的这个思路,那可以接受的拿地成本,就是五十亿左右,只有当前行情的三分之二,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啊!
见韦彼得面露难色,高弦有意地打住了这个话题,“这个发展计划,整体不错,你们再仔细研究验证一下。”
韦彼得识趣地起身告辞,回去开会了,但最核心的部分,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别的高管很自然地问了起来。
“高爵士认为拿地成本太高。”韦彼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随口说道:“他认为,五十亿左右为宜,但这和当前市场行情的差距,太大了!”
韦彼得的无心透底之语,听进某个人的耳朵里后,不由得让他心里微微一动,深感这个商业情报,对老东家怡和极具价值。
……
高弦给香江置地雄心勃勃的新发展计划设定了一个“上限”后,便按照日程安排,去内地访问了,这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年至少一次实地考察。
此行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查尔斯王子要结婚了,高弦为其采办一些礼物。
到了高爵士这个层次,钱已经不是问题了,关键是特色、品味,甚至独一无二。
从才开始融入国际的中国采办礼物,特色这个要求很容易达到,说不定还能打出广告,形成商机呢。
梁馨早就为这件事做准备了,所以高弦基本就是看一下现货,然后点头同意,接着打包,先运往香江,再送到伦敦。
这期间,一个噩耗突然传来,将和记打造成为香江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前和记大班祁德尊,在英国度假的时候,病发去世。
高弦不由叹了一口气,祁德尊到底还是没能挺过去,可惜了,才六十三岁,如果身体无恙的话,还能帮自己不少忙。
ps:鞠躬感谢书友:中了埋伏的打赏!!
:。: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33章 不是谁都能像高爵士那样举重若轻
在香江商界属于过气人物的祁德尊,为什么让堂堂的高爵士如此怀念?
原因很简单,当初和记陷入经营危机、同时面临惠丰银行逼宫时,祁德尊选择把黄埔船坞诸如货柜码头、土地储备等等,高弦相中的核心资产,处理给了高弦。
从目前的具体情况来讲,黄埔船坞核心资产中的货柜码头,已经占据了香江港口货柜吞吐量的一半以上;光是旧船坞这块地皮,全都发展为住宅的话,可以卖出九十亿以上,而纯利超过百分之五十。
在这种情况下,当惠丰银行大班沈弼把处于韦理时代、已经恢复元气的和记,处理给李半城的时候,李半城拿到的和记,相比于老剧本,打了折扣,而少的这部分,少了就是少了,没有可替代性。
有了这样的渊源,高弦和祁德尊的交情,好得已经成了香江商界的典范。
因此,祁德尊撒手人寰的消息传来后,高弦迅速从内地返回香江,表达了“春节期间还见过面,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便去世了”的叹息之情,然后帮着料理后事。
从世俗的角度而言,一个人混得怎么样,除了体现在生前荣光上,死后哀荣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祁德尊没有能够像怡和的凯瑟克家族、太古的施怀雅家族那样,把和记打造成家族世代相传的产业,加上属于华人社会的香江,又是英国人“借”来的时空,不难想象,他的后事,如果没有大人物帮衬,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关注,动动嘴谁都会。
根据祁德尊家人的意愿,以及祁德尊生前的习惯,祁德尊的追悼会,选择了位于港岛花园道、属于主教座堂级别的圣约翰教堂举行,出席者超过五百人,除了官方的港督麦理浩、布政司姬达,以及祁德尊的生前好友之外,甚至与祁德尊的关系一言难尽的惠丰银行大班沈弼、已经在今年元旦、从和记董事会执行董事,按部就班地成为和记董事会主席的李半城,也都到场了。
帮着忙完这一切,高弦松了一口气,这段渊源算是做了一个完美的了解。毕竟,逝者的身后事,很大程度上就是做给活人看的。
借着这次活动的机会,李半城和高弦面对面地聊了一下和记的情况。这倒是让高弦暗自感慨,随着祁德尊的去世,和记的历史也就盖棺定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
正如香江置地真正融入高兴集团,和记真正融入大江实业,也是一个无比考验耐心和手腕的漫长过程。虽然李半城已经走马上任和记董事会主席了,但和记的实际控制权还在以和记总裁李察信为首的和记管理层手上。
和记的具体情况,和香江置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香江置地的业务主要就是地产,而和记是一个庞大的多元化集团,经营范围很广泛,除了地产之外,还有零售、制药等等,对于从塑料花进军地产业的李半城来讲,存在着亲信里缺乏人才的短板。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李半城所谓的兵不血刃地收购了和记的控股权,实质上是靠了与惠丰银行大班沈弼的密切关系,这种“取巧”,和高弦那种血流成河地“生擒”香江置地,在威望上有着天差地别。
一个最明显不过的表现就是,和记总裁李察信非常高调,甚至风头直追李半城,以至于和记“老”管理层,与李半城安插进和记的亲信,明争暗斗得不算秘密了,而香江置地里那些心怀异心的家伙,只敢夹着尾巴地搞暗地里的动作。
在当前的香江地产股市双旺大背景下,底子扎实的和记,从地产上赚了大钱,去年,也就是一九八零年,纯利初步估算下来,超过三个亿,而和记总裁李察信一直以“李先生承诺和记保持独立性,和记盈利自然应该用于和记发展”为由,把和记的钱看得死死的,已经让李半城开始失去耐心了。
这种矛盾有点类似前些年想要卖身给怡和的会德丰,其大班约翰·马登最为重视的航运业出现严重亏损,而大股东张玉梁控制的地产业务赚得盆满钵溢,约翰·马登想用地产业的盈利弥补航运业的亏空,却被张玉梁坚决阻止,最后导致了那场到外面“求包养”的闹剧。
李半城的大江实业,就像香江其它的华资财团一样,这些年四处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永无止境,当然希望和记能够“反哺”一下自己了,可从李察信的言谈举止来看,只要他掌控着和记的管理权,这个“自愿”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这次,李半城找高爵士商谈的主题就是,看看能不能和高益这个和记重要股东联手,从董事会层面,强行从和记“抽血”。
从高兴集团的角度讲,钱肯定是永远装在自己口袋里最好;从高益的角度讲,投资当然要取得回报。和记如果能够大举分红的话,那高益还真入账不少。
高弦也不能摆脱这种朴素的准则,他皱眉道:“李察信这个人确实不识趣,我原本还以为,他能吸取前任和记大班韦理的教训,对生意场上的游戏规则,有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清醒认识。”
这番话实际上已经表明了高弦支持哪一方的态度,李半城暗自松了一口气,附和道:“李察信坐上和记总裁的位置上后,日益自大,已经膨胀得不把我这个董事会主席看进眼里了,是时候约束一下他了。”
“高益一如既往地,都是站在李生这一边。”高弦用肯定的语气,做出明确表态,然后问道:“只是,如此一来,就要提防着李察信恼羞成怒,李生已经做好了大江实业全面接管和记的准备吗?”
李半城眼里闪着坚毅的光芒,回答道:“最多一年的时间,大江实业的人才就可以全部到位。”
高弦望着李半城那可能因为日夜殚精竭虑而变得光亮的头顶,微微颔首道:“行,李生尽管大展拳脚,高益这边会全力配合大江实业的行动。”
ps:鞠躬感谢书友:中了埋伏的打赏!!
:。: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3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银行加息
除了讨论如何让和记“听话”之外,高弦和李半城之间自然而然地也交换了一些情报。
“最近沈弼爵士私下里透露,银行业有加息的可能。”李半城很随意地说了一句。
现阶段,一家银行想在香江获得正常经营的资质,需要拿到牌照,并加入香江银行公会,接受包括协定利率在内的约束。
所谓的约束,可不是流于纸面口头。经过数次银行业危机的折腾,香江银行公会的权威已经成长得并非闹着玩的。谁要是自以为生意经怎么念是自由,搞诸如超低利率吸引存款之类的把戏,首先就会被踢出香江票据结算系统。没法进行汇票、支票、本票等等业务,无异于断了一条腿。
而香江银行公会的主席,由惠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轮流担任,实际上就是惠丰银行这个香江准中央银行说的算。
在这种情况下,惠丰银行大班沈弼的口风,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一种趋势。
高弦对此并不意外,因为面对棘手的问题,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其实往往就是那几样。
香江地产业和股市相映成辉地行情火爆,并不代表香江经济如何健康良好,反而恰恰反映出了隐忧近在眼前。
根据高益的市场调研,去年,也就是一九八零年的年底,香江地产业当中,虽然商业用地方面没有异状。但工业用地已经出现颓势。
如果说,这和香江经济结构调整里的工业萎缩有关,那给大众最直接感受的住宅,已经非常接近承受的极点了。
用数据来说明就是,目前香江市民家庭平均月收入大约为三千港元,而最受欢迎的面积为四百平方呎的小型住宅单位,每平方呎的售价已经超过了一千港元,即购买这样一个小型住宅单位,所需要的款项,相当于老百姓不吃不喝一百多个月节省下来的钱。
更进一步的数据就涉及到一九八零年新建住宅单位的空置率了,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益给高弦的报告里,得出的结果是,百分之四十一点三。
将审视的角度,从香江地产业,提高到整个香江经济体系,通货膨胀达到了两位数,和米国那边比起来毫不相让,只不过香江经济再怎么繁荣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毕竟属于弹丸之地,体量终究有限,一俊遮百丑地掩饰问题严重性的难度相对较低,可地产和股市一旦正式进入下行周期,那就没有遮羞布了。
香江通货膨胀高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地产业。道理明摆着,到处盖楼,所需的建筑材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从而“贡献”了贸易赤字。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与美元进行汇率浮动的港元,因为香江贸易赤字增加而偏软。
再将审视的角度,从香江,提高到全球。米国那边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的措施有点像休克疗法,不断提高银行利率,都快要到百分之二十了。
如此一来,一个新的投机生意,高弦更喜欢称之为风险套利,出现了,那就是港元和欧洲美元之间的套息。
美元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货币,进而在米国之外,有大量美元,被称为欧洲美元。这个名字并不是说欧洲的美元,而是追根溯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秩序重铸,美国对西欧重建推行“马歇尔计划”,大量美元涌向那里罢了。
说白了,欧洲美元就是那些位于美国之外,米国中央银行美联储管不着,也心照不宣地放任不管的美元。
就是这个欧洲美元的利息,有点夸张地高出了港元利息三厘半。世界从来不缺聪明人,于是薅羊毛的现象便出现了。
惠丰银行固然是香江的准中央银行,但首先更是一家商业银行,并且体量那么大,光是建设自动取款机网络就能自成一家,被“抛弃”的其它银行再成一家,所以,对此类越来越大的利益流失,还是相当敏感的,而直接的应对方法,就是银行加息。
至于包括股市和地产业这两个香江招牌在内的整个香江经济体系,受到怎样的影响,那是港府该操心的问题,反正香江经济,当前已经“过热”,应该降降温了。
“香江的银行业加息,是大势所趋。毕竟,米国是个风向标。”高弦缓缓分析道:“不过,米国那边加息措施显得有些猛烈,从高益得到的近两个月米国经济数据来看,副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农业和制造业,可以形容为受到重创。”
李半城试探道:“高爵士是担心以高弦工业邨为代表的香江新兴制造业,受到这样的负面影响?”
高弦点了点头,“现在,人心浮躁,只知道炒股炒楼,需要用踏踏实实的心态去发展的制造业,实属难能可贵啊,像环宇电子花了近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完整产业链,本来就受市场竞争、贸易保护等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再被资本掣肘,付之一炬也快。”
李半城心下了然,这就是高爵士的态度了。高益拥有两家银行,有利银行和高益银行,在香江银行公会里那也是能说上话的角色,银行业加息,大势所趋,但像美联储那样使用休克疗法,就不敢苟同了。
“老剧本”里,李半城基本都能明哲保身地避开各个经济危机,这和他对时势的捕捉能力分不开,此时和高爵士探讨,便是题中应有之意。
高弦当然知道李半城的这种良好习惯,他也不吝交换自己的观点,“随着银行业加息,股市的拐点恐怕要出现了,地产业应该也会稍后作出反应。而且,我听说,正府有意取消拍卖地皮过程中所使用的分期付款方式。”
“好在,对于一个运作稳健的公司来讲,这些因素只是代表资本使用的成本增加了而已,并非没有弥补和对冲的方法。”
李半城打趣道:“看来,大江实业还要向高益寻求更多咨询服务啊。”
高弦哈哈大笑,打开天窗说亮话道:“我主动从高兴集团董事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就是为了给外界一个态度,从高益得到的服务,不会和高兴集团有什么不同。”
……
堂堂的高爵士,并没有对李半城两面三刀。他在不久后香江银行公会召开讨论加息的会议上,态度鲜明地表示,加息不适合当作出其不意的“猛药”,以小幅度上浮,先向市场释放信号为好。
另外,高弦还推测,随着米国经济开始衰退,美联储加息政策肯定会出现反复,香江这边没必要操之过急,破坏目前的“大好局面”。
……
ps:晚上还会有一章。
ps:鞠躬感谢书友:中了埋伏的打赏!!




重生资本狂人 第0635章 香江金融三级制
香江银行公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和专案工作小组,其中的执行委员会,是香江银行公会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并有权制定和香江银行业有关的各项经营规则。
执行委员会的构成为十二名委员,分为三名永久委员和九名被选委员。三名永久委员分别是惠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银,这没有什么好说道的,由实力和背景决定;九名被选委员又分为四名香江本地持牌银行和五名外资银行代表。
在这四名香江本地持牌银行里,有利银行和高益银行轮流占一个位置,这也算是一个默认规则了。
原因说透了并不神秘,有利银行是惠丰银行为了牵制实力上升太快的高弦而硬塞过来的“包袱”,虽然具有发钞权,但位居永久委员之列太过牵强,于是便和高益银行轮流占据一个备选委员位置,给高爵士一个交代。
这次的会议就是在香江银行公会执行委员会和港府财政司的范围内召开的,关于银行业加息取得原则性同意后,便暂时放下细微的分歧,转到另外一个议题。
香江经济热得上火的成因千头万绪,港府财政司打算从强力整顿接受存款公司,也就是财务公司,开始入手。
一九七零年代是香江的财务公司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高益银行的前身,高益财务就是应运而生的弄潮儿,帮助高弦筹集到了不少发展所需的资金。
1...203204205206207...3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