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赵洞庭点头失笑,“他想要诱朕和他们元朝交好,让朕辜负臣民厚望。朕要是不还回去,又岂对得住他这番良苦用心”
萱雪道:“那臣这便下去安排。”
然后,便就缓缓退出御书房去。
赵洞庭也没再打算再去军科部作坊,低头翻阅奏折。
刚刚趁着他和萱雪交谈的这点时间,李狗蛋已是将奏折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一部分。
这是赵洞庭的习惯,就像对待军情密信那样,喜欢将事情分个轻重缓急,或是归类。
各地奏折,都已经有国务省先行批阅过。没盖章的,乃是政事,盖红章的,乃是军事。
赵洞庭随手拿起一叠奏折中最上面的那封。
老臣穆康巽启奏圣上。
奏折的封面上有着这样的字样。
刚口打开,便可看到首页盖着足足六个大印,分别是六个名字。其中陆秀夫的章子列在最上面。
国务省共有六个大臣掌着初步批阅奏折之职,这封奏折上签盖六章,便是说明六位大臣都认为此奏折所书内容颇为重要。
除去上回寒流天灾时常有这样的奏报到长沙,赵洞庭其实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六位大臣同时盖上大印了。
还没有看奏折上的内容,他的眉头就已经是微微抿起。
再逐字逐句去看,脸色更是逐渐凝重得可怕,仿佛乌云密布。
臣穆康巽遥禀,广南西路转运使温哲彦藐视国法,徇私包庇,纵容其子温东成鱼肉百姓,欺行霸市。以至国器不能制裁其子。
臣此折,共列温东成罪状十四条。
其一,祥兴十一年,温东成强占民女张氏,为免东窗事发。假手静江府内数名地痞火烧张家,以致张家五口全部死于大火之中。其时,张家大门被栓,惨叫声传遍乡里,绕梁不绝。
其二,祥兴十一年十月下旬,温东成假借为庆端妃娘娘生下公主庆贺之名,强行要求静江府内十余名商贾向其进献宝物若干。
……
其五,祥兴十二年,温东成巧借东沙禁军远征日本之名目,又要求城内商贾向其进献。
其六,祥兴十二年,因岑溪煤矿塌方之事,温东成要求城内富商捐款,募得银两八万余两,实则中饱私囊。
……
其十四,祥兴十三年,温东成借我朝北疆战火绵延之名义,又要求城内富商捐银共计十万两。
臣穆康巽遥请圣上青天直断,治罪温东成、温哲彦这对国之奸贼,以正国法,以还广南西路百姓朗朗乾坤。
看完这封奏折,赵洞庭出神良久。
穆康巽如今已是将近七十的年级,早从广南西路监察使的职位上退下来,没理由无缘无故会突然上折弹劾温东成、温哲彦。纵然他所说未必全部都是实情,但也绝对是空穴不来风。
广南西路啊……
怔怔许久,赵洞庭才对着李狗蛋说道:“去将国务省几位大员都宣来。”
他是在硇洲岛发的家,哪怕直到现在,也仍然对广南西路充满感情。在那里,大宋将士是死得最多的。
董震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整个广南西路欣欣向荣,臣民齐心。没想到,自董震退休才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会有退休老臣上书弹劾他亲自委派下去的重臣温哲彦。温哲彦以前乃是中枢重臣,人品,赵洞庭是信得过的。
难道,人性就那般经不起考验
还是穆康巽的这封弹劾书本就有问题
只不管是哪种情况,赵洞庭的心情都不会好到哪去。
有弹劾,就有猫腻。
看着李狗蛋走出御书房,赵洞庭双眼看着自个儿对面墙壁上悬挂的那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字画,喃喃自语般叹息,“这才几年的时间啊……”
以前并非是没有官员弹劾同僚贪赃枉法,这些年下来,大宋的贪官污吏也并未真正断绝过。哪怕是监察省在各地都设置有监察衙门,还有专门的巡视司,但总有那么些人难以控制住自己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涉及到某路主官的,这还真从未发生过。
作为广南西路转运使的温哲彦,已经可谓是广南西路的王了。
他若有问题,那将会在整个广南西路造成轰动。这,甚至是可能动摇国本的大事。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广南西路就算不说是鱼米之乡,大宋粮储,但也是大宋最为繁荣的地区了。
寻常年间,广南西路要是出事,那都将对朝廷造成极大影响。在现在这个北疆战事蔓延的关头,就更是显得尤为微妙。
赵洞庭眼下甚至都有些犹豫,这件事到底是去查,还是不去查。
查了,若温哲彦真是有问题。那他拿下温哲彦的话,广南西路必然动荡,整个大宋的局势,也必将因此而发生变化。
而现在的大宋,还需得求个“稳”字。
1394.真金议事
过些时候,陆秀夫、陈文龙、辛景福便联袂到了御书房。
赵洞庭看到他们进来,摆摆手,让他们都坐下。然后举起穆康巽的那封奏折,“这封弹劾,你们如何看”
由农业部尚书升任副国务令的辛景福率先拱手说道:“皇上,臣以为虽温哲彦是广南西路转运使,我朝封疆大吏,握有重权,但其子既然贪赃枉法,温哲彦也有教子无方之过,甚至……此事,应该细查。”
赵洞庭闻言并没有表态,只是又看向陈文龙和陆秀夫,“两位爱卿又是何看法呢”
陆秀夫、陈文龙显然是早预料到赵洞庭会因此事而宣见他们,听得赵洞庭问话,并没有什么迟疑。
对视过后,陈文龙开口说道:“臣和国务令也都认同辛副国务令的看法,虽温哲彦身居高位,但若他徇私枉法,也仍得查办,。只是……此时正值我朝北疆战事连连,西疆又和吐蕃形势紧张,东疆远征日本,南疆又和越李朝等国形势严峻之际,军中将士的后勤补给有很大部分是依靠广南西路征收上来的银粮赋税,臣以为……查,定然得查,但不可大张旗鼓的查,需得暗查,不可使广南西路形势出现变化。待得边疆形势稳定以后,尚可大力去查。”
“暗查……”
赵洞庭轻轻叹息,“朕担心的是如果真如穆康巽在奏折上所言那般,那广南西路境内现在必有官员纠集成党羽。暗查他们,不走漏风声还好,要是走漏风声,朕担心会发生比明查更大的变故啊……广南西路作为朕推行改革的首个地方,也是模范地方,要是生了乱子,是极可能会波及到全国的。”
陆秀夫看向赵洞庭,“那皇上的意思……”
赵洞庭却是又看向陈文龙去,道:“朕想让陈大人你以代朕巡查广南西路之民情的名义,前往暗查此事,如何”
陈文龙向着赵洞庭拱手:“皇上想让臣如何查”
赵洞庭道:“到静江府后,你去寻穆康巽询问此事。另外,朕再给你写封密信,让安抚使柳弘屹全力配合你暗查,军情处也会从旁辅助于你。穆康巽奏折上所写之事,朕要你一件一件的去查探清楚,另外,顺带着也查查广南西路的官场风气到底如何。”
陈文龙有些惊讶,“那皇上是不打算动用广南西路的监察衙门了”
赵洞庭摇头道:“用他们,那动静就太大了。而且朕现在担心的是,他们会不会也被腐蚀,不然,这种事轮不到穆康巽来上书的。还有一点,便是以广南西路监察局的级别,我担心他们查温哲彦那种级别时会有太多顾虑。”
虽然大宋号称军机、国务、监察、提刑四省并列,但作为转运使的温哲彦,终究还是广南西路最高级别的官。
陈文龙从这话里边听出来赵洞庭有要一查到底的决心,脸色悄然凝重许多,点了点头。
只过会儿又问道:“皇上,那若是查出温哲彦真有问题……”
赵洞庭道:“若真有问题,便掌握真凭实据,交由朕发落定夺。”
“是。”
陈文龙又答应。
其后,赵洞庭让李狗蛋拟了两封圣旨。其一,是给柳弘屹的密旨。
其二是要传往国务省,然后下发给广南西路,关于任命陈文龙为代天巡视广南西路钦差的事。
等陆秀夫等人离开,又让李狗蛋传令萱雪,让广南西路军情处探目暗中帮助陈文龙打探。
他的确是有着极大决心的。
哪怕现在不是时候,但他也绝不容许广南西路出现立山头的情况。而且,还牵扯到转运使那个级别的官员。
……
元中都。
真金又将桑哥、耶律铸、哈尔巴拉宣到了御书房。
除去他们两,还有尚书省平章政事、制国用使阿合马以及宗王乃颜。
他们都是忽必烈留下的辅国大臣。
距离韦州之战已经过去几日的时间,前线败报自然已是传到中都。
元朝从庆原、鄜延、河东北凑齐的六万大军竟是仅剩数千残卒匆匆逃回边疆,连主帅涂博达都死在乱军之中。
这当然是大事。
纵观他们在北疆和宋**队的大战,竟是全线溃败。
南京两路唐州、蔡州、颍州都被宋军攻占,如今,连往西夏的六万大军都全军覆没。
这是真金压根没有去想过的。
他想过往西夏的大军可能会挡不住宋国蜀中禁军,但没想过,会败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六万大军,这可几乎是将庆原、鄜延以及河东北路的守军都给打光了。
现在,在这三路境内,怕也就剩下衙役、捕快们维持治安。
整个元朝西疆都不再有多少能够作战的将士。
桑哥、耶律铸等人才刚刚走进御书房,真金就沉声道:“西夏败报,你们可已知道”
宗王乃颜叹息着揖礼道:“回皇上,我们在来御书房之前刚有耳闻。”
真金道:“涂博达战死,朕的六万大军所剩无几。咱们在西夏的大军,算是彻底溃败了。”
哈尔巴拉些微动容,“那皇上您是打算放弃咱们在西夏的布局”
真金无奈道:“不放弃还能如何你以为,单凭大夏军还能够覆灭西夏不成宋军是那么好对付的”
哈尔巴拉闻言低头不言。
真金皱着眉又道:“西夏和大夏之间的事情,咱们暂且不管了,也不再给大夏提供任何军火。耶律铸,你派遣使臣到大夏去,要求他们立刻将购买军火的银钱付给咱们。若是现银不够,便让他们用战马、布匹,甚至用百姓都行,必须得给朕补足了。”
看他模样,现在显然是恼怒得厉害。
耶律铸没敢多言,只是拱手道:“臣领旨。”
真金挥挥手,“那你这便下去安排吧!”
耶律铸缓缓退出御书房去。
真金又看向哈尔巴拉,“南京路的事情如何了”
哈尔巴拉答道:“回皇上,臣已经从开封府调集大军五万,让元屋企率领着前去抵挡宋军了!绝不会让宋军再破哪怕半个城池。”
真金闻言轻轻哼了声,“只希望真能够如你所说这般才好。”
随即才将注意力放在元屋企这个名字上,“元屋企是何人可是咱们蒙古将领”
哈尔巴拉摇头道:“不是。他乃是汉人,以前曾在也速儿元帅麾下任职,梧州之战时,宋将杨帆便是由他策反。其后,也速儿、伯颜两位元帅在福建遇刺,也是这元屋企临危执掌大局,让我大元少折损了许多将士。”
真金轻轻点头,“如你这般说,那这元屋企倒也是个能人。”
他,大概是记下这个名字了。
怕是谁也想不到,当初那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元屋企,如今竟是能走到现在这个地步,成为哈尔巴拉麾下重要的将领。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把握得好了,那便都有发达的机会。
元屋企最擅长见风使舵,谁又能想象得到,这个技能能够让得他在元朝混得如此风生水起呢!
其后,御书房内有片刻的沉寂。
约莫过几分钟,宗王乃颜才问真金道:“皇上,那咱们接下来作何打算”
真金微微眯起眼睛,道:“也不知道李公公如今在宋朝进展如何,不过从眼前现状来看,咱们的大军仍旧不是宋军对手啊……”
说着他又将这个问题给抛了回去,“几位爱卿,你们又有何想法”
显得有些沉默寡言的阿合马终于开口,道:“臣以为,既然不是宋军对手,那咱们理应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以图后效。”
耶律铸、桑哥等人闻言也都是点头。
在这点上,他们难得的持着相同的观点。
1395.温和将军
现在他们本就感觉到后力不济了,前线又接连溃败,再打下去,那是自取灭亡。
只乃颜补充道:“我们国内铁矿丰富,战马充足,只需得时日,大军实力定能再度超过宋军。”
这话,倒是让得真金想到些什么,对着乃颜说道:“王叔,朕有意从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进购铁矿、战马以及奴隶,你意下如何”
乃颜闻言轻轻皱眉,道:“皇上,先皇在时就曾借助过四大汗国的力量。可咱们那些血脉宗亲,个个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狼啊……”
真金道:“可他们总是比那些属国要信得过些的。不如王叔你过去和他们谈谈试试”
乃颜见真金这般说,只得点头,“臣遵旨。”
真金又道:“咱们几国终究都是从大草原出来的,虽然他们现在都已各立国度,但你仍可告诉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我们大元挡不住宋军,他们最后也难以避免被宋国覆灭的下场。这任宋帝南征北伐,灭大理、灭新宋,甚至远征海外,那熊熊野心,朕想朕的那些叔伯兄弟们,是不至于看不出来的。朕想和他们合力,不是求他们,而是为整个民族着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