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苏泉荡微笑着,“会治国,并不代表能做个好皇帝。敢问矛大人,可见过几人能有咱们皇上这般爱民如子以往无数朝代的皇帝中,也就尧舜禹等等寥寥无几的几位皇帝,是将百姓当成这片天地的主宰,而没有将自己当成主宰吧!你们元皇,如何呢”
这回轮到矛学真沉默。
他不知道该如何斑驳苏泉荡的话。
皇上乃是真命天子、九五之尊,这是无数年来的道理。苏泉荡所叙述的赵洞庭这句话,着实是让他极为震惊。
很难想象大宋如今的皇帝原来竟然有如此的胸怀。
但沉默过后,他还是说道:“或许你们宋帝真是个好皇帝,但这,却并不能成为我投诚的原因。”
苏泉荡微怔,“难道矛大人就不愿为百姓们出力么”
矛学真喃喃道:“矛学真既是元臣,又岂有投宋之礼。这天下,没了我矛学真,总还会有无数的真才实学之辈冒出来……”
说罢,他站起身,负手背对着苏泉荡,“苏元帅请回吧!”
苏泉荡轻轻叹息,对着矛学真拱拱手,走出屋去。
他不知道该怎么评论矛学真,只能说,矛学真这个人顽固。迂腐,说不上的。因为苏泉荡自己其实也是这个想法。
他扪心自问,若是自己战败,也绝不会选择投降元朝。天下,不会因为矛学真,不会因为没有他苏泉荡,就民不聊生。
在苏泉荡离开后,矛学真在房间内出神良久。
最后,这位大半辈子都奉献给泗州的元臣取下了房间床榻上的帷幔。
一道帷幔挂在房梁上。
“咚。”
闷响。
小圆凳滚落到地上。
泗州知州矛学真自缢于房间之内。
1392.太师仙逝
又是翌日。
至此大夏军和西夏守军已经在中兴府糜战数日。
双方皆为此折损了无数的将士。
西夏老太师仲孙启赋因伤心过度而卧病,御史大夫赫连栋临危受命以后率领将士和大夏军苦战,于日前也是被流弹所创。当厮杀结束时,是由将士们抬回到府邸内去的。
整个西夏朝廷,竟是再无能执掌大局之辈。
女帝李秀淑亲临阵前指挥。
接连数日,竟是每日都只在军中小憩那么三两个小时。
原本绝美的容颜在短短的时间内已是花容憔悴。
中兴府迎来绵绵春雨。
雨水淅沥沥落在街道上,洗刷着街道上的血水。
放眼望去,竟然很难有干净的水洼。
将近正午时分,西夏守军才刚刚将大夏军糜战过,好不容易将大夏军再度打出城去。
女帝穿着斑驳的银色甲胄,持剑立在街道正中,任由雨水冲刷着自己。
晨一刀面色些微有些苍白,持刀立在旁侧。
过半晌,女帝忽的偏头问旁侧的将领,“现在城内还有多少将士”
那将领答道:“回皇上,约莫剩下十万不到了。”
“就折了六万多人么……”
女帝轻轻叹息了句,复又沉默下去。
这才短短几天的时间,城内将士就已经死去这么多的人。大夏军始终如同大山般压在众人心头。
中兴府能不能等到大宋援军赶来,真是个未知数。
城外大夏军有着源源不断的粮草、军械供应,而他们在城内,却是只能坐吃山空。
周遭有些许将士和百姓正在收拾着街道上的枪械、弹药。
晨一刀在女帝的旁边忽的说了句,“皇上何不率军突围,和大宋禁军汇合以后再做打算”
这未免不是个好主意。
女帝死守中兴府,让得中兴府内汇聚无数将士,同时,却也让这中兴府成为牢笼。
若是她率军突围出城,和蜀中禁军汇合,的确还有很多和大夏军周旋的余地。起码,后勤补给便无需担心。
以赵洞庭和她的关系,就算是现在大宋粮草、军械等等颇为紧张,也绝不会置之不理。
但李秀淑还是当即摇头,道:“我是西夏帝王,没有抛弃城内百姓们的道理。”
说着,面上忽的露出些微笑容,“若是我死在这中兴府内,以后他总会为我报仇。等大夏军被打退了,我的孩儿还能接任我的位置。而若是我弃城突围,那即便是以后将大夏军驱赶走,我又有何颜面再进这中兴府”
她放眼看向那些正在街道上帮助将士们寻找弹药的百姓们,“他们在哪,西夏便在哪。西夏在哪,我便在哪……”
晨一刀紧了紧手中的血刀,没有再说话。
这时,有将领匆匆跑到了李秀淑的后边,“皇上!”
李秀淑回头,“何事”
那将领道:“刚刚太师府中有下人来报,两刻钟以前,太师他……他薨了……”
李秀淑憔悴的脸色瞬间苍白,纵是穿上甲胄也显得有些单薄的身子亦是剧烈摇晃起来。
好不容易,她才稳住自己,缓缓闭上了眼睛。
有泪水,从她眼眶中滑落。只混着雨水,却是分也分不清楚。
过了会儿,那将领见李秀淑仍没有动静,轻声问道:“皇上,您要不要去太师府中看看”
李秀淑缓缓摇头,“不去了……就由你代朕前去吊唁吧!”
那将领似是有些意外,但也没再说什么,拱手领命过后便向着仲孙启赋的府邸匆匆走去。
李秀淑又看向城外方向,似对晨一刀说,又似对自己说,“太师这辈子都在为西夏操劳,为西夏复国、治国、平逆,最受他看重的侄儿死在了战场上,唯一的儿子也死在了这里,如今连他也死了。我不覆灭大夏那些逆贼,又有什么颜面去见他……”
晨一刀在旁边道:“即便中兴府被破,西夏也不会灭。”
这话让李秀淑偏头看向他,“怎么说”
晨一刀道:“皇上他不会让西夏灭国的。”
听到这话,即便是刚刚收到仲孙启赋的死讯,李秀淑的嘴角也是有些微笑容浮现出来,道:“是啊,如果不是他,西夏早就亡了。刀主,能说说,你为何愿意因为他的意思,而就在这里舍命护着我么连两位长老死在这,你都不愿离开。你们刀冢付出的代价已经很大了,其实你现在回去,他也绝不会怪你的。”
晨一刀沉默了会,竟是摇头,难得的多说了几句话,“我不知道。只是全天下人都愿为皇上舍命,我不想落后。”
李秀淑挑了挑眉,“这家伙,身上真是有种魔力啊……”
随即,便沉入到了回忆之内。
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当初为何会那般愿意相信赵洞庭。以至于,作出那般荒诞的事情。
只现在看来还好,她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赵洞庭,并没有让他失望。
这样的他,想来也不会让全天下人失望吧
不知何时,城外鼓声又响。
城头号角声蔓延。
李秀淑的神情瞬间肃穆起来,沉声喝道:“全军将士,准备迎敌!”
街道上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卒和百姓们匆匆跑开了去。
有许多将士汇聚到李秀淑的身旁,她带着人,又向着东门跑去。
中兴府厮杀再起。
……
长沙。
赵洞庭和李狗蛋又在军科部的作坊内。
虽然李奕南的那番话让赵洞庭意识到元朝现在并不具备全面开战的实力,但他还是想要将红衣大炮给研究出来。
因为只需得有这样的利器出现,那他以后便能省去不少麻烦。
“皇上。”
屋外忽的响起乾公公的声音,“蜀中有飞鸽传书到。”
屋内的赵洞庭抬起头,“呈进来。”
房间们从外面被推开,乾公公捧着信进屋,呈到赵洞庭面前。
赵洞庭打开信看过,微微眯起了眼睛。
吐蕃五万大军始终都只是屯兵于边境线外,这其实是件颇为耐人寻味的事。
如果吐蕃真想打,那应该早就打起来了。毕竟以吐蕃的国力,养着这边境五万大军定然是极大的消耗。
前线大军五万,后方需要调动的运送粮草的军卒、劳役,可不知道得需要多少。
而这些军卒、劳役,也是个个都需要吃饭的。
吐蕃并不是什么富饶之地,支撑五万大军在前线对峙,时间若长,都可能会要动摇国本。
沉默半晌,赵洞庭才对乾公公说道:“让军机省拟旨,传命蜀中,让他们派遣使者往吐蕃军中,让吐蕃对我朝俯首称臣,态度可强硬些。若是他们不答应,便立刻举兵覆灭吐蕃那五万大军。再和大理军区禁军合力,拿下吐蕃!”
乾公公对于军事从来不敢多言,听得这话,只是连忙领旨,就匆匆往屋外走去。
倒是埋头看书的李狗蛋忽的抬起了头,有些疑惑地对赵洞庭说道:“皇上,吐蕃是元朝属国,他们此次出兵定然是受元朝授意。您现在却让他们向咱们大宋俯首称臣,他们能答应么”
赵洞庭轻轻笑笑,“在这亚洲,咱们大宋和元朝便是两只猛虎,是森林之主。现在咱们大军已经拿下唐州、邓州、蔡州等地,等于是将元朝那只猛虎的鬃毛给拔下来了。吐蕃不过是元朝身边的狼,他们屯兵边疆始终不敢进犯,你说他们是抱着什么想法”
李狗蛋跟着赵洞庭这段时间,明显成熟许多,低头想了想,道:“是在等我们两国之间分出胜负么”
赵洞庭道:“分出胜负未必,但也是在观望到底谁更强壮。吐蕃要想保存国力,唯有依附更强大的那方才行。”
李狗蛋又道:“可吐蕃是元朝属国,再倒向咱们大宋,岂不会受天下人耻笑”
赵洞庭摸了摸李狗蛋的脑袋,“国家重颜面,但颜面,难道比国家的本身还重要吗”
李狗蛋又想了想,轻轻点头,“狗蛋懂了。”
1393.弹劾奏疏
赵洞庭笑笑,又埋头到那叠高高的图纸上面。
只是过会儿,又忽的抬起头,轻笑起来,“走,随朕回御书房。”
李狗蛋露出诧异之色,“今日皇上这般早便要回去”
赵洞庭走向屋外,“朕刚刚想到件事,比研究这红衣大炮,怕是还更有用处。”
李狗蛋没再多问,随着赵洞庭往屋外走去。
尚且还在回御书房的路上,赵洞庭就让李狗蛋去将军情处总管萱雪宣来。
等他到御书房不多时,萱雪便也到了。
如今萱雪已经是为李阿四生下孩儿,身子较之以前丰腴了些许。容貌不减,反倒较之以前更甚几分。
宫中上下不知多少人都在说御厨李阿四是真有福分,能娶到萱总管这般既有容貌,又有能耐的女子。
虽如今女子当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能够如萱总管这般受皇上重用的,也就唯她而已。
或许以后此届科举的财经科状元、长沙谢元温庆书也会受到皇上重用,但那,终究还是需要时间。
现今,温庆书也不过是被吏部放到财务部下辖的研经司任个副司长而已。
研经司作为负责研究全国经济情况的衙门,在握有重权的财务部内,当真算不得什么实权衙门。
当初温庆书的任命下达的时候,甚至还在朝野中兴起不少议论。也不知,皇上特意将她放在研经司,是个什么意思。
看着萱雪的脸上如今再也不复当时那落寞、孤独的模样,仿佛眼睛里都洋溢着幸福,赵洞庭也是为她高兴。
微笑着,赵洞庭问道:“孩子怎么样”
萱雪脸上也自然而然露出微笑来,“多谢皇上挂心,孩子一切都好。”
“嗯。”
赵洞庭轻轻点头,“等他再大些,便也送到国子监的小学里面上学。”
萱雪脸上露出喜色,“臣多谢皇上。”
虽如今大宋境内小学、初中还有“进学”,各地都有。但论教育质量,当然还是以国子监下面的那些学校最好。
萱雪可是知道,连皇上的皇子、公主们,以后也是打算送到国子监内去读书的。
在有关特权方面,皇上似乎始终都不愿特立独行。
然后她便又问赵洞庭道:“不知皇上宣臣来有何事”
赵洞庭砸吧砸吧了嘴,道:“元朝皇帝派遣使臣李奕南来见朕,说有意和大宋交好,瓜分西夏之地。朕已经回绝,且将李奕南、祁宏达都驱逐出去。朕要你动用你们军情处的暗探,在元朝境内,尤其是元朝国都刻意渲染此事。就说元朝皇帝性格软弱,欲和大宋交好,实是怕了大宋。”
萱雪乃是天下罕有的聪慧女人,听赵洞庭这般说,当即就明白了赵洞庭的意思。
她微微笑道:“元朝国都之中有不少极力主张和我们大宋开战的大臣,皇上此举,定能让那元朝皇帝焦头烂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