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重生老子是皇上赵洞庭颖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贰蛋

    岳鹏穿金甲立于军前,如同天将。

    他回首看后方大军。

    自从成为元帅以后,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再率领数量如此之少的士卒了。

    这让得他恍惚又回到硇洲,回到在广南西路和元军作战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主管侍卫步军副公事、天魁军都指挥使,鲜少在后方运筹帷幄,每逢大战,都是身先士卒。

    想想那些画面,岳鹏隐隐觉得自己身上许多处都微微发热起来。

    那是以前作战时留下的伤疤。

    他眼中战意越来越浓。

    再看高耸的邓州城头时,他豁然举枪,大喝道:“破城!”

    天魁军中掷弹筒的数量自不是襄阳府守备军可比,自赵洞庭增派军火之后,如今已是有整五百之数。

    天魁军中,掷弹筒团千人、飞天团千人。再有,其余诸军骑兵四千,步兵四千,但不管是什么兵种,都已经配置有神龙铳。

    岳鹏率五千人,占天魁军半数。掷弹筒两百五十挺,在他令下,齐齐对着邓州城头开炮了。

    炮声震彻不歇。

    两百热气球缓缓升空。

    有冲天炮营炮手就地架起冲天炮。

    炮火纷飞中,天魁军全军将士除去掷弹筒手、冲天炮手以外,连带着岳鹏和他的亲军,俱是向着邓州城下杀去。

    邓州城头瞧见这幕的将领、士卒们全是懵了。

    然后有人喃喃念道:“疯了……这些宋军疯了……”

    哪怕是有两百五十挺掷弹筒,以区区五千兵力,就敢这样攻城,实是颇为疯狂的举动。

    其后,城头的掷弹筒也是响彻起来。

    厮杀刚刚开始,便是白热化。

    城头、城下都有硝烟弥漫。

    一团团硝烟、尘土炸开。

    战事,比想象中要结束得快上许多。

    在两百五十挺掷弹筒的齐齐轰炸下,城头上的邓州守军并没有能够坚持许长时间。

    许多处城墙都被不停宣泄而出的炮弹给炸出豁口。

    那些守军更是不敢在城头露头。

    岳鹏率领着天魁军将士直直杀进城内,和邓州守军在城内进行了枪战。

    邓州守军节节溃败。

    前后不到两个时辰,守军便是阵亡无数,仅剩两千人,在气势如虹的天魁军面前选择了投降。

    直到彻底落败的那刻,仍旧有许多守军将领眼神茫然。

    他们不明白,为何就这样败了。

    这绝对不仅仅只是宋军掷弹筒占着优势。

    那些宋军怎的就不怕死

    有守军看着周遭的天魁军将士们,眼中竟是胆寒和疑惑之色。

    他们刚刚看着有许多人顶着枪炮冲将上来。

    真不明白,这些宋军将士到底是如何具备的这样悍不畏死的勇气。

    蔡州。

    赵虎自飞龙军出身,率着大军到城外以后,倒是没有直接向着蔡州城发起总攻。

    大军尚且在距离着蔡州城尚且还有数十里之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接连袭扰蔡州城周遭的村镇。

    只大军却也并未去荼毒那些百姓们。

    不计其数的蔡州城周百姓向着城内汇聚。

    蔡州知州根本没法阻拦。因若是将这些百姓拦在城外,光是舆论和民愤,就能让这蔡州城翻天覆地。

    为防止有宋军混淆入城,他只能让城门士卒对进城的百姓严加盘查。

    如今,汇聚到蔡州城内的百姓已是不知凡几。一路秋风扫落叶般的天魁军也终是到得城外。

    蔡州城门紧闭。

    城头守军将士林立。

    城外,有天魁军将领立军前,却始终未下达进攻的命令。

    直到夜深,城外才是忽的炮响。

    两百五十挺掷弹筒齐齐对着城头开炮。

    大战一触即发。

    而就在蔡州城内守军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城外的天魁军上时,城内却是忽的起了动乱。

    有近千人趁着夜乱,强闯进子城,将蔡州城众文官武将的府邸都给占据了。

    这过程前后竟是只有短短不到两刻钟的时间。

    当蔡州城内守军还躲在城下,躲避城外宋军炮轰的时候。蔡州知州等官吏,以及无数家眷,在众守军瞠目结舌中被押到了南城门下。

    谁也不知道这些宋军到底是怎么混进城内来的,更不知,他们是如何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城内官员、家眷们俘虏的。

    但城内稍微上得台面的文臣武将,或是其家眷,多是都未能幸免。

    这场仗,自然也没法打下去。

    或许有的人愿意为国而不顾自己的家人,但又怎么可能整个蔡州城内的官员都如此




1357.宣温解元
    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与错愕后,本就被城外掷弹筒炸得心有戚戚的蔡州守军便是选择了投降。

    城外天魁军将领带着大军进城。

    到城内那押解着数百官吏、家眷的“刺客”们面前,给为首那魁梧汉子施礼,“军长。”

    众蔡州将领、官吏皆是露出错愕之色,然后不禁轻轻摇头叹息。

    天魁军军长亲自率军混进城内,悄无声息便将他们的“后院”给破了,这场仗他们实在是输得不冤。

    或许遍数前朝,都从未有军队如天魁军这般打过仗。

    但宋军打仗本来就是诡计多端不是

    赵虎轻轻点头,对着周遭将士吩咐道:“城内百夫长及以上将领、以及有品有阶的官员,先行扣押于府衙内,好生招待,不得有半点怠慢,听候朝廷发落。”

    这句话,让得那些文官武将们又是轻轻松口气。

    看来传言宋军优待俘虏果真是不假。

    他们这些人虽是败军之将,但看来,眼下应该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只这辈子,或许都没有机会再为元朝效力。

    但这和保住身家性命来说,又算得什么呢

    基本上被派往邓州、蔡州这等边疆偏城任职的,除去那各军寨军使,其余各城文臣、武官,都已经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这是这个年代的普遍现象。

    越是受重用的人,往往会愈发接近朝廷中枢。那些蒙圣上浓荫的,更十有**会在天子脚下。

    待得众文官武将被押往府衙后,赵虎又命天魁军将士收缴守军的军备。这个过程里,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待得城头升起大宋国旗时,也意味着,元南京路邓州、唐州、蔡州差不多被大宋给拿下。

    这三城虽是边城,但地险远远不如襄阳,也注定没法成为襄阳城那样的门户。

    元朝当初失去襄阳,也算是为今日大宋将士直破三城而埋下了隐患。

    大宋皇城长沙。

    赵洞庭寝宫。

    才正是值黎明时分,图兰朵坐在梳妆台前,有侍女在她后面为她梳妆。

    昨夜里赵洞庭正是在图兰朵房间内就寝的,只这时,也已是到大殿去议事去了。

    近段时日来,皇上召集朝臣们在大殿议事较之以前要频繁许多。

    有图兰朵从元朝带来的侍女神色匆匆地走进图兰朵的房间,“娘娘……”

    图兰朵面带微笑偏头,看到这侍女神色,微愣。又见那侍女欲言又止,便挥手让房中侍女退下,“桃儿,你有事”

    被唤做桃儿的贴身婢女咬着唇道:“桃儿刚刚无意中听到宫中侍卫说……大军正在南京路和……和元军开战。”

    图兰朵猛然变色。

    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虽然她知道宋元之间必定还有再有战事,却也没想过会来得这般快。

    这才距离她嫁到大宋多长的时间

    两国就要兵锋相见么

    图兰朵面色有些苍白的站起身来,“皇上在哪”

    桃儿道:“皇上在修习过剑术以后,已是到大殿早朝去了。”

    图兰朵踉踉跄跄就要往外跑,只到门口,却又忽的怔住,然后缓缓折了回来。

    桃儿看着她,有些焦急道:“娘娘您不去找皇上么”

    图兰朵却是没有说话,只是又在梳妆台前缓缓坐下,怔怔出神。

    打仗从来都是双方的士气,她在想,纵是自己能劝住皇上,难道元军就不会南下攻宋么

    而且,她又有什么理由去劝住皇上呢

    她深知自己父亲,也深知赵洞庭的理想。他们都是想要制霸中原的君王,两国之间的大战,根本就无法避免。

    她虽是元朝公主,又是大宋的娘娘。但这两个身份,都不足以让她止住这场交锋。

    大殿。

    赵洞庭穿着龙袍端坐在皇位之上。

    国务令陆秀夫、监察令赵与珞、提刑令王文富,再有副军机令苏刘义等人肱骨大臣尽皆在列。

    在这长沙城内,各部官吏便是以他们为首。

    因大宋自硇洲发家以来,征伐不断,直到现在都尤有元朝等国虎视眈眈,是以朝中众臣倒也还没有来得及生出互相倾轧、争权夺势的心思。在这长沙城境内上得台面的文官武将们不敢再说是众志成城,倒也绝大多数都是在矜矜业业为朝廷做着实事。

    昨夜里皇上突然让宫中侍卫通传诸臣,于今日到大殿早朝。众臣都以为,皇上仍是要商议前线诸事。

    在宋元两国交锋之际,其余的事情,都没有前线的事重要。前面数次朝会,皇上也的确都是在商议前线之事。

    “谭爱卿。”

    在经过片刻的沉默后,坐在皇位上的赵洞庭忽的开了口。眼神,却是落在教育部尚书谭成礼的身上。

    谭成礼走出列,对着赵洞庭拱手道:“臣在。”

    众臣都用些微讶异的眼神瞥向谭成礼。

    前线的事和教育部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皇上前几次早朝,谭成礼以及教育部两位侍郎也只是走个过场。

    难道是在这科举将至的关头,皇上是有什么关于科举的事宜要交代

    只今年科举,皇上却又早已交予曾任国子监祭酒的提刑令王文富全权督办。按理说,也不该这般突兀地喊出谭成礼才是。

    天子的每个举动都是值得推敲的。

    一时间,众臣都是若有所思。

    然后便听得赵洞庭又道:“今年各地举生举生共有多少人”

    这事倒的确是教育部在负责。只不知,皇上突然问及这个是何心思。

    谭成礼躬身答道:“回皇上,各路举生共计五千三百九十四人。”

    “嗯。”

    赵洞庭又问道:“那此届举生中可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大才”

    “这……”

    谭成礼抬头看了看赵洞庭,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因他不知道赵洞庭这个“大才”到底是以何来评定。如果光以这些举生在省试时的成绩来定,那还真有不少人颇为不错。

    稍愣过后,谭成礼硬着头皮答道:“如长沙解元温庆书、潭州解元钟旭成、郴州解元陈旺佟等各地解元,臣以为,这些都算得上是大才,在省试时成绩皆是极为出众。”

    但在皇上位上的赵洞庭却只是轻笑,似乎眼神中还有点儿难以捉摸的味道。

    然后他说出的话更是让得殿内众臣都是琢磨出些许不同的味道来,“光是学业出众,又算得什么大才。”

    国务令陆秀夫抬头瞧瞧赵洞庭,没忍住走出行列,“皇上,莫不是您又要进行科举改革”

    赵洞庭却是不答,只是又看向已经全权接管兵部事宜的代兵部尚书钟健,“钟大人,最近兵部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钟健带着疑惑出列,拱手道:“回皇上,近来兵部并无任何异事发生。”

    “哦”

    坐在皇位上的赵洞庭微微皱起了眉头。

    然后摆摆手,让陆秀夫等人都归列,竟是又突兀地不再询问这些事情。其后,只是又如前几日那般询问过兵部、军科部、财务部等部主官关于前线大军后勤补给的事宜。然后,便就宣布退朝了。

    殿内众臣都是带着疑惑退去。

    三五成群,各自议论,却也不知道皇上之前无厘头问的那些话到底是何意思。

    而赵洞庭在离开大殿以前,只是又吩咐乾公公让人去将长沙解元温庆书宣进宫来。
1...909910911912913...1300
猜你喜欢